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女,59岁。1周前体检发现左侧胸腔内占位,偶有咳嗽、咳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查体:左侧胸部叩诊局部略呈实音。实验室检查:WBC5.33×10^9/L;RBC4.05×10^9/L;中性粒细胞68.2%;单核细胞6.0%;淋巴细胞22.7%;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ECT核素骨显像对脊柱关节病(S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SpA患者63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26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37例)同时进行骶髂关节CT扫描和ECT全身及骶髂关节局部显像。结果 CT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检查阳性率为24.3%(9/37)。远低ECT检查阳性率64.9%(24/37);ECT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阳性率为53.8%(14/26)。结论 ECT核素骨显像早期诊断SpA较CT敏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CT诊断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大小、密度、边缘部特征、多期强化特点、分期、病理特点等,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肿瘤直径小于3cm者8例,介于3-6cm者15例,6-9cm者9例,大于9cm者10例。平扫肿瘤为高密度者7例,等密度者9例,低密度者26例。24例肿瘤边缘不清,8例肿瘤边缘清晰无分叶;10例肿瘤边缘清晰有分叶。皮质期强化方式多样,皮质后期及实质期强化均减弱。本组中9例发生转移,Robson分期:Ⅰ期15例;Ⅱ期8例;Ⅲa期6例;Ⅲb期4例;Ⅲc期6例;Ⅳ期3例。结论肾细胞癌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肾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HRCT冠状面和轴位扫描,对33例颅底骨折检查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3例颅底骨折中HRCT冠状面扫描显示骨折线29例,约占90%,而轴位扫描显示骨折线20例,约占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6.4,P<0.05)。结论:HRCT轴位+冠状面扫描能很好地显示颅底骨结构,是诊断颅底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椎地震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脊椎地震伤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均能明确诊断,脊椎压缩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2例。单发椎体骨折12例,多发椎体骨折10例,共累及31个椎体。31个椎体骨折中,颈椎3个,胸椎12个,腰椎14个,骶椎2个。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脊椎地震伤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骨骼CT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骨骼三维图像重建研究其方法和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的髋膝关节和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各1例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分4步进行,设定层厚,层距行CT扫描并将图像输入工作站中;锐化各CT图像层面的骨组织边界并建立文件;建立网格立体图,经修正后获得光滑三维骨骼图像;在三维图像上行测量和模拟匹配。结果:不同角度观察骨骼形态及其比邻关系和髓腔内三维形态,测量骨骼的长度,角度,弧度,面积和容积等,模拟假体在三维图像上行匹配,从中选择最佳假体,结论:骨骼的三维重建克服了X线片和CT图像的不足;可进行常规方法难以完成的解剖测量;可形象准确选取最佳型号的髋臼假体;可模拟再现手术过程;是将来计算机辅助手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方法。方法对68例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进行容积重建(VR)及多平面重建(MPR),据此进行辅助诊断、术前计划及个体化测量以指导手术,并在术后评估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置入椎弓根钉366枚,包括颈椎168枚,胸椎52枚,腰椎146枚。术后复查CT,20枚(5.46%)钉发生超过"安全区域"范围的椎弓根穿破,其中颈椎11枚(11/168)发生1~2mm的穿破,1枚(1/168)穿破外侧壁2.2mm,但未出现临床症状,胸椎1枚(1/52)、腰椎7枚(7/146)存在2~4mm的穿破。所有病例术后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脊髓、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辅助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可以量化、个体化确定手术参考指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发生机制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32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1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成像,9例患者治疗后作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门脉血管软组织肿块影和门静脉癌栓内及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间接征象主要有侧支循环形成及周围肝脏动力学的改变。螺旋CT扫描可以评价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影像资料,对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准确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正斜位检查和MSCT扫描,CT采集数据后进行薄层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结果 MSCT不同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X线漏诊的肋骨骨折线和X线不能显示的肋软骨骨折。MSCT不同重建技术与临床符合率高。MSCT与X线平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T各重建技术之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能提供更多直观、立体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消化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临床怀疑为消化道梗阻病例的螺旋CT检查结果并将其中螺旋CT确诊为消化道梗阻病例与临床结果对照,图像重建方法主要为多平面重建法(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44例患者,无肠梗阻2例,有肠梗阻42例,其中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临床确诊。33例手术病例CT诊断梗阻部位与手术对照符合率为100%(33/33),病因诊断符合率为100%(33/33)。结论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消化道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 (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技术诊断外伤性听力镫病因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听骨链异常致听力镫患者(共109耳)采集颞骨HRCT,并以MPR显示听骨、CPR显示听骨链,观察听骨链镫表现。