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评判性社会理论被引入护理,经过多年的发展,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已成为当今国际护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国际护理界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重要意义[1].评判性思维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近10余年来国内护理教育专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并逐渐开展相关研究,然而实际成效并不理想.许多调查发现中国护理人才的评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评分仍偏低,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分析原因有:国内仍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评判性思维定义作为指导;国内护理教育者对评判性思维的理解还存在局限性,导致了教师各解其道,学生各悟其理的尴尬局面[3].因此,开展评判性思维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正确理解评判性思维的内涵.为此,笔者就评判性思维概念内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达到明确概念、澄清内涵的目的,为国内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授和培养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现状,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调查。[结果]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为(294.74±24.78)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和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是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学历教育、增加培训次数等途径增强其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使其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能够渗透这种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护理人员除一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外,还须具备多种能力:包括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等,护理教育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测量等是国内外护理教育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1-5].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对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得出科学的判断,最后选择最佳方案的思维模式[1].评判性思维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评判性思维是有目的和自我调节的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解释、分析、评价和推理,并对判断所依据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和背景资料进行解释[1,2].目前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研究工作大都仍集中在护理教学和理论研究领域,本文结合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例,阐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结合护理程序如何应用评判性思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教育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人们把评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1].1989年美国护理联盟(NLN, nursing league union)把评判性思维作为一项评定护理本科教育及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指令性指标[2-5].  相似文献   

6.
赵荭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42-743
目的 分析评判性思维在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中的适用性,探讨如何将该种思维方式与护理实践相结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12月施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356例,依据是否采用评判性思维进行护理予以分组,其中采用评判性思维的18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未采用评判性思维的176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输液顺利率优于对照组(98.3%vs93.2%,P<0.05),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8%vs92.1%,P<0.05).结论 评判性思维应用于临床护理是在质疑与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的新型护理手段,在护理实践中应用评判性思维,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及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量表和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重庆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223人进行调查,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为(295.92±27.95)分,求知欲得分最高,寻求真相得分最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总分为(77.22±9.24)分,评价反馈能力得分率最高,实施决策能力得分率最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与临床决策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在整体上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临床决策能力水平偏低,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可影响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促进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配额抽样法抽取成都市某校护理学院全日制本科大学一年级~四年级2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构成。[结果]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为(278.06±28.40)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最低,认知成熟度得分最高;护理科研能力总分为(52.96±17.72)分,论文写作能力得分最高,科研设计能力得分最低;护理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r=0.211)及评判性思维自信心(r=0.317)、系统化能力(r=0.294)、求知欲(r=0.238)、分析能力(r=0.187)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偏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为倾向不明,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正相关,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自觉运用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即加强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来提高其护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整判断和不断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是态度、知识、技巧的综合,是发展技能、主体知识与实践者态度的综合体现[1].美国护士协会(ANA)指出,专科护士的角色能力包括:临床、教育、咨询及研究4个方面[2],评判性思维是决定这些能力的关键因素.我院于2008年1月开始将评判性思维应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中,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薛晓菁 《全科护理》2012,10(8):686-687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4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并应用评判性思维对病人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皮肤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评判性思维护理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广州某中医院校168名二三年级中医护理专业和国际交流专业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为244.17分±18.76分,属于中等评判性思维水平,除认知成熟度为正性水平,其他因子均处于中等水平;三年级总分、分析能力、自信心比二年级高;国际交流专业与中医护理专业相比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国际交流专业护生思想开放和分析能力方面比中医护理高,而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得分比中医护理低.[结论]广州某中医院校护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中等水平,年级、专业影响评判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广州某中医院校168名二三年级中医护理专业和国际交流专业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为244.17分&#177;18.76分,属于中等评判性思维水平,除认知成熟度为正性水平,其他因子均处于中等水平;三年级总分、分析能力、自信心比二年级高;国际交流专业与中医护理专业相比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国际交流专业护生思想开放和分析能力方面比中医护理高,而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得分比中医护理低。[结论]广州某中医院校护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中等水平,年级、专业影响评判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3.
纵观护理教育的相关文献,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有意义学习( meaningful learning)和概念合成(concept synthesis)是护理教学中3个常见的关键词.概念图(concept mapping,CM)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在20年前被引入护理领域[1],它以一种认知的绘图方式,对评判性思维、有意义学习和概念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教学意义[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和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分层随机抽取359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伦理决策量表(JAND)及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CTDI-CV)3部分组成.结果 临床护士CTDI-CV总均分为(285.06:±26.79)分,JAND总均分为(267.91±16.62)分.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学历、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护理伦理决策培训.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及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在学校教育和医院继续教育中,可通过加强对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的培养来提高其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评判性思维引入护理领域后,受到了护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认为是21世纪护士必备的能力之一[1].目前,国内已有多个护理院校对在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理学者认为,反思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经验,从经验中发现新的观点和信息,通过反思可增强自我意识和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发展[1].国外对反思性学习的研究和应用已日趋成熟,而在国内尤其护理教育界才刚刚起步[2].近年来,笔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尝试反思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诊护士作为医院窗口中第一个接诊患者的专业人士[1,2],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急救的质量和抢救成功率[3].综合考虑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4],不难发现,急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应有良好的评估、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即评判性思维的能力[5].现将从如何培养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士评判性思维知晓、态度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评判性思维量表中文版(CTDICV)调查1113名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知晓、态度及评判性思维得分情况。结果1113名护士中57.6%(641名1听说过评判性思维;75.9%(845名)认为护理工作中需要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93.01分,大于280分;评判性思维总分与评判性思维知晓情况及评判性思维态度相关分析显示,评判性思维总分与评判性思维知晓情况及评判性思维态度呈正相关佑〈0.01)。结论护士对评判性思维的知晓率较低;护士对护理工作中的评判性思维持积极态度;护士总体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但离评判性思维能力强的要求还有差距;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知晓情况及评判性思维态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66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中文版加利福利亚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问卷(CTDI-CV)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总分为(284.85士26.76)分;7个特质得分为寻求真相(36.93士6.12)分、思想开放(40.95土4.74)分、分析能力(43.34士4.74)分、系统化能力(40.33士5.33)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39.93士5.39)分、求知欲(43.31土5.84)分、认知成熟度(40.06士7.24)分.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评判性思维培训对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因素中,学历对总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评判性思维培训和工作年限.结论 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及临床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  相似文献   

20.
栗洁婷  金瑞华 《护理研究》2008,22(12):1051-1053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水平,引起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及临床护理教师自身对评判性思维的高度重视.[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CTDI-CV)、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CCTST)问卷中文版测量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水平.[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为284.35分±24.48分,7个特质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求知欲、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及寻找真相;评判性思维技能总分及其分析、评价、推理子技能得分分别为11.06分±3.13分、3.89分±1.43分、4.37分±1.77分、2.81分±1.53分;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倾向和评判性思维技能总分呈正相关;不同职称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西省临床护理教师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但寻求真相能力较差,评判性思维推理技能较弱;临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总体水平不高,亟待提高;评判性思维倾向与评判性思维技能发展相辅相成;重视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