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皮内进针角度进行青霉素皮试对病人产生的痛感、一次注射成功率及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0例住院病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150例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方法进行青霉素皮试,观察组150例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皮内注射法皮试,观察两组病人的疼痛反应、一次注射成功率及阳性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疼痛反应及一次注射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皮试法明显优于常规皮试法,其疼痛反应轻且一次注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针尖斜面向左,针头与皮肤之间成45°静脉直刺法对患者疼痛反应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4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5例.实验组使用针尖斜面向左,针头与皮肤成45°角在血管上方快速穿刺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成20°角穿刺法.比较2种进针方法对患者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2组静脉留置针进针法对患者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留置管针尖斜面向左,针头与皮肤之间成45°静脉直刺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对血管组织的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仕梅 《当代护士》2006,(12):76-77
目的 探索一种减轻皮内试验疼痛的方法.方法 以前臂中下1/3交界处的内侧为皮试部位,避开血管,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握住患者的手臂,左拇指向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紧贴皮肤,与上臂横轴平行,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角刺入皮内,推注药液,成一皮丘.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2组对照通过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改进后的皮内试验方法可明显减轻皮内试验的疼痛,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静脉穿刺方法,提高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段式”进针法,实验组采用进针角度35—45°直接刺入血管法。观察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所用时间、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及穿刺成功率。结果直接刺入血管法患者疼痛感觉轻于“三段式”进针法(P〈0.01),穿刺所用时间短于“三段式”进针法(P〈0.01),穿刺成功率(95.0%)高于“三段式”进针法(87.7%)(P〈0.05)。结论直接刺入血管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皮内注射法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6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手法接种卡介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比较2组的接种效果.结果 实验组接种一次成功率,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卡痕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皮内注射法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具有不漏液,皮丘大小符合接种要求,接种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皮内注射法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136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6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手法接种卡介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比较2组的接种效果。结果实验组接种一次成功率,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卡痕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皮内注射法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具有不漏液,皮丘大小符合接种要求,接种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韦林燕 《当代护士》2014,(1):130-131
目的 探讨一种无痛穿刺技术,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服务品质.方法 将门诊抽血化验的380例患者进行分组,单日采血者为对照组(187例),采用传统进针法进行采血;双日采血者为观察组(193例),在背景音乐下联合改良进针法(即针尖斜面向左,以60°~70°直刺进针)进行采血.比较2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播放背景音乐联合改良穿刺技术用于静脉采血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王雪梅  张元震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36-1137,1140
目的探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动静脉内瘘减轻患者穿刺时疼痛强度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每人针尖斜面向下穿刺10次、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10次,两种方法隔次采用,且每次均采用口述性疼痛测定方法和简化版马克盖尔疼痛问卷(SF-MPQ)进行疼痛强度评分。比较两种穿刺方式时患者疼痛的程度及穿刺成功率,并同时使用血液透析机的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功能检测并记录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结果两种穿刺方式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性和穿刺成功率方面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在保证透析充分性和穿刺成功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角度静脉穿刺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求一种既能减轻患者疼痛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且能减少血管损伤的静脉穿刺角度与方法.方法 对2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在血管上方以20~30°、31~40°、41~50°、51~60°、>60°的角度,分别采取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即针尖斜面向左或向右)直刺血管与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的穿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比较.结果 2组比较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除外>60°穿刺成功率2组无差异).结论 采用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直刺血管,既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且能减少血管损伤,各方面均优于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的进针方法,且无论采用哪种进针方法,51~60°为最佳进针角度.  相似文献   

10.
