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易化技术配合感应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明  陈冬青 《河北医学》2006,12(9):851-854
目的:研究运用易化技术和感应电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影响情况。方法:64例患者为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易化技术加感应电治疗)和对照组(单予易化技术治疗)。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即接受康复治疗。通过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法评定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评定并发症情况。首次评定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再次评定在康复治疗后第10周,由同一医师进行。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及并发症种类及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2级8例,3级22例,4级17例,5级6例,对照组2级13例,3级27例,4级11例,5级2例。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种类及数量分别做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易化技术配合感应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减少瘫肢并发症,使上肢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加快康复进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成针灸配合易化技术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康复组(时照组)40例。采用Fugl-Meyer(FMA)积分评测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测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2组FMA积分、B1积分都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FMA、BI积分改善的差值比较P〈0.01。结论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尤其是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外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组对健侧大脑皮质M1区进行1 Hz的rTMS,对照组予假刺激。治疗前后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Hong Kong edition of functional test for the hemiplegic upper extremity, FTHUE-HK)、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FTHUE-HK、FM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M1区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孙定炯  陈鸣 《海南医学》2015,(2):292-293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之一,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而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尤其是精细能力的恢复难度较大,常伴有屈曲痉挛等异常模式。笔者采用现代康复常用的神经功能电刺激仪配合中医经络学说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磁共振或CT确诊为脑梗死者;2病程在1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NE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NEMS加常规康复组(治疗组)30例,常规康复组(对照组)30例,6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上肢/手分缀、简式Fugl-Meyer上肢功能评价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Brunnstrom上肢/手分级、Fugt-Meyer上肢功能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其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AES组(n=19)和安慰刺激组(n=18)。两组常规治疗相同。TAES组采用KD-2A型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刺激部位选择患侧上肢的4个穴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频率100Hz,脉宽0.2ms,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限;每天治疗1次,每次60min,连续3周共15次;安慰刺激组接受治疗的部位、时间和疗程与TAES组相同,但每次治疗时没有电流输出。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第3周分别用上肢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定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一般情况、FMA-UE评分和MBI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FMA-UE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TAES组FMA-UE和MBI评分的改善较安慰刺激组明显(P<0.05)。结论TAES治疗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治疗效果。上肢严重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功能修复,如增强肌力,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日常生活基本活动能力,并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直接关系到出院后在家庭中的生活质量,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患者得到有针对的训练,早日的生活独立,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上肢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方法:将6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接受治疗为期8周的康复治疗,两组在入院时病程严重程度、年龄、文化程度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接受常规作业治疗结合E-LINK上肢康复训练器,使患者在肌力增强,耐力增加的基础上提高手指灵活度,且E-LINK中的E4000上肢运动控制训练系统,通过手腕、肘、肩部的主动抗阻运动来为患者提供功能性运动控制训练,在训练时该系统还能够为患者储存具体数据,康复师通过数据对其做出有目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只接受作业治疗,康复师利用Bobath和Brunstrom及PNF疗法对患者进行的肩胛带,肘、前臂及手指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尤以手指为主,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通过比较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Fugl-Meyer评分(FMA)。结果:患者在入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MA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经过8周时间的作业疗法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经过8周普通的治疗训练。患者在出院时,治疗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8周对肩关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了不同的方法。通过Fugl-Meyer评分表明治疗组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早期的作业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为患者在日后进行上肢活动康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患者能够不因为上肢的功能不足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制,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了患者的因上肢的问题影响到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56例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和基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和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外展、肩前屈、肘屈曲、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关节活动度及手握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的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和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采取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一种因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研究~([2])表明,55%~75%的偏瘫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常规性的康复训练方式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此问题,例如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多感觉刺激和混合性疗法开始被运用于上肢功能恢复治疗。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研究者在1996年首次在猴脑中发现了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MNs),此后的许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是临床上的难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是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本文观察其对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为优化脑卒中康复策略提供依据。研究采取对比研究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作业治疗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比对照组患者恢复的更好,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提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脑卒中后上肢肢体功能康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阳明经针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将68例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作业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改善有效率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24/33)(χ2=5.82,P<0.05);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腕关节活动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97、3.28、3.62、1.58,P<0.05)。出院时,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阳明经针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活动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患侧手功能和腕部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体感模拟训练(SST)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FES联合SST)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训练8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偏瘫肢体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并比较两组表面肌电图检测结果。 结果训练8周后,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偏瘫Brunnstro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训练8周后,两组肱二头肌RMS值、肱三头肌RMS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FES联合SST在提升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及神经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感觉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感觉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定箱(simple hand evaluation facifities,SHEF)、修订Ashworth量表、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康复评分均有明显改善(SHEF治疗组P<0.001,对照组P<0.05;修订Ashworth P<0.01;MBI P<0.001),但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SHEF P<0.05,修订Ashworth P<0.01,MBI P<0.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实施感觉再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阶梯式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康复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上海市静安区北部地区医疗服务共同体成员单位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闭环康复”的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阶梯式运动想象疗法,而对照组则接受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和注意力无效对照干预,总共干预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 FMA-UE)、积木盒障碍测试(boxing and blocking test, BBT)、改良Ashworth评分(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的评定,并采用手心理旋转测试评价患者干预前的运动想象能力。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5名和36名患者完成研究的所有干预和评定。治疗后两组FMA-UE、BBT、MBI评分均显著改善(t>3.545,P<0.001),试验组FMA-UE总分和近、远端子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2.18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FMA-UE的远端子项目评分变化值与治疗前心理旋转反应时间呈负相关(r=-0.676,P<0.001)。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联合阶梯式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的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其疗效与患者的基线运动想象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临床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可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病情稳定24~48 h内介入综合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FMA)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治疗前后上肢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上肢Fugl-Meyer功能评分及简化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安全且效果理想,可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98-101
目的分析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均连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FI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MA-UE评分。结果两组训练前FI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训练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均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均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FMA-U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均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4周后采用Fugl-Mayer(FMA)量表、STEF和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治疗2周、4周后FMA评分分别为36.37±16.36、44.36±14.58,STEF评分分别为58.75±7.57、73.32±8.81,BI评分分别为57.33±15.26、67.50±13.48,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有提高,且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手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偏瘫伴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取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1次/d,每周5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以下评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提升偏瘫患者的手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