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活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自温州市中医院各临床科室的46株肠杆菌目细菌和3株质控菌分别模拟血培养检测,用MALDI-TOFMS直接对阳性血培养液做细菌鉴定及亚胺培南水解试验,从而判断碳青霉烯酶的活性。另收集临床26例阳性血培养标本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25株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CPE)显示300m/z和489m/z处的质谱峰均消失,21株非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NCPE)的两处质谱峰依然存在。质谱检测46株细菌的碳青霉烯酶结果对比基因表型高度一致(Kappa=1),对血培养液直接鉴定的细菌种水平鉴定率为96.0%。26例临床血培养样本方法验证结果显示,9例耐碳青霉烯酶类肠杆菌目细菌和17例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菌株均被正确识别,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结论MALDI-TOFMS碳青霉烯酶测定法是一种直接从血液培养瓶中检测碳青霉烯酶活性的可行、快速的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快地调整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和实施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璐  黄新明  章杰  彭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2):1707-1711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六安市人民医院2020-2021年分离自临床标本的耐碳青霉烯、非重复肠杆菌目细菌共227株。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并以PCR试验扩增常见5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为金标准,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CRE菌株A类和B类碳青霉烯酶的检测价值。结果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结果显示,产A类酶菌株有167株,产B类酶菌株有53株,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产气肠杆菌未检出A类或B类酶。与PCR方法比较,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单独产A类酶的灵敏度为100.0%(164/164),特异度为95.2%(60/63),对于单独产B类酶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两种检测方法之间一致性高。结论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读,适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3.
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通常划分为A类、B类和D类,不同类型的碳青霉烯酶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故对碳青霉烯酶快速准确的检测以及抗菌药物的选择对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对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以及抗菌药物进行总结整理,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监测及检测方法的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方法快速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价值.方法 以34株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及50株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为研究对象,美罗培南与细菌37℃孵育2h后,上清液进行MALDI-TOF MS检测.结果 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质谱峰有3个,质荷比(m/z)依次为384、406、428;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由于可以水解美罗培南,其质谱峰有6个,m/z依次为358、380、402、424、446、468,通过质谱峰的变化可以鉴定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MALDI-TOF MS法与测序法结果高度一致(P=1.000).结论 MALDI-TOF MS可以快速、准确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改良Hodge和碳青霉烯酶灭活(m CIM)试验对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PCR检测β内酰类胺类(碳青霉烯酶、ESBL、Amp C酶)和喹诺酮类(PMQR)共19种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收集CRE 13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25株,阴沟肠杆菌4株,大肠埃希菌3株,普罗威登菌2株;改良Hodge试验示114株阳性,碳青霉烯酶灭活(m CIM)试验示125株阳性;所有检测菌株均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12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18株携带blaKPC-2基因,另有5株携带blaNDM基因(4株携带blaNDM-1、1株携带blaNDM-5)和4株携带blaIMP-4基因,4株阴沟肠杆菌中3株携带blaNDM基因(2株携blaNDM-1、1株携带blaNDM-5),1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高水平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主要机制。方法:筛选对碳青霉烯类高水平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21株,同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这些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改良Hodge实验、Carba NP试验检测是否产碳青霉烯酶;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类型(blaKPC、blaIMP、blaNDM、blaVIM、blaIMI、blaSPM、blaNDMOXA-23、blaNDMOXA-24、blaNDMOXA-48、blaNDMOXA-58)。结果:药敏试验显示碳青霉烯类高水平耐药阴沟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改良Hodge实验、Carba NP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1.9%(13/21)、90.5%(19/21);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21株试验阴沟肠杆菌19株有扩增产物,IMP、KPC、NDM阳性率分别为23.8%(5/21)、9.5%(2/21)、61.9%(13/21),其中一株阴沟肠杆菌既产IMP又产NDM。结论:产碳青霉烯酶是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高水平耐药阴沟肠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应当引起院感控制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杆菌科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的耐药机制以及同源性。方法:通过琼脂糖凝胶技术、表型检测技术与PCR扩增技术对40株肠杆菌科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的耐药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对40株肠杆菌科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美平与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50%,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达到了50%,而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与呋辛酯的耐药率已经达到了10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内存在的基因可以有效的对碳青霉烯酶进行翻译,并有效的使其耐药性以及同源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何世国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70-71,73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常规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筛选CRE菌株.