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琳  荣秀华 《西南军医》2009,11(3):411-41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后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后无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后无抑郁者,4周后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代谢的改变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人口学、个人疾病史和生活方式的数据,对40例卒中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卒中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和卒中后无抑郁(CONT)组.对PSD组、CONT组和正常对照(NORM)组进行T1WI、T2WI、DWI及1H-MRS检查,评估脑梗死体积和脑白质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测定小脑半球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Cr、Cho/NAA比值,并分析卒中后小脑代谢改变与HAMD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CONT组双侧小脑NAA/Cr、Cho/Cr、Cho/NAA比值与NOR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ORM组和CONT组比较,PSD组病灶对侧小脑Cho/Cr、Cho/NAA比值均较高(P<0.05),病灶同侧小脑Cho/Cr、Cho/NA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小脑NAA/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家庭APGAR问卷评分、ARWMC总分、发病14d时NIHSS评分、病灶对侧小脑Cho/Cr和Cho/NAA比值与CON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对侧小脑Cho/Cr、Cho/NAA比值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小脑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明友 《西南军医》2009,11(3):416-418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124例经CT和MRI证实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卒中病灶部位、病程、肢体肌力与非抑郁组对照比较。结果:①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5.2%;②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③病程在3~6个月时更易发生抑郁;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肌体肌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状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卒中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珂  蒲传强 《武警医学》2009,20(10):941-94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并发的抑郁症,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发生率占急性卒中患者30%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可伴绝望感、乏力,缺乏主动性,失眠早醒,少数患者伴焦虑。卒中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结构发生的改变,进一步证实小脑参与PSD的发生,并研究小脑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如额叶、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基底节区梗死患者39例,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分为PSD组19例与非PSD组20例,随机选取入组基础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2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定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比较3组病灶及病灶对侧感兴趣区的FA值,并分析其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SD组前额叶、海马、扣带回及胼胝体膝部的病灶侧,小脑中脚、小脑下脚的病灶对侧,与非PSD组及正常对照组相应感兴趣区的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06,P<0.05)。小脑、额叶、边缘系统的FA值改变与HAMD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2调整=0.954,P<0.05)。PSD患者小脑中脚对侧FA值与病灶侧的前额叶...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躯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盐本氟西汀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首选用药。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及影响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患者发病3个月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SD组)40例和非卒中后抑郁组(NPSD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HAMD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y和hs-CRP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3个月时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HAMD评分与Hcy(r=0.540,P=0.000)和hs-CRP(r=0.488,P=0.000)呈正相关性;Hcy联合hs-CRP预测PSD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0,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78.6%。Hcy联合hs-CRP的AUC高于Hcy(AUC=0.765)或hs-CRP(AUC=0.800)。结论Hcy联合hs-CRP评估PSD发生预测价值大于Hcy或hs-CRP单一指标,临床应充分评估hs-CRP和Hcy水平均较高的脑卒中患者,及早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特点及舍曲林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将PSD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舍曲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和ADI评分高;口服舍曲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NFDS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舍曲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超急性期/急性期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突出血管征(prominent vessel sign,PVS)显著程度的相关临床与影像因素,了解PVS对超急性期/急性期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超急性/急性期卒中患者128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深穿支、起病到首次MRI扫描时间、高血脂、卒中史、糖尿病史、高血压、近期吸烟史、既往吸烟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前NIHSS评分、梗阻程度、梗阻部位。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VS等级与梗阻程度、梗阻部位、起病至扫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PVS的显著程度在性别、年龄、起病-拟首次MRI扫描时间、高血脂、卒中史、糖尿病史、高血压、近期吸烟、既往吸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穿支梗死和入院前NIHSS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S显著程度与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分级相关,且呈线性相关。结论PVS对大血管梗阻部位较近、梗阻程度较重和临床症状较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