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男性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 征(CRBD)的影响,探究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预防CRBD的适宜浓度。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绵 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全身麻醉的 12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试验组R1 组(给予 0.375%罗哌卡因骶管阻滞,n=43)、R2 组(给予 0.500%罗哌卡因骶管阻滞,n=43)和 对照组C组(放置尿管前给予丁卡因胶浆尿道表面麻醉,n=43)。比较患者在麻醉复苏后 0.5、2、4、6、12 h时 CRB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RB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R2 组低于R1 组和C组,R1 组低于C组;患者复苏后 0.5、2、4、6、12 h时,Bromage评分 R1 组低于R2 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0.375%、0.500%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均可以降低患者术中舒芬 太尼的用量和麻醉苏醒后 30 min时的CRBD发生率、严重程度,并减少术后CRBD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0.375% 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Bromage评分、VAS评分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酮咯酸预先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S组)、0.375%罗哌卡因组(L组)和0.375%罗哌卡因加酮咯酸组(T组),各组均加舒芬太尼.其中T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30 mg.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S组和L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T组(P<0.05).拔管后口述疼痛评分与VAS评分S组最高,L组次之,T组最低(P<0.05).S组要求辅助镇痛药者较其他两组多(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酮咯酸预先镇痛可优化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患者,根据罗哌卡因浓度随机分为0.250%组、0.375%组、0.5%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2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超声引导两点法分别注射0.250%、0.375%及0.500%的罗哌卡因20m L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合计共40m L,C组无TAP阻滞,各组拔除气管导管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记录拔管后1h(T1)、术后6h(T2)、24h(T3)、48h(T4)的静息VAS疼痛评分,以及PCIA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罗哌卡因0.250%、0.375%、0.500%组T1-T4时VAS评分静息时均明显降低(P<0.05);PCIA泵使用量均明显减少(P<0.05)。与罗哌卡因0.250%组比较,罗哌卡因0.375%、0.500%组PCIA泵使用量明显减少;T4时罗哌卡因0.500%组PCIA泵使用量(102.8±0.5 m L)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术后48h内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浓度0.500%罗哌卡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ASA I~Ⅱ级择期行单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部及上肢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C组)。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成功后,D组注入内含1μg/kg右美托咪啶的0.5%罗哌卡因25ml,C组仅注入0.5%罗哌卡因25ml。观察两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均短于C组(P<0.05),持续时间均长于C组(P<0.05);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比较,前者起效更迅速,维持更持久,镇静作用良好,但须注意发生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5.
朱斌斌  孙健  陈福贵  张瑞  桂煜 《浙江医学》2017,39(5):374-37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吗啡行胸段硬膜外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手术中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选择60例接受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在T6~T7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mg吗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3%罗哌卡因(A组)、0.2%罗哌卡因(B组)、0.1%罗哌卡因(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术中均在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联合注射下经面罩行自主呼吸,观察3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前5min(T0)、给予罗哌卡因后15min(T1)、人工气胸时(T2)、人工气胸后30min(T3)、手术结束(T4)5个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1、4、8、24h患者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呛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T1、T2、T4时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B组和C组(均P<0.05),B组T3和T4心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C组T2和T3呼吸频率较A组和B组显著增快(P<0.05);A组和B组术后1h的咳嗽VAS评分以及8h和24h的静息和咳嗽VAS低于C组(均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和C组(P<0.05),且C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及呛咳次数多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2mg吗啡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时,0.2%是最佳有效浓度,镇痛效果好,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或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术(CRS/HIPE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为实现更优化的麻醉和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本院行CRS/HIPEC术患者。通过查询麻醉记录单收集患者麻醉方法信息,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202例、全身麻醉联合RSB组62例(RSB组)和全身麻醉联合TAPB组54例(TAPB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3组患者一般资料,匹配后每组患者各35例。3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案一致;RSB组于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给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TAPB组患者于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给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记录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手术全程时间和术毕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患者发生率,术中瑞芬太尼应用总量和术中肌松药物总量。术后3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患者术后2、6和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IA输入剂量和按压次数。结果: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B组和TAPB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肌松药用量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P<0.05)。RSB组和TAPB组患者麻醉恢复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P<0.05)。与单纯全身麻醉组比较,RSB组和TAPB组患者术后2和6 h VAS评分、PCIA输入剂量和按压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RSB和全身麻醉联合TAPB在CRS/HIPEC术中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早期镇痛效果佳,是一种更加优化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7.