增大静脉穿刺角度对进针疼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和减轻血管损伤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对200例不同疾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采用增大静脉穿刺角度法与传统穿刺法。前者是在血管上方采取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直刺血管,见回血或感觉有突破感后,迅速将针柄放平,再沿血管进针少许。传统的穿刺方法,针尖斜面朝上,针头与皮肤成20°~30°,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结果观察日患者穿刺的疼痛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日(p<0.01),穿刺成功率2组无差异。结论采取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直刺血管,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减少血管损伤,优于传统的进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逆向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逆向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0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8例,采用逆向皮内注射法;对照组502例,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比较两组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拔针后菌液外溢情况及新生儿身体稳定性。结果实验组一次进针成功478例(96.0%)、标准皮丘472例(94.8%)、拔针后菌液外溢15例(3.0%);对照组一次进针成功446例(88.8%)、标准皮丘442例(88.1%)、拔针后菌液外溢50例(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逆向皮内注射法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具有易固定、易进针、进针角度准确等优点,从而提高接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操作方法做皮内试验,往往存在着各人的手法掌握等原因造成注射深度过深,注射剂量不准确,影响结果的判断,甚至需要重新注射,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给病人带来痛苦。2004年3月以来,我科采用一种改良方法进行皮内注射,减少了造成差异的人为因素,与传统操作方法比较,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注射时的疼痛,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8例,其中男301例,女567例,年龄最大者86岁,年龄最小者15d,平均年龄45岁。把需要做皮内试验的病人随机编号,单号病人采取传统皮内试验法(对照组),双号病人采取改良皮内试验法(实验组)。2方法皮试液配制方法、结果判断、防范抢救措施均按常规要求。2.1改良皮内试验法[1]:注射部位选择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中点处(以病人自己的食、中、无名指三指为准)。按常规消毒皮肤抽取药液,驱尽注射器内空气,左手轻握病人手臂,左拇指放于消毒范围下端,不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紧贴,几乎呈平行状,维持姿势不动,左手拇指轻轻向下拉紧皮肤,随着皮肤弹性,针尖斜面刺入皮内,放松左手拇指的同时,右手顺势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m l...  相似文献   

13.
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丹玲 《护理学报》2009,16(7):61-62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的程度,以选择疼痛较轻的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2008年3-8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50例,按病区责任护理组分组,责任1组24例进行上臂外侧注射150例次作为上臂外侧注射组,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胰岛索;责任2组26例进行腹部注射150例次作为腹部注射组,采用垂直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不同部位注射疼痛程度.结果 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经秩和检验,U=34.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部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较上臂外侧轻.结论 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对患者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先后采用常规斜刺进针法和垂直进针法对80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患者的局部疼痛程度和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结果:垂直进针法患者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进针法(χ2=22.86,P<0.05),且局部皮肤反应轻于常规斜刺进针法(χ2=5.77,P<0.05)。结论:采用垂直进针法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可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动静脉内瘘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每人针尖斜面向下穿刺10次,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10次,两种方法隔次采用,每次检测并记录动脉端、静脉端和外周血尿素氮,计算再循环率,并测量、记录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动静脉内瘘的再循环率、透析充分性、穿刺成功率与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可避免血液通路再循环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住院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患者96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第一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第二天采用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为实验组.采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引起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该方法能减轻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瘘血管不同穿刺角度、针尖斜面及穿刺速度对患者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受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根据穿刺角度(40°穿刺角度≤60°和20°≤穿刺角度≤40°)和针尖方向(斜面向右及向上穿刺)随机分为四组,同时记录各组穿刺速度,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价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穿刺角度在41°~60°、针尖斜面向右及穿刺速度2秒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评分、焦虑抑郁值明显优于穿刺角度在20°~40°、针尖斜面向上及穿刺速度2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4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穿刺角度在41°~60°、针尖斜面向右及较快速度穿刺,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临床在进行皮内注射时,常用方法是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待干后取出注射器抽吸药液,排尽空气,一手由远心端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固定注射器,注入药液0.1 ml.但是小儿不配合或老年皮肤松弛的患者,注射时易造成针头刺入太深,药液注入皮下,直接影响反应的观察和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腹部和上臂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疼痛观察,采用疼痛较轻的腹部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33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病毒性肝炎病人均应用腹部注射和上臂注射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交替进行,腹部注射法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上臂注射法采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观察腹部和上臂注射干扰素的疼痛程度、局部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的情况。结果腹部和上臂注射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腹部垂直皮下注射的疼痛感、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P〈0.01)。结论应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方法使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病人的依从性,方便病人自行注射,易于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苄星青霉素2种肌肉注射方法效果。方法 将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75例病人150例次采用自身对照法,同一位病人按传统注射法和改良注射法各注射1次,一次注射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改良法能明显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