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前瞻性护理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价值。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住院76例SAH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FTS+前瞻性护理),各组38例。观察术后机体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神经功能量表(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ESS、ADL得分更高,SDS、SAS得分更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39.47%),两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前瞻性护理能促进SHA术后康复,缓解负性情绪,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7,(6):720-723
目的探究以多学科团队合作(MDT)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4例行择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MDT模式下FTS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记录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与术后1 d和3 d时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NRS)]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术后1 d,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01);术后3 d,两组NRS评分均较术前1 d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MDT模式下FTS护理管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围术期,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且利于缓解术后疼痛,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10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措施,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FTS理念护理+改良开塞露灌肠。对比两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腹胀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开塞露灌肠联合FTS理念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肠道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是更为合适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随机将120例结直肠外科手术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加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处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加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以增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胃肠道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度在我科行胃肠道开腹手术的72例患者采用FTS理念护理,2009年度的65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共23例,而对照组有35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患者按FTS理念护理安全可靠,能更快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20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对腹部手术患者加强系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及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庆娜  李芳 《浙江医学》2023,45(8):877-880
目的探讨围术期早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HC患者8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围术期常规护理44例(对照组)和围术期早期FTS护理44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情况[术后1、2、3d数字疼痛评分(NRS)]、肝功能、生活质量(包括了躯干功能、心理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社会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方式、术中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1、2、3dNR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围术期早期FTS护理能促进PHC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减少肝功能损伤,缩短住院时间,且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人民医院10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1/53),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该院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麻醉方案,研究组采取FTS理念进行麻醉。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与动脉血压的变化,以及拔管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切皮时、探查时、插管拔除后5 min时心率与动脉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麻醉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 (CM) in cancer rehabilit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M cancer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 survey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application status of CM rehabilitation in cancer patients" for oncologists (doctor version) and cancer patients (patient version) were developed, respectively. From Sept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6, a total of 1,000 doctors from oncology department in 48 hospitals and 2,000 cancer patients from CM oncology department from 8 hospitals in China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urvey. The psychological, nutrition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for cancer patients provided by doctors, their mastery conditions regarding cancer staging treatment and 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from doctors on CM rehabili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Cancer patients'' awareness on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nutrition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as well as their knowledge and needs for rehabilitation were also analyzed. The impact of gender, age, professional title, hospitals grades of physicians on their knowledge of cancer staging treatment and 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atient''s knowledge along with the needs of CM rehabilitation were further analyzed. Results: Totally 1,0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doctors and 963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among which 948 were valid representing a response rate of 94.80%. A total of 2,0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patients and 1,705 valid data finally returned with a response rate of 85.25%. The survey showed that cancer patients generally paid much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nutritional and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ad a strong demand for CM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of CM rehabilitation was not well provided by oncologist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as well as CM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were obviously insufficient in cancer patients.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gnition level of CM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among cancer patients (Kendall-taub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0.130, 0.057, respectively; P<0.05).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tients'' willingness for taking CM measures (Kendall-tau_b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057, 0.105, respectively; P<0.05). Ag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ntion of applying CM measures (kendall-taub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105, P<0.05). Conclus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both cancer patients and oncologis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CM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among cancer patients and oncologists should be improved,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CM in cancer rehabilitation.  相似文献   

12.
在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上,阐述可穿戴设备定义和关键技术、基本结构以及在骨科康复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特征、优势,提出相关建议,为可穿戴设备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对社区残疾人群的康复效果,为推广"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社区残疾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干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社区残疾人群接受"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前后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得分、"送康复服务上门"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研究对象接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共278人,与接受服务前相比,在接受服务6个月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和总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就诊次数、就诊时间和家人日均护理时间减少,医药费用下降,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对象对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频次、服务效果和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5.68%~98.92%。结论 "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区残疾人群的欢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经6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显著(P<0.01),且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套由护士主导的前庭康复训练护理策略,明确其对前庭失代偿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选择2018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前庭失代偿患者48名,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和实验组(护士主导的前庭康复训练组).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各进行一次前庭功能检查,填写...  相似文献   

16.
我国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现阶段国内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建设现状,分析了国内康复机构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机构建设标准不统一、功能定位不明确、各地建立水平不平衡、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康复机构建设进行了科学分类,并提出了适合国内国情的康复机构建设标准,为国内康复机构实现规范化建设、科学化设置,高效化运营提供了具体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社区康复的疗效和方法。方法 :对 1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5年社区康复的治疗、现病、社会功能、社会影响、复发进行前后比较 ,并与 72例社区自然状态下精神分裂症对照。结果 :精神分裂症 5年社区康复疗效显著 ,5年显进率达 93 91% ,复发率 2 5 .0 0 % ,对照病例则无变化或恶化 ,显进率 2 9.17% ,复发率 95 .2 4%。结论 :长期社区康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控制病情 ,恢复社会功能 ,防止复发显示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丽萍 《河北医学》2014,(11):1798-1801
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保护脑组织、扩容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且均自愿接受康复治疗,并能够配合康复医师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后后即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4周后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MBI( modified barthel index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价、采用 Fugl-Meyer 评定法( 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 NIHSS )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MBI、FMA、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康复治疗前比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BI、FMA、NIH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恢复,缓解肩-手综合征症状,对脑卒中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蒋明霞 《河北医学》2010,16(7):873-876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采用抑郁量表、Fugl-meyer、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4周及8周时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可降低急性脑卒中病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对病人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患儿院内与社区家庭康复的对比及高危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脑性瘫痪 (cerebralplasy ,以下简称脑瘫 )患儿进行院内康复与社区家庭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 ,以探求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 ,并通过对脑瘫高危因素的研究 ,提高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以问卷方式详细记录 5 0例脑瘫患儿家族史、母亲孕期情况、围产期情况、新生儿期疾病、智力及运动发育情况、神经系统情况及其它伴随症状 ,并进行相关检查。将所有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院内康复治疗组及社区家庭康复治疗组 ,治疗前后由专人做儿童心理行为测定量表 (以下简称儿心量表 )测定。结果 :(1)脑瘫的高危因素以出生前及围产期的因素为主 ;(2 )院内康复组与社区家庭康复组在治疗前后 ,儿心量表各能区及智龄和发育商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院内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治疗后 ,脑瘫患儿在粗大动作、语言、社交行为的差异无显著性。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院内康复治疗优于家庭康复治疗。结论 :(1)院内康复及社区家庭康复均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2 )加强脑瘫的三级预防措施 ,可达到减少脑瘫的发生 ,减轻脑瘫患儿的残疾程度进而达到提高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