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一组以急性脑内血肿发病的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服发生急性脑内血肿的9例脑血管急性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由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AVM。结果:所有9名患者,有2人预后良好,1人差及6个术后1周至1月内死亡。术中发生脑肿胀的4名患者术后皆死亡。结论:以急性脑内血肿发病的脑AVM患者,术前状态较差,经积极手术治疗,仍有少部分患者可能获得救治。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彩色脑电地形图的使用价值,自1996年元月起,我们收集了39例颅内占位病变患者,同步作彩色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检测,现对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9例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15~73岁。病变位于幕上者32例,位于中线者2例,位于幕下者5例。病理呈脑胶质瘤7例,脑膜瘤2例,转移瘤2例,血网状细胞瘤1例,垂体瘤2例,血肿26例。血肿中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17例(其中基底节血肿8例)。本组病例均作CT/MRI或手术证实。1-2 方法本组…  相似文献   

3.
唐文国  余定庸 《四川医学》1999,20(5):451-452
CT导向脑立体定向术现已广泛用于颅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院从1996年至今,利用CJF-N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开展定向术29例,效果良好,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现初步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8例,外伤性运动区脑内血肿3例,发病至手术时间短者21小时,长者5天。血肿量30~70ml。占位性病变16例,其中位于松果体区3例,丘脑及胼胝体区7例,额顶深部4例,颞深部2例。病变直径除1例丘脑囊性病变达45cm外,其余均在1~3cm之间。幕上颅内金属异物2例,直径分别为05…  相似文献   

4.
脑内血肿系指脑实质内小动脉破裂或渗血引起的颅内出血,出血孤立于脑实质内[1]。血肿未破溃到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检查多无色透明。CT检查前极易与脑梗塞相混淆。现结合我院及笔者进修期间收集的50例脑内血肿结合CT与临床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5.
沙龙金  汪靖 《中原医刊》2000,27(7):26-27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是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我科自1988~1999年共有12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现对其发生机理、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12~4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1例,殴击伤2例。1.2 临床表现:入院时GCS评分:3~8分7例,9~12分5例。术前脑疝4例。CT示:单纯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4例,脑内血肿1例,脑内血肿伴对侧硬膜外血肿2例,一侧硬…  相似文献   

6.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6例报告附院神经外科(046000)任新亮武金有陵川县人民医院秦文华任新文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是自发性脑叶出血的一种类型,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6例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因头痛1月加重伴呕吐2天于1991年...  相似文献   

7.
龚小娅  蒋飚  徐晓红 《浙江医学》2000,22(10):639-640
脑内血肿尤其是急性脑内血肿的MRI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容易误诊。笔者回顾分析本院48例超急性、急性期脑内血肿的MRI表现,比较不同场强下T1WI和T2WI信号的变化,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5~72岁,平均56岁。外伤性出血35例,自发性出血13例。病灶数48个。所有脑内血肿均经手术或CT检查、临床随访证实。2.MRI检查方法:检查采用1.0T中场强超导型MR机(15例)和0.15T低场强永磁型MR机(33例)。MRI扫描常规使用轴位SET1WI和T…  相似文献   

8.
CT 问世后,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已为神经外科医生所关注,近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作者从1987年12月至1989年1月共收治10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Qiu TL  Jin GL  Wang X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500-1502
目的 探讨外伤后脑浅表大静脉梗死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 从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74例脑浅表大静脉损伤按术中发现分为3组:1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局部脑挫伤和脑内血肿、急性硬模下血肿.2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局部脑挫伤和脑内血肿、急性硬模下血肿、损伤区颅骨骨折.3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损伤区颅骨骨折、急性硬模下血肿,无明显脑挫伤、脑内血肿,并按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疝情况分组.结果 1组28例,2组39例,3组7例,各组的损伤静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和2组有37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3组有2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与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疝均无关.结论 脑浅表大静脉损伤主要南局部颅骨骨折或对冲伤、剪切伤所致,合并有脑挫伤时脑梗死多见,术中应注意保护受损腩浅表大静脉及周围的静脉网,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必要时大骨瓣充分减压,降低颅高压,术后注意稀释血液,防止受损静脉栓塞.  相似文献   

10.
罗文伟  林荫 《中原医刊》1999,26(10):9-10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较常见的问题,预后差。我院自1990年2月~1998年10月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32例,死亡21例(占66%)。现就术中脑膨出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本组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5~63岁,平均43.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砸伤和打击伤7例,跌伤3例。1.2 临床表现:入院时GCS评分,3~4分18例,5~7分8例,8~12分6例。术前脑疝者14例。术前头颅CT示:术中迟发性血肿19例,其中同侧脑内血肿9例,对侧硬膜外血…  相似文献   

