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作为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术后食管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方法存在各种缺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类组织细胞工程材料、生物制剂黏膜下注射和细胞组织移植等新方法对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预防效果。本文对防治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3.
自从1968年应用高频电流在内镜下成功切除胃内息肉后,陆续又有块状活检(1984年)和透明帽技术(1993年)问世,随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mucosal resection, EMR)开始普遍推广.目前,EMR在日本已成为治疗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EGC)标准技术,而欧美国家也开始逐渐接受并常规应用.1994年Takekoshi等发明了尖端带有陶瓷绝缘头的新型电刀(IT刀),它使黏膜切开更安全,也使得对较大的胃肠道黏膜病变行一次性完整切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杂志》2022,(20):1506-15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的效果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因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行ESD治疗、剥离范围≥3/4环周的81例患者, 其中男51例, 女30例;年龄(62.09±7.95)岁,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口服醋酸泼尼松组(28例)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30例)。分析术后12周3组患者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内镜下探条扩张次数, 比较手术前后Atkinson分级和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QLQ-OES18)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组食管黏膜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5(CHST15)mRNA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组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患者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2.6%(19/23)、46.4%(13/28)和20.0%(6/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探条的扩张次数[M(Q1, Q3)]分别为 2(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ESTD)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行ESTD或ESD治疗30例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在病灶开始标志至完整剥离时间(min)、剥离面积(cm2)、单位时间切除率(mm2/min)、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STD组与ESD组在病灶开始标志至完整剥离时间为[(53.20±11.82)vs(74.20±21.64)]min、剥离面积[(10.33±2.56)vs(7.19±4.12)]cm2、单位时间切除率[(20.17±5.89)vs(9.80±4.81)]mm2/min,剥离的最长径向[(5.4±1.8)vs(3.8±1.6)]cm,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均为100%,一次性完整切除率(ESTD/ESD)为93.3%vs86.7%。ESD组3例术中出血、1例穿孔,ESTD组无出血、穿孔等;ESTD组术后5例狭窄,ESD组3例狭窄。结论ESTD与ESD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对于食管大面积的病变,可优先选择ESTD治疗;ESTD具有操作时间短、剥离速度快、剥离面积大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邱枫 《新疆医学》2000,30(1):11-12
目的:探索内镜下置入带膳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狭窄患者,采用胃镜下放置带膜记忆合金网状食管支架进行治疗。结果:近期效果显著,吞咽困难缓解超过二级,但对生存期无明显改善,主要并发症除了肿瘤内生性及过生性生长和致死性大出血,鳞状上皮坪生及肉芽组织反应也是造成再狭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内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狭窄是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及其术后或放疗、化学灼伤后的严重并发症。经胃镜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和贲门癌引起的恶性狭窄具有解除吞咽困难、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内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应用带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引起的恶性食管狭窄的效果 ,对 13例食管恶性狭窄者行内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均一次安置成功。 12例患者摄食能力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 1例合并食管—气管瘘症状得到缓解。1例摄食能力无变化 ,总有效率达 92 .3 % (12 /13 )。术后吞咽困难明显好转 ,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认为应用带膜金属自膨式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 ,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探条扩张、气囊扩张和食管内支架等方法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探条扩张、气囊扩张和食管内支架治疗的93例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探条扩张者56例,显效39例(69.6%),有效12例(21.4%),无效5例(8.9%),总有效率91.0%;气囊扩张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3.3%;放置食管支架31例,29例放置1次成功。吞咽困难缓解时间为3~10个月。结论根据食管狭窄的性质选择内镜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胃镜检查发现的食管病变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20例食管病变,最大直径0.5~7.0cm(平均2.6cm)。18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0.0%(18/20)。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15~150分钟,(平均45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30ml,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内镜下治疗的出血;1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三腔管食管囊压迫出血部位成功止血,ESD出血发生率5.0%(1/20)。1例食管囊肿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5.0%(1/20)。术后随访11例,随访期1~3个月(平均1.5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是治疗食管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3.
14.
食管癌术后及晚期食管癌患者常常出现食管狭窄,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饥饿性死亡。我们于1997年8月~1998年7月在内镜下安放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9例,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明显好转。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6~75岁,平均66.8岁。均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创面局部喷洒硫糖铝凝胶和苦参素(OM)的混合液对食管瘢痕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并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内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ESD。依据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术后创面喷洒硫糖铝凝胶与OM注射液的混合液,对照组术后创面喷洒硫糖铝凝胶。观察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个月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吞咽困难程度评分并计算食管再狭窄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2个月创面瘢痕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45.0%,P<0.05)。术后2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未见溃疡,局部可见瘢痕形成,部分患者狭窄处黏膜皱襞向管腔中央聚集。对照组18例患者完全愈合,1例呈愈合期溃疡灶(H1期),1例为瘢痕期溃疡灶(S1期)。研究组吞咽困难程度评分[(1.842±1.112)分vs.(2.526±0.905)分]与食管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当次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诊断结肠良性肿瘤的21例患者,在结肠镜下用海博水刀当次行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黏膜下剥离术,按先近端再远端原则,用钛夹部分及全部封闭创面,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21例患者,38部位行ESD治疗,术后便血1例,气腹1例,皮下气肿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海博水刀ESD技术当次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安全可行,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址忠  刘功成 《湖南医学》1999,16(4):311-312
  相似文献   

18.
食管间质瘤是食管常见的黏膜下病变,多来源于固有肌层;多为良性,生长缓慢,但有恶性倾向。故发现后,大多要求尽早处理。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内镜具有侵袭性小的优点[1],但容易发生穿孔;护理人员的恰当配合至关重要。现对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开展的12例食管间质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食管狭窄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3):345-345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38~78岁,平均5S岁。吞咽困难Stroller分级:O级:完全不能进食或进水困难26例;Ⅰ级:可进流质饮食6例;Ⅱ例:可进半流质饮食4例;Ⅲ级:能正常进食0例。经内镜、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为晚期食管、贲门癌22例,术后吻合口狭窄8例,贲门失弛缓症5例,食管良性狭窄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并穿孔1例。选用日本Pentax FG-29V纤维胃镜,美国CooK公司PVED食管球囊扩张导管、导丝、支架释放器、国产带膜灯笼口镍钛合金记忆支架和丝线。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科自1996年5月~1997年11月在内镜下安置国产镍钛合金食管支架治疗10例食管狭窄,术后患者皆能进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32~68岁.10例患者皆有吞咽困难主诉,其中完全不能进食5例,能进流质2例,进半流质3例.病因均经胃镜与病理确诊,食管下段癌4例,食管中段癌3例.食管硫酸灼烧疤痕1例,食管癌术术后2个月疤痕狭窄1例,肺癌致气管食管瘘1例.狭窄直径2~5mm,狭窄长度5~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