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败血症感染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本院2005-2010年住院确诊的SLE伴败血症患者21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相同时间内住院的活动期SLE患者21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最高体温[(39.4±0.6)与(37.2±0.4)℃,t=13.403,P=0.000]、高热(体温≥39℃)发生率(71%与5%,X2=19.788,P=0.000)、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0.2±4.6)×109/L和(6.2±2.5)×109/L,t=3.469,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8.3±4.5)与(4.5±2.1)×109/L,t=3.559,P=0.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74±59)与(5±4) mg/L,t=5.398,P=0.00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444±343)与(225±144) U/L,t=5.398,P=0.000]均显著升高,其中CRP升高分别超过对照组和正常值的15倍和20倍.血清白蛋白水平[(29±9)与(35±7) g/L,t=2.688,P=0.011]、维持治疗的羟氯喹剂量[(0.11±0.08)与(0.17±0.09) g/d,t=2.331,P=0.025]、抗SSA抗体阳性率(38%与71%,X2=4.709,P=0.03)和抗SSB抗体阳性率(0与43%,X2=11.455,P=0.001),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SLEDAI分别与SLE病程(r=0.514,P=0.017)、周围血白细胞总数(r=0.552,P=0.010)、中性粒细胞计数(r=0.545,P=0.0ll)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LDH (r=0.482,P=0.032)、CRP(r=0.606,P=0.022)呈正相关,而对照组无这些相关性.结论 当SLE患者出现高热、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LDH升高、CRP升高10倍以上时需警惕败血症感染;SLE活动与败血症感染可能相互影响,且病程长者疾病活动性受影响更明显.低蛋白血症、SSA/SSB抗体阴性可能是败血症感染的危险因素,羟氯喹可能有减少败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血液学指数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7例患者共267处病变,平均年龄(58±10)岁。按FFR值分成FFR≤0.75组和FFR>0.75组。采用相关分析、ROC曲线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血液学指数和FFR的关系。结果 FFR≤0.75组和FFR>0.75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8.6±1.6)×109/L比(6.6±1.3)×109/L,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5.9±1.7)×109/L比(3.9±1.5)×109/L,P<0.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0.65±1.08)f L比(9.64±1.44)f L,P<0.001]、病变类型(P<0.001)和Gensini评分[24.0(12.5,34.8)比12.0(8.0,20.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WBC(r=-0.57,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r=-0.56,P<0.001)、MPV(r=-0.42,P<0.001)和Gensini评分(r=-0.39,P<0.001)与FFR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提示,WBC≥8.9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19×109/L、MPV≥10.15 f L和Gensini评分≥19分时对FFR值≤0.75有一定的判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OR 1.660,95%CI 1.153~2.435,P=0.001)、MPV(OR 1.658,95%CI 1.186~2.309,P=0.003)和Gensini评分(OR 1.171,95%CI 1.020~1.223,P=0.005)为心肌血流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WBC、MPV和Gensini评分与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储备功能存在相关性,可为初步判断心肌血流储备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9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分析。以Ranson评分≥3分为重症胰腺炎标准。对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进行均数比较,Spearman相关性检验、ROC分析以及计算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明显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多[(15.16±5.06)×109/L vs(11.05±1.76)×109/L,P=0.00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明显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比值大(18.95±12.13 vs 6.63±3.44,P=0.000)。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SAP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P=0.000及0.571、P=0.000。白细胞总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AUC为0.798(95%CI:0.670~0.925),最佳预测分界点为12.55×109/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AUC为0.906(95%CI:0.830~0.981),最佳预测分界点为7.85。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0.00%、86.84%、5.32、58.33%、83.33%和85.00%、92.11%、10.77、73.91%、90.63%。两者AUC比较,Z=4.59>1.96,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上海市嘉定区纳入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其CIMT值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其两侧CIMT中较大值的相关性。CIMT≥0.7 mm定义为CIMT增厚。结果:纳入受试者共2 496名。中性粒细胞计数平均为(3.59±1.34)×109/L,CIMT平均为(0.58±0.12)mm。随着中性粒细胞计数四分位水平的升高,CIMT增厚的患病率亦随之升高(趋势P=0.000 1)。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β=0.000 511,P=0.001 8)。校正全部因素后,随着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增高,CIMT增厚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且中性粒细胞计数的第4四分位组(>4.238×109/L)相对于第1四分位组(≤2.671×109/L),CIMT增厚的患病风险增加55%[比值比(OR)=1.55,95%可信区间(CI):1.13~2.14,P=0.000 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CIMT增厚呈显著正相关,中性粒细胞是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特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阜外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血栓抽吸后行OCT证实斑块破裂的33例患者。