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血浆 β—内啡肽、ACTH及皮质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戒断反应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戒断症状分值进行评分 ,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ACTH及皮质醇进行放免测定。结果··:治疗前 ,血浆ACTH、皮质醇水平升高且超过正常值 ,ACTH与戒断评分呈正相关。使用脱毒药物治疗后 ,各组ACTH、皮质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且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戒断症状控制程度相关。1/3量美沙酮配伍强的松60mg·d -1,控制戒断症状的效果不仅优于单用1/3量美沙酮组(P<0.05) ,而且与全量美沙酮组疗效接近(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反应伴有应激反应并与之呈正相关 ,糖皮质激素有协同美沙酮控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的作用 ,可提高美沙酮的疗效 ,减少美沙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和酮抑制海洛因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反应强度与应激反应程度的关系和糖皮质扩素对美沙酮抑制海在依赖大鼠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各因建立大鼠身体依赖模型,以体重下降百分率、戒断症状评分为成瘾强度 指标并分别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ACTH和血清皮酮作为应激程度指标。结果:在颧断反应程度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强的同时,血中在激有关的主要激素ACTH、皮质酮也呈渐增趋势,提示戒断反应再现时会伴有应激反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按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海洛因42d,用纳洛酮催促成瘾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治疗。结果··:褪黑素保护组、褪黑素单剂量治疗组在剂量为25mg·kg-1、250mg·kg-1时,能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对照组比较,P<0.05);褪黑素50mg·kg-1、75mg·kg-1、125mg·kg-1单剂量给药组能明显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1、P<0.001)。结论··:褪黑素能控制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在剂量为25-125mg·kg-1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卡马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A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 (Carb)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 (Mor)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腹腔注射 (ip)盐酸纳洛酮 1mg·kg- 1 催促 ,观察戒断反应并评分 ;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ACTH水平。结果 :Carb 10 0mg·kg- 1 及 2 0 0mg·kg- 1 均可明显减轻大鼠戒断症状 (P <0 0 5 )。 10 0mg·kg- 1 剂量组的ACTH水平接近正常 ,低于Carb 2 0 0mg·kg- 1 组(P <0 0 5 )。结论 :适当剂量的卡马西平可有效控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和吗啡对猴的致依赖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吗啡依赖猴作对比,对恒河猴海洛因依赖形成的时间、累计剂量、催促实验戒断反应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及自然戒断反应出现的时 -效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洛因sc恒河猴,起始剂量为2.5mg·kg-1 ,tid ,每2d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11.25mg·kg-1 后,改为每日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到20mg·kg-1 时,维持该剂量到用药时间为3mon。给药d5,当海洛因累计剂量为17.5mg·kg-1 时,催促实验中,猴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以后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戒断反应呈显著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反应强度在给药头10d内增加最快,以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注射满3mon,突然停药,可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其时 -效关系与吗啡组基本一致。与吗啡组相比,在依赖形成初期,海洛因具有形成依赖时间短,用药量少,戒断反应程度严重,戒断症状稍有不同,有兴奋表现等特点。海洛因组Emax=100分,ED50 =20.9mg·kg-1;吗啡组Emax=104.2分,ED50 =80.7mg·kg-1,二者的等效剂量比为1∶3.9。自然戒断实验中,二组均达最大反应强度,且戒断反应程度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6.
粉防己碱对大鼠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粉防己碱 (Tet)对大鼠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 ,用纳洛酮催促戒断 ,戒断症状按柳田知司评分法给予评分。结果··:吗啡阳性组戒断症状分值为26.5±s7.1;Tet(30mg·kg-1) +吗啡组和Tet(60mg·kg-1) +吗啡组的戒断症状分值分别为 :11.7±s4.6、6.6±s4.3 ,与吗啡阳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01)。结论··:Tet能抑制吗啡大鼠依赖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7.
