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时是否需要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无腹腔引流组(59例),不放置腹腔引流管;(2)腹腔引流组(61例),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两组均采用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使用相同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腹腔引流组与腹腔引流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通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无腹腔引流组术后疼痛指数明显降低。结论限期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中不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切除手术时是否需要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方法 将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无腹腔引流组(51例)不放置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组(49例)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两组病人均采用胃癌D2式切除术,使用相同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无腹腔引流组与腹腔引流组相比,术后通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择期胃癌根治切除术中不常规预防性地放置腹腔引流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的安全性和临床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行胆囊切除术82例临床资料,将手术后患者分为2组: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组(不置引流组)和引流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放置引流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不放置引流的患者明显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也高于后者。结论 胆囊切除后尽量不放置引流,但要根据胆囊管结扎牢靠及止血彻底与否、胆汁污染情况、手术创伤等综合因素来判断。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及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进行腹腔引流是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主要方法, 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但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 术后腹腔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议不断。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如何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及何时拔除腹腔引流管的争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腺远端切除术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恶性、炎症和创伤性病变的首选手术。近几十年来, 腹腔引流一直是腹部外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做法。但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兴起, 术后腹腔引流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争议不断, 术中引流的放置和管理受到了质疑。本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 就胰腺远端切除术后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引流方式的选择以及腹腔引流管拔除时机及指征等争议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后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12月期间因肝脏肿瘤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条件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分为未放置腹腔引流管组(未置管组)和放置腹腔引流管组(置管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及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胆汁漏、腹腔感染、肝功能衰竭)情况;然后再分别对肝癌和非肝癌患者未放置或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117例,其中未置管组59例,置管组58例;肝癌组84例(未置管44例,置管40例),非肝癌组33例(未置管15例,置管18例)。①对总体患者而言,未置管组和置管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感染、体质量指数、肝功能指标、肝硬度值、病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置管组较置管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更早(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30),但2组患者在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论是肝癌患者还是非肝癌患者,未置管患者较置管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更早(P0.001),在肝癌患者中未发现二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别,而在非肝癌患者中发现未置管患者较置管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42),其他指标在未置管患者及置管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技术娴熟的腹腔镜肝切除中心,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有选择性地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可能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在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引流腹水及检测术后出血和胆漏,然而这一优点从未进行前瞻性评估。为此,作者进行这方面研究,取中国香港大学肝病中心于1999~2002年收治的104例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病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腹腔闭合引流组和未引流组,各5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12—2017-12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的56例老年患者。术后做好管道固定、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及正确记录引流情况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56例患者中发生1例腹壁引流管戳口感染,经更换敷料后痊愈。2例引流不畅,经冲洗及调整体位后恢复通畅引流。未发生引流管非计划拔脱、引流液逆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7 d均按医嘱顺利拔管,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老年患者,切实加强引流管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肠腔内双管引流法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预防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新方法。方法 将21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接受术中结肠灌洗和Ⅰ期切除吻合等处理的患者分为两组。双管引流组术中经肛门放置肠腔内双管引流;扩肛组术中不放置肠腔内引流管,术后定时扩肛。对两组患者术后腹腔脓肿和吻合口漏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脓肿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双管引流组分别为3.1%(4/130)和3.8%(5/130),扩肛组分别为10.6%(9/85)和12.9%(11/85),两组腹腔脓肿和吻合口漏发生率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肠腔内双管引流法具有预防性结肠“内造瘘”、减压减张、冲洗洁净和持续性扩肛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联合腹腔引流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ENBD分为ENBD组(n=39)与非ENBD组(n=33)。ENBD组发现胆漏后行腹腔穿刺置管及ENBD引流,并予以保肝、抗感染等治疗;非ENBD组发现胆漏后置入腹腔引流管引流,并予以保肝、抗感染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胆漏愈合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再次手术率、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72例胆漏患者均被治愈。ENBD组发生胰腺炎1例,感染性腹膜炎1例,再次开腹手术1例。非ENBD组发生胆管炎2例,感染性腹膜炎4例,再次开腹手术6例。ENBD组胆漏愈合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再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均优于非ENBD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腹腔引流管,LC术后胆漏行ENBD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具有引流效果好、安全性高、康复快等优点,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在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引流腹水及检测术后出血和胆漏 ,然而这一优点从未进行前瞻性评估。为此 ,作者进行这方面研究 ,取中国香港大学肝病中心于 1 999~ 2 0 0 2年收治的 1 0 4例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病例进行分析 ,随机分成腹腔闭合引流组和未引流组 ,各 5 2例 ,比较两组的手术后果。结果 两组病例引流组和未引流组的年龄 ( 5 3 .6± 1 .5∶5 2 .8± 1 .4岁 )、性别 (男性 42∶44例 )、HBs阳性率、血清白蛋白、肝功能检查大致相似 ,有可比性。