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77-8477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腹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血液回收机对62例腹腔内出血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收,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手术后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腹腔出血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经济、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根据腹腔出血量分为41例小于2000mL组和48例大于或等于2000mL组,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浆凝血功能比较。89例患者经治疗后分为痊愈组86例与死亡组3例。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分别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结果出血量小于2000mL组、大于或等于2000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大于或等于2000mL组与小于2000mL组比较,PT、INR、APTT、TT均明显延长,PLT、FIB明显降低(P<0.05)。痊愈组与死亡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在判断患者治疗及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亦为临床纠正凝血功能严重紊乱,改善预后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13-1914
回顾性分析我院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患者64例,根据输血的方式不同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入组,比较两组术前腹腔出血量、输血量,输血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输血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前腹腔内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d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异体血输入组升高显著于自体血回输组(P0.05),血小板、凝血及肝肾功能两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期间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普外科施行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一系列体温保护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体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定量的变化及术中出血量。进行t检验及X^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无显著变化,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期间发生的轻度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加手术出血量,积极的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期间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普外科施行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一系列体温保护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体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定量的变化及术中出血量.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无显著变化,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期间发生的轻度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加手术出血量,积极的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术中低体温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综合保温措施保持患者术中体温与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65岁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非保温组各30例。保温组采用保温毯、温热盐水湿润冲洗腹腔、加温输液等保温措施,非保温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1h时、术毕的肛温变化和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并检测患者术前、术毕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保温组比较,非保温组手术1h时和术毕体温较低,术中出血量、失血量均较多;术毕凝血酶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均低于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易发生低体温;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量;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保持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体温,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保温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奇偶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术中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中、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 0. 05),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术中综合保温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减少术中出血量,保持体温恒定,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腹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血液回收机对45例腹腔内出血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结果:共获得压积为0.5的浓缩红细胞50765 mL,平均每例患者回输1128 mL;手术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与手术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适合于腹腔出血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经济、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肽酶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使用价值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鼻内窥镜筛窦开放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在麻醉诱导后予0.01%硝普钠以3μg/(kg·min)微泵静脉注入,并根据心率的变化静脉滴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静注抑肽酶100万KIU,然后100万KIU/h的速度持续泵注抑肽酶,直到术毕;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比较3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和降压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其中联合组的出血量亦少于单纯降压组(P<0.01)。3组PLT、PT和FIB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组APTT显著缩短(P<0.05)。结论抑肽酶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减少鼻窦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60名择期在全麻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LCVP组(Ⅱ组)和ANH联合LCVP组(Ⅲ组)3组,每组20例。Ⅰ组常规处理不行ANH或LCVP;Ⅱ组开腹后至肝实质离断期间实施LCVP,维持CVP 2~5 cmH2O;Ⅲ组麻醉诱导后行ANH,其他处理同Ⅱ组。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及异体输血例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例数明显减少(P0.05)。3组各时点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ANH与LCVP联合应用于肝叶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及临床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时凝血四项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了解其临床运用意义.方法:72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且观察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40例手术患者行相同方式手术且术后使用相同监护条件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不仅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越明显.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随着分级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降低幅度依次为A级<B级<C级,三级中的PT、APTT、TT、FIB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PT、APTT、TT时间延长和FI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手术惠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也在增加.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所以需动态地观察凝血四项指标以便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对出血量、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另选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相同基础疾病,分别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血小板四项计数和D-二聚体(DD).入院时脑出血组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后3个月行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观察各指标对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①脑出血组Fg、AT-Ⅲ、血小板四项计数和DD于发病后48 h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AT-Ⅲ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有负相关关系(P均<0.05).③Fg与出血量及预后有正相关关系(P均<0.05).④DD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有正相关关系(P均<0.05).⑤血小板四项计数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 (P均>0.05).结论 早期检测凝血纤溶功能敏感指标对脑出血患者脑损伤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重型肝炎患者55例,分别于术前、手术1 h、无肝10 min、新肝5 min、新肝期3 h,抽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采用Sonoclot凝血分析仪测定床边活化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 rate)及血小板功能(PF)的变化,记录凝血物质用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与术前值相比:应用凝血物质后,PT在手术1 h及无肝10 min缩短,纤溶酶活性在手术1 h下降(P<0.05),ACT、TT在无肝10 min进一步改善(P<0.05);关腹前凝血速率明显低于术前值(P<0.05或0.01),PF增高.结论:重型肝炎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差而复杂,护士应密切观察术中出血的情况,及时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和使用凝血物质,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总结5例外伤性颅内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观察创口敷料渗血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及大小便颜色变化,遵医嘱及时准确地输入凝血因子、血小板及使用止血药物。5例中4例治愈、1例因继发脑干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5.
大量输血的患者经常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且相当比例的患者于急诊室就医.溶栓治疗会加重患者的出血倾向,导致患者病死率较高.现有的指南中指出,根据传统的实验室凝血分析,大量失血患者最佳的输血治疗方案是输注红细胞的同时早期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只有当患者需要进行全血容量的置换治疗或者发生大量失血、微血管出血时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frozen plasma,FFP)和血小板(platelet,PLT).但是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上述方法会引起稀释性凝血病,进一步破坏患者的凝血功能.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提示,早期给予患者凝血因子和PLT可以提高大量输血患者的疗效.现有指南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凝血实验检查结果,如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这些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患者凝血状态.全血粘弹性检测方法,如血栓弹力描记术( thromboelastography,TEG)能够定量反映止血过程的变化,描绘出止血变化趋势图.尽管TEG与临床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实,但是这个实验确实能客观地指导大量失血患者输注血液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保温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充气保温毯、输液和冲洗液加温的联合保温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手术1h时、术毕时的体温和手术的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实验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手术1h时和术毕体温下降明显,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保温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出现,改善由低体温所致的凝血障碍,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凶险,变化迅速,护理人员在接受急救任务后应争分夺秒全力抢救,坚持"早期、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的原则补液,使有效循环得以维持~[1]。骨盆骨折早期采用骨盆兜带实施临时固定,减少骨折处运动、骨盆容量,有利于凝血。迟发性脾破裂系指脾脏损伤后48 h才出现腹腔出血征象的脾破裂~[2]。由于早期出血量少且慢,临床症状隐匿,入院查体时阳性体征少,易被忽视。所以对于  相似文献   

18.
9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川  王军 《华西医学》2007,22(3):587-588
目的:探讨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2002年收治9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用Chi-Square统计方法分析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结果: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与凝血异常、存在脑挫伤或SAH、颅内压变化及首次CT检查有关.结论:了解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麦角新碱联合欣母沛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欣母沛治疗,观察组采用麦角新碱联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恢复情况、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欣母沛可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促进其产后恢复,改善其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和成分输血的特点.方法:收集18例行再次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输血成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首次手术的相应指标比较.结果:2次术前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值均异常,提示患者2次术前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再次移植术中失血量,红细胞悬液、血浆及血小板输入量均较首次肝移植明显增多(均为P<0.05).结论:再次肝移植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较首次肝移植明显增多.因此,术前应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备足血制品,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