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云  李慧 《护理研究》2009,23(22):2017-2019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在院时进行脑卒中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时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参加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全程活动;两组分别于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运用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对肢体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23.08%和19.23%;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上升,患肢肌力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病人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阶段性强化教育在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从入院至出院随访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强化教育,采用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定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遵医行为、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掌握各阶段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康复治疗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潘素兰 《全科护理》2012,10(32):2977-2978
[目的]探讨统筹康复管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从入院到出院并延伸到家庭的康复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统筹康复管理影响脑卒中病人的远期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后及出院前72h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干预前、干预后2周后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病人患肢的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前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周和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上肢和下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护理中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病人ADL评分和患肢肌力,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课堂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区常规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卒中课堂培训,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的第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观察两组病人抑郁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出院后第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SDS、ADL评分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课堂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个性化干预模式,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护理结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科脑卒中康复期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自我管理模式,在两组病人干预20d、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时采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20d后,观察组预防脑卒中知识问卷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脑卒中预防知识问卷得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个性化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康复期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病人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病人出院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时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病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用药、锻炼、复诊及饮食方面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高龄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卒中课堂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区常规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卒中课堂培训,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的第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Index)、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 BREF)进行测评,观察两组病人抑郁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出院后第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SDS、ADL评分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课堂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授权理论在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病人运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授权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以及出院后3个月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式运动康复能帮助病人出院后实施自我康复管理,有助于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属赋能教育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家属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后Barthel指数均较前提高,观察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采用家属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现康复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ESPCS干预。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MBI得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CS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脑卒中病人疾病知识、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人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脑卒中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出院脑卒中病人的疾病知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规范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刺血等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煜珍 《全科护理》2016,(9):967-968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家属共同参与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接收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只对病人进行视频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视频健康教育和与家属同步的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视频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家属同步进行视频健康教育,更有利于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ADL知识教育及技能指导(以MBI量表中的10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项目作为干预的重要内容),对照组只接受科室常规健康教育。以改良巴氏指数(MBI)量表及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病人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病人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动静态叠加教育模式在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动静态叠加式健康教育应用前(2016年6月—2017年5月)和应用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者各53例纳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乳腺癌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动静态叠加教育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康复依从率,采用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度评定量表评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度,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以欧洲癌症研究和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问卷(QLQ)评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康复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动静态叠加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与康复行为依从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文杰  王玉香 《全科护理》2016,(12):1282-1284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的干预效果是否优于现有的常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只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实施出院计划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计划模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得分比较,其中饮食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康复知识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病人自身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自身比较,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病人脑卒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朱业智  魏进莲  余秀萍 《护理研究》2012,26(28):2647-2648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规范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刺血等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3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1人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3年4月—7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系统的上肢康复护理技能培训。比较两组照护者所照护的病人Barthel指数、WMFT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WMF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能够促进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脑卒中病人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微信平台对出院后脑卒中病人实施管理,达到管理和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病人共368例,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及自我管理相关教育,出院前完成基线评估。对照组病人出院后按常规随访,干预组病人出院时加入脑卒中微信管理平台,定期向脑卒中病人的照护者发送疾病相关知识,通过互动解决护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果]出院前评估,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主要照护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照护执行力、疾病管理情况,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管理提高了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护水平,促进了病人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