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镜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62例, 女性48例, 年龄(74.1±11.1)岁。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18)和对照组(n=9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 技术成功率为100.0%(110/110)。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16.4%), 其中胆道感染12例(急性胆管炎8例, 急性胆囊炎4例), 急性胰腺炎6例, 均经治疗后治愈。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胆管狭窄长度>2.5 cm、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置入单根支架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合并糖尿病(OR=6.967, 95%CI:1.256~38.658)、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OR=8.297, 95%CI:1.526~45.122)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内镜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3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n=29)和非AKI组(n=347), 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围手术期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76例患者中有29例(7.7%)患者术后发生AKI。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3.487, 95%CI:1.081~11.251, P=0.037)、术前贫血(OR=3.158, 95%CI:1.114~8.953, P=0.031)、术中输注晶体量不足(OR=0.998, 95%CI:0.997~0.999, P=0.007)、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值较低(OR=0.915, 95%CI:0.863~0.970, P=0.003)及术后Hb中~重度下降(OR=4.105, 95%CI:1.487~11.335, P=0.006)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ERCP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193例接受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恶性肿瘤胆道梗阻病例,首先了解患者临床特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类型、梗阻位置、支架类型、造影下胆道狭窄长度、胆道狭窄程度、术前合并胆管结石是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疗效的潜在因素(P<0.20),其中肝癌患者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5 d黄疸缓解效果弱于肝外胆管癌(OR=0.252,P=0.003)以及胰腺癌(OR=0.312,P=0.026)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位梗阻(OR=3.488,P=0.004)、胆道狭窄长度≥3 cm(OR=5.632,P<0.001)、塑料支架(OR=2.146,P=0.035)是导致ERCP胆道支架置入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肝癌引发胆道梗阻患者,经ERCP支架置入的治疗效果弱于肝外胆管癌和胰腺癌引发胆道梗阻的患者。而高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手术的607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76)和无心力衰竭组(n=53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Nomogram模型, 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年龄[比值比(OR)=1.044, 95%可信区间(CI):1.008~1.081]、高血压(OR=2.800, 95%CI:1.503~5.217)、冠心病(OR=1.941, 95%CI:1.122~3.356)、房颤(OR=4.486, 95%CI:2.158~9.323)、血红蛋白浓度(OR=0.964, 95%CI:0.943~0.985)、红细胞分布宽度(OR=1.155, 95%CI:1.025~1.303)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差异...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100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5例, 女性45例, 年龄(56.4±11.1)岁。依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胰瘘分为两组:胰瘘组(n=12)和非胰瘘组(n=88)。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肿瘤糖类抗原199、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手术时间长(OR=1.059, 95%CI:1.015~1.106, P=0.009)、胰腺质地软(OR=0.074, 95%CI:0.006~0.951, P=0.046)、胰管直径≤3 mm(OR=0.010, 95%CI:0.001~0.631, P=0.030)和非胰腺肿瘤(OR=0.013, 95%CI:0.001~0.726, P=0.034)是壶腹周围肿瘤患者LPD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重症患者出现术后心房颤动(POA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接受肺部手术患者213例。根据术后7天内是否出现POAF分为POAF组(42例)和非POAF组(17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出现POAF的危险因素, 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POAF的发生率为19.7%。二尖瓣反流(OR=4.270, 95%CI:1.380~13.213, P=0.012)、术中使用西地兰(OR=14.619, 95%CI:2.913~73.373, P=0.001)、术中使用儿茶酚胺(OR=3.244, 95%CI:1.144~9.203, P=0.027)、心包切开(OR=6.079, 95%CI:1.362~27.128, P=0.009)及系统淋巴结清扫(OR=5.460, 95%CI:1.770~16.846, P=0.003)是肺部手术重症患者术后7天内出现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危险因素构建POAF的列线图, 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1 2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筛选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48例患者为感染组,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3例, 年龄58.0(45.0, 66.0)岁;按照随机数公式法选取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的48例为非感染组, 其中男性44例, 女性4例, 年龄58.5(48.5, 64.8)岁。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测指标、肝脏肿瘤及肝切除术情况、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 共送检标本143例次, 共检出病原菌24株(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 培养阳性率为16.78%(24/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前白蛋白<180 mg/L(OR=3.757, 95%CI:1.117~12.634)、术中输血(OR=6.363, 95%CI:1.301~31.113)和引流管放置时间≥7 d(OR=31.098, 95%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及感染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并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每例CRKP感染患者, 选择2例非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KP)感染患者与之进行匹配。共纳入720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患者, 其中男性444例, 女性276例, 年龄(58.0±11.6)岁。