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尼莫通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尼莫通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的影响,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60例成年重型离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通治疗组,各30例,均进行ICP及CPP监测并按Marshall降颅压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尼莫组20mg/d,800 ̄12000644g/h均匀泵入。动态观察临床症状、ICP和CPP变化并于治疗后1周及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尼莫通组于治疗后24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监护在急性颅内血肿救治中价值。方法 选择两组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监护组:对65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了持续ICP监测和CP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治疗;非监护组:65例病情相似的患者按常规治疗,不做ICP监测和CPP监测。结果 监护组65例在治疗前ICP均增高。56例CPP降低;ICP和CPP数值高低与治疗效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监护组死亡率12.3%,非监护组20%,监护组人均甘露醇用量、电解质紊乱及少尿型肾衰发生率均低于非监护组。结论 ICP和CPP监护在颅内血肿救治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脱水剂用量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514MC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ICH)和硬膜外血肿(EDH)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组)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并与同期腰椎麻醉手术的20例非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AI组CSF中MBP含量与IC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间血清MBP含量差异显著(P<0.01);EDH组CSF和血清MBP含量均低于DAI组和ICH组(P均<0.01),但稍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增高,其上升水平与脑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76例重型颅脑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于伤后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9例,死亡7例。对照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中残6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院前急救组102例经院前急救入院,对照组8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观察两组患者伤后至入院时间、预后。结果:院前急救组伤后至入院平均时间为20.2±10.3min,预后为良好28例(27.5%),中残34例(33.3%).重残22例(21.6%),植物状态4例(3.9%),死亡14例(13.7%);对照组伤后至入院平均时间为60.4±14.5min,预后为良好12例(13.6%),中残19例(21.6%),重残28例(31.8%),植物状态7例(8.0%),死亡22例(25.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总结2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3例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恢复良好123例(50.6%),中残25例(10.3%),重残11例(4.5%),植物生存4例(1.6%),死亡80例(32.9%)。结论:重视现场与院前急救,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ICU监护,防治并发症及尽早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28例(46.67%),中残14例(23.33%),重残8例(13.33%),植物生存2例(3.33%),死亡8例(13.33%)。结论:呼吸机辅助呼吸疗效显著,但必须有相关的护理配合作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28例(46.67%),中残14例(23.33%),重残8例(13.33%),植物生存2例(3.33%),死亡8例(13.33%)。结论:呼吸机辅助呼吸疗效显著,但必须有相关的护理配合作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9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效果。结果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良好(5分)27例,中残(4分)23例,重残(3分)28例,植物生存(2分)6例,死亡(1分)14例;预后较好(良好和中残)者占51%,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者占49%。结论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以同期接受常规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标准外伤大骨瓣组:17例预后较好(32.7%),其中恢复良好10例、中残7例;35例预后较差(67.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6例。常规骨瓣组:9例预后较好(23.7%),其中恢复良好5例、中残4例;29例预后较差(76.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1例(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幅度优于常规骨瓣组(P〈0.05),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切口疝和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急性脑膨出、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1.
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体会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0000)梁英,张淑文我科自1993年5月~12月应用国产光导纤维颅内压监护仪对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护。护理体会如下:1.颅内压光纤探头采用浸泡消毒,一般在术前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进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5 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按常规行颅内血肿清除 ,治疗组 2 6例采用额颞顶大骨瓣减压 ;对照组 2 5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 ,术后治疗方案相同。术后 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评定。结果 :治疗组 2 6例患者中 ,恢复良好 11例 ,中残 5例 ,重残 2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6例 ;对照组 2 5例中恢复良好 4例 ,中残 3例 ,重残 4例 ,植物生存 1例 ,死亡 13例。结论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对治疗颅脑损伤的严重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有较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连续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82)和常温组(n=78),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亚低温组20例轻度残疾、正常生活,24例中残,1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对照组10例轻度残疾、正常生活,18例中残,16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20例死亡;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温组。结论亚低温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能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514MC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队法分别测定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ICH)和硬膜外血肿(EDH)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组)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并与同期腰椎麻醉手术的20例非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CSF和M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AI组CSF中  相似文献   

15.
ICP与CPP监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100000)陆翠玲严重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或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将不同程度地出现脑水肿。通过时ICP(颅内压)与CPP(脑灌注压)持续监测,不仅可以广解术后脑水肿的变化.大利于医生选...  相似文献   

16.
额颞部低位大骨瓣减压颞极切开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额颞部低位大骨瓣减压颞极切开术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7例额颞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改良组)行额颞部低位大骨辩减压颞极切开术,并与行传统术式的25例进行对照。结果传统组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死亡7例(28.0%)。植物状态2例(8.0%),重残6例(24.0%),轻残6例(24.0%),良好4例(16.0%);改良组则分别为5例(18.5%)、2例(7.4%)、6例(22.2%)、7例(29.6%)、7例(29.6%)。结论额颞部低位大骨瓣减压、保护皮层功能区改经颞极切开冲洗清除深层血肿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额颞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30例(15%)、中残30例(15%)、重残38例(19%)、植物生存12例(6%)、死亡90例(45%)。结论 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MRI检壹优于CT;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情况,以利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8年1月间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手术治疗857例,非手术治疗530例。按GO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475例(34.2%),中残206例(14.8%),重残202例(14.5%),植物生存89例(6.4%),死亡415例(29.9%)。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仍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疝以及采取积极恰当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各74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组治疗结束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恢复良好52例,中残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5例,中残1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3例,死亡7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使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76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COS预后评估标准,25例预后较好(33%),其中恢复良好13例,中残12例;预后较差35例(45%),其中重残21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16例(22%)。抢救成功率7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扣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