引流组和未引流组的肝切除大手术分别占 62 %和 5 2 %,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简单先心病直视手术后不预防性放置外科引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0例,年龄1~5岁,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右侧心包开窗后不放置引流管关胸。术后观察临床表现以及恢复情况。术后随访一月。结果术后2周随访,4例患儿发现右侧胸腔中~大量积液,其中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重新入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首日引流量为300~800 ml,总引流量为400~1 500 ml,引流时间3~7 d。4例患儿术后1月复查均未再发现心包和胸腔积液。结论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患儿,通过实施右侧心包开窗,可以不预防性放置外科引流。该技术能够避免外科引流所引起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护理和康复;能够避免因放置外科引流管所引发的不良医疗事件;能够避免术后急性心包填塞,预防迟发性心包积液可能导致的心包填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择期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手术193例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3例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150例放置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术后住院日、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学分期及分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引流组较引流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缩短[(7.17±0.14) d vs.(10.88±0.88) d,P<0.05],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3.39±0.21)d vs.(4.30±0.16)d,P<0.01],术后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3.23±0.61) vs. (5.39±0.42),P<0.05)],术后换药次数明显减少[(3.53±0.52)次vs.(7.81±1.05)次,P<0.05],二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可加快病人康复,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严格把控腹腔引流管放置指征,不建议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性放置腹腔冲洗管治疗胃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胰瘘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196例胃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毕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外,于胰腺腹侧上缘放置1根冲洗管,对发生胰瘘患者缓慢滴注生理盐水冲洗胰腺区域。比较两组胰瘘发生率,以及两组胰瘘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 结果:两组的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B+C级胰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胰瘘患者比较,观察组第3天淀粉酶浓度较明显下降,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但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放置腹腔冲洗管对胃癌术后胰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术中疑有胰腺损伤的患者建议预防性放置腹腔冲洗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后预防性置管引流的指征及位置。方法:将146例LA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置管引流组(n=71,对照组)与未预防性置管引流组(n=75,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腹腔残余感染率、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并将预防性置管引流组患者随机分为经右中腹切口髂窝引流组(n=39,A组)与经左下腹切口盆腔引流组(n=32,B组),对比两组引流切口感染率、术后24h疼痛评分、总引流量及腹腔残余感染率。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BC恢复正常时间、腹腔残余感染率、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1:7感染率、引流切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总引流量明显多于A组(P〈0.05);A、B两组腹腔残余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甚至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术中阑尾根部处理满意,腹腔冲洗干净彻底,不主张常规放置引流。如果放置引流,建议引流管经左下腹部切口放置于盆腔内。  相似文献   

16.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与手术引流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比较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与手术引流的疗效。方法收集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131例,其中102例常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后放置内、外引流管或者留置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组),解除胆管梗阻;另29例为同期术前判断有手术切除可能而术中证实不能行根治性手术或者不同意行PTCD治疗患者(手术引流组),行开腹胆管内、外引流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介入治疗组穿刺成功率100%,与手术引流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平均胆红素下降50%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手术引流组(P0.05)。结论与手术引流比较,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性,可以重复操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以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是不能手术切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腹前创新”即在已放置胰管外引流的前提下于关腹前留置胰肠吻合口空肠襻内引流管并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预防价值.方法 将该院从2003年1月到2012年12月连续10年共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136例,为已放置胰管外引流但未留置胰肠吻合口空肠襻内引流管者;B组64例,为已放置胰管外引流且附加了留置胰肠吻合口空肠襻内引流管并术后持续负压外引流者.对照两组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及其临床结局.结果 200例患者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4例.其中围手术期因并发真菌性败血症或胃肠吻合口渗血肾功能衰竭共死亡2例(死亡率1%),胰肠吻合口漏12例(发生率6%),均发生于A组.10例胰漏经保守治疗康复,另2例漏后并发大出血,其中1例通过再手术并置入上述胰肠吻合口空肠襻内引流管并持续负压引流及介入栓塞肝总动脉而治愈,另1例通过两次介入并最终栓塞肝总动脉后治愈.B组未发生明显胰肠吻合口漏.结论 在已放置胰管外引流的前提下,通过关腹前留置胰肠吻合口空肠襻内外引流管并术后持续负压外引流这一所谓“关腹前创新”能有效防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达到少漏或不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术中腹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腹腔引流管放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自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间成功实施的65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常规于左、右肝上和肝下放置多侧孔乳胶引流管各1根,术后通过引流管观察其腹腔出血、漏胆、积液、感染等情况。结果术后3d内发生大出血9例(13.8%),均行再次手术止血;术后7d内发生漏胆3例(4.6%),引流4周~2个月治愈2例,穿刺引流治愈1例;发生膈下积液5例(7.7%),3例未行治疗而自愈,2例经局部冲洗及引流后治愈;下腹部盆腔严重积液1例(1.5%),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结论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技术对肝移植术后出血、漏胆、膈下积液和腹腔感染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及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进行腹腔引流是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主要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但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术后腹腔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议不断。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如何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及何时拔除腹腔引流管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氟尿嘧啶植入剂对预防肝癌破裂术后肿瘤腹腔种植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在肝癌破裂出血手术切除后,将氟尿嘧啶植入剂分别播撒于肝切除部位或断面、局部淋巴引流区域、网膜组织.术后随访复查CT以排除腹腔转移.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切除病灶,无手术死亡,7例行肝癌切除术,4例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左肝外叶切除3例,第Ⅳ段切除1例),1例第八段肝癌侵犯膈肌,同时行肝肿瘤切除并部分膈肌切除术.平均随访14.3个月,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发现脾脏周围转移,其他11例患者均未发现有腹腔转移病灶,2例肝内复发.1例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于肝外其他器官转移.结论 同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较,氟尿嘧啶植入剂能显著减少肝癌破裂术后肿瘤腹腔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