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赵萍  高萌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1788-1788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698例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内早期营养支持,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81例,女317例,27~90岁,平均59岁。术中经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行全胃切除术37例,胃大部分切除术513例,胃肠吻合术148例,发生吻合口瘘11例,死亡4例。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中,经鼻肠管营养支持408例,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290例。1.2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术前将鼻肠管置入胃内,术中将鼻肠管移于十二指肠下段或空肠上段(距吻合口下30 cm左右),或将空肠造瘘管于术中置入,皮肤处缝线固定。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可采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9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测定入院时及行肠内营养后第8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等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6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原因,并总结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胃癌患者的鼻肠管堵塞发生率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鼻肠管堵塞的发生率为8.89%,且术后定期确认鼻肠管位置、鼻肠管未扭曲打折、定时冲管、营养液未阻塞、药物未堵塞、置管时间为5~10 d的鼻肠管堵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术后未定期确认鼻肠管位置、鼻肠管扭曲打折、未定时冲管、营养液阻塞、药物堵塞、置管时间为11~30 d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需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护理对策,才能防范于末然,确保置管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术前肠内营养对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将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组31例,术前开始口服能全力,术后治疗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量体质量,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有免疫功能降低,对照组2例出现切口液化感染,治疗组无切口液化感染,体质量减轻比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经肠营养是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之一,较肠外营养有其独特之处。回顾性分析了5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术前正确留置鼻肠管、术后加强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患按期完成肠内营养的基石,并从中论证了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科2009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3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2例,术后早期即行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即鼻肠管)提供能量、周围静脉补充液体的方法,对照组51例术后为完全胃肠外营养.结果 术后第10天实验组体重(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01),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01),并发症明显降低(P<0.001).结论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至关重要,应加强对肠内营养方面的宣教、指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耐受,增强免疫力,减少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以往我们多采用单腔鼻肠管喂养,但是由于术后胃肠减压管、鼻肠管、氧气管等多管并存于鼻腔,患者很难耐受。对此,2004年11月-2005年8月我科应用三腔鼻空肠管对32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开展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29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8d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提高(P〈0.05)。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胃底贲门癌术中放置鼻肠管予以早期EN简便易行,既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的优点。[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诊断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9~11 d出现胃排空障碍症状,经临床结合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术后FDGE。3例立即经胃镜放置鼻肠管于吻合口下方15 cm处,1例术中留置的鼻肠管还未拔除;4例均给予胃肠减压,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2~3 d逐步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鼻肠管内注入多潘立酮,并将胃肠减压引流液经鼻肠管回输。4例患者于术后30~51 d全部治愈,恢复残胃排空功能;随访6个月饮食正常,无呕吐、腹胀等症状。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与胃肠吻合的方式有关;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FDGE是功能性疾病,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治愈,应慎重选择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40例为对照组,另选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王维  周藜蔾  龚姝 《华西医学》2012,(3):104-10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12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顺利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除7例患者分别发生堵管、咽炎、腹胀、营养液返流等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置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良好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内营养是用管饲的方法经肠道提供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它价廉、简便、安全、有效、符合人的生理特点且并发症少,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和运用。我科2004年9月-2006年3月对42例胃癌手术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9月-2006年3月胃癌患者84例,其中42例(胃远端癌23例,胃体癌8例,胃近端癌11例)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男23例,女19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2岁。术后1d开始肠内营养支持3~6d。其余42例未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胃远端…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2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9月本院收治的24例腹部失手术后发生的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切除术后发生胃瘫19例,非胃手术后发生胃瘫5例;均发生于术后5~11d.24例均行非手术治愈,治愈时间为13~31d,其中采用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恢复比肠外营养支持者提前.[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瘫的可靠方法.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治愈,采用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肠内置管在胃术后胃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胃癌术后胃瘫患者进行X线上消化道造影检查、X线引导下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引导下置管均能顺利置入,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2-4周12例患者100%治愈。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胃瘫患者改善营养、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效果明显,而X线引导下肠内置管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胃术后胃瘫患者维持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对20例胃体贲门癌施行手术切除的同时作经皮穿刺空肠造口术。术后早期予肠内营养(简称营养组),并与同期非肠内营养支持的胃体贲门癌20例进行比较(简称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肠内营养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6~68岁,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腺癌。其中贲门癌14例,胃体贲门癌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14例,根治性全胃切除4例,姑息性近端胃大部切除2例。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0~70岁,其中贲门癌16例,胃体贲门癌4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15例,根治性全胃切除4例,姑息性近端胃切除1例。使用纽迪西亚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8月对 1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病人在X线下置入鼻肠管 ,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2例病人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46~ 5 8岁。食管癌 9例 ,贲门癌 3例 ,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8例 ,弓下吻合 4例 ,吻合口瘘均出现在术后第 5~ 9d ,发现吻合口瘘的当天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同时在X线透视下置入复尔凯螺旋性鼻肠管 (荷兰纽迪希亚公司产品 ) ,该管长 14 5cm ,聚氨酯材料完全不透放射线 ,具有螺旋型记忆性能 ,引导钢丝撤除后管道远端能恢复成螺旋状 ,利于…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而术后早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增高,手术创伤后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更加重了病人营养不良的程度[1],这无疑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在恢复健康上有重要作用。我科2003年3月—2006年3月共收治81例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术后早期即行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即鼻肠管)提供能量、周围静脉补充液体的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1例病人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37岁~75岁;手术均为左开胸,其中,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58例,食管癌切…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术后经三腔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耐受,增强免疫力,减少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1],以往我们多采用单腔鼻肠管喂养,但是由于术后胃肠减压管、鼻肠管、氧气管等多管并存于鼻腔,患者很难耐受。对此,2004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41例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术前营养支持,全组术中置鼻肠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内营养过程中血糖的护理管理、监测及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1例均按计划完成肠内营养,平均输注营养液时间(10.2±3.5)d.术后发生低血糖2例,高血糖5例,其余均控制满意.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酮症酸中毒2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合理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长青 《临床医学》2010,30(1):63-64
目的评估经鼻肠管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EEN)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5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术中放置鼻肠管,术后早期进行EEN。结果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经鼻肠管进行EEN,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胃肠道手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EN)是术后营养支持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