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微创和传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至2020年度,总例数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对照组30例(实施传统L型切口手术治疗),将两组各项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观察者与对照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实施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手术入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目前有关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4例为非3D组,男13例,女1例,年龄22~66岁,平均(43.2±12.3)岁,左侧6例,右侧8例,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2足;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8例为3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27~62岁,平均(45.9±9.7)岁,左侧7例,右侧11例,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Böhler角、关节面复位情况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5.3±3.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öhler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öhler角与健侧Böhler角差值非3D组为-4.7°±7.5°,3D组为-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台阶非3D组为(1.7±1.1)mm,3D组为(0.8±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非3D组为(87.1±6.4)分,3D组为(90.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3D组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3D组优11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微创、精准的特点,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3-10—2016-10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26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进行预复位和固定,并个体化裁剪解剖钢板。对照组选取同期23例(23足)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观察组2例失访,其余患者获得6~12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至踝关节能主动屈伸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术后6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高度、宽度、长度,以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经跗骨窦入路个体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取得与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相同的疗效,同时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0-05诊治的4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4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对照组9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浅层皮肤发黑坏死,通过换药及延长拆线时间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采用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护皮瓣以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跟骨形态维持良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股骨颈骨折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符合标准并完成结局评定的病例78例,导板组37例,常规组41例,导板组在术前通过3D技术完成最佳钉道设计并打印导板,手术在导板辅助下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SandersⅢ型和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打印组34例和传统组32例。3D打印组采用术前三维规划、3D打印、术前虚拟复位、钢板预塑形、体外模拟手术,指导实际手术,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1~65岁,平均(37.6±3.9)岁;身高(172.2±2.6)cm;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5例,其他9例;Sanders分型,Ⅲ型19例,Ⅳ型15例。传统组行常规"L"形入路手术,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36.1±4.1)岁;身高(171.7±4.5)cm;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2例,其他10例;Sanders分型,Ⅲ型17例,Ⅳ型1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ryland评分等。结果 6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50个月,平均(30.5±6.1)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透视次数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Marylan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跟骨骨折优势明显,是个性化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微创技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对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行传统外侧L形入路结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跗骨窦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小钢板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8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前将患足CT扫描DICOM数据导入Mimics建模软件重建跟骨STL格式模型并输入3D打印机中,用聚乳酸材料打印等比例跟骨模型。术者详细观察对比3D模型与CT重建图像,确定骨折分型,利用模型模拟手术,确定跟骨钢板型号,设计手术方案,判断是否需要植骨。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3(12~18)个月。术后X线片与CT影像显示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满意,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2个月足踝功能Maryland评分:优10例,良9例,可2例。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天玑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选择20例符合标准纳入研究。按照Sanders骨折评分,13例为Sanders骨折Ⅱ型,7例为Sanders骨折Ⅲ型。于天玑机器人辅助下行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4.95±4.41)个月。跟骨宽度和关节面减小,而B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高度和长度增加。Bhler角平均增加48.57°,Gissane角平均增加25.25°,跟骨高度平均增加14.45 mm,跟骨长度平均增加2.75 mm,跟骨宽度平均减少11.27 mm,关节面平均减小5.75 mm(P <0.01)。根据AOFAS后足评分,7例(35%)表现优异,9例(45%)表现良好,80%的患者有良好或优秀的结果,2例(10%)得分尚可,2例(10%)得分较差。AOFAS评分平均为(82.8±9.7)分。术后VAS疼痛评分平均为(1.6±1.35)分。无术后伤口感染,延迟愈合1例。结论 天玑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导航定位精确,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技术辅助下,采用改良的跗骨窦切口微创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借助数字技术微创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3~45岁,平均35.3岁;左侧27例,右侧16例;高处坠落伤34例,其它9例。借助术前薄层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3D打印、模拟手术,最终根据模拟手术效果选择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方式,并对照分析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高度、宽度差异,依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平均12.3个月;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5.2个月,平均4.1个月。未出现皮瓣坏死、内固定外露、神经损伤、腓骨肌腱激惹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和末次随访时B9hler、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21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3%。