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并验证预测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切除术的21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性169例, 女性41例, 年龄[M(IQR)]57(12)岁(范围:30~80岁)。按就诊时间分为建模组(前170例)和验证组(后40例)。基于建模组临床数据, 通过秩和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VI的独立相关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术前预测肝细胞癌伴MV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基于建模组数据,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DeRitis比值、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外周血活化T细胞比例的相反数(-aPBTLR)和肿瘤最大径预测MVI的截点值分别为0.95(曲线下面积为0.634, 95%CI:0.549~0.719)、38.2 U/L(曲线下面积为0.604, 95%CI:0.518~0.689)、-6.05%(曲线下面积为0.660, 95%CI:0.578~0.742)、4 cm(曲线下面积为0.618, 95%CI:0.533~0.70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小RNA-122(miR-122)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肝癌细胞HepG2、HepG2.2.15及肝细胞LO2中miR-122及N-myc下游调节基因3(NDRG3)的mRNA及蛋白表达。将HepG2.2.15细胞分为转染miR-122组(转染miR-122模拟物)、转染对照组(转染miR-122模拟物的对照物)和不作处理的对照组, 检测各组细胞的miR-122、NDRG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变化, 比较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结果转染miR-122组的miR-122表达量为(2.32±0.05), 高于对照组的(0.48±0.09), 转染miR-122组NDRG3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5±0.15)、(0.43±0.08), 均小于对照组的(1.53±0.14)、(1.68±0.2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miR-122组HBsAg、HBeAg及HBV-DNA表达量分别为(1.05±0.05)IU/ml、(0.69±0.09)NC...  相似文献   

3.
肝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 同时肝癌展示出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本文就肝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与肿瘤异质性, 从肝细胞癌异质性特点、异质性产生机制以及肝细胞癌异质性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健康。肝静脉癌栓(HVTT)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细胞癌合并HVTT的预后极差, 国内外对其治疗的意见也未达成统一。目前, 亚洲指南对于血管侵犯的患者, 推荐多学科治疗。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对肝细胞癌合并HVTT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急腹症病因, 也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其起病急、病情凶险, 需要及时诊断及早期干预以挽救患者生命, 改善预后。肿瘤破裂出血的治疗方式繁多, 包括介入止血、消融术、肝切除术等,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急诊肝切除术、介入止血后的综合治疗、止血后的限期肝切除手术、外科手术联合消融治疗、肝移植术等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破裂的研究进展, 结合笔者单位的临床实践经验, 就其原因、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预测等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6例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均行手术治疗, 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13.6%。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酒史、AFP≥200 ng/ml、肿瘤切除联合胆管切开癌栓取出、肿瘤未分化/低分化、肿瘤直径≥50 mm、AJCC 8th Ⅲ/Ⅳ期、病灶数目≥2是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史、肿瘤未分化/低分化、肿瘤直径≥50 mm、AJCC 8th Ⅲ/Ⅳ期是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复发风险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肛瘘切除术的31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系统随机化法以3∶7比例分为建模组(93例)与验证组(217例)。使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线资料, 统计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根据建模组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基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复发风险, 基于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0.43%(19/93), 验证组复发率为17.51%(38/217),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 P=0.543)。复发组患者男性、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高位肛瘘、内口位置未明确占比高于未复发组, 体重指数、病程高于未复发组(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病程、高位肛瘘、内口位置是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7项影响因素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原发性肝肿瘤的80%。肝细胞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患者早期多无特异性表现, 发病较为隐匿, 术后原发性肝癌早期复发和转移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等各种因素相关。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最具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是评估肝癌术后复发风险最重要的病理学因素。本文就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现状及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重度减少(血小板计数≤30×109/L)肝细胞癌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14例, 年龄(55.0±7.9)岁。根据术前1 d血小板水平分为观察组(20×109/L<血小板计数≤30×109/L, n=20)和对照组(3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 n=26), 均行肝脾联合切除或肝脾联合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等)、血小板计数、术后3 d内每日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当天血红蛋白与术前1 d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等。复诊或电话随访再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周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于术后第5天和第3天恢复至正常范围。对...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根治性方法。然而术后高复发率, 导致了较差的预后。新辅助治疗是指对于可切除的肝癌, 在手术前进行抗肿瘤治疗, 以达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术后复发的作用。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能为肝癌患者带来生存益处。但是新辅助治疗的指征、适用人群、治疗方式、治疗周期、安全性等还存在争议。在此, 本文就以上问题, 以及新辅助治疗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国内高发的实体肿瘤之一, 尽管目前对HCC的综合治疗模式研究越发成熟, 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 根本原因在于对HCC的进展和侵袭转移研究无法突破。近年的研究发现, 肿瘤酸性微环境可能会推动HCC的进展和复发转移。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 对肿瘤酸性环境下HCC发生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 针对晚期HCC的患者, 使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诱导细胞铁死亡是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方式, 主要过程为细胞内铁蓄积、自由基产生、脂质过氧化和多种细胞死亡效应器激活, 最终导致细胞质膜破裂。研究证明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可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铁死亡及其在HCC中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分子机制, 以期为临床治疗HCC提供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和可能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肿瘤患者半肝切除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早期相关因素, 建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半肝切除的207例肝肿瘤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 按照4∶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n=166)与验证组(n=41)。建模组中男性118例, 女性48例, 年龄[M(IQR)]59.0(13.3)岁(范围:22.0~81.0岁), 术后肝功能不全组42例、无肝功能不全组124例。验证组中男性32例, 女性9例, 年龄54.0(19.0)岁(范围:25.0~81.0岁)。收集患者术后24 h内第1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独立相关因素, 采用最优子集法筛选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内部与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后24 h内D-二聚体升高及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是半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最优子集结果...  相似文献   

14.
