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呼吸内科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探讨中成药管理的思路。方法:2020年6月起,在医院呼吸内科开展基于处方点评的中成药管理方案;2020年1-5月设为开展前;2020年6-10月设为开展后。分别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呼吸内科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分层标准为600张/月,开展前后各纳入处方3 000张。比较开展前后呼吸内科中成药处方点评情况和用药管理水平得分。结果:开展前中成药使用不适宜、不规范风险均明显低于开展后(P<0.05)。开展后医院呼吸内科中成药用药MSSA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基于中成药处方点评优化管理方案明确了医院呼吸内科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并有助于针对性管理对策的提出,为促进中医临床药学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药优化管理提升呼吸内科中成药使用合理性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对呼吸内科中成药用药过程实施中医药优化管理,将2023年1—6月438张中成药处方数据设为实施后;2022年7—12月呼吸内科416张中成药处方数据设为实施前。统计实施中医药优化管理前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呼吸内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药优化管理在呼吸内科中成药使用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不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建立方案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医院儿科18名医师参与研究,研究创新性的初步建立了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该体系于2021年10月起正式应用于医院儿科中成药管理工作中,依据该时间节点对本研究进行分组,将2021年6—9月作为应用前;将2021年10月—2022年1月作为应用后。在应用前后分别随机抽取300张儿科中成药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统计比较应用前后医院儿科医师中成药认知得分、用药行为及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结果:应用后医院儿科医师中成药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儿科医师中成药用药行为合格率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儿科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结论: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应用以来明显提升了医师中成药认知水平,降低了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成药在我院精神科合理应用情况,制定优化管理策略。方法:医院精神科2022年以前一直沿用传统的中成药使用和管理模式,从科室2021年使用中成药处方中随机抽选500份,设为管理前研究对象,分析点评科室中成药合理应用情况,记录不合理处方数,探讨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优化管理策略。后从科室2022含中成药处方中随机抽选500份,设为管理后研究对象。再次分析记录不合理处方数,统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并与优化管理前进行比较,同时调查使用中成药患者对科室用药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管理前后数据差异。结果:分析精神科2021年内500份中成药处方及患者用药资料,结果发现不合理用药事件共发生29次,其中不经辨证盲目用药、重复用药或叠加用药、药物配伍差错和无适应证用药等原因较为多见。精神科实施优化管理策略前后,记录本科临床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管理前后数据差异,结果显示管理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管理前(P<0.05);精神科实施优化管理策略后,临床患者对中成药使用和科室整体用药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升高,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管理后总满意率高于管理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对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1—6月医院未施行医师、药师联合管理时心内科中成药用药状况,作为管理前;将2021年7—12月施行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状况,作为管理后。抽取管理前后医院中成药处方各1 500张、患者各150例开展研究。分析开展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前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结果:管理后的心内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诊断不合理、中成药剂量不合理、辨证用药不合理、用药途径不合理、中成药配伍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给药疗程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书写不规范)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MMAS-8量表评分、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开展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对中成药用药管理质量更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疗程和用药时间优化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方法:入选2019—2020年医院收治的600例使用中成药的患者(300例/年)。2019年中成药处方点评沿用既往的标准。2020年在既往的点评体系基础上,基于疗程和用药时间进行体系优化。比较两年来“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的发生率、患者中成药用药行为评分、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结果:2020年处方点评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19年(P<0.05)。2020年患者的中成药用药行为评分低于2019年(P<0.05)。2020年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2019年(P<0.05)。结论:基于疗程和用药时间优化处方点评体系明显减少了医院中成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问题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规范了患者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2019—2021年某院口腔科中成药应用现状,并评价开展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后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院口腔科未施行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时口腔科中成药用药状况,设为实施前;以2020年7月—2021年12月施行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后口腔科中成药用药状况,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后某院口腔科中成药处方各800张、患者各100例开展研究。调查2019—2021年某院口腔科中成药情况,分析开展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前后口腔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满意率。结果:2019—2021年某院口腔科中成药临床用药排名前10的中成药为溃疡散、黄连胶囊口炎清、康复新液、一清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珍黄丸、金莲花胶囊、独一味胶囊、青鹏软膏,且中医药类型适应情况基本稳定。实施后口腔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给药频次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用药适应证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配伍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的处方量及所占比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全程化药学服务中加强中医药学管理的价值。方法:医院自2022年1月起应用新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在全程化药学服务中加强中医药学管理,在吸取西医药学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中医药药学服务的优势。2021年7—12月为实施前,2022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中成药处方700张进行处方点评。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占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患者中成药取药等候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学服务工作各项目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程化药学服务中加强中医药学管理,不仅能够减少不合理处方发生率,而且有助于缩短患者中成药取药等候时间,提升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医院所设定的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规则。2020年1—6月,未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前。2021年1—6月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后。描述实施前后所抽取的中成药处方数量。比较实施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占比情况。结果:实施前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4 621张;实施后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6 377张。实施后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中成药处方判定为不合格数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处方前置的审核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中成药临床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规避工作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医院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为提高临床中成药使用合理性,医院从2020年1月开始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管理。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医院中成药治疗患者处方资料中选取300份作为管理后研究对象;2019年期间医院中成药治疗患者处方资料中选取300份作为管理前研究对象。处方点评管理前后,统计临床中成药使用不合理事件发生率,调查患者对临床用药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结果:管理后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对临床用药干预和用药指导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中成药处方点评应用于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中成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病患及家属的服务质量提升有积极帮助,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规范化管理在提升中药饮片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中药房于2021年7月采用规范化管理,将2021年1—6月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7—12月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实施后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各500张、患者各50例开展研究。