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黄疸期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与黄疸的关系。方法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08例早产儿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GGT和TBA,从生后1~28天取时间点,按日龄排序,研究黄疸变化规律,分析GGT及TBA与黄疸参数(以TB为代表)的关系。结果早产儿在生后1天黄疸不显,3~5天达黄疸峰值,此后渐下降。GGT、TBA与T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P<0.01)和0.72(P<0.05)。结论随日龄增加,早产儿对胆红素的处理日臻完善。GGT和TBA与TB有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 155例ICVD患者(ICVD组),其中脑梗死(CI)9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9例,分别采用酶速率法、酶法检测其血清GG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CVD组GGT、TC、TG 、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CI组上述指标均高于TIA组(P<0.01).结论 GG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院进行连续监测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糖尿病的相关性[1],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冠脉病变的稳定性及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依据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32例,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并以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GGT、白细胞计数(WBC)、总胆红素(TBiL)、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询问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GGT水平,并计算血清GGT水平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血清GGT水平在SAP和AC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血浆GGT水平与TC、TG、LDL呈正相关(P<0.01),与WBC、FPG微弱相关(P<0.01),与hs-CRP无关,与TBiL、HDL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严重程度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关,与冠脉病变的稳定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 (TSB) /白蛋白 (AL B)比值在新生儿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TSB和 AL B,分析 1当 TSB<2 0 5 .2 ,=2 0 5 .2~ 2 5 6 .6 ,>2 5 6 .6 μm ol/ L 时 TSB/ AL B的比值 ;2生后 2 4,48,72 h及 >72 h的 TSB/ AL B比值 ;3比较在生后不同时间与不同 TSB时 TSB/ AL B比值的变化。结果 :1随 TSB值升高 ,TSB/AL B比值增高 ,当 TSB<2 0 5 .2 μm ol/ L,TSB=2 0 5 .2~ 2 5 6 .6 μmol/ L 及 TSB>2 5 6 .6 μmol/ L 时 ,3组间 TSB/ AL B比值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生后 49~ 72 h,>72 h,TSB/ AL B比值与 <2 4h的 TSB/ AL B比值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或 P <0 .0 1) ;3生后 >72 h,TSB<2 0 5 .2 μmol/ L 及 TSB>2 5 6 .6 μm ol/ L 时 ,TSB/ AL B比值与 TSB=2 0 5 .2~2 5 6 .6 μmol/ L 时比值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对 TSB/ AL B比值的分析不支持“生后 2 5~ 48h,TSB为 10 2 .6~ 15 3.9μmol/ L 与 49~ 72 h,TSB>2 0 5 .2 μmol/ L”作为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TSB/ AL B比值支持在临床诊疗时 ,当 TSB在 2 0 5 .2~ 2 5 6 .6 μmol/ L 时要引起重视 ,而 TSB>2 5 6 .6 μm ol/ L 时 ,应采取及时和综 相似文献
6.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是代谢综合征的预测因子,可预测非糖尿病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而对于糖尿病人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2008至2010年我院收住的血清GGT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253例(排除肝病及有大量饮酒史者)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不同肝胆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13例不同肝胆疾病病人的血清GGT含量,并观察各组GGT的变化。结果A组(肝外胆道梗阻、肝癌、酒精性肝炎)升高最明显,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血清GGT〉正常参考值10倍以上的以肝外胆道梗阻,肝癌占的比例最高,且这二种疾病血清GGT的阳性率为100%,与ALP的敏感度相当。血清GGT含量在B组(肝硬化活动期、非酒精性脂肪肝、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与C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之间比较差异亦显著(P〈0.05)。血清GGT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至重度依次上升,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GGT可以作为肝外胆道梗阻、肝癌诊断的一项敏感性指标。GGT含量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临床上GGT含量检测对于不同肝胆疾病的鉴别及结合其它肝功能指标对肝炎临床类型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的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黄疸而入院治疗的新生儿60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重氮法检测胆红素,使用酶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上罗氏COBA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日龄≤7d的患儿γ-GT(113.80±62,60)总胆红素(BILT)(272.60±98.20)和日龄在8~14d的患儿γ-GT(191.18±147.13)BILT(237.38±94.08),两者γ-GT活性与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明显升高且相互平行;15~30dγ-GT(145.67±58.64)与BILT(238.88±109.39)患儿总胆红素与γ-GT变化并不相平行,但两者有一定的相关;三组胆红素与γ-GT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t=2.55;P〈0.05)。结论 胆红素浓度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这两个指标在黄疸新生儿中均明显异常,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比值(GCR)与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定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血小板计数(PLT)指标并计算GCR、GPR。