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检测Galectin-3和骨桥蛋白(OP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0例乳腺IDC和3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Galectin-3、OPN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Galectin-3在乳腺IDC和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差异(2χ=47.814,P=0.000),OPN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DC组,Galectin-3表达强度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s=0.300,P=0.002;rs=0.335,P=0.001),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PN的表达强度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s=0.236,P=0.018;rs=0.389,P=0.000;rs=0.404,P=0.000),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Galectin-3与OP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rs=0.266,P=0.007)。结论:Galectin-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在乳腺病变中检测Galectin-3的表达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高表达Galectin-3、OPN的乳腺IDC具有更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对二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其成为乳腺ID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钼靶显示微钙化的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对31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钼靶摄影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斜位片,判断有无微钙化,并与肿瘤类型、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C-erbB-2等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临床指标与钼靶钙化的关系.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组中微钙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微钙化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以I期为对照,II期OR=1.822(95% CI 1.013~3.276),III期OR=3.646(95% CI 1.772~7.50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OR=1.761(95%CI 1.124~2.760),P〈0.05].微钙化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1.710(95%CI 1.078~2.712),P〈0.05],与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 =1.597(95%CI 1.023~2.494),P〈0.05].结论 钼靶微钙化阳性患者更倾向于临床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阳性表达,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用于术中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初次手术的术中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290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hemithyroidectomy,HT)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状腺全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TT)组(P<0.001)。手术方式不影响结构持续性/复发性疾病的发生(HR=2.848,95%CI=0.321~25.294,P=0.348)。淋巴结总转移数>5枚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14.5 mm(OR=5.838,95%CI=2.295~14.850,P<0.001)、肿瘤位于上份(OR=2.765,95%CI=1.154~6.624,P=0.023)、Ⅲ区淋巴结有转移(OR=17.310,95%CI=7.053~42.481,P>0.001)。结论:目前结果支持术中提示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SLN转移患者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建立SLN、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542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LN转移的危险因素、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肿瘤大小、脉管癌栓(LVI)、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均是影响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病理类型、LVI、SLN转移数均是影响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肿块位置、乳房手术方式、组织学分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细胞增殖指数(Ki-67)、分子分型均与SLN转移、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肿瘤大小(OR=2.12,95%CI:1.12~3.57,P<0.01)、LVI(OR=3.77,95%CI:1.94~7.31,P<0.01)是影响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浸润性导管癌(Non-IDC)(OR=7.20,95%CI:1.48~34.94,P<0.05),SLN转移数≥3枚(OR=10.74,95%CI:1.80~64.07,P<0.01)是影响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理肿瘤大小、LVI可以作为预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SLN转移的指标;病理类型、SLN转移数可以作为预测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指标。肿瘤直径大、伴LVI的乳腺癌患者应更加谨慎选择单纯行SLNB;有SLN转移的Non-IDC患者或SLN转移数≥3枚建议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TG)术与近端胃切除(proximal gastrectomy,PG)术治疗近端胃癌的价值。方法:收集TG与PG治疗近端胃癌的文献,评估2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5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营养状况,使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文献25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篇。PG组和TG组总并发症发生率(OR=1.93,95%CI=0.97~3.85,P=0.060)、吻合口漏(OR=0.74,95%CI=0.31~1.76,P=0.490)、肠梗阻(OR=0.45,95%CI=0.13~1.50,P=0.190)、反流性食管炎(OR=4.82,95%CI=0.94~24.62,P=0.060)、复发率(OR=2.45,95%CI=0.96~6.25,P=0.060)、5年生存率(OR=1.03,95%CI=0.55~1.93,P=0.930)、病死率(OR=1.35,95%CI=0.73~2.50,P=0.34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WMD=-11.14,95%CI=-17.81~-4.48,P=0.001)、术中出血量(WMD=-425.60,95%CI=-559.75~-291.46,P=0.000)、手术时间(WMD=-37.24,95%CI=-62.76~-11.72,P=0.004)、吻合口狭窄(OR=2.65,95%CI=1.11~6.33,P=0.03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组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吻合口狭窄优于PG组,PG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TG组。结论:TG术治疗近端胃癌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自然  朱娟英 《浙江医学》2021,43(15):1619-1623
