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热量肠外营养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方法 59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29例低热量肠外营养组(低热量组)和30例常规肠外营养组(常规组),术后第2天起低热量组给予84 kJ·kg-1·d -1的肠外营养支持,常规组给予126 kJ·kg- 1·d-1的肠外营养支持,共6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的并发症、血清蛋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血糖、肝功能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 低热量组和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9% [11/29)和43.3%(13/30),以肺部感染为主(P>0.05);术后3d及6d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常规组与低热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均降低,CD8-值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C反应蛋白术后3d比术前明显升高,术后6d比术后3d降低(P>0.05);两组血糖术后3d、6d逐渐降低(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均升高,术后3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d时常规组仍持续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热量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全胃切除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感染性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的影响。方法57例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常规营养组、早期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于手术前后检测营养和免疫指标,观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统计住院天数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9d,肠外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CD3、CD4、CD4/CD8分别为(34.3±3.5)g/L、(1.7±0.2)g/L、(258.8±20.2)mg/L、(39.7±5.4)%、(34.3±4.0)%和(1.5±0.3),肠内营养组分别为(33.9±3.1)g/L、(1.7±0.2)g/L、(260.5±24.7)mg/L、(42.8±6.5)%、(37.2±4.5)%和(1.7±0.2),均显著高于常规营养组的(29.5±3.0)g/L、(1.3±0.2)g/L、(235.4±13.9)mg/L、(34.8±5.0)%、(30.4±4.4)%和(1.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外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少于常规营养组,高于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4.4±2.1)d和(11.2±1.8)d,均显著少于常规营养组的(19.5±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肠内营养组又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费用为(1540.9±164.7)元,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的(3986.4±456.5)元(P<0.01)。结论对于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均可行,但早期肠内营养可作为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老年创伤后患者代谢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分 2组 ,每组 12例 ,术前具有可比性 ,分别给予低热量肠外营养 (低热量组 ,热量 15kCal·kg-1·d-1,氮 0 1g·kg-1·d-1)和传统肠外营养 (传统组 ,热量 2 8kCal·kg-1·d-1,氮 0 2g·kg-1·d-1) ,对输营养液过程中的血糖、血浆蛋白和血脂变化、感染有关并发症、营养治疗费用和术后住院日等进行分析。 结果 术后 1~ 5d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 ,低热量组血糖平均为 (6 8± 0 3)mmol·L-1,明显低于传统组 (8 3± 0 4 )mmol·L-1,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传统组的甘油三酯为 (2 1± 0 9)mmol·L-1,明显高于低热量组 (1 2± 0 8)mmol·L-1;蛋白代谢的结果两组相似 ;术后感染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总住院费用 ,低热量组均少于传统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营养相关费用、营养液配置时间等方面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低热量组营养液可通过外周血管输注 ,而传统组需通过中心静脉输注。 结论 对创伤后的老年患者 ,低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更符合其代谢特点 ,有利于应激反应的恢复 ,减少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胃癌(GC)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价值。方法选择老年GC患者40例,将患者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PN联合EN支持,而对照组术后仅给予P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10 d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 A、Ig 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D4+、CD4+/CD8+、Ig A、Ig G、ALB、TF和24 h U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CD4+、CD4+/CD8+、Ig A、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LB、TF和24 h U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对照组(25.0%,P0.05)。结论对老年GC患者术后给予EN联合PN支持有利于GC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筛选联合肠双向模式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生化指标、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10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干预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风险筛选联合肠双向模式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免疫功能及胃肠道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7 d、14 d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首次通气时间、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筛选联合肠双向模式的营养支持能够加快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除常规肺炎治疗外另外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NAC)口服,400mg/次,3次/d,3周后复测2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TNF-α及IL-2水平,比较2组患者免疫指标改变情况。结果:口服NAC3周后,试验组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NK细胞、B细胞数2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患者血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NAC对老年肺炎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分解代谢的影响,使用rhGH能否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患者27例,分rhGH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2),术后给予早期腹腔化疗(EPIC)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rhGH组另在术后1~6 d上午皮下注射8IU rhGH.结果对照组术后5 d、10 d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IgG、IgA、IgM、CD+3、CD+4、CD+8术后10 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10d,对照组患者体重下降3~5 kg,rhGH组下降1~2 kg(P<0.01).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EPIC和TPN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应用rhGH能克服术后应激反应的蛋白分解代谢作用,改善宿主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和预后影响。方法 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 d、7 d分别检测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机体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体质量下降,人体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降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N组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明显高于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低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EN干预可纠正老年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和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G。结果治疗后患者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体内IgG含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强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TPN组)、常规肠内营养组(TEN组)、免疫强化肠内营养组(GEN组)、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EPN组)和免疫强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GEPN组),各20例。GEN组和GEPN组分别在TEN组和EPN组肠内营养液的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12.5 g/L和精氨酸9.0 g/L。比较5组患者术前3 d、术后2 d及术后7 d患者的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EN)、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观察各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在院康复时间及营养费用等。结果术后7 d,①5组患者TEN、ALB、PA值较术后2 d时均有明显上升(P<0.05),且EPN组、GEPN组TEN、ALB、PA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尤其以GEPN组TEN、ALB值升高最明显(P<0.05)。②5组患者CD3~+、CD4~+、CD4~+/CD8~+比例较术后2d时均有明显上升,而CD8~+比例有所降低(P<0.05);并且GEN组、GEPN组CD3~+、CD4~+、CD4~+/CD8~+比例明显高于TPN组和TEN组,CD8~+比例明显低于TPN组和TEN组(P<0.05)。③EPN组和GEPN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在院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TPN组、TEN组和GEN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GEPN组营养费用最高,与TPN组、TEN组和G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可改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营养状态低下情况,维持肠道黏膜功能;尤其是免疫强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选择20例胰腺癌、40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士强,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n=30)和对照剂能全力(无锡Nutricia公司产品)(n=30)治疗。均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等热卡肠内营养支持7d(30keal·kg~(-1)·d~(-1))。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5天、8天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1.两组病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下降(P<0.01),肠内营养支持7d,两组病例T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试验组IgA较术前提高(P相似文献   

