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生就寝拖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睡眠,维持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9-10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邀请大学生问卷星线上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就寝拖延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石河子大学生就寝拖延得分(26.55±5.89)分;拥有电子产品种类(β=0.572, 95%CI=0.017-1.127)、手机依赖戒断(β=0.109, 95%CI=0.018-0.201)、身心影响维度(β=0.752, 95%CI=0.621-0.882)是就寝拖延的影响因素(P均<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0%。结论: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有助于改善就寝拖延,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焦虑症状和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在安徽省六安市某高职学校选取1 826名1~3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QAPMPU)、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研究对象进行手机依赖行为、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高职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为15.6%(285/1 826)。焦虑症状(OR=3.343,95%CI2.545~4.390)和手机依赖(OR=1.910,95%CI1.448~2.519)是睡眠质量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较有焦虑症状且无手机依赖(OR=2.100,95%CI1.794~2.525)和无焦虑症状且有手机依赖(OR=2.011,95%CI1.465~2.759)的学生,既有焦虑症状又有手机依赖的高职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风险最高(OR=4.642,95%CI3.315~6.501)。结论睡眠质量问题在高职学生中的检出率较高,焦虑症状和手机依赖是睡眠质量问题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焦虑症状和手机依赖行为的学生出现睡眠质量问题的危险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FO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采用一般资料、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15、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得分为(21.82±10.41)分,FOH发生率为1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3.453,95%CI =1.250~9.537,P =0.017)、小学文化(OR =3.972,95%CI =1.170~13.483,P =0.027)、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OR =4.701,95%CI =1.339~16.507,P =0.016)、低血糖发作频繁(OR =4.336,95%CI =1.582~11.883,P =0.004)、焦虑(OR =1.095,95%CI =1.029~1.164,P =0.004)是FOH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评估与干预,以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经血管介入栓塞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收治的UIA患者274例根据介入栓塞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或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分为无脑缺血性损伤组165例和有脑缺血性损伤组109例,回顾性分析这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UIA介入栓塞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UIA介入术后脑缺血性损伤患者有109例,占40%,其中34%的患者有明确的脑梗死灶(92例),6%的患者为单纯神经功能障碍(1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脑缺血性损伤组和有脑缺血性损伤组患者年龄(OR=2.547,95%CI=1.388~4.676,P=0.003)、高血压病史(OR=2.525,95%CI=1.307~4.881,P=0.006)、糖尿病史(OR=1.972,95%CI=1.050~3.701,P=0.035)、脑卒中病史(OR=9.325,95%CI=3.564~24.396,P<0.001)、脑动脉斑块粥样硬化(OR=3.680,95%CI=1.523~8.891,P=0.004)、术中血栓(OR=17.031,95%CI=4.042~71.756,P<0.001)及手术时间长短(OR=4.097,95%CI=2.126~7.89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UIA介入栓塞术后形成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病史、脑动脉斑块粥样硬化、术中血栓及手术时间长短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及溶栓治疗不同阶段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57例,其中符合入组条件的为324例,根据CT影像学结果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收集包括淋巴细胞计数在内的相关基线数据,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障碍的评估,使用mRS分别评估3个月和12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OR=0.640, 95%CI=0.420~0.975,P=0.038)、NIHSS(OR=1.330,95%CI=1.232~1.435,P<0.001)和糖尿病(OR=2.203, 95%CI=1.199~4.047,P=0.011)是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淋巴细胞计数(OR=0.555,95%CI=0.347~0.888, P=0.014)、年龄(OR=1.045,95%CI=1.015~1.075,P=0.003)、NIHSS(OR=1.297,95%CI=1.202~1.398,P<0.001)和糖尿病(OR=2.769,95%CI=1.455~5.272,P=0.002)是12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细胞与溶栓后出血转化无显著相关性,高淋巴细胞计数是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DSA评估头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头颅MRI评估脑白质疏松(LA),进一步明确头颈部LAA和LA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31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头颅MRI和DSA检查,同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显著”LA病变组和“无或轻度”LA病变组,然后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其危险因素。