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58例大肠息肉与癌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58例大肠息肉与癌变关系分析,认为大肠息肉癌变与息肉大小、病程、息肉组织生长异常程度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癌变率随患者年龄而递增。因此重视其早期症状,常规行肛指检查和结肠镜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切除、预防和降低大肠息肉的癌变率。  相似文献   

2.
袁晓刚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0):640-641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大肠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癌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253例大肠息肉中,增生性息肉占9.9%,炎性息肉占15.8%,幼年性息肉占2%,腺瘤性息肉占72.3%(其中管状腺瘤119例,管状-绒毛状腺瘤35例,绒毛状腺瘤29例)。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2例,恶变38例。结论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明显癌变倾向,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并随腺瘤体积、绒毛的成份及不典型增生而递增。息肉无论大小均应切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5 7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及病理特点分析 ,探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病理检查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5 76例大肠息肉中伴有不典型增生者 81例 ( 1 4.1 % ) ,癌变者 3 7例 ( 6.4% )。癌变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 ( 78.4% ) ,腺瘤息肉癌变率为1 6.3 % ,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 3 1 .3 % ,而炎性息肉癌变仅 1例 ( 0 .3 % )。大于 2 cm息肉癌变率为 3 1 .4% ,无蒂息肉癌变率达 5 7.1 %。因此 ,对较大、无蒂或腺瘤性大肠息肉 ,应早期内镜下切除及病理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02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病例发生癌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25例中39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8%。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生率,在≥40岁组显著高于<40岁组(P<0.05),且与息肉的部位、大小及病理类型均显著相关(均P<0.05)。息肉的直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率呈正比。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其大小、部位、病理类型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大肠息肉的病理组织学分型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腺瘤性息肉和大肠癌的密切关系,而且小腺瘤的癌变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应该是发现息肉即应摘除及对几种处理方法的体会。恰当处理大肠息肉及追踪观察对防止大肠癌的发生及早期发现大肠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路亮  许建明  韦俊超 《安徽医学》2008,29(1):29-30,36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总结高危性腺瘤的内镜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6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的相关因素,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结果266例大肠息肉中,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4例,均未发现癌变病例,腺瘤性息肉164例,其中癌变21例,直径1.1-2.0cm及〉2.0cm的腺瘤癌变率高于直径≤1.0cm的腺瘤(P〈0.0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于混合性腺瘤(P〈0.05)及管状腺瘤(P〈0.05),颗数≥3的腺瘤癌变率高于1颗及2颗的腺瘤(P〈0.05),有蒂腺瘤、亚蒂腺瘤及无蒂腺瘤的癌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1.0cm的腺瘤、绒毛状腺瘤和颗数≥3的腺瘤为高危性腺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直径≤1.0cm腺瘤、管状腺瘤、1颗及2颗的腺瘤为低危性腺瘤,可根据肠镜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不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息肉恶变的病理与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内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及内镜特征与癌变关系分析。结果4197例肠镜检查中检出大肠息肉718例(944枚),检出率为17.11%,腺瘤性息肉占75.94%,癌变47例,总癌变率为6.75%,其中管状腺瘤510侧,绒毛管状腺瘤141例,绒毛状腺瘤47例;增生性息肉占20.02%;炎性息肉占6.04%。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和升结肠为最多;息肉癌变均为腺瘤性息肉,腺瘤体积越大、呈分叶或菜花状、无蒂或广基、含绒毛成分多者越易发生癌变。结论腺瘤癌变与体积大小、形态、绒毛成分含量及不典型增生的递增等因素相关,息肉不论大小均应切除,掌握息肉的癌变特征,对提高大肠息肉恶变的检出率、降低进展癌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惠 《中原医刊》2006,33(6):47-48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病理即内镜特征以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10.87%。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2.13%。大小不等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与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体积大恶变率高,且多广基无蒂或亚蒂,以绒毛状腺瘤为主。炎性息肉以≤1.0cm的为最多。结论大肠息肉的癌变以腺瘤型为主。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腺瘤体积为大绒毛结构者易癌变。  相似文献   

9.
