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层眼轮匝肌瓣及眶隔固定的睑袋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睑袋整复术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3例睑袋患者进行双层眼轮匝肌瓣及眶隔固定的睑袋整复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眼睑外翻等并发症,睑袋消失,眶区年轻化。结论:采用双层眼轮匝肌瓣及眶隔固定的睑袋整复手术修复,方法可靠,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2.
眶脂肪保留和眼轮匝肌瓣悬吊法整复睑袋畸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预防睑袋整复术后出现下睑凹陷和巩膜过多显露等并发症。方法 术中沿眶下缘松解眶隔,释放出眶脂肪,将其充填眶下缘凹陷,并设计下睑眼轮匝肌瓣,用以缩紧悬吊松驰下垂的下睑肌肉与皮肤。结果 从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共以此法整复睑袋畸形30例。26例得到3-8个月随访,除1例因一侧眼轮匝肌瓣固定不牢致下睑轻度外翻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结论 此法既可有效地矫正睑袋畸形,又可避免术后出现下睑凹陷和巩膜过多显露状况,同时具有颊提升效果,可使全中面部变得年轻化。  相似文献   

3.
眶脂肪保留和眼轮匝肌瓣悬吊法整复睑袋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防睑袋整复术后出现下睑凹陷和巩膜过多显露等并发症。方法术中沿眶下缘松解眶隔,释放出眶脂肪,将其充填眶下缘凹陷,并设计下睑眼轮匝肌瓣,用以缩紧悬吊松弛下垂的下睑肌肉与皮肤。结果从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共以此法整复睑袋畸形30例。26例得到3~8个月随访,除1例因一侧眼轮匝肌瓣固定不牢致下睑轻度外翻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结论此法既可有效地矫正睑袋畸形,又可避免术后出现下睑凹陷和巩膜过多显露状况,同时具有颊提升效果,可使全中面部变得年轻化。  相似文献   

4.
眶脂肪保留和眼轮匝肌瓣悬吊法整复睑袋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预防睑袋整复术后出现下睑凹陷和巩膜过多显露等并发症。方法术中沿眶下缘松解眶隔,释放出眶脂肪,将其充填眶下缘凹陷,并设计下险眼轮匝肌瓣,用以缩紧悬吊松弛下垂的下睑肌肉与皮肤。结果从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共以此法整复睑袋畸形30例。26例得到3~8个月随访,除1例因一侧眼轮匝肌瓣固定不牢致下睑轻度外翻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结论此法既可有效地矫正睑袋畸形,又可避免术后出现下睑凹陷和巩膜过多显露状况,同时具有颊提升效果,可使全中面部变得年轻化。  相似文献   