搜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资料、OCT影像特征和围术期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中,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2.31±0.86)×10~9/L比(1.57±0.80)×10~9/L;(0.57±0.08)×10~9/L比(0.44±0.14)×10~9/L;(0.05±0.03)×10~9/L比(0.03±0.02)×10~9/L]明显高于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胆固醇结晶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无胆固醇结晶患者[(0.04±0.06)×10~9/L比(0.10±0.09)×109/L,P=0.028];前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后者[(8.35±6.13)比(4.97±2.01),P=0.020]。具有白血栓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无白血栓组(P=0.038)。钙化斑块患者单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无钙化斑块患者(P0.05)。有巨噬细胞浸润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165.72±85.93)比(113.47±19.13),P0.05)]。OCT特征数量的增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逐渐升高,但仅单核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与AMI患者斑块破裂的OCT特征有关,提示炎症水平与斑块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PLE)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旨在总结本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1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60例SLE并发PLE患者(PLE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20例活动性SLE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实验室各指标与并发PLE的关系,找出其危险因素。结果 PLE组患者平均血清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血钙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3±0.68)g/L vs.(32.3±0.80)g/L,P0.001;(0.47±0.03)g/L vs.(0.62±0.03)g/L,P=0.001;(0.08±0.017)g/L vs.(0.09±0.018)g/L,P=0.622;(1.84±0.02)mmol/L vs.(2.08±0.02)mmol/L,P0.001;(0.88±0.34)g/24 h vs.(2.76±0.36)g/24 h,P0.001],而血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36±0.36)mmol/L vs.(5.41±0.24)mmol/L,P0.001]。PLE组患者血清抗SSA抗体(anti-SSA)和抗SSB抗体(anti-SSB)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61.7%vs.45.0%,P=0.035;23.3%vs.6.6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抗SSA抗体阳性、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是SLE并发PLE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20,P=0.024;OR=0.740,P0.001;OR=0.815,P=0.041)。结论 SLE患者出现血清抗SSA抗体阳性、高胆固醇血症、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时,应警惕SLE并发PLE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8例诊断为SLE合并CNS感染的患者和随机抽取的3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NS感染组与对照组在大剂量激素冲击(22%与3%,P<0.05),1年内日平均激素用量[(35±18)mg/d与(24±17)mg/d,P<0.05],外周血白细胞[(4.4±3.4)×109/L与(6.7±2.9)×109/L,P<0.05]、淋巴细胞计数[(0.7±0.6)×109/L与(1.5±0.7)×109/L,P<0.01]和临床转归(病死率22%与0,P<0.05)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合并CNS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日平均激素剂量大以及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是SLE患者发生CNS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入院行急诊PCI术后(12±2)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缺血性脑卒中),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对其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12±2)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组白细胞计数[(13.21±3.71)vs.(10.19±2.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69±2.38)vs.(8.15±2.58)×10~9/L]、谷丙转氨酶[(70.38±25.55)vs.(46.83±25.99)U/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计数[(4.25±0.81)vs.(4.79±0.56)×1012/L],血红蛋白含量[(130.79±20.65)vs.(146.88±15.75)g/L],舒张压[(66±16)vs.(75±11)mm Hg](1mm Hg=0.133k P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5,95%CI:1.108~3.961,P=0.02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09~0.964,P=0.002),结论:中性粒细胞是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的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20例合并HT的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TMC合并HT组(60例)和良性结节合并HT组(60例)。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对合并HT的老年PTM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PTMC合并HT组与良性结节合并HT组中性粒细胞计数[(3.57±0.99)×109/L和(2.95±1.00)×109/L]、淋巴细胞计数[(1.89±0.41)×109/L和(2.19±0.62)×109/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16.40±2.18)和(15.17±2....  相似文献   

