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因子kappaB(NF-κB)抑制蛋白(IκB)是NF-κB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主要调节NF-κB的激活及转录。目前研究认为,IκBα是Iκ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IκBα在所有真核生物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介导了多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基因病等的发生。本文对IκBα的结构、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生物学功能、与免疫及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NF-κB/I-κB在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 0 .5mmol/L过氧化氢 (hydrogenperoxide ,H2 O2 )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采用胎盘蓝染色检测细胞死亡率 ,乳酸脱氢酶 (LDH)测定试剂盒检测其释放率 ,末端标记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blot检测NF κB内源性抑制蛋白I κB (inhibitorκB ,I κB)含量 ,免疫组化检测NF κB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结果】①H2 O2 损伤 3h ,心肌细胞死亡率和LDH释放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②H2 O2 损伤 2 4h ,出现大量心肌细胞凋亡 ;③I κB在H2 O2 损伤 5min即减少 ,15min时减至最低 ,而后逐渐恢复 ;④H2 O2 损伤 0 .5h可引起心肌细胞中NF κB从胞浆向胞核移位 ,2h后复位 ;⑤与单纯损伤组比 ,NF 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LDH释放率 (P <0 .0 1)。【结论】在H2 O2 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 ,既有坏死 ,又有凋亡的发生 ,而NF κB/I 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介导了H2 O2 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NF-κB与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转录因子家族,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活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NF-κB活性的增加与多发性骨髓瘤(MM)瘤细胞的生存能力增强相关,复发和化疗耐药的MM细胞株NF-κB活性明显升高。IκB磷酸化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阻断抑制性因子IκB的磷酸化降解,从而维持NF-κB与IκB结合的状态,使NF-κB活性受抑制。抗NF-κB治疗能特异抑制耐药及敏感的骨髓癌细胞株生长,而对正常造血细胞无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治疗MM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IκB激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核因子κB(NF κB)参与机体绝大多数生物过程的调控 ,尤其是在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NF κB抑制物 (IκB)激酶 (IKK)是NF κB通路中关键的激酶 ,通过作用于IKK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NF-κB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F κB信号途径涉及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本综述详细描述了近年来有关NF κB信号途径组成、活化信号、活化与调节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调节炎症的机制。方法以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麻醉后作腹部正中2 cm切口,不做其他操作,随即关腹。脓毒症组(Clp组):麻醉后作腹部正中2 cm切口,从腹腔找出盲肠后结扎其1/2长度,用20 G针贯穿两次,挤出粪便然后将盲肠放回腹腔,随即关腹。白藜芦醇组(Res+Clp组):术前5 d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每天一次,用量15 mg/kg,其余操作均与Clp组相同。所有大鼠术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30 ml/kg复苏。观察18 h肾脏病理、肾功能改变;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 Pp65、IKK-β和IκBα的表达。结果 Sham组肾脏结构正常;Clp组可见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和管型形成;Clp+Res组可见肾小管扩张和管型减少。Clp组尿素氮(BUN)和肌酐(Cr)值明显高于Sham组(P0.05);Clp+Res组与Clp组相比,Clp+Res组BUN和Cr值明显降低(P0.05)。Clp组与Sham组相比Pp6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lp+Res组Pp65的表达量相对于Clp组明显减少(P0.05)。Clp组的IKK-β蛋白表达量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Clp+Res组的IKK-β表达量比Clp组明显减少(P0.05)。Clp组的IκB蛋白表达量较Sham组显著减少(P0.05);Clp+Res组的IκB表达量比Clp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通过抑制IKK-IκB-Pp65炎症通路减轻脓毒症大鼠肾损伤。  相似文献   

7.
NF-κB/IκB信号通路在阿霉素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抑制因子IκB表达.方法:阿霉素肾病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和Western Blot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化、p65亚基核转位以及IκBα和IκBβ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肾组织中NF-κB活化显著增强,p65由胞浆转移至胞核,胞浆内IκBα和IκBβ表达明显降低.结论:NF-κB/IκB信号通路在非免疫、非炎症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NF-κB/IκB信号通路在基因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kB是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参与调控多种因子的基因表达,在免疫调控、炎症、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NF-kB还可反馈调节,通过迅速合成IkB终止转录。NF-kB的过度活化会激活、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及特异性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紊乱。病毒通过干扰NF-kB的转录调节,成功进行免疫逃避,使宿主无法通过炎症反应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9.
NF-κB/IκB信号通路在基因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是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参与调控多种因子的基因表达,在免疫调控、炎症、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NF-κB还可反馈调节,通过迅速合成IκB终止转录。NF-κB的过度活化会激活、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及特异性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紊乱。病毒通过干扰NF-κB的转录调节,成功进行免疫逃避,使宿主无法通过炎症反应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0.
11.
