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某三级医院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运用情况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的546份妇科患者中成药药方,并且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统计妇科患者中成药的类型数量,并计算构成比。结果:546份中成药药方中使用数量最高的是颗粒剂,达到27.66%,其次分别为胶囊、丸剂和片剂,构成比分别为26.19%、21.25%和10.62%;类型中以活血化瘀类占比最高,达到44.32%,而调经养血类、扶正类、清热类、回乳类占比分别为22.16%、16.67%、9.71%、7.14%;546份中成药药方中益母草胶囊在不同药品中的占比最高,达到34.43%,而其他药品占比按照从大到小分别为八珍益母草胶囊、桂枝茯苓丸、当归丸、归芍丸,占比分别为20.15%、16.30%、15.02%、14.10%。结论:医院妇科患者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比较合理,但是医院应该提高对妇科中成药的管理质量,对滥用妇科中成药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提高妇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基于证据与价值对决策的影响(EVIDEM)框架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的科学、系统、规范实施。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半结构化访谈、德尔菲法确定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05;第一轮咨询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分别为0.320、0.283(P<0.001);第二轮咨询二、三级指标的W分别为0.411、0.351(P<0.001)。最终构建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的权重分别为37.34%、32.68%、11.85%、5.87%、5.79%、6.47%。结论:该研究构建了一套普适性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可为开展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但有待结合专科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特点进行细化和改良。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文章在总结他的讲座内容基础上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总结出来以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液以及养心生脉颗粒这8味中成药为代表的安神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经验。安神类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是影响其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服用时必须对证用药,做到合理地应用安神类中成药,以确保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中成药推广路径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老年医学科患者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老年医学科患者基于中成药推广路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中成药治疗应用情况及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中成药安全使用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血栓心脉宁应用构成比、复方丹参滴丸应用构成比、脑心通胶囊应用构成比、芪参胶囊应用构成比、速效救心丸应用构成比及血栓心脉宁应用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成药应用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疾病治疗效果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前的中成药用药安全知识评分、中成药用药安全态度评分及中成药用药安全行为评分和对照组比较,组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患者临床治疗基于中成药推广路径进行管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经开展大量中成药上市后研究,对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都有探索,但缺乏全面解读.建立中药上市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是解决用药安全问题、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所在.中成药临床风险因素与化学药存在相同之处,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但也具有中成药自身多因素、多变量、多层面的复杂特点.针对用药安全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权重进行赋权,基于AHP-模糊神经网络法建立中成药上市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是符合中医特色的可行之路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戴红  李晓霞 《山西中医》2014,(4):39+47-39,47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坤宝丸联合安神补心丸口服治疗,必要时加服丹栀逍遥丸或朱砂安神丸;对照组仅用坤宝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有效21例,无效2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11%与94.44%;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9例,无效9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7.65%与73.53%;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成药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女性更年期失眠的疗效优于中成药单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中西药配伍及其他常见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以杭州市萧山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100例患者的用药处方,分析其处方中中西药配伍情况、常见中成药和多种西药同时配伍情况、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用药类型情况及不合理处方药效学相互作用处方分布情况。结果:银杏叶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伍构成比为15.00%,百咳宁颗粒和碳酸钙D3片配伍构成比为12.00%,参松养心胶囊和维生素B1片配伍构成比为18.00%,稳心颗粒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伍构成比为12.00%,维C银翘片和地高辛片配伍构成比为10.00%。100例患者中,常见中成药和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西药配伍者构成比分别为20.00%、15.00%、30.00%、22.00%、8.00%、4.00%、1.00%,配伍西药品种数量普遍较多。