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肝脏恶性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carcinoma,PEComa)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探讨PEComa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肝脏恶性PEComa患者临床资料,均在腹部B超、上腹部增强CT检查之后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并密切随访。结果 6例患者中女5例,男1例,多因上腹部疼痛就诊,且血清学检查基本正常。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肝脏单发性肿瘤,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晰;CT平扫期表现为低密度影或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明显,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减轻。肿瘤位于左肝4例、右肝2例,大小为(7.1 cm×6.3 cm×5.7 cm)~(21.0 cm×18.0 cm×11.9 cm)。6例均行肝部分切除术,R0切除,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检查示,病灶由不同比例的血管、上皮样细胞及巨核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显示SMA、CD34、HMB45、Vimentin表达阳性。本组6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8个月(6~52个月),存活2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转移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肝脏恶性PECom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肝脏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增强CT检查有利于肝脏恶性PECom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行根治性肝脏肿瘤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CT表现,以提高对EAM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诊治的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肝脏EAML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5例均为单发,CT显示肿瘤位于肝右叶3例,左叶1例,尾状叶1例;4例类圆形,1例分叶状;大小4.9 cm×4.1 cm~15.1 cm×21.3 cm,界限均清楚。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肿块,1例内见斑片状脂肪密度影。增强动脉期5例呈中度到明显强化,3例门静脉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呈相对较高密度,呈"快进慢出"强化模式,另2例强化程度降低呈较低密度,呈"快进快出"强化模式。3例强化不均匀,可见明显强化区域和无强化的坏死区以及畸形血管影混杂分布,其中1例另见无强化片状脂肪密度灶;2例强化较均匀,内部见少许纤细血管影分布。3例延迟期见轻度强化假包膜影。5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8个月,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肝脏EAML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对其诊断及鉴别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患者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4例患者均为体检发现,无乙肝病史。3例患者病变密度/信号均匀,1例病变密度/信号混杂,内见脂肪密度/信号。4例患者病变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包膜样延迟强化,3例强化特点呈快进快出。肝脏PEComa动脉期均为明显强...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腺癌肝转移病灶的多排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消化道腺癌肝脏转移灶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收集3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消化道上皮腺癌肝脏转移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其原发灶包括胃癌10例、十二指肠癌1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7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肝内转移灶的各期CT表现。结果36例中有32例(88.9%)在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多发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影,3例(8.3%)为单发的低密度结节影.1例为以囊性病变为主的囊实性肿块。CT增强扫描,有4例(11.1%)病灶周边出现动脉期淡薄的环状强化;门静脉期29例(80.6%)表现为病灶边缘部的轻度环状强化.向内为稍低密度环状软组织影.中心区呈更低密度的圆形影.即典型的“牛眼征”;3例(8.3%)动脉期、门静脉期病灶均无强化。结论病灶边缘部在门静脉期的淡薄环状强化.特别是“牛眼征”是消化道腺癌肝转移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肾脏罕见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8年10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红十字会医院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罕少见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资料。 结果18例恶性病变分别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CT平扫肿瘤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瘤内见片状密度减低区,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延迟强化。平滑肌肉瘤1例,CT平扫肿瘤边界略清,密度不均,瘤内见大片状密度减低区,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延迟强化。