结果 HRCT结合MPR及CPR对锤砧及砧镫关节脱位、半脱位和听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为100%。109耳中,53耳(53/109,48.62%)存在锤砧关节脱位(44耳)或半脱位(9侧),24耳存在(24/109,22.02%)镫关节脱位(20耳)或半脱位(4耳);其中29耳(29/109,26.61%)同时存在锤砧及砧镫关节脱位;1耳(1/109,0.92%)锤骨颈骨折合并锤砧关节半脱位,1耳(1/109,0.92%)砧骨短突骨折合并锤砧关节脱位,1耳(1/109,0.92%)钻镫骨骨折。结论 HRCT结合MPR显示听骨及CPR显示听骨链可有效诊断外伤性听骨链镫,为明确外伤性听力下降病因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地震灾害中下肢严重损伤进行保肢治疗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出保肢还是截肢的决定仍然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方案,需权衡肢体和生命的关系,综合考虑肢体损伤程度、全身情况、伤员心理、年龄、潜在的疾病和职业要求以及医疗技术、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抗震救灾的特殊环境下,伤员转运至后方将失去宝贵的治疗"时间窗",因而进行保肢尝试的危险性极大,不得不早期施行截肢术以保全生命.而在具备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前方医疗机构,应尽量保全伤员肢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震上肢伤员的伤情及救治情况.[方法]收集地震期间本院收治 236例上肢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上肢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和预后等情况.[结果]236例上肢患者中骨折208例378例次,其中锁骨骨折35例次,肩胛骨骨折31例次,肱骨骨折113例次,尺骨骨折46例次,桡骨骨折87例次,腕掌指骨骨折66例次.开放性骨折64例次.行清创缝合(含扩创)50例次,骨折复位内固定60例次,外固定支架7例次,截肢(含残端修整)19例次,神经血管修复术8例次,保守治疗(石膏托或卧床等)113例次,仅1例病人因高血钾合并颅脑腹部脏器损伤死亡.[结论]分析本次地震中上肢伤的受伤机制、部位等以及伤后救援、治疗、预后等情况,为以后地震及类似情况上肢伤的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IST 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结束后在GE ADW4.4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和强化程度,肿块周围和(或)内部有无血管影,肿块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分析肿块的来源与性质。结果:8例EGIST中,位于腹膜后3例,肠系膜3例,小网膜1例,肝脏1例。肿瘤最大径平均(11.0±2.4)(7.7~15.0)cm,圆形或卵圆形4例,分叶状3例,不规则形1例。平扫肿块内密度不均,见斑片状、瘢痕状及大片状坏死囊变区,囊变坏死部分CT值为25~28 HU,实性部分CT值为34~47 HU,增强后动脉期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3例,CT值较平扫增加15~22 HU;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CT值较平扫增加40~55 HU。门静脉期渐进性强化6例,CT值较动脉期增加10~25 HU。坏死区未见强化。增强后肿瘤周围和(或)内部可见线状扭曲血管影6例。结论:EGIS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结合MPR对于EGIST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建议为术前常规。  相似文献   

15.
全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治疗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报道全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薄全厚皮回植方法治疗全下肢皮肤脱套伤4例。结果 术后皮肤成活率96%以上,外形、感觉恢复均满意。结论 应用薄型全厚皮方法将脱套皮肤回植,为全下肢皮肤脱套伤或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提供一个良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A 56-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an unusual cranial penetration injury due to a horse's hoof. The CT number of the hoof was 269, and thus clearly not that of a wooden fragment or bone. An emergency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to remove the foreign body. The operation went well, and no infection developed. Eight months later he could walk unaided and had only mild dis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17.
多发伤中胸部损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胸部创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多发伤中胸部伤患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CT扫描诊断,对X线平片与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39例,肺撕裂伤6例,膈疝4例,X线分别漏、误诊18例、4例和4例,CT漏诊骨折11例。结论:CT能明确胸部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能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诊疗依据,为多发伤中胸部创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肢神经损伤4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458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治疗,分析神经损伤的疗效与年龄、受伤机制和部位、受伤到治疗的时间、治疗的方法的关系。方法 手术探查后采用端端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缝合加静脉套接及神经移植和束间松解方法共修复217例,273条神经,术后随访8个月-6年。结果 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19例,良45例,优良率76%。结论 神经损伤的病人。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各种腹内疝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腹内疝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腹内疝病例的影像特点。其中1例为X线平片,12例CT扫描。包括十二指肠旁疝7例,小肠系膜裂孔疝3例,小网膜孔疝2例,小网膜裂孔疝1例。结果腹内疝的共同影像表现为:肠梗阻(100%),肠袢聚集、扭曲(100%)、肠系膜聚集及扭曲(100%),肠系膜血管聚集、扭曲、充血(100%),周围脏器移位(100%),肠缺血(61%)。左侧十二指肠旁疝表现为位于Treitz韧带上方、胃与胰体尾间囊袋样肿块;小肠系膜裂孔疝表现为聚集的小肠袢紧邻腹前壁,其间无大网膜覆盖;小网膜孔疝表现为网膜孔扩大,可见肠袢出入,胃后方可见疝入的肠袢;小网膜裂孔疝表现网膜囊区肿块。结论熟悉腹内疝的影像学特点,尤其是CT特征,将有助于其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