甲氧氯普胺对小鼠吗啡身体依赖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吗啡身体依赖性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以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分别在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前或后给予不同剂量的甲氧氯普胺,观察其预防性给药和急性给药产生的影响。结果·· :甲氧氯普胺急性给药(20 -80mg·kg-1,ip)吗啡依赖小鼠跳跃次数显著减少 ,体重下降加剧 ;预防性给药 (5-20mg·kg-1,ip)小鼠跳跃次数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 ,体重下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甲氧氯普胺可缓解吗啡依赖小鼠的部分戒断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身体依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回生丸的脱毒药效学。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模型、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模型以及吗啡依赖猴自然戒断模型,然后给予回生丸进行治疗。结果:回生丸2·88、5·76g·kg-1两个剂量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分值(P<0·05),但对体重下降的抑制不明显(P>0·05);回生丸和可乐定均不能控制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的体重下降(P>0·05);回生丸3·2、6·4g·kg-1两个剂量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吗啡依赖猴自然戒断的戒断症状,抑制体重下降(P<0·05或P<0·01)。结论:回生丸对吗啡依赖动物的戒断反应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ME和NABE的急性毒性对海洛因依赖小鼠的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并测定体内一氧化氮 (NO )的含量。方法·· :用NAME和NABE1000mg.kg-1 经灌胃及37.5mg.kg-1 静脉注射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实验 ;采用海洛因递增法形成小鼠依赖模型 (海洛因剂量从10mg.kg-1增至50mg.kg-1) ,皮下注射给药4.5d ,采用上述小鼠模型 ,观察NAME及NABE对海洛因依赖小鼠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NAME和NABE在尾静脉注射37.5mg.kg-1 及灌胃1000mg.kg-1 剂量下未见明显急性毒性 ;NAME16mg.kg-1 、8mg.kg-1 剂量组可明显延长戒断小鼠跳跃潜伏期 ,减少小鼠的戒断跳跃反应数 ,且抑制其腹泻症状 ,而NAME4mg.kg-1剂量组及NABE8mg.kg-1剂量组除对小鼠戒断反应的个别指标有影响外 ,其余作用均不明显 ;NAME对胸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NAME及NABE减轻海洛因依赖小鼠血液NO水平明显降低。结论··:NAME及NABE毒性均较小 ,NAME减轻海洛因依赖小鼠戒断反应的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盐酸氢吗啡酮身体依赖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氢吗啡酮产生身体依赖性的潜力。方法:采用小鼠催促戒断跳跃、大鼠催促戒断和大鼠自然戒断3种实验模型。结果:(1)在小鼠催促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sc,累积剂量分别为7、70和480mg·kg-1)和吗啡组(sc,累积剂量为480mg·kg-1)小鼠出现跳跃的百分率和跳跃次数及体重下降百分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在大鼠ig给药的催促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累积剂量分别为77.25、154.5和309.0mg·kg-1)及吗啡组(累积剂量为1030mg·kg-1)的大鼠和sc给药的催促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累积剂量分别为14.4、48和51.75mg·kg-1)及吗啡组(累积剂量为345mg·kg-1)大鼠的戒断症状分值和体重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在大鼠sc给药的自然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累积剂量分别为207、310.5和621mg·kg-1)和吗啡组(累积剂量为2070mg·kg-1)大鼠在停用吗啡后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盐酸氢吗啡酮与盐酸吗啡相似,对实验动物无论是ig给药还是sc给药,戒断后都可使动物出现戒断反应,都具有产生身体依赖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缓解吗啡戒断症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观察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对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连续递增剂量方式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ipTHPBs20min后,用环丙羟丙吗啡(小鼠5mg·kg-1,大鼠2mg·kg-1,ip)催瘾。结果··:小鼠分别ipl-四氢巴马汀(l-THP,15,30,60mg·kg-1)、l-千金藤啶碱(l-SPD,15,30,60mg·kg-1)和dl-四氢巴马汀(dl-THP,15,30,60mg·kg-1)可显著抑制其跳台反应,降低跳台次数,减少体重下降。大鼠分别ipl-THP(10,20,40mg·kg-1)和dl-THP(10,20,40mg·kg-1)能够抑制1h体重下降,大大改善戒断时的行为表现,减轻腹泻和流涎,症状评分随剂量增加而下降。l-SPD抑制大鼠戒断症状作用虽无剂量依赖关系,但10mg·kg-1却可减轻大鼠24h体重下降。结论··:THPBs可缓解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异搏定(ip,10-20mg·kg-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热板,扭体和嘶叫反应,增强吗啡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证实它具有镇痛作用。连续给药7d,其镇痛效应明显逐日减弱。异搏定(sc,10-20mg·kg-1)能显著减轻吗啡依赖性动物的戒断反应。异搏定还具有降低动物自发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综合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方式皮下注射吗啡5d的大鼠,经过川芎嗪处理30min后,用纳洛酮催促,在停用吗啡后不同时间里观察评定戒断症状分值。结果··:川芎嗪明显减轻戒断症状和体重下降。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粉防己碱对小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成分的钙拮抗剂粉防己碱(Tet)对小白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戒断。结果··:sc给药,Tet10mg·kg-1抑制“湿狗”样抖动、腹泻、前爪震颤症状;Tet30mg·kg-1抑制打洞、上睑下垂、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症状;Tet60mg·kg-1抑制“湿狗”样抖动、打洞、腹泻、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症状。3个剂量组的Tet都不影响小鼠的跳跃反应。结论··:Tet能抑制大部分吗啡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5.
可乐宁快速无成瘾性戒毒治疗的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可乐宁与美沙酮不同戒毒效能的比较及可乐宁对于不同等级戒断症状戒毒效能的研究,可以看出可乐宁对于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毒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对于各级别戒断症状都有明显的作用。由于可乐宁本身不具成瘾性,所以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戒毒治疗药物。其应用剂量以1 mg·d~(-1)左右为宜,个别戒断症状较严重的病例可将剂量提高到1.5 mg·d~(-1),或于戒毒治疗第1,2 d分别给于阿片片剂100 mg和50 mg,以提高戒断症状缓解速度。当可乐宁服用较大剂量时应加强护理,随时观察血压和脉搏的变化。避免突然直立而引起的直立性虚脱。在用药的前3 d,嗜睡、头晕、乏力等症状比较突出,但随剂量逐渐减少,这些症状也随之缓解。可乐宁戒毒治疗的突出不良反应是低血压,虽加用较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和中药生脉饮,但尚未能得到满意效果,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以提高戒毒者耐受能力,使可乐宁戒毒治疗方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