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对CRE菌株的MlC,改良Hodge试验与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CRE菌株标本分离率以尿液、痰液较高;药敏试验84.44%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同时耐药;琼脂稀释法分离CRE菌株大多数以对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改良Hodge检测93.33%菌株为碳青霉烯酶产生株;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明显高于PCR方法(P〈0.05)。结论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是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改良Hodge试验方法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感染特征。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最小细菌浓度(MIC),用酶提取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PCR扩增AmpC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55株碳青霉烯类敏感性下降的肠杆菌科细菌中,AmpC酶三维试验阳性菌为30株,PCR结果中AmpC耐药基因DHA阳性9株(16.36%).CIT阳性16株(29.09%),未见MOX阳性株。膜孔蛋白基因的测定结果:5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有34株(61.82%)膜孔蛋白基因OMPK35缺失,52株膜孔蛋白基因OMPK36缺失。膜孔蛋白基因OMPK35缺失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杆菌科细菌由于高产AmpC酶以及膜孔蛋白的缺失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这对临床控制病情及抗感染是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快速检测方法(简称快速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简称传统法)对血培养阳性瓶的病原体鉴定、药敏试验和碳青霉烯酶型检测的一致性与准确性。方法 收集2022年3月–2022年5月血流感染标本中涂片报告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的血培养阳性标本51份。采用快速法对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快速药敏试验(rapi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RAST)和鉴定,根据RAST判读标准,利用NG-Test?CARBA 5试剂盒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酶型快速检测,结果采用PCR确认。同时采用传统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纯培养后的菌落进行鉴定、VITEK 2 Compact药敏分析和酶型检测。结果 细菌鉴定中,两种方法鉴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一致率均为100%。药敏试验中,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较高,亚胺培南符合率为100%。碳青霉烯酶型鉴定中,传统法检测出18株产丝氨酸酶与3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目细菌。快速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出18株产KPC酶、2株产NDM酶以及1株产IMP酶的血培养标本,与PCR相比,快速法检测酶型的敏感度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碳青霉烯酶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产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CRE 80株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肠杆菌科细菌21株,PCR法检测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耐药基因作为金标准,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CRE产碳青霉烯酶检测,并与PCR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和效能评价。结果80株CRE中,表达碳青霉烯酶类基因为79株,该79株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均为阳性,包括61株产KPC酶、10株产NDM酶、6株产IMP酶及2株产VIM酶;21株敏感菌胶体金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PCR结果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四种酶的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与PCR结果一致性kappa值均为1。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可快速区分CRE碳青霉烯酶类型,操作简便,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临床抗生素合理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丽水市中心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特点、药物敏感性和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 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丽水市中心医院共140株CRE的临床资料并分析,Vitek 2-Compact鉴定细菌,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扩增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VIM、NDM和OXA-48。 结果 140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70.71%),其次为产气肠杆菌(占6.44%)和阴沟肠杆菌(占5.71%)。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69.29%),其次为尿液(占12.86%)、分泌物和血液(均各占4.29%)。临床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为主(占44.29%),其次为神经外科(占18.57%)和血液内科(占5.00%)。药敏结果提示CRE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80%,对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4.78%和35.43%。改良Hodge试验有127株阳性(阳性率为90.71%)。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提示99株携带KPC-2基因,14株携带IMP-4基因,2株携带IMP-1基因,13株携带NDM-1基因。 结论 CRE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基因以KPC为主,其次为IMP和NDM,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做好院感监测及防护,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光辉  蒋巧霞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65-866,885
目的研究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性与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35株,K—B法和E—test法测定对常用抗茵药物的敏感性,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检测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3、OXA-24、OXA-58、IMP、VIM。结果35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部分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均有很高耐药率(〉70%),仅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有较高的敏感性(〉70%),35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均产碳青霉烯酶,未检测到金属β-内酰胺酶,全部检测到OXA-23型基因,未检测到OXA-24、OXA-58、IMP、VIM型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当严重;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EtestMBL方法检测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结果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40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验阳性36株,阳性检出率90%;Etest MBL方法检测阳性38株,阳性检出率9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5.