结果:LA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程度最高(r=0.30,P<0.001);年龄(OR 1.11,95%CI 1.07~1.15,P<0.001)、高血压(OR 3.64,95%CI 1.61~8.20,P=0.002)、中度颈动脉狭窄(OR 4.49,95%CI 1.54~13.13,P<0.01)和重度颈动脉狭窄(OR4.29,95%CI 1.69~10.90,P=0.002)均是LA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LAA与LA存在相关 性,颈动脉狭窄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周微  张莹  高俊岭  陈进 《浙江医学》2023,45(16):1709-1712,1717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对老年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CMD)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3至9月在杭州市西湖区三 墩镇参加社区体检且年龄≥65 岁的 329 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BMI、血清尿酸水平、匹兹堡睡 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等资料。采用多因素有序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人 CMD 程度的 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人 CMD 轻度 117 例,中度 94 例,重度 105 例。睡眠质量下降发生率为 13.07%。CMD 轻、中、重度组在 BMI、丧偶/离异、独居、尿酸水平、PSQI 总分、PHQ-9 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 PSQI 总分(OR= 1.14,95%CI:1.04~1.25,P<0.05)是老年人 CMD 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CMD 轻、中、重度组 PSQI 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 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睡眠效率评分(OR=1.39,95%CI:1.02~ 1.88,P<0.05)、睡眠障碍评分(OR=1.87,95%CI:1.20~2.91,P<0.05)、日间功能障碍评分(OR=1.45,95%CI:1.06~2.00,P< 0.05)是老年人CMD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对老年人CMD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检索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0篇,涉及14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2.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2~2.74,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3.13,95%CI:1.88~5.23,P<0.001)、经产妇(OR=2.52,95%CI:1.26~5.00,P=0.009)、D–二聚体(OR=1.87,95%CI:1.33~2.63,P<0.001)、剖宫产(OR=2.77,95%CI:2.18~3.53,P<0.001)、糖尿病(OR=2.08,95%CI:1.64~2.64,P<0.001)、高血压(OR=2.82,95%CI:1.96~4.05,P<0.001)、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病史(OR=2.75,95%CI:2.01~3.74,P<0.001)、静脉曲张(OR=5.82,95%CI:2.20~15.4,P=0.001)、子痫/先兆子痫(OR=2.78,95%CI:1.52~5.09,P=0.001)、口服避孕药(OR=1.76,95%CI:1.28~2.42,P=0.001)、产后感染(OR=3.50,95%CI:1.30~9.42,P=0.001)、产后出血(OR=2.16,95%CI:1.60~2.93,P<0.001)、产褥期卧床时间≥72h(OR=2.54,95%CI:2.14~3.02,P<0.001)是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VTE的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中国孕产妇产后VTE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减轻产妇痛苦,较少住院时间,保护产妇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15-118
目的 探讨基于夜间多导睡眠监测的重度与非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临床与睡眠指标差异,及OSAHS 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 年4 月~2020 年6 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OSAHS 患者148 例,对其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确诊LVH,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重度OSAHS 组(AHI>30 次/h)99 例与非重度OSAHS(AHI≤30 次/h)49 例,探讨OSAHS 合并LVH 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重度OSAHS 组比较,重度OSAHS 组男性患病率更高(χ2=13.291,P<0.001)、BMI 值更高(Z=3.805,P<0.001)、FPG 更高(Z=2.037,P=0.042)、合并高血压的例数更多(χ2=15.296,P<0.001)、合并LVH 的例数更多(χ2=10.140,P=0.001)。睡眠指标方面,与非重度OSAHS 组比较,重度OSAHS 组快速眼动(REM)睡眠比例降低(t=3.098,P=0.002)、N1 睡眠比例增加(t=10.769,P<0.001)、N2 期睡眠比例减少(t=9.182,P<0.001)、N3 期睡眠比例减少(Z=4.536,P<0.001)、SM 降低(Z=5.852,P<0.001)、SN 降低(Z=6.654,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6.489(95%CI:1.877~22.435),P=0.003]、重度OSAHS[3.949(95%CI:1.315~11.857),P=0.014]、饮酒[3.121(95%CI:1.270~7.667),P=0.013]、FPG[1.360(95%CI:1.015~1.824),P=0.040]、年龄[1.181(95%CI:1.108~1.258),P<0.001]是OSAHS 合并LVH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度OSAHS 患者较非重度OSAHS 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更高。