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8例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在经过术后密切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以及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并发症后均痊愈。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与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1例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探讨,对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的术前护理、术中监测心电图、术后护理等提出了科学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置入人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对45例置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观察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置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成功率迭100%。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1例出现囊袋感染,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对置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应严密监测及配合,术后要细致观察并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腔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15例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不仅防止了心搏骤停发生,脑缺血症状消失,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是最常见的生理性起搏器,加强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5例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腔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15例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不仅防止了心搏骤停发生,脑缺血症状消失,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是最常见的生理性起搏器,加强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气囊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对于因各种原因需床旁紧急抢救者或不能搬动的患者,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有效心率,从而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人员仔细及周密的护理对该术式的顺利进行及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现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对68例患者实施紧急床边气囊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以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棠 《黑龙江医学》2010,34(5):396-397
植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是一种帮助缓慢型心律失常恢复心律和心率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我国每年有上万例病人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此类病人病情较复杂,对术前及术后长期的自我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及起搏器的性能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心脏起搏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38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时心脏起搏器在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 38例患者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顺利,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对已确诊窦房结或心脏传导异常的患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可有效帮助患者渡过疾病危险期,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的日趋普及和提高,为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率过于缓慢的患者提供了福音。而术后潜在护理问题的正确处理,也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成功的关键。结合我院2003—2004年对32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术后护理实践,对术后患者存在有以下潜在性护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故根据这些潜在护理问题,制订出护理计划并实施,为治疗、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器埋植术中阿斯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保定市第一医院内三科白萍,南占明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物,人工;阿斯综合征;护理阿斯综合症是因心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的脑供血中断所致,是心脏起搏器埋植术中容易产生的并发症,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昏迷,若不...  相似文献   

11.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钮秀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17-618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发放人造脉冲,由起搏电极导管将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起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对于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起搏器工作状态及分析,做好体位护理、伤口护理、饮食及排便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006年2月-2007年5月,我院心内科为20例患者安置永久性起搏器,跟踪回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CRT)治疗心衰植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方法:对13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护理是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梁首勤  付海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4-1805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CRT)治疗心衰植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方法:对15例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护理是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彩霞 《中原医刊》2004,31(9):61-61
我们从1997年开展了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心脏起搏器以来,对病人加强了术后护理,并且不断更新护理脱念,以病人为中心,探索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结果:48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除3例引发便秘,2例发生囊袋积血经过对症处理后康复外,其它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全面护理是保证手术全面成功的关键,通过对48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方法 对201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针对潜在或存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所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 术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术后并发症7例,经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后病人化险为夷,201例病人均成功置入心脏起搏器,成功率为100%.结论 及时排除不良干扰因素,正确观察术中病情变化及处理和预防术中不良反应是保证心脏起搏器成功置入的关键,术后严密而有效的护理观察与对策是预防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保障病人生命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工起搏技术的开展,接受起搏器手术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像其它手术一样,心脏起搏术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6.2%。囊袋血肿的发生,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易继发感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许多有易患因素的患者避免发生血肿。我院在2005年安装的22例心脏起搏器中,1例患者发生囊袋血肿并发症,护士全面了解治疗过程,有针对性地观察病情,默契配合治疗,经及时采取穿刺、抽液等措施及有效的护理,患者很快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护理。结果:患者成功置人支架后,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李娜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8):766-766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囊袋血肿、电极移位、阈值增高、心脏穿孔、皮肤坏死等,我院近5年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65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已成为心律失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技术 ,然而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下面就我院心内科自 1 992年来对病窦综合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来谈谈在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体会。1 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常见的并发症1 1 心律失常 于术中电极定位时而引发 ,通常是室早、短阵室速 ,严重者引起室颤。1 2 伤口出血 与病人凝血机能不全、术中血管处理不好、术后压迫不够有关。少数是由于服用了常规治疗冠心病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 :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严重者形成囊袋血肿。1 3 感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