100张处方中,其不合理处方张数共计10张,占总处方数10.00%,其中用量及疗程不合理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数50.00%,占总处方数5.00%;没有遵循辨证施治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数3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医药文化新时代县级中医医院常见心内科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并总结相应的管理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400例心内科患者,采用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统计两组患者中成药应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中成药用药管理质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中成药用药满意度。结果:400例患者口服中成药应用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消栓肠溶胶囊(24.25%)、复方丹参滴丸(19.50%)、银杏叶片(16.25%)、麝香保心丸(12.50%)、冠心宁片(11.50%),而在注射用中成药临床应用中,银杏达莫注射液占25.25%,其次为丹参川芎注射液(21.00%),丹红注射液(17.50%),参麦注射液(10.50%),舒血宁注射液(9.50%)。组间用药安全性、用药合理性、用药针对性、用药科学性中成药用药安全性管理质量评分管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用药安全性、用药合理性、用药针对性、用药科学性中成药用药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符合辨证论治、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1 100张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并提出管理改善建议。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21年医院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随机分层抽样,以月份进行分层,每月纳入处方数量为90张左右,共计1 100张。将处方疾病诊断及中成药用药情况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诊断疾病:确诊疾病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2.55%)、慢性萎缩性胃炎(15.91%)、胃食管反流病(10.45%)。(2)常用药:常用中成药共8种,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胃复春片(31.73%)、胃舒颗粒(30.55%)、归脾丸(26.18%)。(3)剂型:常用的中成药剂型共5种,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丸剂(56.27%)、片剂(31.73%)、颗粒剂(30.55%)。(4)用法用量:1 100张处方给药途径均为口服,单日用药频次主要为1日3次,其构成比达到94.82%。用药疗程主要为14~20 d,其构成比为51.64%,其次为7~13 d,其构成比为49.00%。(5)处方金额:药物金额范围在69~513元,主要集中在200~299元(32.73%),其次为100~199元(23.3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呼吸内科使用中成药的特征及管理对策,对其具体的用药特征与管理方式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1年在医院呼吸内科接受中成药治疗的7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80例患者临床中成药的具体运用、用药合理性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其中成药应用特征。结果:在医院呼吸内科所使用的中成药类型中,使用较多的前5类中成药依次为:肺力咳合剂(26.92%)、强力枇杷露(23.08%)、复方鱼腥草颗粒(16.67%)、银黄清肺胶囊(12.8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7.69%)。中成药临床应用合理处方占总数的96.15%,其中有30例(3.85%)患者在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方面表现出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药物使用方式与剂量不合理、超适应证用药、用药时没有遵循辨证施治的方式。20例(2.56%)患者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结论:医院呼吸内科对中成药的临床运用整体相对合理,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极少数情况下出现的用药不合理行为是导致患者身体出现其它疾病的根源,因而医院呼吸内科应加强对中成药的临床运用合理化与安全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广民  程振宇  付慧莲 《新中医》2020,52(22):183-185
目的:了解医院神经内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促进其合理运用。方法:根据医院网络信息数据库中成药管理系统,分类统计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度神经内科的中成药数量、金 额、用药频度等,分析中成药在该院神经内科的使用情况。结果:中成药在神经内科使用率较高,占神经内科药物使用总量的35.68%;使用具有一定连续性,各类药品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等相对固定。结论: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中成药用药选择基本合理,在兼顾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临床需求,保证临床药品用药的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信息化管理的困境及优化策略。方法:选择绍兴市越城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100例门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其中医信息化管理现状,包括观察其门急诊各环节中的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及应用需求情况,并且观察其门急诊临床管理中的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及应用需求情况,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当下中医信息化管理的困境,并且总结优化策略。结果:100例患者门急诊各环节中的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有欠理想,整体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构成比较低,其中在专家会诊环节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构成比最高为66.00%,其次分别为分流环节、接诊检查环节、诊断处理环节、化验检查环节、住院转诊环节,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构成比分别为60.00%、54.00%、50.00%、48.00%、43.00%,其对门急诊各环节的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需求情况普遍较高,其中以分流环节的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的需求最高为97.00%。100例患者门急诊临床管理中的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有欠理想,整体中医信息化管理应用构成比较低,其中电子病历在门急诊临床管理中应用构成比最高为68.00%,其次分别为电子交接班系...  相似文献   

13.