在OSAHS 合并LVH 的患者中,高血压、重度OSAHS、饮酒、FPG、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社区居民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1 000人,再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居民2 072人,合计3 072例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3 072位居民睡眠质量平均分为(3.19±2.69)分,有221 (7.19%)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参照:已婚,离异OR=3.053,95%CI:1.411~6.604)、性格(参照:外向,内向OR=1.683,95%CI:1.098~2.581)、体育锻炼频率(参照:从不,每周1~4次OR=0.499,95%CI:0.346~0.721;每周5次及以上OR=0.324,95%CI:0.163~0.642)是居民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与睡眠效率呈正相关;客观支持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干扰因素、日间功能障碍和PSQ...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使用情况与睡眠和饮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手机依赖性量表(MPI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三因素饮食问卷R21(TFEQ-R21),对2122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行t检 验、方差分析、两两相关分析及设置哑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PSQI总分、TFEQ-R21的3个因子分(非控制性进食、认知限制进食、情绪性进食)、睡前使用手机、手机使用时间与MPIQ总分均呈显著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提示最终模型的R2值为21.8%(调整后R2为21.5%)。结论 手机的依赖性使用与睡眠障碍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均相关,学校应该对手机依赖性使用人群进行必要的宣教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张雷  浦奎  张素炎  任文琦 《医学争鸣》2006,27(7):648-650
目的: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与非乙醇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联系. 方法: 健康职员202例均无过量饮酒史,无HBV及HCV病毒感染的证据. 脂肪肝的诊断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判定. 结果:在202例受试者中发现NAFLD 68例(34%). 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OR=2.25,P=0.014),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对NAFLD的发病无影响. 冠心病家族史增加多项代谢异常(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而导致NAFLD的发生. 结论:冠心病家族史是NAFLD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艾滋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3月—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从北京地区艾滋病社会组织招募765例HIV/AIDS患者进行在线调查,调查内容为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艾滋病心理痛苦量表。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数据765份,被调查HIV/AIDS患者艾滋病心理痛苦检出率83.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固定工作(OR=5.004,95%CI=1.867~13.410,P=0.001)、接受抗病毒治疗1~3年(OR=2.613,95%CI=1.354~5.044,P=0.004)、不按时服药(OR=31.277,95%CI=4.143~236.092,P=0.001)是艾滋病心理痛苦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已婚(OR=0.320,95%CI=0.187~0.550,P<0.001)、坚持使用安全套(OR=0.267,95%CI=0.127~0.563,P=0.001)、确诊时间长(OR=0.115,95%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对在校大学生364人进行方便取样问卷调查,以CIAS-R总分≥65分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指标;同时调查有关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的职业等情况。结果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09%,男性13.04%,女性11.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女性CIAS-R总分(54.10±9.94)明显高于男性(51.42±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32)。MPAI结果显示,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民主的家庭类型(OR=1.491, 95%CI=1.038~2.142)以及不良的学习成绩(OR=2.472, 95%CI=1.467~4.168)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可能互为因果,非民主类型的家庭是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睡眠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与中医体质相关,但关于睡眠时间、入睡时刻对阴虚体质的影响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入睡时刻对阴虚体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体检人群中施测。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中的阴虚质亚量表评价受试者阴虚体质程度,根据得分均值将调查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睡眠时间和入睡时刻的信息分别由调查员询问“你平均每天睡觉时间是多少”和“你平常几点入睡”进行收集。将睡眠时间分为<6.0 h/d、6.0~6.9 h/d、7.0~7.9 h/d、8.0~8.9 h/d和≥9.0 h/d,入睡时刻分为<23:00、23:00~23:59、≥24:0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和入睡时刻对阴虚体质的影响。结果 共发放问卷2 170例,回收问卷 2 170例,删除442例,共纳入1 728例,有效回收率为79.6%。