10.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及其在鉴别疾病活动与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意义。入选住院SLE患者122例,其中SLE合并肺部感染者21例,合并关节炎者16例,合并肾炎者26例,合并血管炎者10例;另选健康对照者23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MP-3、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触珠蛋白(HPT)水平。结果显示,SLE合并肺部感染者[(230.10±44.92)μg/L]、关节炎者[(140.20±20.76)μg/L]、肾炎者[(155.40±23.36)μg/L]血清MMP-3水平高于单纯SLE者[(91.74±10.47)μg/L]。SLE合并肺部感染者血清MMP-3、CRP[(1.99±1.03)mg/L]、SAA[(92.19±23.93)mg/L]、HPT[(1.42±0.18)g/L]水平高于SLE无肺部感染者[MMP-3为(115.40±8.93)μg/L;CRP为(0.44±0.13)mg/L;SAA为(38.79±8.98)mg/L;HPT为(0.88±0.06)g/L]。SLE活动合并肺部感染者血清MMP-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9/L将患者分为WBC升高组和WBC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死亡率。多因素回归分析WBC、NLR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结果 374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94例,女性80例。与WBC正常组(182例)比较,WBC升高组(19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低[(60. 4±12. 3)岁比(64. 8±11. 8)岁,P=0. 001],入院时收缩压较低[(130±24) mm Hg比(136±21) mm Hg,P=0. 014],而住院死亡率显著升高(8. 0%比1. 1%,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升高(OR=1. 106,95%CI:1. 015~1. 204,P=0. 021)和WBC升高(OR=1. 289,95%CI:1. 055~1. 576,P=0. 013)是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WBC或NLR升高的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有吞咽障碍的急性卒中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odified 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MMASA)对发病后24h内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筛查,以筛查出的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1周内是否发生SAP,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早期危险因素,并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以评估其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 113例急性卒中患者中,55例存在吞咽障碍,其中30例(54.54%)发生SAP.单变量分析显示,SAP组(n=3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6分(13 ~21分)对3分(1~7分);P=0.000]、中性粒细胞计数[(8.22±3.75)×109/L对(5.39±2.56)×109/L;t =3.198,P=0.002)]、出血性卒中比例(96.00%对4.00%;x2=7.333,P=0.007)和机械通气比例(20.00%对0.00%;x2=5.612,P=0.018)显著高于非SAP组(n=25),而MMASA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53分(27~84分)对88分(66~92分);P=0.00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0分(7~13分)对15分(11~15分);P=0.001]、淋巴细胞计数[(1.17±0.54)×109/L对(1.75±0.81)×109/L;t=-3.563,P=0.001]、CD3+T淋巴细胞计数[(0.73±0.42)×109/L对(1.14±0.85)×109/L;t=-2.307,P=0.025)、CD4+T淋巴细胞计数[(0.38±0.22)×109/L对(0.69±0.57)×109/L;t=-2.761,P=0.008)显著低于非SAP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206,95%可信区间1.076 ~1.351;P =0.001)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优势比0.974,95%可信区间0.952 ~0.997;P=0.025)是伴有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10.5分对SAP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72.0% (P =0.000).结论 半数以上伴发吞咽障碍的急性卒中患者发生SAP.入院时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卒中类型、机械通气、MMASA评分、GCS评分、淋巴细胞计数、CD3+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多种因素与吞咽障碍患者SAP的发生相关,其中NIHSS评分较高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是伴有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10.5分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中肾上腺意外瘤的患病率及其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住院的615例糖尿病患者。回顾入院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筛查肾上腺意外瘤并通过多平面重建的方法进行确诊。收集受试者相关身体指标、代谢指标及肾上腺功能指标。采用非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有或无肾上腺意外瘤组间代谢特征的差异。回归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肾上腺意外瘤与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肾上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615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27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4.4%)。合并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及臀围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肾上腺意外瘤患者[(29.4±5.1)kg/m2对(26.8±3.8)kg/m2,P=0.018; (102.3±11.7)cm对(95.8±10.3)cm,P=0.002; (107.3±10.1)cm对(101.4±7.6)cm,P=0.008]。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也在合并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中显著升高[(409.6±118.1)μmol/L对(357.4±100.6)μmo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AS患者合并早发冠心病(AS-PCA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1月至2021年7月诊断为AS合并冠心病(CAD)的7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心病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PCAD组和NPCAD(非早发冠心病)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PCAD的危险因素。结果① 74例患者, PCAD组37例, NPCAD组37例。PCAD组, 男性28例, 女性9例;NPCAD组, 均为男性。2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 P=0.001)。②与NPCAD组相比, PCAD组患者AS发病年龄更小[(23±10)岁和(29±12)岁, t=-2.28, P=0.026], 从AS发病到CAD的病程更短[(25±10)年和(34±13)年, t=-3.00, P=0.004], 血红蛋白水平更低[(122±23)g/L和(132±18)g/L, t=2.10, P=0.039], 贫血发生率更高[38.5%(14/37)和16.2%(6/37), χ2=4.39, P=0.037], CRP升高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腔镜Ivor-Lewis术后吻合口瘘(AL)的老年患者术中预置双纵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 500例因食管癌或贲门癌行全腔镜Ivor-Lewis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术中引流管放置方式分为2组, 对照组为单根纵隔引流管组, 研究组为双纵隔引流管组, 2组患者都常规置入胸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AL发生率, AL患者的炎症指标, AL的分级、鼻瘘管置入率、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发生率以及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455例老年患者纳入了分析。