分析实施前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考核评分、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中药饮片使用满意率。结果:实施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考核评分、MMAS-8量表评分、患者对中药饮片使用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规范化管理后,有利于降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避免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对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管理服务更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6月。2022年7—12月期间仍采用传统处方审核模式,随机抽取期间的500份处方作为调查对象,设为实施前。2023年1—6月期间采用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模式,随机抽取期间的500份处方作为调查对象,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及实施前后处方不规范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不同时期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方案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实施后处方用药不合理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处方不规范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方案在审核效率、反馈处理、用药指导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能够有效的减少门诊处方不规范的情况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同时也改善了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中成药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管理对策,为合理用药和审方药师的审方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将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9月~2016年9月的中成药处方设为实施前,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的处方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处方中的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观察实施前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共168张,占中成药处方的0.96%;实施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38张,占0.21%(P0.05)。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药物剂型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药物适应证不明确、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禁忌证用药等。结论: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存在一定的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一定程度上规避用药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院2020—2021年精神科口服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旨在为中成药的使用管理提供对策。方法:抽取2020—2021年医院精神科中成药处方,统计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药物名称、所属类型、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统计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医院精神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最高的类型为安神助眠类中成药,其次分别为清热解表类、活血祛瘀类、补益理气类、止咳化痰类;医院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种药物分别是枣仁安神胶囊、稳心颗粒、芪胶升白胶囊、乌灵胶囊、麝香保心丸、安脑片、一清胶囊、脑心通胶囊、黄连上清片、疏肝解郁胶囊;782张口服中成药处方中共计23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94%;不合理用药类型以超疗程使用、超适应证用药最常见,分别占34.78%、26.09%。结论:医院精神科口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应加强口服中成药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拟构建义乌市中心医院药物管理中成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并以随机对照实验的思路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21年1—6月的中成药处方调查对象,每月抽取处方50张左右,共计抽选处方313张。其中2021年1—3月(第一季度)抽取处方155张,2021年4—6月(第二季度)抽取处方158张。统计比较第一、二季度中成药合理性评价结果及医务人员中成药合理用药认知。结果:第二季度医院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为1.27%,相较于第一季度的9.68%明显降低(P<0.05)。第二季度医院医务人员中成药合理用药认知得分相较于第一季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研究依据义乌市中心医院药物管理实际构建了中成药合理性评价标准,降低了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发生率,提升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认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从而降低处方不合格率,促进中药饮片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门诊中药处方,每月800张,共计9 600张,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分析。医院从2020年5月开始对中药处方进行PDCA管理,2020年1—4月的中药处方设为实施前,2020年5—8月的中药处方设为首轮实施后,2020年9—12月的中药处方设为次轮实施后。比较不同时间处方的差异。结果:实施前不合理处方72张,不合格率为2.60%,中医诊断证型书写规不规范39张,超剂量用药5张,重复用药1张,均贴超金额24张,特殊用法未标注23张,超药味用药4张。首轮实施后不合理处方16张,不合格率为0.36%,超剂量用药5张,均贴超金额10张,特殊用法未标注2张,超药味用药2张。次轮实施后不合理处方11张,不合格率为0.24%,配伍禁忌3张,超剂量用药5张,均贴超金额4张。与实施前比较,首轮实施后和次轮实施后处方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首轮比较次轮实施后的处方不合格率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中成药在肾内科的应用情况及管理措施。方法:调查2020年7月—2021年6月医院肾内科实施常规管理时患者使用中成药情况,分析肾内科患者对中成药使用情况,提出管理对策,设为管理前。于2021年7月—2022年6月医院肾内科开展临床规范化药学服务管理,设为管理后。纳入管理前后阶段患者各90例,比较中成药使用改善效果。结果:管理后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质量评分、中成药使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中成药应用满意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肾内科患者对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类型及所占比例、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调查发现,肾内科患者存在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开展临床规范化药学服务管理后,能够更有效避免肾内科患者出现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患者更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ICU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体系。方法:以2021年4—9月医院ICU住院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2021年4—6月ICU中成药点评沿用既往的方案,设为实施前。2021年7—9月探索并实践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体系,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杭州富阳骨伤中医院ICU中成药重复用药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医务工作对重复用药的认知水平。结果:实施前重复用药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研究所构建的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体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够明显减少ICU中成药重复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赵春丽  张颖 《光明中医》2023,(1):164-167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1年7月—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在实践中,结合PDCA管理法,建立事前审核、事中干预、事后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行处方闭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2组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合理处方70张,不合格率11.67%,观察组不合理处方19张,不合格率3.17%,低于对照组(P<0.01),各类型不合理处方率均降低。结论 综合医院建立以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事中审核、处方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结合PDCA管理进行改进,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可有效降低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在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及分析典型案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开具的中成药处方890张,根据时间点将中成药处方分为对照组(n=454张,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和观察组(n=436张,2017年6月至2017年7月)。对照组不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观察组对开具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记录并统计处方超疗程用药、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不符等情况,记录2组不合理用药纠纷发生情况;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开具药方医师处方药理作用、性味归经、配伍关系、用药剂量及疗程进行评定,比较2组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及典型案例。结果:观察组点评后共有32张处方不合理,占7.34%,低于对照组53张处方不合理,占11.67%(P0.05);观察组经中成药处方点评后大处方、重复用药、用药不符、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处方书写不规范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成药处方点评后不合理用药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药处方点评后药理作用、性味归经、配伍关系、用药剂量及疗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成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降低用药纠纷,不断提高医师对中药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