1 728例患者阴虚质亚量表得分为(23.5±15.0)分,将得分≥23.5分设为高分组,得分<23.5分为低分组。其中高分组884例,低分组84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睡眠时间7.0~7.9 h/d为参照,睡眠时间<6.0 h/d〔OR=1.926,95%CI(1.014,3.658)〕、6.0~6.9 h/d〔OR=1.503,95%CI(1.115,2.027)〕、≥9.0 h/d〔OR=1.975,95%CI(1.087,3.589)〕是阴虚体质的危险因素(P<0.05);以入睡时刻≥24:00为参照,入睡时刻为<23:00〔OR=0.576,95%CI(0.413,0.803)〕和23:00~23:59〔OR=0.579,95%CI(0.438,0.765)〕是阴虚体质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睡眠时间不足或过长,以及凌晨以后入睡均增加阴虚体质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INC00460在人ccR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611例人 ccRCC的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应的患者的临床信息,然后提取LINC00460在人ccRCC中的表达谱数据。分析 LINC00460在人ccRCC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ccRCC组织中LINC00460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合患 者临床病理学相关参数分析显示,LINC00460高表达与更高的病理学分期(I/II期vs.III/IV期, OR =2.82, 95% CI =1.96~4.07, P <0.001)、T分期(T1/2vs.T3/4, OR =2.65,95% CI =1.84~3.84, P <0.001)、N分期 (N0vs.N1, OR =7.80,95% CI =2.12~50.40, P =0.007)、M分期(M0vs.M1, OR =3.22,95% CI =1.91~5.61,P <0.001)和组织学分级(G1/2vs.G3/4, OR =2.08,95% CI =1.46~2.95, P <0.001)相关。Cox回归分析 显示,LINC00460是影响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 HR =1.05,95% CI =1.01~1.10, P =0.010)。结论:人 ccRCC组织中LINC00460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其高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预后更差相关,因此, LINC00460可能是预测肾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COVID-19疫情下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参与抗疫情况及疫情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提升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教育提供支持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指南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受访者基本信息、获取COVID-19疫情信息情况、参与抗疫情况、疫情对自我职业认同感影响四个方面。对温州医科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及云南中医药大学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此次疫情对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321份。受访者中,男1 347人,占40.6%;女1 974人,占59.4%。共产党员198人,占6.0%;非共产党员3 123人,占94.0%。低年级2 129人,占64.1%;高年级1 192人,占35.9%。70.6%的学生关注COVID-19知识时间大于30 min/d;72.4%的学生主动学习COVID-19知识;92.4%的学生阅读过国家发布的COVID-19指南。59.0%的学生有意愿主动报名参与一线抗疫,23.6%的学生参与了本次抗疫。87.7%的学生认为此次疫情对自我职业认同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就读年级(OR=1.653,95%CI=1.314~2.080,P<0.001)、COVID-19知识关注时间(OR=0.633,95%CI=0.500~0.803,P<0.001)、COVID-19知识学习方式(OR=1.750,95%CI=1.380~2.220,P<0.001)、阅读国家发布的COVID-19指南情况(OR=2.264,95%CI=1.630~3.144,P<0.001)、参与一线抗疫意愿(OR=7.334,95%CI=5.529~9.729,P<0.001)、此次抗疫参与情况(OR=1.543,95%CI=1.101~2.12,P=0.012)是影响疫情下自我职业认同感变化的独立因素。结论:在疫情下,多数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能积极学习COVID-19知识,参与防疫抗疫,职业认同感较强。增加重大事件关注时间、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权威专业知识、提高重大公卫事件参与意愿和实践,能促进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自我职业认同感,高年级学生更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识别临床中并发HAP的高危患者。 方法 依照入组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20年3月发病的1 023例幕上sICH患者,并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与提前外科干预策略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Risa-MIS-ICH)”的回顾性队列。通过检索院内病历系统,收集HAP发生情况、人口学、影像学等信息,根据诊断标准,以是否发生HAP作为结局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更短的)发病至入院时长、体温升高、脉搏增快、意识障碍等18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1.607,95%CI:1.031~2.504,P=0.036)、意识障碍(GCS 9~12分vs 13~15分:OR=15.122,95%CI:4.400~51.973,P<0.001;GCS 3~8分vs 13~15分:OR=18.504,95%CI:5.201~65.831,P<0.001)、生活功能障碍(mRS评分:OR=1.618,95%CI:1.259~2.081,P<0.001)、药物降颅压治疗(OR=2.216,95%CI:1.160~4.237,P=0.016)、采用外科手术治疗(OR=2.445,95%CI:1.351~4.427,P=0.003)是幕上sICH患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男性、意识障碍、生活功能障碍、采用药物降颅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是幕上sICH患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进行重点监测,以便及早诊治,改善相关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