郝景宇  赵尤美  林康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403-140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84例开胸术后患者按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A、B、C及D组,各21例。A组镇痛方式为舒芬太尼0.1 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l,B组为舒芬太尼0.2 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为舒芬太尼0.3 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l,D组为单纯0.375%罗哌卡因20 ml。观察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及镇静评分,观察术后48 h镇痛给药次数、镇痛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VASr及VASm评分术后各时点均低于其他组(均〈0.05),镇痛维持时间也明显长于其他组(均〈0.05)。4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术后镇痛药的给药次数明显少于其他组(均〈0.05)。4组术后镇痛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 0.3 g/k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最好,镇痛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DEX组产妇(D组)50例和对照组产妇(C组)50例,两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D组产妇注射1ug/kg DEX+025%罗哌卡因共60ml;C组产妇则注射025%罗哌卡因共60ml,两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行双侧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h产妇的疼痛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48h内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均未观察到TAPB相关并发症。D组产妇行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8h、12h、24h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P<005);除行TAPB后到术后4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点间镇痛泵按压次数D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 采用1ug/kg DEX复合025%的罗哌卡因行TAPB可以为剖宫产妇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全身麻醉+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全身麻醉+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疼痛评分(VAS)、术后麻醉恢复状况(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R和MAP切皮时(T2)两组均低于术前(T1)(均P <0.05),术毕(T3)对照组明显高于T1时(均P <0.05)。T2时,观察组HR和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T3时,观察组HR及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6、12及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舒芬太尼及丙泊酚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01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TAPB,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水平,术后2、4、6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Ramsay评分法)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可改善麻醉相...  相似文献   

11.
郭建桃  林函  李梅  王文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71-1974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3组,3组均于全麻诱导后行B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A、B、C 3组分别注射0.10%、0.25%、0.50%盐酸罗哌卡因25 ml;术后均给予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0.8 μg/kg+昂丹司琼16 mg+布托啡诺10 mg+生理盐水配置成100 ml,设置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Bolus剂量2 ml。观察3组麻醉前(T0)、术后1 h (T1)、术后12 h (T2)、术后24 h (T3)及术后48 h (T4)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变化;并比较3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比较3组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A组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 MAP及HR均高于B组、C组,且A组T1、T2、T3 MAP及HR均高于T0时刻(均P<0.05);B组T1时刻MAP及HR均高于C组(P<0.05),B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A组T1、T2、T3、T4时刻VA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均P<0.05),且B组、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均高于B组、C组(均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及B组(P<0.05)。 结论 B超引导0.2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单侧手部、腕部及前臂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I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麻醉;Ⅱ组主要患者主要采用罗哌卡因麻醉的同时,采用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麻醉;Ⅲ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成功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2μg/k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麻醉起效、维持时间,以及用药后30 min、1 h、3 h、6 h、12、24 h和48h患者采用双盲法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数。结果:Ⅱ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I组和Ⅲ组;注药6h、12h和24h时三个时点,I组VAS评分高于Ⅱ组和Ⅲ组。结论:在采用舒芬太尼辅助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延长阻滞时间和镇痛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大隐静脉剥脱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行单侧大隐静脉剥脱55~65岁男性随机分两组(n=30):Ⅰ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应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于麻醉前(T1)、术程30min(T2)、术后6h(T3)抽血化验皮质醇Cor,术后第1天调查病人麻醉满意度包括麻醉时害怕及术后腿部不适感。结果两组患者术程30min(T2)血皮质醇Cor,Ⅰ组大于Ⅱ组,其他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麻醉满意度Ⅱ组大于Ⅰ组。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可用于大隐静脉剥脱麻醉并且病人麻醉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喉上神经阻滞对会厌囊肿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 年9 月—2019 年11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行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 的会厌囊肿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对照组实施静脉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 麻),正常浓度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0.5%)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低浓度组采用 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0.25%)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结果 正常浓度组、低浓 度组置入喉镜前(T0)、脑电双频普指数(BIS)值在40 ~ 60 时(T2)的丙泊酚泵注速率、瑞芬太尼泵注速 率较对照组低(P <0.05)。