慢性HBV感染根据自然病程一般可划分为4个期, 临床上慢性HBV感染的不同自然分期的判定对于患者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避免错过抗病毒时机进展为肝硬化至关重要, 但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对于临床医师仍具有挑战性。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作为新型HBV相关标记物, 其定量检测对于慢性HBV感染的分期的鉴定有重要价值。本文就HBcrAg在评价慢性HBV感染不同分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近90%。既往肝细胞癌主要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蓬勃发展, 肝细胞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近年来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在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辅助治疗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术后3年、5年总体生存率(OS)的个体化预测模型, 并将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京医院手术治疗的672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7例, 女205例;中位年龄56(23~83)岁;左侧肿瘤327例, 右侧肿瘤345例;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肿瘤分别为584、47、19、22例;就诊时504例无症状, 168例有症状。术前碱性磷酸酶中位值80(41~240)U/L, 血清白蛋白中位值44.8(30.5~59.8)g/L,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位值2.25(0.81~9.89), 血小板计数中位值205(82~589)×109/L, 肌酐中位值97(55~230)μmol/L。42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25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OS的独立预测因素, 运用R软件整合所有独立预测因素, 使其根据多因素分析所得的系数值绘制列线图模型, 并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绘制校准图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检验。结果 672例中位随访43(1~78)个月, 其中56例死亡, ...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形态学分型研究肝细胞癌(HCC)中组织学类型粗梁型所占百分比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收集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4年至2016年间进行手术的HCC病例232例, 对其进行组织学分型, 记录粗梁型肝细胞癌(MT-HCC)所占百分比。并以10%~29%、30%~49%、≥50%界限值进行分组, 排除所有公认的HCC亚型后, 其余病例被认为是传统型肝细胞癌(CV-HCC)。收集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 并进行术后随访, 使用t检验、χ2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MT-HCC和CV-HCC的临床及预后特点, 最后,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复发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当HCC中粗梁型组织学亚型比例≥10%时, 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显著性差异, 定义为MT-HCC。MT-HCC和CV-HCC分别有76例和156例。MT-HCC预后较差, 其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CV-HCC患者(49.99岁比56.18岁, t=-4.039, P<0.05), 具有较高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58.49%比29.41%, t=13.112, P<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和关节液炎性标志物诊断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s, PJI)的列线图诊断模型, 并验证其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诊断为PJI或无菌性松动的181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通过lasso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诊断PJI的最佳指标。通过综合考量各项指标的权重及内在联系, 构建列线图诊断模型, 并以此开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DSS)。前瞻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诊断为PJI或无菌性松动的49例患者作为验证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等方法对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181例建模组中PJI患者85例, 49例验证组中PJI患者23例。在27个潜在因素中通过lasso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液指标[包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1例接受TURBT术的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35例)及验证组(56例)。再将建模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及未复发组(104例)。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因素, 使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H-L拟合度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有效性及区分度。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长径、肿瘤数目、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与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均有相关性(均P<0.05), 而吸烟史、饮酒史、原位癌、淋巴血管侵犯、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于术后复发均无相关性(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显示, 肿瘤数目较多、分化程度较低及肿瘤分期较高为影响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LLAH)治疗右前区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肝切除的右前区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144例患者, 其中男性122例, 女性22例, 年龄(54.5±9.7)岁。依据手术方式不同, 144例患者分为LLAH组(n=27)、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LAH)组(n=69)、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LNAH)组(n=48)。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 比较匹配后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以及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等预后指标。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LLAH组与LNAH组各26例。匹配后LLAH组与LNA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LAH组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M(Q1, Q3)]24.1(20.9, 29.1)μmol/L、白蛋白(35.8±2.9)g/L, 优于LNAH组[M(Q1, Q3)]39.3(33.2, 57.0)μmol/L、(33.9±2.5)g/L, LLAH组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