11.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是脑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以往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为脑瘤或脑脓肿。笔者报告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15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17~70岁,平均37.8岁,病程16天~10年,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9例,癫痫5例,视乳头水肿8例,进行性肢体无力7例,同向偏盲1例,共济失调2例。CT示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位于额叶4例,额顶2例,颞顶2例,顶枕2例,枕叶2例,小脑半球2例,多发病灶1例。病灶呈高密度6例,高低混杂或低等混杂密度9例。2例病灶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致脑内血肿形成的诊疗体会。方法:取本院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并急性出血致脑内血肿患者34例,均行CT检查,27例患者同时行MRA检查之后,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A组患者单纯采用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采用血肿清除联合Ⅱ期手术方式,;C组患者采用血肿清除与切除畸形血管团联合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组与C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至Ⅰ级、Ⅱ级比率更高,植物生存和死亡率相对更低,且C组整体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致脑内血肿患者在清除血肿的同时行畸形血管团切除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锥颅碎吸治疗颅内血肿56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晓灵  熊铁龙 《四川医学》1999,20(5):453-454
1996年12月至1998年6月,我们采用锥颅碎吸技术治疗颅内血肿56例,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初步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颅内血肿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44天至83岁,平均643岁。高血压脑出血44例,自发性脑内血肿(非高血压)3例,外伤性血肿9例。血肿部位:高血压脑出血均系基底节区血肿。自发性脑内血肿为右颞叶、左额叶、左顶枕各1例,外伤病人中6例硬膜外血肿分别位于右额部3例,左额2例,右枕部1例;另3例硬膜下血肿则1例在右侧额、颞、顶、枕,2例则左右侧额…  相似文献   

14.
王卫余  朱飚  吴旭  卢刚  王坚 《浙江医学》2002,24(6):363-364
颅底外科手术位置较深 ,为充分显露病灶 ,需要对脑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牵拉 ,因这种牵拉造成的脑损伤称为脑牵拉伤(brainretractioninjury,BRl)[1]。现对本院1992年5月至2001年8月颅底手术中发生的21例BRI作一分析 ,以探讨防治的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 ,女8例 ;年龄14~68岁 ,平均43.6岁。行颅底肿瘤切除术17例 ,动脉瘤夹闭术4例。牵拉致脑水肿7例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11例 ,脑梗死3例。BRI发生于术后第1天3例 ,第2天5例 ,第3~5天9例 ,第5天后4例。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50例外伤性脑内血肿,手术治疗47例,手术死亡率27.7%。其中单纯性脑内血肿20例,无手术死亡;复合性脑内血肿27例,死亡13例。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X2=9.97>6.635 P<0.01)。近代CT投入应用使颅脑外伤的诊断确了很大进展,脑内血肿包括急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和外伤后迟发脑内血肿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单凭临床表现及钻孔探查,颅内血肿大约要遗漏三分之一;脑内血肿遗漏的机会更多些。作者建议如有条件,应尽可能在伤后或术前作CT检查,以明确诊断,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5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成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中,术中直接探查6例发现4例颅内血肿其中同侧脑内血肿2例、术区周边硬膜外血肿1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cT复查显示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其中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7例、对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同侧脑内血肿1例。因麻醉不良气道压力高致脑膨出1例。术前已诊断急性脑肿胀者3例。急性脑肿胀15例中5例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3例术前诊断急性脑肿胀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术中CT复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患者中7例接受二次手术,5例存活。术中直接探查行血肿清除4例术后2例死亡。35例患者中共死亡21例,其中急性脑肿胀中14例、颅内血肿者7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多为急性脑肿胀和术区周边及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或血肿增大,不同的成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郑文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209-2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及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例迟发性脑肿出现时间、CT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在外伤后出现症状和体征,首次颅脑CT平扫均未见脑内血肿。伤后0.5h至数小时甚至几天才出现脑内血肿。其中30~60min者4例,1~3h者10例,3~24h者5例,24h以后者1例。首次扫描颅内可未见异常,可见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在脑挫裂伤基础上发展形成。结论多次CT扫描可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18.
脑内血肿可通过穿刺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穿刺过程中不可视性的操作,往往造成重要功能区和血管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继发性脑损伤重,手术并发症多。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我科对20例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术程中发生急性脑膨出85例,选择大骨瓣切口,切开头皮及骨窗形成,选择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可能发生脑膨出20例,用低温生理盐水(4~10℃)冲洗脑膜使脑温下降。结果:急性脑肿胀组中恢复良好1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9例。颅内迟发性血肿组中同侧脑内血肿24例,恢复良好1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对侧硬膜下血肿3例恢复良好2例、重残1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3例恢复良好8例,重残2例,死亡3例。广泛性脑挫伤组中恢复良好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开颅去骨瓣与全身亚低温降温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及术中急性脑复位治疗.方法 对我院自2001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126例,术中出现急性脑复位15例,回顾性分析治疗,结果 15例,术中急性脑复位均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