依据感染情况分为两组:CRKP组(n=240)和non-CRKP组(n=480)。根据预后情况将240例CRKP组患者分为两个亚组:死亡组(n=34)和存活组(n=206)。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感染结局等, 以分析感染及感染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患有急性胰腺炎(OR=3.473, 95%CI:1.844~6.541)、感染前存在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OR=2.028, 95%CI:1.228~3.347)、慢性肾衰竭(OR=1.873, 95%CI:1.142~3.073)、低蛋白血症(OR=3.060, 95%CI:1.869~5.010)、碳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死亡捐献(deceased donation, DD)供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为制定更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接受死亡捐献供肝移植手术的187例受者临床资料, 采集术后真菌感染相关数据, 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7例DD供肝移植受者发生术后真菌感染26例, 病死率为46.2%(12/26)。其中, 肺部感染最多见, 占80.8%(21/26);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菌株, 占53.3%(16/30)。手术时间≥8 h(OR=3.610, 95%CI:1.079~12.081, P=0.037)、二次手术(OR=39.234, 95%CI:3.512~438.258, P=0.003)、ICU住院时间≥7 d(OR=10.070, 95%CI:3.480~29.140, P=0.002)是发生术后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真菌感染严重威胁DD供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格把握二次手术指征、术后早期转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急诊手术后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急诊手术患者527例。根据术后是否行CRRT分为CRRT组(78例)和非CRRT组(449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CRRT的使用率14.8%(78/527), 术后30天病死率8.5%(45/527)。术前血肌酐值(OR=1.012, 95%CI:1.005~1.019, P<0.001)、术中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量(OR=1.141, 95%CI:1.071~1.216, P<0.001)、术中血小板输注量(OR=1.307, 95%CI:1.084~1.576, P=0.005)、术后胸腔引流总量(OR=1.000, 95%CI:1.000~1.000, P=0.036)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OR=1.004, 95%CI:1.001~1.008, P=0.013)是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囊肿切除术后的预后情况, 探究影响术后发生胆道结石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9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9例, 女性90例, 年龄32(21, 47)岁。依据囊肿切除术后随访期间是否新发胆道结石分为2组:结石组(n=51)和非结石组(n=98)。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囊肿类型、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以及癌变情况等临床资料。囊肿切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囊肿切除术后发生胆道结石的风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20(24, 211)个月。149例患者术后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以及癌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4.2%(51/149)、8.7%(13/149)和4.7%(7/14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囊肿未完全切除(OR=3.332, 95%CI:1.221~9.094)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OR=13.300, 95%CI:2.586~68.401)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囊肿切除术后发生胆道结石的风险高(均P<0.05)。结论先天性胆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我院普外科行ERCP的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行ERCP治疗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和患者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60例患者中,共出现感染29例,感染率为11.15%;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68.97%;革兰阴性菌9株,占31.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24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术中行EST切开、胆道恶性肿瘤能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术中行EST切开是普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CP术后发生胆道感染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应从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辅以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以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手术(ERCP)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行ERCP手术取石的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73例(复发组),未复发者127例(未复发组)。采用χ2和t检验初步筛选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χ2和t检验结果显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患者年龄、病程、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胆道狭窄、结石数量≥2枚,结石直径≥10 mm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523,95%CI=1.945~7.868,P=0.021),有胆道手术史(OR=3.565,95%CI=1.662~7.523,P=0.036),乳头旁憩室(OR=3.873,95%CI=1.759~7.426,P=0.039),结石数量≥2枚(OR=3.925,95%CI=1.905~7.063,P=0.035),胆总管直径(OR=3.431,95%CI=1.656~7.534,P=0.029),是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结石数量≥2枚、胆总管直径是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ottingham髋部骨折评分(NHFS)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并建立适合我国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死亡风险的评估公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诊治的824例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312例, 女512例, 年龄73(63,82)岁。