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而且还是一个长寿女皇.享年81岁。这在当时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时代可谓是难得的高寿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196个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现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21年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人均预期寿命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判断,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1年,我国196个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9.96±2.44)岁。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Β=0.156)、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占比(Β=0.0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Β=0.054)、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Β=-0.06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Β=0.07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Β=0.042)、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Β=-0.003)是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人均预期寿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应通过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重视居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加强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措施,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4.
从昔日“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到今天家门口就是卫生站,老人矫健赛小伙,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了73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角度,评估相关因素发展对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基于因素发展路径预测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分析健康中国战略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目标的实现路径,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利用1990—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均预期寿命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相关性,基于因素发展路径模拟(高、中、低三种方案)预测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并与战略目标值比较分析。结果: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卫生人力密度等与人均预期寿命正向相关,PM2.5、交通事故死亡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与人均预期寿命负向相关。按照中方案,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9.22岁(95% CI:78.00~80.47),可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2030年设定的79.0岁目标。在快速发展的情景下,高方案的预测值可达81.46岁(95% CI:80.23~82.70);在发展受阻和疫情冲击的双重负向作用下,低方案的预测值仅为76.48岁(95% CI:75.21~77.77),甚至低于2019年77.3岁历史值。结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制定健康责任部门考核指标,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地;将短期发展与中长期发展相结合,分层分阶段实现发展目标;改善区域间人均预期寿命发展的不平衡,带动人均预期寿命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病发生率的增高,不仅使医疗消费大幅度增长,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投资。健康管理随之而生,对亚健康的研究和对健康促进的探索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之一。医院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以适应“健康促进医院”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院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8.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而奋斗,而且还需与损害机体生命的各种疾病作斗争,以保持自己种系的繁衍,在后者之中医学占着重要的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磺胺、抗生素、噬菌体、疫苗等的不断出现,为人类身体健康、生命的延长建立了奇勋。如我国50年代初期人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而90年代后期即达到60多岁,这无疑是与免疫接种、抗生素的应用有着很大关系,是它们为人类的健康生活立的一大奇功。 相似文献
9.
人均期望寿命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其经济、教育、文化、环境的发展水平[1-2].因此,我国提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建设周期末,提高全国人均期望寿命1岁;成都市市政府由此提出,在"十二五"规划地方建设周期末,提高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5岁.本研究中我们对2010年成都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主要的健康问题,为提高成都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性分解健康决定因素不平等对人均预期寿命差距的贡献度,探索公共政策可干预的优先领域,提出缩小国家或地区间健康差距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1990—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在分组构建宏观健康生产方程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技术对高、低寿命国家组间差距进行分解,计算出各因素对寿命差距的贡献度.结果:总体人均预期寿命差距绝大部分(92.8%)可由健康决定因素不平等解释(可干预的资源型差异),不可解释部分(难以干预的结构型差异)仅占7.2%;在可解释部分,受教育程度贡献度最高(34.4%),其次是人均GDP(26.8%)和安全饮水覆盖率(26.2%),三者共占87.4%;在因素分类贡献度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于寿命差距贡献度最高(60.9%),医疗卫生体系因素贡献度为6.5%.结论:健康弱势国家应主动建立以健康为导向的资源可持续发展路径,必要时采取国家内部跨地区资源转移战略;明确健康发展的优先领域,兼顾跨领域资源统筹协调;加强发达国家对弱势国家资源发展的国际投资与援助,协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全世界人均寿命为60岁,中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1岁,美国人均77岁。中国健康教育专家万承奎教授曾说过,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人们完全可能实现活到100岁的目标。纵观每个人的养生方法不尽相同,但分析一下,也可以找出百岁老人的养生共性。养德德是指道德、品德及修养。长寿者无不品德高尚,对社会、工作、家庭等有责任感,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人类生存方式既然为组织社会,形成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心理上趋于平静稳定,就能够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不计贫富,不怀恩怨,甘于淡泊,修身养性。百岁老人池越琦说:“做事无愧于心,就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陕西省合阳县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为今后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年平均人口数,按人口普查的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比及所直接获得的死亡人数,分别计算和编制男、女简略寿命表。结果人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0.86岁,女性为75.83岁。结论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婴儿及中、老年卫生保健工作有待加强。性别比基本平衡。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名言来形容当今中国的医疗水平和医患关系,似乎显得十分贴切。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突飞猛进,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也大幅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已发表的健康期望寿命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了解国内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现况,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文献从时间、地区、类型、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1篇已发表的文献中,2016年发表文献最多,占比17.6%。从地区上看,全国性研究最多,占比23.5%,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占比43.1%;直辖市发表文献较多于一般省份。从研究的人群看,6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相对较多,占比54.9%。从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结果上看,大部分研究女性健康期望寿命高于男性。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对老年人群健康较为重视,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是直辖市开展的研究较多。不同研究间的可比性较差,需建立统一的计算方法,增强不同地区间的可比性,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纵向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19.
说起长寿村,人们总会认为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然而,韩国江陵原州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李元钟通过走访世界十大长寿村、拜访当地的百岁寿星,发现“活过100岁”不仅是环境的恩赐,更有饮食的智慧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瑞典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年底发布统计数字显示,在人均寿命和健康生活方面,瑞典男人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瑞典男人人均寿命7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