正常浓度组、低浓度组T0、置入喉镜即刻(T1)的心率(HR)、平均脉动压(MAP) 和BIS 最大波动值较对照组低(P <0.05)。正常浓度组、低浓度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6 h 的VAS 评分较 对照组低(P <0.05)。低浓度组拔管后有并发症的患者数较正常浓度组低,满意度较正常浓度组、对照组高 (P <0.05)。结论 0.25% 罗哌卡因神经阻滞能更好地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有效减轻会厌囊肿患者术后 疼痛,同时减轻术后并发症,实现患者的舒适化医疗和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用于高龄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85岁及以上择期行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给予7.5mgO.5%罗哌卡因+1.5μg舒芬太尼;B组50例给予7.5mg0.5%罗哌卡因+2.5μg舒芬太尼;C组50例给予7.5mg0.5%罗哌卡因+3.5μg舒芬太尼。比较三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腰麻后的副反应。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三组麻醉后的MAP值、H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疗效方面,B、C组明显优于A组(P〈O.05),但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麻后副反应中,除C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O.05),其余副作用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增:01(e〉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可安全有效应用于高龄患者手术,其中以7.5mg0.5%罗哌卡因复合2.5μg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最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罗哌卡因单次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和手术后半期复合静脉应用舒芬太尼的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90例(年龄70~99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单次腰麻组(A组)45例和单纯硬膜外麻组(B组)45例。A组用药为0.75%罗哌卡因0.5~1.1ml(回抽脑脊液稀释至浓度为0.5%),在腰麻效果消退患者感觉疼痛和(或)其他不适时静脉加用舒芬太尼5峭。B组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阻滞效果、腰麻注药后加用舒芬太尼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并发症以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等。结果A组所有病例单次腰麻效果满意,加用舒芬太尼后对呼吸循环均元影响。B组麻醉效果不佳及低血压发生率均较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小剂量罗哌卡因单次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复合静脉用舒芬太尼后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几元影响,在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黄泽汉  陆荣臻  韦忠良 《重庆医学》2012,41(18):1821-1823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5例。A组:0.75%罗呱卡因15mg(2mL);B组:0.75%罗呱卡因10mg(1.3mL);C组:0.75%罗呱卡因7.5mg+舒芬太尼5μg(0.75%罗呱卡因1.0mL+舒芬太尼0.1mL)。B、C两组均加10%葡萄糖溶液至2mL。观察3组给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黄碱用量。结果麻醉后A、B两组MAP和心率明显下降(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B组间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B组(P<0.05);B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短于A、C组(P<0.05),而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高于A、C组(P<0.05),而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A、B组(P<0.05);C组Bromage评分低于A、B组(P<0.05)。C组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麻黄碱用量明显低于A、B组(P<0.05)。3组患者所产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待产妇280例,根据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140例为分娩镇痛组(Z组),常规分娩组140例(C组)。镇痛组(Z组)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操作,成功后开始镇痛;常规分娩组(C组)不做麻醉干预。观察组记录镇痛前即刻(T0)及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宫口开全时(T4)VAS评分,C组记录宫口开3 cm时(T0)及以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宫口开全时(T4)VAS评分;两组中转剖宫产率、产程进展及产后出血情况、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改良Bromoge分级评分都是0分,两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中是可行且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喉罩全麻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单纯喉罩全麻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阻滞组(R组)、复合药物阻滞组(RD组)。R组和RD组病人入室前30min于麻醉监护室中行术侧腰方肌阻滞,R组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RD组注射含1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5%罗哌卡因20mL,3组病人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诱导前、置入喉罩时、切皮时、扩髓腔时、拔除喉罩时病人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所有病人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术后舒芬太尼镇痛使用量、帕瑞昔布补救性镇痛情况;记录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评估病人术后4、8、12、24、36、48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36、48h的运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24、36、48 h髋关节的最大屈曲度及外展活动度。结果T0时,3组病人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4时,3组病人的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R组和RD组的MAP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R组和RD组的HR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丙泊酚使用量、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各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C组> R组>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各时间点的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C组 < R组 < 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恶心呕吐、补救镇痛发生率:R组、RD组均低于C组(P < 0.05~P < 0.01),RD组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中效果理想,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