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甲冲剂促排卵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药理实验发现仙甲冲剂(自制中药)对实验家兔能增加排卵点,并使卵巢增重,其作用与枸橼酸氯米芬相似(P>0.05),提示仙甲冲剂不但能协同雌二醇和硫酸铜的促排卵作用,而且其本身就能使卵巢增重且引起排卵,表明仙甲冲剂有雌激素样以及促排卵的作用。实验为临床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等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2.
高泌乳素血症与不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泌乳素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40例不孕症患者和2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泌乳素值测定,并对两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接受溴隐亭药物治疗后的情况。结果640例不孕症患者中泌乳素升高的有240例,占37.5%,不孕症组泌乳素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高泌乳素组经溴隐亭治疗后,泌乳素水平有所下降,临床症状有好转。结论高泌乳素血症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泌乳素测定对不孕症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萍  陈磊 《医学信息》2018,(2):126-127
目的 探讨溴隐亭对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溴隐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生长激素)、E2(雌二醇)、PRL(泌乳素)、促排卵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0.00%),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3.33%),促排卵周期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FSH、E2和PRL水平,促排卵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促性腺激素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泌乳素(PRL)血症是无排卵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可使孕龄妇女出现月经失谓、闭经、溢乳和不孕。用溴隐亭治疗有好的效果。因此,PRL测定对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我们收集1987-1991年336例女性不孕症的PRL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8例健康同龄妇女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病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豫~15豫[1]。其中25豫~30豫是催乳素瘤。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研究,发现PTTG(垂体瘤转化基因)和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垂体瘤的发生、发展、血管形成及侵袭行为起重要作用。溴隐亭是长效的多巴胺类似物,能够有效地减少泌乳素的合成和分泌,经过20~30年的临床应用,已经证明这一药物治疗垂体泌乳索瘤是安全有效的。溴隐亭对80%~90%垂体催乳素腺瘤的高泌乳素血症有效并可缩小肿瘤,大多数作用迅速,常在数周内就可发现泌乳素下降和肿瘤明显缩小,而有些需数月或数年[2]。Biswas等[3]报道长期服用溴隐亭治疗泌乳素微腺瘤后,撤药后,有36%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有研究表明,PTTG的症状只是在垂体瘤而不是正常的垂体组织上进行表达,垂体瘤中mRNA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上升。其中表现为分泌型的腺瘤伴侵袭性生长者(分别是Ⅲ级和Ⅵ级)PTTG的表达水平都要比非侵袭性生长者(分别为I级和Ⅱ级)要高,这中水平的表达能应用于功能性垂体瘤的侵袭性生长标记,PTTG mRNA表达的水平与功能性腺瘤的级别或肿瘤侵袭度一致[4]。因此PTTG被认为是垂体肿瘤过表达的癌基因。同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与生长因子,其中VEGF是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VEGF在很多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促进血管生成。现综述PTTG及VEGF在垂体瘤研究中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清肝冲剂投产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清肝冲剂最近在湛江亚太制药厂投入批量生产。清肝冲剂对急慢性肝炎、甲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有相当显著的疗效。临床验证表明其三大阳转阴率相当高,是较为理想的肝病良药,去年已通过广东省卫生厅的评审。97030944清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催乳素水平升高不孕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PCOS伴催乳素水平升高不孕患者126例.根据溴隐亭使用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I组96例,溴隐亭治疗初始剂量为5mg/d,使催乳素水平维持正常后,逐渐减少其用量,至溴隐亭维持量为1.25mg/d,至少3月,然后于月经第3~5d,加用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治疗,CC用药期间溴隐亭用药维持量为1.25mg/d,月经第9天B超检查若无优势卵泡生长则加用尿促性素(hMG)75u/d,直至卵泡直径达18-20mm时,改用绒促性素(hCG)5000-1000Iu,hCG用药后第2天及第3天.指导同房;II组30例,溴隐亭初始治疗剂量同I组,并在开始溴隐亭治疗的同时进行促排卵药物治疗,用法也同I组.结果 I组与II组在指导同房周期中比较;hMG用药天数平均减少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I组妊娠率为40%高于II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伴催乳素水平升高的PCOS不孕患者先用溴隐亭可以减少促排卵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溴隐亭和促排卵药物同时使用可以减少不孕症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在溴隐亭致流产大鼠卵巢黄体的表达及血清学水平,探讨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孕组、注射溴隐亭组、注射溴隐亭+γ-干扰素抗体组,孕12d时,腹主动脉采血后心内灌注固定,ELISA测定各组血清IL-2、IL-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IL-2、IL-4在各组大鼠卵巢黄体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血清与卵巢黄体阳性细胞灰度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注射溴隐亭后,IL-2水平较正常孕组升高、IL-4水平较正常孕组降低,而注射γ-干扰素抗体后,血清IL-2水平较注射溴隐亭组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孕组,而IL-4水平有所升高,基本达正常水平.结论: 给孕鼠注射溴隐亭及γ-干扰素抗体后,IL-2、IL-4在血清及卵巢黄体的表达有一定改变,此改变可能与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药对溴隐亭致流产大鼠保胎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中药对流产大鼠保胎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孕6、7、8d皮下注射溴隐亭0.125mg/d,诱发SD大鼠流产模型,以放免法测血清PRL、P的动态变化;RT-PCR法测孕12d蜕膜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观察中药治疗对妊娠结局及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溴隐亭致流产模型血清PRL、P水平下降,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偏向Th1型,补肾益气中药可使其血清PRL及P水平升高,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恢复正常。结论:改良溴隐亭致流产模型具备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的特征,中药可通过对母胎界面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控维持妊娠。  相似文献   