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1例,CT平扫双肾多发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囊性肾癌6例,呈囊性病灶,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确强化,病灶内可见强化分隔及絮状强化影。嫌色细胞癌9例,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6例呈轻中度延迟强化,3例呈"快进快退"表现。CT扫描对18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2.2%(13/18)。 结论肾脏罕见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及CT特点。结果 18例单发脾脏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血管瘤2例,其中1例明显强化,1例边缘结节状强化;3例淋巴管瘤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3例较大窦岸细胞血管瘤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逐渐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与周围组织相仿,另2例边缘轻度强化;3例较大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样转化病灶内见"辐轮状钙化"及"辐轮状强化",另1例病灶内见液化坏死;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平扫及增强无特征性改变;1例巨块型淋巴瘤动脉期可见"血管漂浮"征;2例淋巴瘤呈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CT可较清晰地显示脾脏病灶的大小、形状、密度、边界及强化程度,对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HH)的CT表现,分析不同直径的肿瘤在CT表现上的差异,了解肿瘤直径对CT表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5月开平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IHH的CT表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的分布、数量、大小和CT增强的模式,分析不同直径的肿瘤在CT表现上的差异。结果 22例IHH中共发现病灶306个。CT平扫显示302个(98.7%)病灶为均匀低密度,4个(1.3%)病灶内见钙化或出血。CT增强扫描动脉期,158个(51.6%)病灶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148个(48.4%)呈全瘤均匀强化,102个(33.3%)表现为纤维条索样强化,88个(28.8%)呈结节样强化。当肿瘤直径1.0 cm,动脉期全部病灶均表现为全瘤均匀强化;肿瘤直径在1.0~2.0 cm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表现为混合性强化模式;肿瘤直径2.0 cm时,增强扫描动脉期以边缘环形强化为主(108/110,98.2%)。门静脉期所有的病灶均表现为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大多数病灶表现为全瘤均匀强化(284/306,92.8%),各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30.56,P0.001)。结论 IHH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的直径对CT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HIMT的影像学表现。11例均接受CT检查,7例接受增强CT;9例接受MR检查,6例接受增强MR;6例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1例病灶均为单发,8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平扫CT示病灶均呈低密度,其中2例病灶密度不均匀,5例病灶边界模糊;MRT1wI均为低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除1例3期增强均无明显强化外,余10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为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6例超声均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团,部分病灶内见液性低回声区,或病灶内可见带状高回声及密集点状高回声;CDFI均探及少许血流信号。结论HIMT的增强CT及MRI表现有较明显特征,以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为主。  相似文献   

9.
CT检查已成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检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所有患者在腹部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例行3 ~4 min的延迟期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邻近血管受累的范围、肝门部及腹膜后有无淋巴结的肿大、肝脏有无转移癌.CT平扫仅发现8个肿瘤,表现为肝门部低密度结节样肿瘤.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可显示.5例浸润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壁局限性增厚,动脉期即可出现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则更为明显.8例管内生长型表现为胆管内乳头状或结节状的软组织影,延迟强化的特征非常明显,肝内胆管扩张也非常明显.7例包块型表现为肝门部肿瘤,可累及邻近血管和部分肝组织.所有患者显示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肝内胆管扩张.二维和三维重建结合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肿瘤以及肝动脉或门静脉受累、肝叶萎缩、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的情况.多排螺旋CT横断面多期动态增强+多平面重组+ CT血管成像的“一站式”检查,可以更好地显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分期,有助于外科精准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肝内胆管腺瘤(BDA)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及文献报告的7例,共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BDA肿块共10个(3个肿块1例,1个肿块7例),病灶大小0.4~80mm,肿块均位于肝脏表面,其中位于右肝6个,左肝4个;8例中伴胆管内瘤栓形成1例,伴囊肿1例,伴发肝癌3例。