杜小娟 《河北医学》2012,18(10):1356-1360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各种病理类型与癌变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肠镜检查检出大肠息肉患者1578例,回顾性研究大肠息肉的发病年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与癌变因素.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22.72%,癌变率5.64%;不同年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X2=8.250,P=0.016),中年患者检出率高;大肠息肉在直肠(32.00%)乙状结肠检出(35.80%)最常见,息肉直径≤1cm较常见(78.90%),在直径1cm-2cm的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比最高(70.12%),形态研究发现无分叶状息肉较常见(80.04%);癌变因素研究发现老年患者(X2=10.070 P=0.002)、发生部位在直肠及乙状结肠(X2=0.843 P=0.016)、息肉直径>2cm(X2=114.173 P<0.001),分叶状息肉(X2=16.66 P<0.001)、三种腺瘤性息肉(X2=71.14 P<0.001)较其它因素癌变率显著增加.结论:大肠息肉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息肉临床特点明显不同;直肠和乙状结肠、分叶、腺瘤性、直径>2.0cm的息肉是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对大肠息肉须及时治疗,定期随访,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非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生存素(Survivin)及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②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大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40例腺瘤性息肉,40例大肠腺癌及相应的正常黏膜对照中Sur-vivin、Cox-2的表达情况。③结果Survivin及Cox-2在正常黏膜与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依次增强,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结论Survivin、Cox-2可能是大肠腺瘤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重要促进因子,对于预测大肠腺瘤癌变可能性及化学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与癌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宗汉 《海南医学》2004,15(1):44-45
目的 探讨大肠息内的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纤维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癌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 10 .3 %,炎性息肉占 3 7.65 %,增生性息肉占 8.82 %,幼年性息肉占 1.18%,腺瘤性息肉占 5 2 .3 5 %,其中管状腺瘤 62例 ,绒毛状腺瘤 15例 ,绒毛管状腺瘤 12例 ,腺瘤性息肉中轻度不典型增生 47例 ,中度不典型增生 2 6例 ,重度不典型增生 9例 ,癌变 7例。结论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明显癌变倾向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 ,并随腺瘤体积、绒毛的成份及不典型增生而递增  相似文献   

12.
邓家征  申洋  邓宏 《中外医疗》2013,(22):32-34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以上者为老年组,60岁以下者为青中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大小与病理类型及癌变率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分别为29.3%及25.2%,均显著高于青中年组的9.7%及6.9%(P<0.01)。两组左半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右半结肠(P<0.05)。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占76.5%,也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腺瘤性息肉。其中以管状腺瘤最多,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P<0.01),息肉体积大(>2cm)、基底宽、数量多,癌变率高。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患病率高,老年人应尽量行全结肠检查,发现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完整切除,定期随访,减少癌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大肠息肉状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大肠息肉状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500例肠镜检查者中,检出大肠息肉状病变539例,检出率11.98%。男346例,女193例。好发年龄以50~69岁为主,占46.38%。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为主,分别占53.06%、29.50%。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9.70%、升结肠11.64%、横结肠9.58%、降结肠13.82%、乙状结肠24.36%、直肠30.91%。539例中有19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53%。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82%、2.99%、9.68%;息肉直径0.6~1.0cm者癌变率0.44%,1.1~1.9cm者癌变率3.33%,≥2.0cm者癌变率11.48%。结论 50~69岁者大肠息肉状病变发病率较高;男性较女性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常见,直径≥2.0cm及绒毛状腺瘤容易癌变。  相似文献   

14.