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GCR、GPR对HBeAg阳性、HBeAg阴性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HBeAg阳性患者中显著肝纤维化患者32例,肝硬化患者19例;HBeAg阴性患者中显著肝纤维化患者24例,肝硬化患者20例,HBe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GGT、ChE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HBeAg阳性患者,以GCR>0.109,GPR>0.495为截断点,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的敏感度分别为83.6%、80.4%;对于HBeAg阳性患者,以GCR>0.109,GPR>0.495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GGT)、溶菌酶(LYS)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29例正常对照、2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间质性肾炎和34例慢性肾衰患者尿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活性.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尿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应用琼脂平板溶菌法测定尿溶菌酶活性.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组、间质性肾炎组尿GG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肾衰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间质性肾炎组、慢性肾衰组LY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GGT联合LYS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检出率为92.38%,与肾活检结果符合率为86.75%.结论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是诊断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灵敏、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GGT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GGT/ALT)水平检测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GGT、GGT/ALT水平.以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成人支原体肺炎(MPP)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例成人MPP患者的血清GGT活性,并设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为对照组.结果成人MPP组血清GG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GGT活性在成人MPP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血清GGT参与成人MPP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GGT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GGT水平分别为:(60.25±23.45)U/L、(110.46±76.38)U/L、(129.07±101.84)U/L,随炎症程度加重,GGT水平逐渐上升。慢性乙肝轻度组与慢性乙肝重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慢性乙肝重度组、慢性乙型重症肝炎好转组、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未愈(死亡)组GGT水平分别为:(129.07±101.84)U/L、(76.04±52.52)U/L、(66.12±46.35)U/L,提示随肝脏坏死程度加重,GGT水平逐渐下降,慢性乙肝重度组与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未愈(死亡)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而GGT水平逐渐下降,表现为胆-酶分离时,提示肝损伤加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的测定在诊断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国际临床化学学会所推荐使用的对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的测定方法.结果:对于临床黄疸新生儿,无论是间接胆红素阳性的黄疸新生儿,还是由于非肝内胆汁瘀积而引起的直接胆红素性的黄疸新生儿,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均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有由胆汁瘀积所引起的直接胆红素性的黄疸新生儿,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才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增高.结论:临床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测定在诊断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中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由胆汁瘀积所引起的直接胆红素性的黄疸新生儿,更有直接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6)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异常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胆道镜发现胆总管结石为金标准,评价患者术前GGT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术前检测GG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情况如下: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最佳诊断点的临界值为93.5 U/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47%和56.7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21.34%~24.25%和93.72~95.95%,准确率为69.35%;去除泥沙样结石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计算所对应最佳诊断点的临界值为93.5 U/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6%和74.0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24.14%~33.58%和94.24%~96.29%,准确率为74.2%。结论 GGT为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灵敏度指标,但对于泥沙样结石的特异度不高。当GGT>93.5 U/L时,应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应进一步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并可作为胆总管探查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非结合胆红素(IBI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生理性黄疸组62例、病理性黄疸组66例及对照组60例,检测其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未结合胆红素(IBIL)的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比另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黄疸组和生理性黄疸组的TBIL、IBIL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黄疸组的TBIL和IBIL水平比生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TBIL及IBIL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颇有临床意义,尤其是总胆汁酸对肝实质损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更优于肝功能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