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中医学院郑建民教授悬壶30余年,治疗儿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小儿咳嗽。现将随师临证所得其独到之处简介于后。论病因,以风当先郑师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为多,内伤少见。外感咳嗽的病因为风邪上受,侵袭肺卫所致。风为百病之长,致病多兼寒热等邪,放外感咳嗽常有外感风寒、风热之别。然不论风寒、风热,风邪当为首恶,故无论病机演变或辨证施治,均应重视邪在咳嗽发病中的作用。论病机,寒速化热小儿外感咳嗽,初期多为外感风寒之象,多见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咳嗽,吐痰清稀而色白,指纹浮红或脉浮紧。然…  相似文献   

2.
曹颂昭主任医师年逾古稀,精于儿科诸病,善疗小儿咳嗽。笔者亲聆教诲,常受启迪,获益良多。兹择曹老口授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一二,介绍如下。1 外感六淫疏风宣化肺为娇脏,居于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六淫外感,肺卫首当其冲。风邪贼表,玄府闭塞,肺气失宣,上逆为咳。风为百病之长,易兼它邪致病,所以临证有风寒、风热之别。肺脏属金,譬如钟然,金实不鸣。曹老常谓:凡外感咳嗽初起,皆是肺气不宣使然,治疗具以疏风散邪、宣通肺气为首  相似文献   

3.
小儿咳嗽为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临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幼幼集成》云:“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之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多矣。”外感咳嗽,发病急,病程短,多伴有表证。一般可分为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两种。风寒咳嗽证现咳嗽频数而重急,无痰或有痰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声重,舌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闭肺,肺之失宣。治宜疏散风寒,宜肺止咳。风热咳嗽证现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鼻流黄涕,咽喉红肿,或发热汗出,或咽干口渴,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为风热犯肺,肺失清宣。治宜散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方法:常用列缺、合谷、肺俞、尺泽等穴。风寒咳嗽加手三阳经循经飞针点刺;  相似文献   

4.
笔者临床治疗小儿咳嗽注重调肝理肺,疗效较为显著。现不揣浅陋,将常用5法简介如下。1疏风平肝法适用于感邪之初,以咳嗽、咽痒为主症,寒热之象不明显或寒热俱见者。盖外感咳嗽,不论风寒或风热,均以风为先导,小儿体属“纯阳”,应肝木生长之性,同类相聚,感邪后化...  相似文献   

5.
正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分风寒、风热、暑湿兼夹、气虚等型,以风寒、风热两型为多见。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吐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风热犯  相似文献   

6.
王东 《吉林中医药》2003,23(6):43-43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如果本病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 ,证候多相类似者 ,称时行感冒。冬春之季是时行感冒易发季节 ,发病率高 ,感染人群多 ,造成流行后 ,轻者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重者易诱发他病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时行感冒辨证以风热多见 ,或有少数初以风寒为主者 ,来诊时亦多已入里化热 ,现就临床辨证治疗体会浅谈如下。1 外寒里热型多为外感风寒湿邪 (各自偏重不同 ) ,治疗失宜 ,病邪入里化热。治疗以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方以九味…  相似文献   

7.
治疗小儿咳嗽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咳嗽是儿童常见的证候 ,无论外感、内伤所致之肺失清肃而壅遏不宣者 ,皆可出现此症 ,临床以外感咳嗽最为多见。小儿咳嗽一般分风寒与风热两类。临床接触的患儿真正属于风寒者并不多见 ,来院治疗时 ,其症已由风寒迅速转化为风热 ,这是由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六气之邪、皆从火化”的致病特点决定的。临床症见小儿发热、咳嗽、或痰壅喘促、便秘、脉浮数、舌质红苔黄腻者 ,应采用宣肺清热通腑治则 ,宜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方剂组成 :生石膏20g ,大黄3~6g ,杏仁6g ,前胡6g,川贝母6g,桔梗6g,枳壳6g,白茅根、芦根各30g,麻黄3~5g,甘草3g,…  相似文献   