5.
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睑袋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提高睑袋整复术的效果,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睑袋的形成原因及病理改变,采用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方法进行睑袋整复术.方法:在局麻下,作下睑缘1~2mm的切口,皮下潜行剥离至骨性眶缘形成皮瓣,在眶隔膜表面分离形成与皮瓣形态一致的下睑眼轮匝肌瓣.打开眶隔,尽量还纳疝出的眶隔脂肪,如疝出的眶隔脂肪量较多,可部分切除.横向折叠缝合眶隔2~3针,向外上方提紧眼轮匝肌瓣,楔形切除适量的眼轮匝肌,断端固定在眶缘的骨膜上.最后,切除下睑多余的皮肤.结果:本组共40例,随访20例3个月~2年,除1例因眼轮匝肌切除过多而产生轻度下睑退缩外,其余均效果满意持久.结论: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睑袋整复术,是针对下睑衰老机理及表现而进行的一种手术设计,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延长术后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6.
睑袋整复术中有些患者的睑袋类型表现为下睑袋区域伴有明显的鼻睑沟、眶睑沟凹陷,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手术比较,针对睑袋区域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组织特性表现,提出了对伴眶险沟凹陷型的下睑袋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行睑袋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眶肌筋膜韧带松解及提紧睑袋整复术的基础上,将下睑眼轮匝肌近外眦部分斜行切断,并悬吊固定在眶外缘骨膜或外眦韧带上,使下睑皮肤得到充分上提。结果本组共19例患者,均施行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睑袋整复术,有明显的眶下沟者,释放下睑疝出眶隔脂肪填充。随访2~6个月,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睑袋整复术,可作为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提紧术的有益补充,获得了更好的眶区年轻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高龄睑袋患者的整复效果,防治睑外翻及术后睑袋的复发,自1994年12月以来我们对33例存在明显眼轮匝肌松弛的睑袋进行了整复。术前按SnapTest检查眼轮匝肌张力,发现该组病例均存在较明显的肌松弛。术中我们按常规去除睑袋内膨出的脂肪团后行下睑眼轮匝肌提紧。方法为:先在切口下作皮下分离,至睑板下部转向深面作肌下分离,如此双重分离的优点是保留了睑板前轮匝肌。该部分肌肉对睑板起着护托支持作用,保留该肌的目的在于预防术后睑外翻的发生。而对睑板下部及下眶缘前的轮匝肌通过在近外眦部的楔状部分肌剪除断端行内翻缝合以收紧松弛的肌肉,恢复眼轮匝肌张力,为防止睑袋的复发打下了基础。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一年亦未见有睑袋复发者。因此,我们主张对存在明显眼轮匝肌松弛的高龄睑袋患者行睑袋整复时,应在常规术式上辅以眼轮匝肌提紧术,以加强手术疗效,防止睑外翻及术后睑袋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眼轮匝肌提紧在睑袋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下睑袋所有畸形,如皮肤肌肉松垂、眶内脂肪增多、眶骨的衰变,眶隔强度变弱眶内脂肪疝出、眶下缘皱襞形成。方法应用眼轮匝肌悬吊法的同时又对眶隔及眶下皱襞进行处理固定修整下睑袋。结果近几年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结论能解决以上所有畸形并达到较长久的下睑年轻化,又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睑袋合并严重沟槽畸形矫正的方法.方法 通过下睑皮肤切口,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暴露眶隔及眶下缘骨膜,充分分离颧前间隙,打开眶膈将眶脂肪游离、释放,然后重置于沟槽畸形处眼轮匝肌深面,与眶缘下方的骨膜缝合固定,若沟槽畸形矫正不满意,将眼轮匝肌肌皮瓣向上提拉展平,并嘱患者睁眼上视,将超出切口缘部分多余的肌皮瓣,设计成内侧蒂眼轮匝肌瓣,去除表皮后转位填充于沟槽畸形相对应的位置,缝合固定.结果 临床治疗72例睑袋合并严重沟槽畸形患者,通过内侧蒂眼轮匝肌瓣转位及眶脂肪重置进行矫正.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睑袋、泪槽沟及睑颊沟畸形均得到良好纠正.结论 眶脂肪重置结合内侧蒂眼轮匝肌瓣转位矫正睑袋合并严重沟槽畸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远  孙洋  周瑜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42-1543
目的: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颞侧设计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将皮瓣向内推进或旋转1800修复睑缺损区。结果:7例眼睑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瓣易于移转,修复后外形满意且供区隐蔽,是修复眼睑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岛状眼轮匝肌皮瓣修复下睑外翻畸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李仁清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5):548-549,i0008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下睑外翻畸形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以皮下眼轮匝肌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中、重度下睑外翻畸形10例,其中2例曾行植皮术,效果不佳。结果:10例病人下睑外翻畸形被完全矫正,皮瓣肤色与质地正常,供瓣区瘢痕不明显,随访半年~2年,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设计简单灵活,操作容易,供、受区瘢痕不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效果较满意的治疗外伤性下睑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颞侧眼轮匝肌皮瓣矫治外伤性下睑外翻23例,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18~43岁,平均28岁,均为单侧,右侧18例,左侧5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下睑外翻畸形得以矫正,随访1月~2年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眼轮匝肌皮瓣矫治外伤性下睑外翻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重睑术后上睑凹陷畸形矫正的新方法。方法:本组8例,均为女性,均采用眼轮匝肌瓣转移填充矫正重睑术后上睑凹陷。结果:对8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术后上睑无明显凹陷,新形成的重睑自然美观。结论:眼轮匝肌瓣转移填充法是一种矫正重睑术后上睑凹陷、多重睑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 ,进行东方人种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研究 ;方法 进行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观察 2 0例。在临床上进行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2 0 4例 ,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 1mm皮肤切口 ,摘除下眶隔脂肪 2~ 3块 ,切除皮肤及眼轮匝肌 3~ 1 0~ 1 5mm。结果 解剖显示人眶肌筋膜韧带是眶隔筋膜外侧部分增厚的膜状纤维韧带结缔组织结构 ,位于眶外侧脂肪囊的外侧 ,该韧带在冠状面上 ,位于眼外眦角内侧 ,浅面紧贴眼轮匝肌深面 ,深面附着在下眼睑睑板下方 ,韧带长 1 5mm ,宽 1 2mm。剪断眶肌筋膜韧带 ,将筋膜韧带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 ,达到眼轮匝肌提紧 ,眶筋膜提紧及下眼睑皮肤松弛矫正 ,从 1 998年 1 0月 ,到 2 0 0 0年 8月 ,在临床上进行的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2 0 4例中 ,其中 5例 ,手术后几天里发生轻微睑外翻 ,拆线后恢复良好。大部分手术者经过 2周到 2年的随妨 ,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特别对于 40岁以上的患者较为适用 ,它既可避免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少数人手术后造成的下睑缘僵直 ,又可避免单纯眼轮匝肌提紧手术后少数人留有外眦角硬结 ,或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但眶肌筋膜韧带提紧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手术并不一定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及其下眼睑外翻的分类和预防。方法 研究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 2 0例 ,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 2 2 4例下睑松弛及眶下脂肪疝出进行了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分析几十年来睑外翻病例 ,提出睑外翻程度的分类方法。结果 眶肌筋膜韧带位于眼轮匝肌外侧深层 ,是一眶隔筋膜汇集的筋膜韧带 ,取名为“眶肌筋膜韧带” ,是一膜状筋膜韧带 ,在冠状面上 ,位于眼外眦角内下方 ,起于眼轮匝肌外侧 1/ 3深面 ,止于眶外侧壁及下睑板外侧缘。长约 15mm ,宽约 12mm。 2 2 4例下眼袋整形后经过 2周至 2年的随访 ,手术后眶下疝出脂肪的隆起得到修复 ,下睑皮肤松弛得到矫正。有 5例术后早期有轻度下眼睑睑球分离 ,2周后完全恢复。眼睑外翻的程度分类将眼睑外翻分成从 0度到Ⅲ度睑外翻的睑外翻 ,每度睑外翻又可分成 4个级别 ,合计为 4度 16级。结论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不仅能达到常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的手术效果 ,又能使眼袋整形手术中达到眼轮匝肌提紧、眶隔筋膜提紧的效果 ,也是预防眼袋手术后产生下睑外翻的有效方法 ,但本手术需增加眶隔筋膜提紧手术操作。眼睑外翻的程度分类方法 ,是眼睑外翻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效果评价的有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