王敏  曹秉振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10-11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明确抗核因子κB的治疗是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5—12关于运动猝死的文章。检索词“cerebral isehemia,NF—κB”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2004—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脑缺血,核因子κB”。 资料选择:选择关于核因子κB与脑缺血方面的文献,不排除其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85篇,排除20篇重复性研究。65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脑缺血后核因子κB被激活,通过促进细胞因子、黏附因子及炎性酶的转录、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胶质细胞的活性、介导自由基损伤等来参与缺血性脑损伤。抗核因子κB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 结论:脑缺血可诱导核因子κB的激活,核因子κB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的凋亡,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核因子κB作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靶点对有效防治脑缺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NF-κB及其相关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 κB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 ,它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进程。NF κB的活化是涉及多种信号转导分子的复杂过程 ,它们包括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及其上游信号分子等。本文就NF κB及其相关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组织受体水平探讨核因子-κB(NF-κB)、IκB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变化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6只,采用双侧股骨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双侧股骨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组30只.动态观察伤后0.5、2、4、6、8 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IκB、肝脏病理、肝功能、TNF-α、IL-6等变化.肝组织NF-κB采用EMSA法测定结合活性、IκB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其蛋白含量,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 NF-κB的活性伤后迅速升高,伤后2 h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4±0.7) vs (2.3±0.4),P<0.01];伤后6 h达到高峰,和正常组相比,P<0.01[(43.4±4.6) vs (2.3±0.4),P<0.01].IκB伤后迅速降低,伤后2 h和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0±2.0) vs (26.4±2.2),P<0.01].伤后6 h继续下降至比较低的水平,和正常组相比,P<0.01[(6.5±1.1) vs (26.4±2.2),P<0.01].TNF-α、IL-6伤后逐渐升高,并于伤后6 h达到高峰:和正常组相比,P<0.01[TNF-α,(173.7±12.1) vs (30.8±1.8)pg/ml,P<0.01;IL-6,(175.5±12.5) vs (10.4±0.7)pg/ml,P<0.01].光镜下伤后4~8 h肝窦内有少许淤血,有散在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TB伤后4 h开始增高,和正常组相比,P<0.01[ALT,(640.6±80.2) vs (536.8±60.0)nmol·L-1,P<0.01;TB,(4.7±1.1) vs (1.6±0.2)mol/L,P<0.01];白蛋白伤后4 h明显下降,和正常组相比,P<0.01[(13.3±1.6) vs (20.6±3.4)g/L,P<0.01].结论 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参与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损伤的发生;且NF-κB增高越多、IκB减少越明显,肝损害越重.提示NF-κB及其IκB在严重创伤休克后肝组织细胞损伤与抗损伤机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明确抗核因子κB的治疗是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5-12关于运动猝死的文章。检索词“cerebralischemia,NF-κB”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2004-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脑缺血,核因子κB”。资料选择:选择关于核因子κB与脑缺血方面的文献,不排除其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85篇,排除20篇重复性研究。65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脑缺血后核因子κB被激活,通过促进细胞因子、黏附因子及炎性酶的转录、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胶质细胞的活性、介导自由基损伤等来参与缺血性脑损伤。抗核因子κB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结论:脑缺血可诱导核因子κB的激活,核因子κB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的凋亡,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核因子κB作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靶点对有效防治脑缺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核因子κB与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和血及(或)尿的胰酶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NF—κB/ⅠκB信号通路在阿霉素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抑制因子IκB表达。方法:阿霉素肾病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应用凝肢电泳迁移率(EMSA)和western Blot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化、P65亚基核转位以及IκBβ和IκBβ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肾组织中NF-κB活化显著增强,P65由胞浆转移至胞核,胞浆内IκBα和IκBβ表达明显降低。结论:NF-κB/IκB信号通路在非免疫、非炎症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核因子κB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是一种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调控多种炎症介质的基因转录。现主要阐述核因子-κB的结构、激活过程、与DNA的特异性结合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的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凝胶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冠心病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组14例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的NF-κB中的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的NF-κB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31.07+15.98 vs 4.41+3.88,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除了有炎症反应蛋白的增加,还有早期的炎症前细胞激动因子的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据报道,约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肌病是指由于糖尿病患者心肌细胞的原发性损伤导致广泛的结构异常,最终引起心肌肥厚、舒张或收缩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现已公认,糖尿病心肌病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病,其发病不依赖于冠心病、高血压及  相似文献   

20.
NF—κB与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F—κB转录因子家族,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活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病中也是一定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NF—κB活性的增加与多发性骨髓瘤(MM)瘤细胞的生存能力增强相关,复发和化疗耐药的MM细胞株NF—κB活性明显升高。IκB磷酸化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阻断抑制性因子IκB的磷酸化降解,从而维持NF—κB与IκB结合的状态,使NF—κB活性受抑制。抗NF—κB治疗能特异抑制耐药及敏感的骨髓瘤细胞抹生长,而对正常造血细胞无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治疗MM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