比较不同生存结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NHFS, 通过公式计算出患者术后30 d病死率, 并与实际病死率进行比较, 以验证原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577)和验证组(n=247), 对训练组患者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年龄≥86岁)(OR=3.775, 95%CI:1.099~12.972, P=0.035)、男性(OR=3.151, 95%CI:1.574~6.306, P=0.001)、入院血红蛋白浓度≤100 g/L(OR=2.402, 95%CI:1.189~4.850, P=0.015)、入院前依赖他人看护(OR=2.673, 9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 通过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临床决策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82例患者中22例(27%)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 早期并发症与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预后指数、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时间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 糖尿病(OR=4.853, 95%CI:1.059~22.241, P=0.042)、低血清白蛋白水平(OR=0.672, 95%CI:0.468~0.966, P=0.032)、新辅助放化疗(OR=4.482, 95%CI:1.117~17.979, P=0.034)及手术时间较长(OR=1.015, 95%CI:1.001~1.029, P=0.037)是ISR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TCBDE)与传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09—2019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按预先制定的标准筛选文献后,用Stata12.0 SE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共3 804例患者,其中LTCBDE组1 939例,LCBDE组1 8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TCBDE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LCBDE组(OR=1.51,95%CI=1.02~2.25,P=0.038),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MD=-54.16,95%CI=-101.07~-7.26)、手术时间(MD=-27.27,95%CI=-35.20~-19.33)、术后带管时间(MD=-1.97,95%CI=-2.32~-1.63)、住院时间(MD=-3.04,95%CI=-3.58~-2.51)、住院费用(MD=-3 554.99,95%CI=-4 209.66~-2 900.32),LTCBDE组均较LCBDE组有明显优势(均P0.05);LTCBDE组术后胆汁漏(OR=0.28,95%CI=0.19~0.40)、胆管炎(OR=0.33,95%CI=0.14~0.80)、胆道狭窄(OR=0.32,95%CI=0.11~0.91)及总体并发症(OR=0.33,95%CI=0.25~0.43)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LCBDE组(均P0.05);在术后胰腺炎(OR=0.56,95%CI=0.24~1.32)及胆道损伤及出血(OR=0.64,95%CI=0.24~1.71)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采用L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较LCBDE更为安全有效,推荐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基础上胆道内置入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植入失败后改行PTCD或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的94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PTCD 45例(PTCD组),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49例(PTCD+支架组),比较两组减黄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术后5 d,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7、14 d,PTCD+支架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PTCD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D+支架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优于PTCD组(χ2=6.280,P=0.012)。结论:PTCD基础上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失败后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且效果优于单独的PTC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内因梗阻性黄疸在我院行ERCP治疗的149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的良恶性质(胆管结石组与恶性梗阻性黄疸组),发生梗阻的部位(肝门部及以上部位组与胆总管下段组),ERCP操作的时间(>30 min组与≤30 min组),是否置入胆道支架,胆道支架的材质(塑料与金属支架)。对发生胆道感染的患者行血培养及药敏实验,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按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分为胆道感染组24例与非胆道感染组12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疾病的良恶性质及梗阻的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ERCP操作时间、胆道支架的置入、支架的材质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4例胆道感染组血培养阳性11例,药敏结果显示所有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大于95%。结论疾病的良恶性质及胆道梗阻的部位是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胆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形成2年内发生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首诊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2年随访数据, 共260例。收集患者治疗及随访信息。根据Villalta评分分为无PTS组、轻度PTS组及中重度PTS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TS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轻度、中重度PTS发生率分别为22.7%和15.8%。DVT复发史(OR=4.754, 95%CI 1.84~12.01, P=0.001)、口服抗凝药物时间≤6个月(0~3个月:OR=7.791, 95%CI 1.79~33.90, P=0.006;4~6个月:OR=4.242, 95%CI 1.13~15.99, P=0.033)、弹力袜穿戴时间≤12个月(0~6个月:OR=9.708, 95%CI 1.81~52.14, P=0.008;7~12个月:OR=4.899, 95%CI 1.42~16.88, P=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文献,运用固定或随机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1 38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感染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后非感染组(WMD=-3.56,95%CI:-6.01,-1.10,P=0.005);术后感染组手术时间长于非感染组(WMD=37.65,95%CI:20.81~54.49,P0.0001);围手术期输血的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未输血的患者(OR=1.62,95%CI:1.15~2.28,P=0.006);术后发生胰瘘的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无胰瘘的患者(OR=4.96,95%CI:2.68~9.18,P0.00001)。术前胆道引流(OR=1.15,95%CI:0.86~1.55,P=0.34)、术中出血量(WMD=35.34,95%CI:-18.37~89.04,P=0.20)、术前总胆红素水平(WMD=-0.16,95%CI:-1.12~0.81,P=0.75)、是否合并糖尿病(OR=1.06,95%CI:0.59~1.91,P=0.85)等因素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长、输血以及术后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胆道引流、术中出血量、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与术后感染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