8例中行B超、CT及MRI检查3例,行CT、MRI检查2例,单独行B超检查1例,单独行CT检查2例,3例患者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B超表现为结节状高回声1例,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3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影,增强后早期和延迟期均有强化改变4例,平扫呈环状高密度影(钙化性胆管腺瘤),增强扫描表现为环状强化,延迟期强化更明显者1例;MRT T1W呈低信号,T2W呈高信号者3例,T1W、T2W均呈高或低信号者各1例;3例血管造影检查均显示肿瘤富血供及肿瘤染色改变。结论对位于近肝脏表面的小肿块,CT、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发现和鉴别BDA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继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5例继发性肝脏淋巴瘤的MDCT及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全组MD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多发较低密度病灶,其中4例表现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边界较清晰(3例位于门静脉左右分支邻近或汇管区,1例位于肝脏周边),剩余1例表现为左叶弥漫多发斑片状结节.增强扫描5例肿瘤动脉期均呈轻-中度强化,周边较明显,门脉期强化均略加强,但较正常肝组织强化弱.其中4例肿瘤中见血管走行,类似“血管漂浮征”.所有肿瘤未见钙化及坏死.5例均见腹腔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呈轻-中度较均匀强化;2例伴胆管轻度局限扩张.结论 继发性肝脏淋巴瘤以多发病灶常见,多位于门静脉左右支邻近或汇管区,并伴有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MDCT对肝脏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平扫病灶呈较均匀的稍低密度,增强呈轻至中度延迟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类似“血管漂浮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与CT影像表现.方法 对2009-2011年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3例,女9例,发病年龄34~60岁(平均44.17岁).12例共14个病灶,其中发生在肝左叶8个,右叶6个.9例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8个病灶边界较清晰;8个病灶于MRI和(或)CT上显示出脂肪成分;增强后门脉期至延迟期9个病灶强化程度稍减退或呈高信号;5例见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包括门脉及腔静脉,1例左肝静脉早显,6例显示出扭曲畸形的血管.所有病灶均无门静脉癌栓.12例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内肿瘤具有良好的边界、瘤内脂肪成分、增强延迟强化及扭曲畸形的血管时应考虑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CT平扫及双期扫描的CT表现,探讨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Child A级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的CT平扫碘油沉积形态及非碘油沉积区双期增强扫描CT表现,了解肝细胞癌TACE术后肿瘤血供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HCC病灶43个。肿瘤内整体碘油沉积形态在CT平扫上分为两类:①全瘤均匀致密型:5个HCC病灶在CT平扫上表现为全瘤均匀致密,双期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②不均匀型:38个HCC病灶为不均匀型,10个病灶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见强化;8个病灶动脉期见强化,门静脉期无强化;16个病灶肝动脉期未见强化,门静脉期强化;3个病灶表现为动门双期无明显强化;1个病灶动门双期均未见强化,表现为液化坏死区。结论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可反映肝细胞癌TACE术后的血供变化,间接反映肿瘤组织的存活程度,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尾部5例,体、颈部6例;实性成分为主型9例,囊实成分相间型7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②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15例呈稍低密度,4例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12例,中度强化7例;门静脉期14例呈渐进填充强化,5例无明显变化;延迟期呈不均匀低密度。包膜14例完整,5例不完整,延迟期呈持续强化的高密度;③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7例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抑脂T2wI4例见环状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扫描与增强CT表现相仿,动脉期肿瘤以轻度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及延迟期10例肿瘤实性部分均呈持续填充强化,延迟期包膜均明显强化、呈相对高信号。结论SPTP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术后远期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EUS表现为动脉期强化的肝脏炎性假瘤(IPT)的增强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IPT患者的临床与超声资料。应用低机械指数实时CEUS技术,造影剂用量为2.4ml;分析各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的增强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肿瘤平均最大径(3.53±1.21)cm(1.0~7.7cm)。CEUS表现为整体增强18个、环状增强6个、蜂窝状增强7个。27个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低回声,4个病灶的增强部分与肝实质同步消褪。病灶平均开始增强时间平均(17.10±3.86)s,达峰时间(22.33±4.82)s,呈等回声时间(28.83±6.42)s,呈低回声时间(51.33±45.29)s。结论肝脏IPT可呈现多种CEUS增强模式,取决于病灶内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50岁, 因"体检发现肝占位病变2年余"收住入院。