12.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危重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 (力肽 )对伴肠功能不全危重病患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  4 6例伴肠功能不全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力肽组和常规治疗组 ,分别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 6天 ,力肽组静脉应用力肽 0 .4 g/ (kg· d)提供谷氨酰胺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记数及其亚群包括 CD+ 3、CD+ 4、CD+ 8、CD+ 4/ CD+ 8、CD+ 3CD+ 2 5、CD- 3CD+ 1 6 + 56 细胞的变化情况 ,取 2 0例健康献血员作健康对照。结果 治疗前危重病患者的淋巴细胞数及其功能均低于健康对照 ,力肽治疗后明显改善 (P<0 .0 1) ,表现为 T淋巴细胞数 (CD+ 3)增加(P<0 .0 5 ) ,其亚群 CD+ 4、CD+ 4/ CD+ 8、CD+ 3CD+ 2 5、CD- 3CD+ 1 6 + 56 (P<0 .0 1)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 力肽能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将13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治疗(A组)、营养支持治疗(B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5例,疗程均为10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二重感染例数、营养状况、血气分析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A 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A、B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0.05),A组短于B组(P<0.05);二重感染例数、营养状况及血气分析方面A 、B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A组CD4 、CD8 、CD4 /CD8 改善明显优于B组(P均<0.05).提示常规治疗联合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可改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方法 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生态免疫肠内营养(EIEN)组、普通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6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7 d分别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三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下降,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指标升高明显(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IE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高于EN组和PN组(P0.05,P0.01),而3组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仍较高(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24 h开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持续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7 d的营养指标变化,包括BMI(身体质量指数)、ALB(血清白蛋白)、PA(血清前白蛋白)及TF(血清转铁蛋白);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肠道功能指标(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和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后7 d的BMI和ALB、PA、TF营养指标与手术即刻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手术后7 d两组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CD3~+、CD4~+及CD4~+/CD8~+均较手术即刻显著上升,CD8~+T淋巴细胞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营养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效果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消化道肿瘤患者 100 例双盲、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术后给予HPN 6 d,同时皮下注射 r hGH 7 d,对照组接受传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6 d;对比观察术后两组血浆蛋白水平、氮平衡、免疫功能状况、感染有关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在进行6 d的HPN以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和全身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受试组蛋白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IgG、IgA、IgM和CD3、CD4 下降不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第10天蛋白水平才恢复至术前水平,IgG、IgM、CD3 和CD4 下降明显(P<0.05);术后第 7、10天,对照组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浓度、IgG、IgM、CD3 和CD4 均显著低于受试组;受试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受试组恢复为正氮平衡,而对照组直到术后第10 天仍为负氮平衡;术后住院时间,受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复发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能手术切除的消化道肿瘤,术后短期合理剂量使用 r hGH联合HPN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7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邢台市第三医院≥7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1)和试验组(n=111),对照组术后仅口服营养,试验组除口服营养外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外营养进行补充。对两组患者术后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清蛋白(albumin,ALB)、前清蛋白(prealbumin,PA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P、ALB、PAB、TRF浓度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TP、ALB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PAB、TRF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7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联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其术后各项营养指标,并降低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峻峰  袁挺  邵明永 《实用老年医学》2012,2(2):118-120,123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120例,按不同的营养方式分为2组,EEN组60例,给予EEN支持;肠外营养(PN)组60例,常规深静脉PN,对2组老年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营养、免疫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EN组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44.3±12.5)h比(73.6±11.8)h]、肛门排便时间[(81.5±15.1)h比(138.1±13.2)h]和住院时间[(14.0±1.9)d比(16.2±3.0)d]均短于PN组(P<0.05);EEN组术后1周的血清白蛋白(ALB)、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24h尿素氮(BUN)均高于PN组;EEN组患者的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较PN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E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5).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EEN能促进术后代谢和免疫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各23例。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变化,比较营养支持效果;同时采用微创途径获取活体肠黏膜标本,平分为2块,分别用10%甲醛、4%戊二醛固定。10%甲醛固定的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结构变化;4%戊二醛固定的标本行枸橼酸铅、醋酸铀染色,透射电镜观察、拍片,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变化。结果术后7、14 d肠内营养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14 d内两组转铁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肠内营养组空肠绒毛、上皮细胞微绒毛高度均高于肠外营养组且高于术前(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14 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 d肠内营养组肠黏膜密集程度、表面黏液层厚度高于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存在线粒体肿胀,细胞间联结出有沉积物等病理改变,肠内营养组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有效保护肠黏膜结构和上皮细胞,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