陈月红  厉挺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13-11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482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36例中青年大肠息肉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38.4%,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10.0%(p〈0.01);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便秘;直肠、乙状结肠为息肉好发部位;两组大肠息肉各部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多发、直径≥1cm、广基及分叶状息肉比例及癌变率、腺瘤性息肉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率及癌变率较高,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息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病理类型及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在4 63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为18%,其中,腺瘤性息肉495例,占60.1%;炎症性息肉193例,占23.4%;增生性息肉125例,占15.2%;幼年性息肉11例,占1.3%。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腺瘤平均直径明显大于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本组共有25例息肉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03%。癌变患者息肉病理组织学均为腺瘤型,直径≥1.1 cm者21例,占84%。结论中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较常见;息肉直径≥1.1 cm或混合性腺瘤容易癌变;建议要重视36岁以后人群的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9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FAP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85~2003年96例F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肠镜表现特征;回顾2001~2003年22例FAP患者上消化道内镜及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大肠外病变特征.结果:96例FAP患者中多数患者大肠内息肉呈密生型生长(52/96,54.2%),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分布密度呈中至重度,直肠腺瘤癌变率高(23/41,56.1%).22例FAP患者中伴胃窦部增生性息肉19例,占86.3%;十二指肠各段有息肉样病灶18例,占81.8%(其中腺瘤性息肉12例,无1例癌变).22例中有3例分别在大肠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腹壁、腹盆腔和小肠系膜硬纤维瘤,仅1例手术完整切除治愈.结论:大肠内密集分布腺瘤性息肉是FAP特征性表现,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结肠镜是安全、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上消化道息肉是FAP常见大肠外病变,国人十二指肠腺瘤癌变罕见;硬纤维瘤严重影响FAP患者大肠切除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镜、电镜、细胞核DNA含量测定和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347例大肠息肉及其癌变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显示大肠息肉癌变与其组织学类型、体积大小和不典型增生程度三个因素有关。并随腺瘤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至癌变,细胞核DNA含量和形态测定ING、ISA均值逐渐递增,同时Ⅱ、Ⅲ级不典型增生与腺瘤癌变有相似的超微结构变化。证实大肠腺瘤是大肠癌主要的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系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郑敏  杨剑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09-710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的分布、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及与息肉恶性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内镜中心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105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23.2%,息肉好发部位在左半结肠和直肠,息肉的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多,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其中以绒毛状腺瘤更易恶性变,大于50岁的息肉患者中肿瘤性息肉和癌变息肉发生率高。结论应加强对50岁以上人群的定期肠镜筛检,发现和去除腺瘤性息肉,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大肠腺瘤-癌序列中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大肠癌发生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增生性息肉、腺瘤和腺癌)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2例正常大肠黏膜、6例增生性息肉、22例腺瘤和32例腺癌的石蜡标本中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无1例表达,在增生性息肉、腺瘤和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7%(1/6)、77.3%(17/22)和68.8%(22/32);大肠腺癌组和大肠腺瘤组中Survivin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和增生性息肉组(P<0.05);大肠腺瘤组Survivin表达高于大肠癌组(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大多数大肠腺瘤和腺癌中表达;Survivin的过度表达是大肠上皮癌变过程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经结肠镜检出的 1 2 9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青中年组的 3 5 0例患者相对照。结果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分别为 2 9.9%及 2 3 .3 %,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 1 0 .0 %及 7.4 %(P<0 .0 1 ) ,随年龄增长检出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分布以左半结肠多见 ,但升结肠的癌变率明显高于其他结肠段 (P <0 .0 5 ) ,且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及升结肠的癌变率也显著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部位 (P <0 .0 1 )。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 ,占 76.4 %,也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病理类型 (P <0 .0 1 )。 3 0例癌变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 ,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 (5 7.4 %)显著高于管状腺瘤 (3 .2 %,P <0 .0 1 )。息肉体积大 (>2cm)、基底宽、数量多 ,癌变率高。结论 :老年人大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病理类型是其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应尽量行全结肠检查 ,不管大小完整切除 ,定期随访 ,减少癌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