目的分析Ki-67在三阴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患者269例,其中三阴性型160例,HER-2过表达型109例。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0年1月或患者死亡。比较三阴性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IDC中Ki-67表达情况(≥25%为高表达,<25%为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Ki-6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IDC患者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IDC患者Ki-67表达情况及年龄、月经状态、病灶直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性乳腺IDC患者Ki-67表达情况与月经状态无关(P>0.05),与年龄、病灶直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均P<0.05)。HER-2过表达型乳腺IDC患者Ki-67表达情况与年龄、月经状态无关(均P>0.05),但与病灶直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均P<0.05)。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ID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阴性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IDC中Ki-67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Ki-67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这两类乳腺癌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274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NSLN状态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4例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NSLN转移92例(3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3)、脉管浸润(P =0.031)、SLN转移灶大小(P=0.002)、SLN(+)/SLN比率(P<0.001)、分子分型(P<0.001)与NSLN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OR=1.452;95% CI:1.020-2.068;P=0.039)、SLN微转移(OR=0.140;95% CI:0.030-0.663;P=0.013)、SLN(+)/SLN比率(OR=3.533;95%CI:1.834-6.806;P <0.001)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以Luminal A作为参考,Luminal B(OR=3.994,95% CI:1.961-8.131;P<0.001)和HER2过表达型(OR=3.252;95% CI:1.057-10.004;P=0.040)发生NSLN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三阴性乳腺癌发生NSLN转移风险并未明显增加(OR=1.560;95%CI:0.658-3.698;P =0.313)。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是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Luminal B和HER2过表达型更易出现NSLN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1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IDC患者组织标本中CD117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的表达情况,分析和评价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对ID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CD117蛋白的表达与IDC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并与ER(r=5.28,P=0.03)、PR(r=4.67,P=0.04)、HER2(r=6.21,P=0.0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CD117蛋白的表达在ID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检测是判断ID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M-IDC)MRI瘤周水肿征联合邻近血管征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16年1月~2022年12月103例M-ID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根据乳腺MRI T2WI瘤周水肿征及动态对比增强(DCE)邻近血管征分为双阳性组(有瘤周水肿征又有邻近血管征)56例、双阴性组(无瘤周水肿征和无邻近血管征)47例,比较两组年龄、肿瘤大小、Ki-67表达水平、组织学分级、淋巴血管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等,研究MRI瘤周特征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双阳性组年龄偏大、肿瘤大小、Ki-67水平多呈高表达较大,而双阴性组组织学分级较低、淋巴血管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少见(均P<0.05);双阳性征组分子亚型三阴性型(20/21,95.2%)和HER-2阳性型(8/10,80.0%)比Luminal A型(5/26,19.2%)出现的概率更大。结论 M-IDC MRI瘤周水肿征联合邻近血管征与临床病理关系密切,能为制定更优化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检索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0篇,涉及14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2.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2~2.74,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3.13,95%CI:1.88~5.23,P<0.001)、经产妇(OR=2.52,95%CI:1.26~5.00,P=0.009)、D–二聚体(OR=1.87,95%CI:1.33~2.63,P<0.001)、剖宫产(OR=2.77,95%CI:2.18~3.53,P<0.001)、糖尿病(OR=2.08,95%CI:1.64~2.64,P<0.001)、高血压(OR=2.82,95%CI:1.96~4.05,P<0.001)、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病史(OR=2.75,95%CI:2.01~3.74,P<0.001)、静脉曲张(OR=5.82,95%CI:2.20~15.4,P=0.001)、子痫/先兆子痫(OR=2.78,95%CI:1.52~5.09,P=0.001)、口服避孕药(OR=1.76,95%CI:1.28~2.42,P=0.001)、产后感染(OR=3.50,95%CI:1.30~9.42,P=0.001)、产后出血(OR=2.16,95%CI:1.60~2.93,P<0.001)、产褥期卧床时间≥72h(OR=2.54,95%CI:2.14~3.02,P<0.001)是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VTE的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中国孕产妇产后VTE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减轻产妇痛苦,较少住院时间,保护产妇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在乳腺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预测依据。方法 试验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初诊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记录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预后相关因素,追踪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Ki67、PGRMC1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试验的50名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ERa阳性表达率为48.0%,共24例;PR阳性表达率为42.0%,共21例;Ki67阳性表达率为4%,共2例;PGRMC1阳性表达率为70.0%,共35例。PGMRC1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间有明显相关性(OR=1.60,95%CI:1.11~2.29;OR=1.12,95%CI:1.02~1.23),PGRMC1表达阳性程度越高,患者复发可能性越大(P=0.011),远期生存情况越差(P=0.028)。