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福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090-809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乙醇中毒性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和肝硬化。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精性脂肪肝发病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对10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肝穿活组织病理分析,并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邝贺龄 《新医学》2001,32(4):249-250
1引言正常人肝内脂类总量约占肝湿重之4%至5%,包括磷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其中以磷脂最多,甘油三酯约占1/5。当肝内脂类含量超过肝湿重之10%至15%时,或在组织学标本上超过50%时,则称为脂肪肝。2病因和发病机制2.1酒精性脂肪肝业已证明,乙醇有肝毒性,尽管患者没有营养不良,也足以引起脂肪肝。当酗酒者膳食中缺乏胆碱与蛋氨酸时,乙醇的毒性增大,从而导致脂肪肝。2.2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原因之一。其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众多,如糖尿病、内分泌疾病(柯兴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患者3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5例)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验和MRI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数值。MR检查包括常规扫描序列(轴位FSET2WI抑脂序列、GRE同/反相位T1WI)及1H-MRS。1H-MRS采用单体素点分辨选择性波谱(PRESS)序列,不抑水技术。测量水和脂质波峰下面积,计算脂质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肝内脂肪含量减低(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A、LN、PCⅢ、CⅣ的值明显增大(P<0.05);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健康对照组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肝纤维化趋势,1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是判断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其主要特征,目前我国此类脂肪肝发病显著增加,已成为常见的慢性肝损害的肝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本文旨在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成人和儿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其患病率及发病率不断增加。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NASH的重要变化是肝纤维化。一般认为,不合并纤维化和炎症的单纯性脂肪肝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良性的、可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12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依据病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5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42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33例,不嗜酒的体检健康者64名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端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单纯性脂肪肝组透明质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和单纯性脂肪肝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助于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脾CT值分析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以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5-2013.5期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将肝脾CT值比值作为A组;肝脾CT值差值作为组B。观察两组CT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应用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使用CT检测后获得CT值,使用CT值比值法与CT值差值法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脂肪肝严重程度成正比,P<0.05。结论肝脏CT值的比值法和差值法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也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敬瀚  吴剑敏  王中心 《临床荟萃》2007,22(16):1178-1179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非酒精性脂肪肝还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1]。因此,我们分析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单纯糖尿病的一些临床指标的异同及其合并症,从中找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防治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  相似文献   

10.
李红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6):576-576,F0003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近年来随着肥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的高发,其患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目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为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NF-a、MCV测定水平与肝损害进展的关系。方法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结果 (1)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肝损害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增加。(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3)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明显高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结论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随着酒精性肝损害由轻到重而升高,可作为反映酒精性肝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系中性脂肪,主要是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与多种因素,如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酒精等有关。其中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因素,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进展与肥胖的严重程度有关,减轻并维持理想体重可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损。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等方法合理减肥,达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尾叶与肝右叶的各径线及比值的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变的病例147例及普通健康体检者227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肝尾叶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及肝右叶横径、最大斜径,计算肝尾叶横径与肝右叶的横径和肝尾叶上下径与肝右最大斜径比值,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健康成人肝尾叶与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病人肝尾叶的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及肝右叶横径、最大斜径均在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径线中重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正常肝脏;轻、中、重度脂肪肝肝尾叶横径与肝右叶横径比值,以及肝尾叶上下径与肝右叶最大斜径比值均比较接近,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肝尾状叶与右叶各径线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肝尾叶与右叶径线的(P>0.05)比值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轻重程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4.
阿拓莫兰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中性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脂肪肝后肝硬化的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7倍,而我国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故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于2002年10月~2004年11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GSH)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生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饲养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GLP-1(利拉鲁肽)组,检测各组体重、肝指数、血糖、转氨酶(ALT、AST),肝组织TC、TG及SOD和MDA、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LP-1组治疗4周后,体重、肝指数、血ALT、肝组织TC、TG、MDA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SOD显著升高(P<0.05),但TNF-α无明显差异。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降低髙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应NAFLD治疗靶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有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甘草酸二铵治疗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由于机体脂类代谢失调导致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病率至少为1%~2%,60%的肝源性转氨酶升高与肥胖和超重有关,且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肝纤维化发生率70%,并有肝硬化发生[1].因此,及早诊治阻断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门诊及病区选取B超和或CT检查诊断的无肝硬化的青少年NASH患者6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酒精性肝病是近年来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我院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肝病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酒精性肝病共114例,全部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酒精性脂肪肝)、中型(酒精性肝炎)、重型(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1]。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1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均为男性;年龄19~68岁,平均41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4年1个月。其中轻型25例(39·…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HASH)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其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系中性脂肪,主要是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与多种因素,如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酒精等有关。其中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因素,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进展与肥胖的严重程度有关,减轻并维持理想体重可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损。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等方法合理减肥,达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展玉涛 《临床荟萃》2006,21(4):290-29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绝大多数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不发展为肝硬化,而15%~2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治疗对预防肝硬化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治疗研究已成为脂肪肝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笔者复习了近年来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