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泞珊  龚金铃  陈菲  黄雪  卓忠雄 《重庆医学》2016,(26):3655-3657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评价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 对23例多普勒彩超发现的可疑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分别行超微血流成像(SMI),超声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种检查,比较SMI与DSA、超声造影与DSA,以及SMI与超声造影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15例,重度狭窄8例;超声造影显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13例,重度狭窄10例;DSA显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13例,重度狭窄10例.SMI与DSA、超声造影与DSA及SMI与超声造影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38、0.823、0.819.SMI与超声造影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对颈内动脉闭塞有超声造影相似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常规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SMI及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评价SMI与CEUS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结果 SMI与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08,P<0.05)。SMI和CEUS检测到的大部分新生血管位于同一位置。以CEUS评分为诊断标准,SM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达0.895,P<0.05,SMI评分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敏感度88%,特异度80%。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梗病史、高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是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SMI评分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P<0.05)。结论 SMI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便捷、有效的技术;脑梗病史、高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是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丹东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80例(92个斑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CEUS)与SMI检查,比较SMI、CEUS对新生血管的检出情况。根据是否为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7例)和非脑梗死组(43例),比较两组行SMI检查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SMI及CEUS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新生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及CEUS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个斑块中,斑块厚度<2.5 mm有29个,斑块厚度为2.5~3.5 mm有32个,斑块厚度为>3.5 mm有31个。SMI及CEUS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厚度与新生血管分级均呈正相关(rs=0.684、0.704,P=0.005、0.01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数量与SMI评分均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等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从而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对1 506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颈动脉彩超及血清hs-CRP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814例),单支病变组(341例),双支病变组(131例)和三支病变组(220例),检测IMT、hs-CRP及计算斑块指数.结果 对照组IMT、斑块指数及hs-CRP与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IMT及斑块指数与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在冠心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彩超检测颈动脉IMT和斑块指数及测定血清hs-CRP浓度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观察其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为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近年来,颈动脉斑块成为脑栓塞源的危险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一直是临床神经科医生关注的热点。我们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及25例正常体检进行颈动脉斑块及其他危险因素分析,为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47个颈动脉斑块,术前行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并构建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与稳定斑块组(t=1.581,P<0.001)。易损斑块的灰阶中位数明显低于稳定斑块(t=5.076,P<0.001);易损斑块的标准化管壁指数高于稳定斑块(t=2.314,P=0.025);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最大面积狭窄率、厚度及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灰阶中位数值34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68.0%、特异性81.8%、准确性74.5%、阳性预测值81.0%、阴性预测值69.2%,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标准化管壁指数0.645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60.0%、特异性81.8%、准确性70.2%、阳性预测值78.9%、阴性预测值64.3%,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结论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利用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数定量评估斑块成分、血管负荷,对诊断易损斑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性病变(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接近闭塞、狭窄后支架置入、狭窄后内膜切除)与闭塞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影像检查方法,受试者279例,分成4组(A组为中度狭窄,B组为重度狭窄,C组为接近闭塞,D组为支架置入术或内膜切除术),计算各组5年内闭塞的发生率,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闭塞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及与其声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102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对所有入选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并根据斑块内部回声将斑块分为低回声、强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4种类型,采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斑块造影增强强度、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比值(ratio)。结果 102例斑块常规超声显示,低回声39例(38.24%),强回声8例(7.84%),等回声25例(24.51%),混合回声30例(29.41%);与强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斑块相比,低回声斑块造影增强强度、ratio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回声斑块造影增强强度、ratio与强回声、等回声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声斑块造影增强强度与造影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呈正相关(r=0.874,P<0.05)。结论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情况,且造影强化程度分级与斑块内生成新生血管数量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1033-1036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与其临床症状关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146例,根据是否出现脑血管事件分为有临床症状组96例和无临床症状组50例。应用SMI技术及超声造影(CEUS)技术观察斑块内有无新生血管并进行分级,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通过一致性分析将SMI技术和GEUS技术进行比较,并分析2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有临床症状组和无临床症状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厚度分别为(3.09±0.79)、(2.89±0.49)m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症状组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者80例(83.33%);无临床症状组中,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者20例(40.00%);有临床症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者比例显著高于无临床症状组(Z=-6.488,P<0.05)。有临床症状组和无临床症状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SMI分级与CEUS分级均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SMI检查结果中,颈动脉斑块内有血流信号者100例,其中有临床症状组80例,无临床症状组20例;颈动脉斑块内无血流信号者46例,其中有临床症状组16例,无临床症状组30例。GEUS检查结果中,颈动脉斑块内有血流信号者109例,其中有临床症状组81例,无临床症状组28例;颈动脉斑块内无血流信号者37例,其中有临床症状组15例,无临床症状组22例。SMI技术预测发生临床症状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40.0%。GEUS预测发生临床症状的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56.0%。结论 SMI技术可简便易行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同时,新生血管的程度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SMI技术对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珐:对120例维吾尔族患者的颈动脉系统进行超声检测.检测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IMT分为内中膜厚度正常组和内中膜增厚组(即IMT<0.9mm组和IMT≥0.9mm组),并抽血化验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尿酸,详细记录血压、体重指数。结果:内中膜增厚组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有关(P<0.05)。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龄、高收缩压和脉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是维吾尔族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 2017 年12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 238 例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 体检人群分为CAS 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脂(TG)进行检测,以及对相 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6 238 例体检者检出1595 例CAS,患病率为25.57%。CAS 患病率随年 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3.31% vs 14.16%)。CAS 组与对照组年龄、体重指数、SBP、TG、 TC、LDL-C、HDL-C、吸烟史及运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LDL-C[Ol ^ R=8.797(95% CI:5.211,19.467)]、性别[Ol ^ R=1.241(95% CI:1.045,0.985)]、年龄[Ol ^ R=5.235(95% CI :2.321,15.675)] 及SBP[Ol ^ R=4.845(95% CI :2.156,10.954)] 为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正常人 群CAS 患病率较高,应常规筛查CAS 并积极干预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口腔超声检测烟雾病患者颈内动脉颅外远段血流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DSA证实为烟雾病患者,
用经颈超声检测颈内动脉近段和颈总动脉、经口腔超声检测颈内动脉颅外远段,检测指标包括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
血流速度。结果14例均为单侧烟雾病患者。患侧颈内动脉颅外远段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低于对侧,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内动脉近段与远段相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无显著差异。患
侧颈总动脉内径与对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侧,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口腔超声能够获得颈内动脉颅外远段血流信息,有助于烟雾病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平 《四川医学》2009,30(10):1590-159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对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7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6.25%,对照组为25.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TG升高是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 )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09例T2DM患者,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斑块组(A组)及非斑块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血脂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A组年龄、BMI、FBG、HbA1c、收缩压、TC、TG、LDL-C、SU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收缩压、LDL-C、SUA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LDL-C、SUA在 T2DM 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对54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指数与CHD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斑块与CHD患病率及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并比较他们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均较非CHD组显著增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HD患病率及冠脉Gensini积分也显著增加(P〈0.01),而CHD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危险因素基本相似。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HD有显著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41例脑动脉硬化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指标外周血白细胞HCMV pp65,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详细记录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动脉硬化相关因素,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等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1.71%,34.15%,12.20%和51.47%,54。41%,33.82%),有统计学差异(P〈0。05);HCMV活动性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67%和7.4%),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54%和20.5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