查体:剑突下触及约4 cm包块, 质硬, 边界尚清, 上腹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肿瘤标志物:AFP、PIVKA-Ⅱ、CA19-9无升高。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肝左叶探及一实性不均质回声结节, 大小约5.8 cm×3.3 cm, 形态欠规则, 边界欠清;CT检查:平扫见肝左外叶一片状稍低密度灶, 大小约4.7 cm×4.2 cm×4.0 cm, 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欠清。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MRI检查:T1WI见肝S3团片状稍低信号(图1A), T2WI见肝S3团片状不均匀稍高信号(图1B), DWI见肝S3团片状高信号, ADC见肝S3团片状低信号, 边界清, 内部见轮辐状T1、T2双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肝S3团片状不均匀强化, 其内轮辐状信号无强化(图1C), 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 其内轮辐状信号无强化。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标本见6.5 cm×6.0 cm×5.5 cm类圆形肿瘤, 质地硬, 边界尚清, 呈灰白色, 中央可见到界限不清的星状纤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与肝细胞癌(HCC)的CT表现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2例肝脏NENs患者和49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按病灶直径是否≥3 cm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分层内的肝脏NENs患者和HCC患者的CT征象。结果在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中,肝脏NENs组和HCC组患者的病灶直径、病灶边界、假包膜情况、平扫密度、富血供情况、动脉期强化程度、动脉期强化方式、肝内子灶、肝包膜凹陷、肿瘤新生动脉、动静脉受侵、门静脉癌栓、淋巴结直径及淋巴结强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形状及门静脉期强化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组比较,肝脏NENs组患者的病灶多位于全肝,病灶形状多呈类圆形,门静脉期强化方式多为持续强化。在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中,肝脏NENs组和HCC组患者的病灶直径、病灶边界、平扫密度、富血供情况、动脉期强化程度、动脉期强化方式、肝内子灶、肝包膜凹陷、门静脉癌栓、淋巴结直径及淋巴结强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病灶位置、假包膜情况、病灶形状、门静脉期强化方式、肿瘤新生动脉及动静脉受侵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组比较,肝脏NENs组患者的病灶多位于全肝,多无假包膜形成,多呈分叶状,门静脉期强化多呈持续强化,肿瘤多无新生动脉形成,且动静脉多未受侵。结论无论病灶直径是否≥3 cm,肿瘤位置、病灶形状及门静脉期强化方式均有助于鉴别肝脏NENs与HCC。当病灶直径≥3 cm时,肿瘤假包膜、肿瘤内新生动脉、动静脉受侵犯等有助于鉴别肝脏NENs与HCC。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65岁,上腹钝痛伴食欲减退1个月,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明显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HBsAg(-),AFPCEA、CA19-9等肿瘤标记物均(-)。腹部CT:肝实质内见多发大小不等异常密度影,多数呈高密度(图1A),边界较清楚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门静脉期部分病灶密度低于肝实质,延迟期部分病灶密度略高于肝实质,部分呈环形强化。PET/CT:肝弥漫性大小不等高密度结节、代谢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移植肝少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8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少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患者肝脏病变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4例患者中,误诊3例,分别为肝未分化肉瘤、继发性淋巴瘤、嗜酸性肉芽肿;正确诊断1例,为胆囊癌肝转移。肝未分化肉瘤表现为囊实性占位,周围实性部分及分隔显著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短期内迅速增大;病灶周围无水肿带;可见较多钙化灶。肝继发性淋巴瘤表现为肝内多发结节灶,多数信号均匀,增强各期强化程度较低,不伴肝内血管侵犯,伴随肝外淋巴结肿大;少数病灶内见出血。肝嗜酸性肉芽肿表现为肝脏多发病灶信号及强化方式多样,提示病灶由多种成分组成,处于病变的不同阶段,多数病变呈环形进行性强化表现。胆囊癌肝转移肝移植术后复发表现为肝内稍低密度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稍低密度,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融合。结论移植肝少见肿瘤或肿瘤样变的影像学征象各有特点,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上述少见移植肝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10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结果 15例中,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6例.影像学特点:肝内单发、多发及弥漫性结节或肿块,边界多清晰,病灶内或周围可见丰富血管影.超声以低回声为主,也可为高回声或混杂回声,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病灶血供丰富.CT平扫呈低密度灶,伴有斑点、斑片、条索状钙化.增强扫描示小病灶动脉期均匀明显强化或环行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大病灶动脉期边缘呈环形及花瓣样强化,延迟期持续向心性强化,中心区域可见条索状血管样强化及未强化区域.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混杂出血、坏死及迂曲流空血管.结论 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超声应作为筛查和随访的重要手段,CT和MR对早期定性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