桂枝茯苓胶囊是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将药物提炼制成的中成药。近年来,笔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以观察其疗效与治疗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运用信息化技术调查门诊口服中成药联合使用的情况。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采集医院2017—2021年心血管内科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随机选择1 000张中成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1 000张中成药处方中成药给药途径分布情况、口服中成药处方中成药使用排名频次情况、口服中成药处方中联合用药情况及口服中成药联合使用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1 000张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给药途径主要以口服为主,占总处方数的57.50%,其次分别为外用和注射,占比分别为28.80%和13.70%。575张口服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次排名第一的为通心络胶囊,为316次,其次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分别为血塞通片、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脑心通胶囊,分别为255次、231次、217次、208次。口服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数量为1种的处方张数占比为37.22%,中成药数量为2种、3种、≥4种的处方张数分别占比为27.48%、20.87%、14.43%。联合用药方面,575张口服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数量为1种的处方张数共计214张,占比为37.22%,中成药数量为2种、3种、≥4种的处方张数分别为158张、120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研究普通感冒中医医师报告结局的指标构成及权重。方法: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的第二轮问卷调查中结合层次分析法,筛选普通感冒不同证候的疗效观察指标并计算其权重。结果:初步总结出普通感冒风寒证、风热证、外寒内热证和暑湿证常见证候的疗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论:本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普通感冒疗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做了有益的探索,将专家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为普通感冒证候医师报告结局量表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外治合并内服中成药小金丸治疗男性乳腺异常发育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男性乳腺异常发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用物理射频治疗,内服中成药小金丸;对照组内服中成药小金丸.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效率56.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疗配合中成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医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与管理措施分析,为促进中成药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中医科2021年800张含中成药处方使用情况,对药物剂型、药物功效、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抽取的800张含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率为1 734次,使用药物剂型最高的为丸剂,占34.2%(593/1 734),其次分别为胶囊、片剂、口服液、其他剂型,分别占23.7%、23.2%、10.8%、8.1%。不同功效中成药使用情况中,理血剂使用频率最高,占24.3%,其次分别为理气剂、清热剂、解表剂、补益剂、温里剂,分别占22.9%、21.8%、12.6%、11.0%、7.4%。常见7种中成药使用情况如下逍遥丸占12.0%,乌灵胶囊占11.3%,六味地黄丸占10.5%,黄芪生脉饮占10.1%,归脾丸占9.5%,桂枝茯苓丸占9.4%,血脂康胶囊占9.0%。结论:逍遥丸等中成药在医院中医科的使用较为常见,中成药总体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需提高中成药在中医科使用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此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3例实施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构成比、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发生时间等。结果:给药途径统计结果显示,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皮肤给药和直肠给药的构成比依次降低,分别为34.27%、23.08%、20.98%、14.69%和6.99%;食欲不振、发热、便秘、腹泻、头晕、腹痛等均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构成比分别为24.48%、18.18%、15.38%、14.69%、13.29%、12.59%;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未遵医嘱用药、给药途径不合理、患者体质较差和配伍禁忌均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构成比分别为28.67%、22.38%、17.48%、11.19%、9.79%、7.69%;用药时间1 h内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最高,为35.66%,其次为≥1 h且24 h,为25.17%,最低为≥72 h且1个月和≥1个月,分别为13.99%和8.39%。结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较多,且多出现消化道不适、头晕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需要制定全面的预防措施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干预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2019—2020年某医院口服类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现状。方法:汇总某医院信息系统(HIS)2019—2020年抗肿瘤中成药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口服类抗肿瘤中成药的药品名称、数量、金额、剂量、排序、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WHO推荐的DDD值分析法分析某医院口服类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现状。结果:2019—2020年某医院口服类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略有增长,占中成药总销售金额的构成比稳中有降。两年来,乳癖散结颗粒、鸦胆子油胶囊、复方斑蝥胶囊的DDDs始终排在前3位,销售金额平稳增长,DDC平稳降低。2020年消癌平片、芪珍胶囊DDDs大幅度降低,消癌平片日均费用涨幅为13.36%。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019年的2.60%降低至2020年的1.00%。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微,如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结论:某医院口服类抗肿瘤中成药应用现状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高价中成药用量较大、药物不良反应等,应及时采取对策干预,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呼吁广大中成药生产企业及时补充说明书中有关安全性的内容。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00种中成药,对其 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一项有74种中成药是空白的,另外有1种标明“未发现”,1种标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4种标明“尚不明确”,共占80%;禁忌一项有63种中成药是空白的,另外有2种标明“尚不明确”,1种标明“尚未确定”,共占66%;注意事项一项有26种中成药是空白的,占26%。结论: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合理用药,补充完善中成药说明书中的安全性内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