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调控唐方综述李俊华审校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610031)细胞凋亡[1](Apoptosis)是指在生理条件下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的生物学进程。细胞增生和凋亡之间的平衡是多细胞生物体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是生命的基本现象之一,可以发生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形态学表现为胞膜对称性丧失、染色质凝集、细胞皱缩、DNA破碎、线粒体肿胀和凋亡小体形成。它与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及不同基因的表达及调控、信号转导系统的正负调节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Rho相关卷曲螺旋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也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程序化死亡过程。细胞凋亡途径的缺陷导致许多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出现[1]。细胞凋亡功能障碍是恶性细胞的共同特征,同时也被认为是肿瘤对化疗药物形成耐药性的因素[2]。喉癌是一种侵袭性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对多种凋亡刺激因子具有一定抵抗作用,其不良预后与凋亡抑制相关[3-4]。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对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为研发抗喉癌的新型药物提供科学依据。现就几种重要的喉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主动性死亡,其由许多启动因素激发、基因调控,伴新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的细胞自杀过程。表现为:细胞体积整体缩小,细胞膜皱缩,形成许多突起,分割包囊胞质,核体皱缩,形成凋亡小体,最后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由于整个过程细胞完整,没有内容物外露,因而不伴有局部的炎症反应,其中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很高。胃癌的发生是细胞凋亡与增殖调控失衡的结果。现综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治疗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赵燕  杨秋萍 《医学综述》2007,13(12):911-913
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细胞凋亡是一个多基因调控过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家族、Fas等都是重要的凋亡调节基因,其中Bax/Bcl-2比率与糖尿病肾脏细胞凋亡数目呈正相关。本文就糖尿病肾病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死亡,其在细胞和组织内稳态及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旋毛虫感染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联系,旋毛虫可以通过细胞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除此以外,旋毛虫还有一种独特的能力,使寄生的肌细胞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独立于其他肌肉组织的营养细胞(保姆细胞),其功能是给幼虫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保护幼虫免遭宿主的破坏.旋毛虫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寄生于宿主体内可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甚至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胰腺癌组织中,多种基因参与了胰腺癌细胞的凋主恨过程.随着其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从基因水平上诱导细胞凋亡有望成为综合治疗胰腺癌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胃上皮的稳态依靠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来维持,胃癌的发生涉及多基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系列的分子变化,本简述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特征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及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及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李平刘俊(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合肥230001)关键词:细胞凋亡;发病学;综述中图法分类号:R363.2细胞的分裂、增殖与细胞主动死亡之间的平衡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结构与功能的重要保证,细胞的主动死亡即细胞凋亡(Apoptos...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机体通过细胞凋亡消除损伤。衰老与突变细胞,当细胞凋亡异常时,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细胞凋亡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也广泛开展,本文就细胞凋亡的特征。信息传递途径、基因调控及其与肝癌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 机体自身稳定的维持有赖于细胞的增生、分化以及死亡更新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细胞增生和分化的研究已十分深入,而对于细胞死亡,虽然生物学家已注意到一百多年了,例如胚胎发育期的细胞死亡、生理性细胞死亡等,并且已知其很重要,但是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于1972年 Kerr 等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3.
田雪梅 《医学综述》1998,4(1):11-14
<正>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死亡形式,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自杀”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导致DNA在核小体间断裂,同时发生了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射线、化学药物等刺激因素都可激发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系统成熟以及维持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数目恒定与生长平衡,乃至机体衰老诸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也发现了细胞凋亡,且以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VSMC)和巨噬细胞为主,血管壁中膜层的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向内膜迁移及过度增殖是AS和再狭窄共同的病理特征.增殖了的VSMC,有些摄取脂质,转变为泡沫细胞,有些合成胶原等细胞外间质,参与AS损伤向脂质损伤、纤维斑块的转变.阻止或减弱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一直是人们设法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在基础和临床领域的广泛展开,也促进了As中细胞凋亡的研究.同时,使得对As病理发展有了新认识.As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指机体细胞在正常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发生的一种自发的程序化死亡过程,细胞凋亡途径的失控会引发相关疾病。目前认为,细胞凋亡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过度凋亡,在促进不稳定斑块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细胞凋亡对粥样斑块稳定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与p21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其蔓  孙洞箫 《医学综述》2008,14(6):816-818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死亡。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对肿瘤及多种增生性疾病有重要治疗意义。细胞数目的稳态需要增殖和凋亡二者作用的平衡,而二者的作用均依赖于细胞周期。p21(CIP1/WAF1,p21)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现就近些年来细胞凋亡和p21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杜先  张慧  王强修 《医学综述》2002,8(11):626-627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不但依赖细胞增殖和分化 ,也依赖于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又叫编程性死亡 ,是生物界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早在 1 0 0多年前CarlVogt就发现了这种死亡形式[1 ] 。 1 972年Kerr等重新提出研究 ,并命名为凋亡 (apopto sis)。近期的研究在三方面有明显的进展 :①哺乳动物的凋亡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②阐明了凋亡信号传递途径是由特殊的死亡信号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系统 (caspases)来诱导细胞凋亡。③对凋亡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凋亡理论和实践来防治疾病。1 凋亡产生的三个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证实树突状细胞(Dendrmc cells,DCs)可通过吞噬凋亡小体获取抗原物质,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磁珠分离系统(MACS),从人脐血中分离出CD34^ 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 hSCF hTNF—α hFL诱导培养DCs,光镜观察诱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其表型。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凋亡的HL-60细胞,将凋亡的HL-60细胞与培养早期的DCs共育4~8h,电镜观察DCs吞噬凋亡小体的现象。结果:CD34^ 细胞经诱生后生成了大量具有典型形态和表型的成熟DCs;电镜下见凋亡的HL-60细胞内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见亚二倍体峰形成。凋亡细胞与DCs共育后,电镜下见DCs吞噬凋亡小体的现象。结论:DCs可通过吞噬凋亡小体摄取抗原物质。  相似文献   

18.
王建华  杨志杰 《医学综述》2003,9(12):709-710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 ,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 ,故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 ,PCD) ,其在机体的发育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2 ] 。由于细胞凋亡为多阶段、多系统、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 ,目前对其参与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20.
1972年爱丁堡大学病理学家KerrJFR和WyllieAH等首先提出细胞凋亡(Apopt0SIS)这一概念。它在形态上不同于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一组生化、形态特征明确的细胞死亡形式,它是一种形态学概念。细胞接受内、外各种刺激后出现核固缩、染色质浓集、细胞膜皱折,并经出泡形成油滴状小粒,即说明细胞出现了凋亡。多种因素、多个途径均可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但必须强调的是细胞凋亡并非是代谢细胞死亡的途径,而仅仅是众多途径的最终产物‘”。自从90年代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来,人们对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基因表达及基因产物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