8.
流感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证,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冬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有夹湿夹暑之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感冒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燥邪致病,外感邪气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服药后解表不彻,导致肺气不宣,出现咳嗽。杏苏散主治外感凉燥证,是治疗凉燥咳嗽的代表方,也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止嗽散主治风邪犯肺证,为治疗表邪未尽,肺失宣降之咳嗽常用方。方中诸药药性平和,性温质润,顺应肺的生理特点。杏苏散合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咳嗽一证,临床较为常见,四季均可发生。《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小儿时期肺常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更易感时邪而发病,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由于四时六气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手法治疗理当“因季施推”。现以外感咳嗽为例分述之。春三月,此谓发陈,天气逐渐转暖,而犹带冬令之余寒。小儿若感触风寒,极易形成风寒咳嗽,并兼见恶寒、鼻塞、痰涕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等症,治当宣肺止咳、疏风散寒,宜偏于辛温之法。若感受时令风热之邪,则可形成风热咳嗽,并兼见鼻塞、发热、涕痰…  相似文献   

11.
彭玉 《江苏中医药》2006,27(7):58-59
小儿感冒是以感受风邪为主,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为临床特征的常见肺系病证。现代医学认为90%以上的感冒多由病毒所致.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西药.因此临床对小儿感冒常选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感冒的中医临床分型主要有:风寒、风热、暑邪三型.与成人感冒相比。容易挟惊、挟痰、挟食。治疗时对伤于风寒者。宜辛温发散;伤于风热者,宜辛凉解表:伤于暑邪者,宜清暑解表。  相似文献   

12.
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使肺气被郁,肺失宣降而致。风邪为其先导,或挟寒、挟热、挟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根据四时主气的不同,所兼邪气亦不同,多因起居不慎、寒温失宜、过度疲劳而使肺的卫外功能减退、失调而发。张珍玉教授治疗外感咳嗽有独特经验,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质秀教授认为感冒后咳嗽虽然病因复杂,但总体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外感多因风寒犯肺、风热犯肺,内伤则多为余邪恋肺、肝火犯肺、肺胃不和而致病,病理性质以实证为主,并总结提出敛、清、制、疏四法,再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治疗感冒必须区分了风寒风热才能有效治疗,对症下药。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为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而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相似文献   

15.
乐山 《家庭中医药》2013,(10):43-43
治疗感冒应对症下药,只有区分了风寒、风热,才能有效治疗。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而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  相似文献   

16.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候,临床以咳嗽、有痰、发热或无热为主要特征。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因风寒、风热、风燥侵袭所致。其中风寒闭肺证可用姜豉饴糖饮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感发热,常分为寒邪束表证、风热袭表证、表寒里热证、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4种类型。其中,寒邪束表证、风热袭表证是临床常见的外感表证。由于近年来人们的饮食起居多不规律,饮食肥甘较多,又贪食生冷,伤脾生痰,痰阻气机,气郁化热,故体内往往多有蕴热,一旦外感风寒,多易形成表寒里热之证。本文的重点探讨了刘景源教授用自拟清解汤辨治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用自拟止咳平喘八味饮治疗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等独到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各论第一章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肺卫见症:发病初起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浮等见症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吴鞠通提出的治疗上焦心肺病变的治疗原则,采取以轻清宣透之品清宣肺卫之邪的治疗方法。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方剂,因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  相似文献   

19.
总结林琳教授辨治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林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的发生与正气亏虚致在表之风邪乘虚入里有关。风邪袭肺,多夹杂寒、热、燥邪为患,治疗宜宣散透邪。风邪独恋,寒热表现不明显者可予苏黄止咳汤;风寒恋肺者可予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袭肺者以桑菊饮、银翘散加减;温燥伤肺者治以桑杏汤加减;凉燥袭肺者予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邪入少阳,“和解”为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病邪入里热化者酌情选用清营汤、竹叶前胡汤、定喘汤;病邪入里寒化者可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病邪入里燥化者可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外感咳嗽习惯上分为风寒、风热、风燥三证。由于人体禀赋不同,感邪性质各异,病邪转化有别,故外感咳嗽除上述三证外,还有寒热错杂证存在,并且为临床最常见。寒热错杂咳嗽多见于气候失常之际,先受风寒又感风热,或先受风热又感风寒;素体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