10.
135例甲亢、甲低患者血清性激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了13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患者的促卵泡成熟激素(hFSH)、促黄体生成激素(hLH)、雌二醇(E2)、睾酮(T)和垂体泌乳素(PRL)水平,以了解与探讨甲亢、甲低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与妊娠糖尿病(GDM)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关系。方法将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甲乙两组,同时30例健康孕期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这3组的泌乳素(PRL)、血糖及HbA1c。结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血清泌乳素明显高于血糖稳定、并发症少的患者,而后者血清泌乳素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糖尿病时的高泌乳素血症可能是机体对长期糖代谢紊乱及其慢性并发症所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对血糖控制不良的妊娠糖尿病人,并发症者行血清泌乳素测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它可以作为反映妊娠糖尿病病情的一项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药物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瘤体直径<1.0cm)和巨腺瘤(瘤体直径>1.0cm)所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垂体性不孕患者,其中微腺瘤22例,巨腺瘤10例,用溴隐亭治疗。部分病例加用克罗米酚和hCG或hMG辅助治疗。结果31例妊娠,30例足月分娩。产后随诊治疗30例,其中4例腺瘤消失,22例瘤体明显缩小,4例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瘤体不是太大,无压迫症状的不孕患者,单纯用药物保守治疗也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不一定非要选择手术治疗,以确保患者达到希望生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大鼠肝膜泌乳素受体为特异竞争结合蛋白,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泌乳素放射受体分析法。该方法对泌乳素测定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为5.0±1.4mIU/d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不超过8.8%和11.3%,泌乳素的血清回收率为98.6±5.0%。对垂体腺瘤的研究发现,血清泌乳素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分子形式。其表现分子量分别为98.6kDa、50.9kDa和24.6kDa,它们的受体结合活性分别为5.42IU/mg、11.22IU/mg和39.60IU/mg。与垂体非泌乳素腺瘤相比,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血清中“巨”泌乳素和“大”泌乳素所占比例较高,而“小”泌乳素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甲减、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H,PRL对TRH兴奋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释放激素,它能刺激正常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泌乳素(PRL)合成威和释放,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TSH和PRL分泌发生相应变化。故我们对甲碱,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RH兴奋试验,以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时,血清TSH和PRL受TRH兴奋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召忠  郭红  王玉琴 《中国微循环》2000,4(3):F003-F003
1996年~1998年我们用血隆冲剂对102例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检测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松  周长满  鄂玲玲  王雪岷 《解剖学报》2000,31(2):116-119,I004
目的 探讨α-二氢麦角隐亭DHEC对脊髓损伤后由血工挛造成2次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72只Wistar大鼠行阻断腹主动脉25min后再灌流,制备成缺血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分成,α-二氢麦角隐亭,海得静,尼莫地平和盐水对照组,分别于药物治疗的3d,7d,14d处死动物,进行CNTF抗体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结果 脊髓横切片的CNTF免疫反应结果经图像分析和SAS软件处理后表明,在综合对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大鼠肝膜泌乳素受体为特异竞争结合蛋白,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泌乳素放射受体分析法。该方法对泌乳素测定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为5.0±1.4mIU/d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不超过8.8%和11.3%,泌乳素的血清回收率为98.6±5.0%。对垂体腺瘤的研究发现,血清泌乳素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分子形式。其表分子量分别为98.6kDa,50.9kDa和24.6kDa,它们的受体结合活性分别为5.4  相似文献   

18.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分析周慧,窦京涛,郭爱岩,汪寅章本文对近2年我院收治的206例高泌乳素血症(HP)患者病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泌乳素(PRL)水平对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对象和方法206例均系住院患者,血清PRL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男>15μg/L,女...  相似文献   

19.
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含有19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垂体激素近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男性慢性肝病患者有女性化的问题,国内已有文献报道,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血清PRL水平升高。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溴隐亭对印例男性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对慢性肝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我们对部分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血隆冲剂前后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从1996年至1998年间行血隆冲剂治疗的病人中选取治疗前后有完整甲襞微循环结果对比的病例102例进行统计比较。其中慢性肝炎48例(男39例、女9例),平均年龄33.8岁;肝炎肝硬变54例(男4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1岁。1.2 检测方法使用国产MCX-5A型配套微循环检测仪,45°角冷光斜照,室温18℃~24℃,所有受检者静息10~20min后,取直立坐位,常规检测其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的16项指标,采用田牛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