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携带的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锐  李力 《医学综述》2007,13(4):294-297
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近年来该菌的多重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该菌中发现整合子可以携带很多耐药基因如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等。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携带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IMP、VIM、SPM和GIM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和研究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子机制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 收集西安地区六所三级甲等医院一年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146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法检测金属酶,NaCl抑制试验检测OXA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OXA-23、OXA-5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其阳性产物经双向测序分析.结果 筛选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15株,14株耐药菌经E-test法鉴定未产金属酶,经NaCl抑制后发现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增加,提示产生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11株PCR扩增bla_(OXA-23)阳性,1株PCR扩增bla_(OXA-58)阳性,NaCl抑制试验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85.7%.结论 产OXA型碳青霉烯酶是西安地区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OXA-58型基因在国内尚属新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NaCl抑制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价廉的表型筛选OXA型碳青霉烯酶的新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from Xi'an and their profile of carbapenemase produ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46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6 general hospitals in Xi'an.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was performed for all the strains,followed by detection of imipenem resistance using E-test for metallo-β-lactamase(MBL)and NaCl inhibition test for OXA type carbapenemase.Bla_(OXA-23) and bla_(OXA-58) were amplified by PCR,and the positive products were sequenced.Results From the collected strains,15 non-repetitive imipenem-resistant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s were identified,among which 14 yielded negative results in E-test for MBL production. All the resistant strains showed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imipenem after NaCl inhibition.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carbapenemase production.Eleven of the strains harbored OXA-23 type gene and 1 harbored OXA-58 type gene.The concordance rate of the results by NaCl inhibition test and PCR was 85.7%. Conclusions Production Of OXA-type carbapenemas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carbapemen resistance in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Xi'an.The OXA-58 type gene is a novel carbapenemase genotype in China.NaCl inhibition test is a convenient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carbapenemases in A cinetobacter baumzmni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某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体内抗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CRE)杆菌分布情况、耐药机制,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检测分析其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NDM-1)基因的表达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ICU患者150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析ICU患者CRE检出情况,统计主要CRE的检出率及在各标本中的检出情况;统计主要CRE菌株对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采用PCR快速检测分析NDM-1基因的表达特点。 结果 在150例ICU患者中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643株,其中CRE菌株为165株(25.66%),且在痰液中存在肠杆菌及CRE菌种占比最高,分别为41.06%及44.85%,在分离出的165株CRE菌株中,主要以黏质沙雷菌(26.06%)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3.64%)及阴沟肠杆菌(20.00%);药敏结果显示在165株CRE菌株中,其中敏感程度最高的为替加环素(100%),其次为环丙沙星(80.00%)及阿米卡星(74.55%);在165株CRE菌株中产DNM-1基因的菌株数量最多,占58.79%,其次为KPC基因与VIM基因,分别为23.03%及18.18%。 结论 某院ICU患者CRE菌种主要为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且对临床中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其中含有的基因型大部分为NDM-1,进一步限制临床治疗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NDM)的分子分型、耐药机制及流行特点等,为医院感染的防控与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丽水医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的产NDM的大肠埃希菌。结合临床药敏、EDTA协同及增效试验与PCR扩增检测blaNDM基因;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采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接合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序列分析等技术研究大肠埃希菌NDM分子分型及耐药的分子机制。 结果 共筛选出9株产NDM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其中3株分离自新生儿科,2株分离自妇科,重症医学科、急诊、血液内科、肾内科各1株;经测定所有菌株的NDM亚型均为NDM-5型,质粒复制子类型均为IncX3型;5株细菌接合试验阳性,分别来自妇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和新生儿科,同时PCR结果表明接合菌的质粒复制子类型为IncX3型;所有菌株呈现多重耐药现象;MLST分型结果显示,这9株大肠埃希菌共有4个ST分型,分别为ST206、ST167、ST354和ST1642,与ERIC-PCR分型结果相一致。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存在携blaNDM-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同时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并能够通过IncX3型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传播。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IRPA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金属酶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从40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共分离出100株IRPA,分离率为24.75%。其中90株(90.0%)IRPA来源于下呼吸道痰液标本;IRPA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ICU);IRPA对阿米卡星最敏感率为73.0%(耐药率为27.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63.0%),哌拉西林(敏感率为59.0%),庆大霉素(敏感率为58.0%),头孢他啶(敏感率为57.0%),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50.0%。仅1株IRPA检测出IMP基因阳性(1.0%),测序为IMP-9型金属酶基因,其余金属酶基因均未检出;oprD2基因缺失的IRPA有65株(65.0%)。结论:我院IRPA主要是由于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引起,且已有IMP-9型IRPA在我院流行,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