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结合数字技术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迅速、固定牢固、复位丢失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纵行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探讨哪种入路更具有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102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A组行经跗骨窦微创入路解剖接骨板与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B组行经纵行微创入路解剖钢板与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结果末次随访A组术后SandersⅣ型AOFAS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CT检查最大移位距离,A、B两组中SandersⅡ型、Ⅲ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SandersⅣ型CT检查下最大移位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与纵行微创入路在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整体疗效方向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微创入路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3±4.1)岁。测量术前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5.3)个月。术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较术前改善(P0.05)。Maryland评分83.2±8.4。结论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是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和廉江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传统手术组),18例行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个性化手术组)。个性化手术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1∶1的骨折实物模型,标记骨折线,结合冠状位和轴位CT影像进行Sanders CT分型,确定需要恢复的跟骨长度、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辨认关节面碎骨块移位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外侧或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拍摄跟骨侧位X线片,测量跟骨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按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结果 36例患者获随访10~12个月(平均10.5个月)。传统手术组、个体化手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5±25)min和(14±4)d、(58±9)min和(14±3)d,后者手术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跟骨X线片各测量指标个性化手术组更佳(P0.05)。传统手术组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或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后痊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传统手术组、个性化手术组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79±12)分和11/18、(93±14)分和17/18,个性化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重建跟骨骨折模型并打印1:1骨折实物模型,可在模型上标记骨折线、清晰辨认移位关节面骨折块并辅助进行Sanders CT分型,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能够减少实际手术操作时间,获得对跟骨关节面的良好复位,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跟骨关节内复杂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微创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和传统组(18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切口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1—2019-01间永城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80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将2016-11—2017-12间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01—2019-01间行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42例患者作为微创组。对2组患者手术治疗以及随访10~12个月时的足踝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跟骨宽度、Bohler角、Cissane角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2组的跟骨宽度、Bohler角、Cissane角、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AOFA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均有良好效果。但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较为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36例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3D打印组。传统手术组18例采用常规手术,3D打印组18例采用CT影像三维重建,并3D打印机打印出三维跟骨实体模型,术前模拟手术,并应用于实际手术操作。[结果]3D打印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可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改进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3D打印技术辅助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手术方案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采集2015年11月~2017年5月16例SandersⅡ或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集患者的螺旋CT数据,数字化技术协助进行骨折虚拟复位、个性化钢板设计及钉道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钢板预成形模块及钉道导航模块,在模块指导下进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6个月内无切口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Maryland评分(86.38±7.38),临床结果评定为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0%。16例患者术后B?hler.s角、Gissane.s角恢复理想,均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显示钢板及钉道位置与术前计划位置相仿。[结论]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或Ⅲ型跟骨骨折,可有效提高内固定物的匹配与贴合程度,增强内固定效果,同时减少术后切口相关及置入物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组和切开组各75例,观察组行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即刻Bohler角以及术后1年Maryfand评分优良率。[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皮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中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fand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均有显著疗效,术后恢复效果满意,但前者具有微创、手术简便以及周围组织创伤小等优势,符合现代骨科微创治疗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15例患者行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截骨术治疗(3D打印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3±8.2)岁;骨折畸形愈合位于胫骨中上段11例,胫骨下段4例;左侧6例,右侧9例;内翻畸形8例,外翻畸形7例;术前骨折畸形角度24.3°±5.5°。15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手术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7.1±6.0)岁;骨折位于中上段12例,下段3例;左侧5例,右侧10例;内翻畸形7例,外翻畸形8例;术前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平均22.5°±5.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10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102.2±13.0)vs.(137.9±10.5)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少[(77.3±39.7)vs.(163.3±35.2)mL],术后3D打印组畸形角度较传统手术组显著减小[(1.9°±0.4°)vs.(3.2°±0.9°)],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截骨处均实现愈合,未再次出现畸形,下肢力线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在辅助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截骨治疗中能精准截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是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有效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数字化技术——3D打印导板在微创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取6例颌骨内完全埋伏牙或囊肿患者,对患者颌骨行CT扫描,利用Mimics17.0软件对Dicom格式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软件模拟手术,确定手术方案,制作辅助手术导板。运用3D打印导板辅助超声骨刀去骨,拔出埋伏牙或摘除囊肿。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切口均位于完全埋伏牙或囊肿表面,有效减少了额外骨组织的损伤,无邻牙牙根及邻近神经血管的损伤,术后患者感觉良好。结论 数字化技术——3D打印导板能将术前设计的手术开窗位置、方向等准确无误地转移到患者口内,提供精确定位,并能辅助超声骨刀微创拔除完全埋伏牙或摘除囊肿,最大限度减少周围骨组织的损伤,符合现在牙槽外科精准、微创的理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