结论 PGRMC1与常见预后因子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间存在关联,与患者疾病复发、远期生存情况存在关联,其很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曹志红  陈颖 《医学综述》2013,19(3):538-540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乳腺导管内癌(DCIS)发生的关系,为判定乳腺癌的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2例IDC(Ⅰ~Ⅱ期22例、Ⅲ期60例)及33例DCIS组织中E-Cad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E-Cad在IDC组中强阳性表达率低于DCIS组(P<0.05);在Ⅲ期乳腺癌组中强阳性率低于Ⅰ~Ⅱ期(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强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P<0.05)。VEGF在IDC组中强阳性表达率高于DCIS组(P<0.05);在Ⅲ期乳腺癌组中强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P<0.05)。结论 E-Cad在ID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DCIS组织,VEGF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DCIS组织,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且两者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婷  廖登辉  王亚冬  甘霖  闵捷  曾真  吕钢 《重庆医学》2015,(28):3959-3961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方法综合比较中国的年轻女性乳腺癌(≤35岁)与中老年乳腺癌(>35岁)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系统地收集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合并 OR 值及其95% CI 。结果纳入合格研究文献31篇,文献质量评价多在6~7分,纳入文献质量较高;年轻乳腺癌和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误诊率、临床0~Ⅱ期或Ⅰ~Ⅱ期,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组织学Ⅲ级和淋巴结转移阳性,OR 值分别为6.42(95% CI :4.22~9.79)、0.61(95% CI :0.50~0.74)、2.25(95% CI :1.69~2.99)、1.73(95% CI :1.23~2.43)、1.80(95% CI :1.23~2.43)。结论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相比,年轻乳腺癌具有误诊率高、临床分期晚、浸润性癌比例高、组织学分化差及易发生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提示对年轻乳腺癌的筛查和治疗可能应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i-67、P53及CA153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8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16例)和淋巴结无转移组(52例),检测各组Ki-67、P53及CA153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BMI、是否绝经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307,95% CI:1.485~5.452)、肿瘤直径(OR=1.725,95% CI:1.118~2.974)、Ki-67(OR=3.320,95% CI:2.907~10.781)、P53(OR=1.864,95% CI:1.206~3.224)及CA153(OR=2.113,95% CI:1.390~4.942)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INC00460在人ccR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611例人 ccRCC的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应的患者的临床信息,然后提取LINC00460在人ccRCC中的表达谱数据。分析 LINC00460在人ccRCC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ccRCC组织中LINC00460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合患 者临床病理学相关参数分析显示,LINC00460高表达与更高的病理学分期(I/II期vs.III/IV期, OR =2.82, 95% CI =1.96~4.07, P <0.001)、T分期(T1/2vs.T3/4, OR =2.65,95% CI =1.84~3.84, P <0.001)、N分期 (N0vs.N1, OR =7.80,95% CI =2.12~50.40, P =0.007)、M分期(M0vs.M1, OR =3.22,95% CI =1.91~5.61,P <0.001)和组织学分级(G1/2vs.G3/4, OR =2.08,95% CI =1.46~2.95, P <0.001)相关。Cox回归分析 显示,LINC00460是影响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 HR =1.05,95% CI =1.01~1.10, P =0.010)。结论:人 ccRCC组织中LINC00460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其高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预后更差相关,因此, LINC00460可能是预测肾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化疗前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76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组织中MRP1和BCRP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块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雌激素受体(ER)和癌基因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RP1阳性表达率为74.1%(60/81),其表达与肿瘤最大直径(rs=0.802,P=0.001)、TNM分期(rs=0.804,P=0.001)、HER2表达(rs=0.645,P=0.000)正相关,与ER表达(rs=-0.362,P=0.001)负相关,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BCRP阳性表达率为29.6%(24/8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266,P=0.016)和HER2表达(rs=0.241,P=0.03)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rs=-0.303,P=0.006)和ER表达(rs=-0.420,P=0.001)负相关,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及TNM分期无关。而MRP1表达与BCRP表达间未见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RP1和BCRP表达与无病生存期相关(P<0.05),与总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RP1高表达,BCRP呈低表达,两者可能参与肿瘤的进展过程,并与HER2和ER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评估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N1)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同时卵巢抑制治疗,对远期复发、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0月该院诊治的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167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根据化疗期间有无接受卵巢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5例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该组接受6周期化疗且化疗开始前给予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进行药物卵巢去势,化疗结束后接受5年、规范的内分泌治疗。B组112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该组患者仅接受6周期化疗+5年内分泌治疗。结果  截止2015年底,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A组的5年无病生存期优于B组;A组与B组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5年生存期提高10%,具有临床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卵巢去势、脉管浸润结果及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年龄≤45岁、激素受体阳性及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同时接受卵巢去势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治疗疗效。脉管浸润情况及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