研究组AL患者体温峰值[(39.58±1.03)℃和(38.05±0.56)℃, t=4.298, P<0.05)], 白细胞计数峰值[(18.63±3.35)×109/L和(14.28±2.78)×109/L, t=3.450, P<0.05], C反应蛋白(CRP)峰值[(154.66±41.64)mg/L和(122.19±31.29)mg/L, t=2.131, P<0.05]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较对照组AL的分级和鼻瘘管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SCF)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494例患者资料,男性163例,女性331例。CAG正常或接近正常的SCF患者62例纳入病例组,冠状动脉血流正常的4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液生化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均从住院数据库中获得。结果SCF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0.19±0.05)×109/L vs.(0.11±0.0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5.376,95%CI:3.660~7.897,P0.001)是SCF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7.567,95%CI:4.634~12.350,P0.001)和空腹血糖(OR=1.266,95%CI:1.087~1.474,P=0.002)是SCF的危险因素。SCF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70(P0.0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诊断SCF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6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CI:0.843~0.916)。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临床特征及不良事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诊断为GCA患者的基线及随访数据, 将疾病复发、缺血性并发症、死亡定义为不良事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生存分析评价危险因素对不良事件发生的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69例GCA患者, 男女比1∶1.03, 发热(48例, 69.6%)和头痛(43例, 62.3%)是最常见症状。截止2021年5月共随访61例患者, 平均随访(35±20)个月, 共发生不良事件16例(26.2%)。有不良事件组患者基线时的血小板、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无不良事件患者[(325±142)×109/L与(238±112)×109/L, t=2.22, P=0.030];[(31±6)g/L与(26±6)g/L, t=2.74, P=0.008]。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是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0.32(0.14, 0.74), 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SLE患者、2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3+γδ+T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用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法检测6例活动期SLE患者及6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γδ+T细胞的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42例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率[(3.0±1.8)%]较非活动期[(5.3±3.0)%]及健康对照组[(6.8±2.8)%]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071和-5.913,P均<o.01);活动期SLE患者γδT细胞绝对数[(1.7±1.6)×107/L]明显低于非活动期[(5.3±3.6) ×107/L](t=-3.292,P<0.01),且两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0.1 ±5.0) ×107/L](t值分别为-7.247和-2.905,P均<0.01).活动期SLE患者γδT细胞绝对数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65,P=0.047).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百分率(r=-0.336,P=0.030)及绝对数(r=0.410,P=0.007)均与红细胞沉降率( ESR)呈负相关,γδT细胞绝对数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409,P=0.007).此外,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SLE患者CD3+T细胞凋亡率(t值分别为2.886和2.952,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下降,与病情活动相关;γδT细胞数量下降的机制可能与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低于推荐剂量服用情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接受NOAC治疗的高龄(≥?85岁)NVAF住院患者, 根据NOAC使用情况, 分为低剂量组和非低剂量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心房颤动、合并症以及合并用药等基线资料, 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结局, 包括住院天数、死亡及出血事件。结果连续纳入219例接受NOAC治疗的高龄NVAF患者, 年龄(87.4±2.4)岁, 年龄范围85~97岁, 其中女109例(49.8%, 109/219), CHA2DS2-VASc评分为(6.0±1.5)分, HAS-BLED评分为(1.8±0.8)分, 其中低于推荐剂量者(低剂量组)144例(65.8%, 144/219)。与非低剂量组比较, 低剂量组年龄更大[(87.4±2.5)岁对(86.8±2.0)岁, P=0.012], 白蛋白水平更低[(35.8±4.3)g/L对(37.0±3.8)g/L,P=0.048], 住院期间临床相关性非大出血事件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学科融合在痛风石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痛风石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痛风石手术的41例患者作为干预组, 采用多学科融合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血尿酸值、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多学科融合管理模式后, 患者术后4 h、术后1 d、3 d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3.56±1.00)与(4.1±1.0), t=2.33, P=0.022;(2.5±0.8)与(3.0±0.6), t=3.85, P<0.001;(1.8±0.5)与(2.2±0.7), t=3.52, P<0.001], 术后1个月、3个月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55±58)与(392±39), t=3.50, P=0.001;(316±48)与(366±47), t=4.84, P<0.001], 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下降[(8.9±2.5)d与(10.6±4.0)d, t=2.44, P=0.017;(1.00±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