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高原军人焦虑、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原军人的焦虑、抑郁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高原地区700名军人进行现场测试,与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中国常模比较因子分的差异,并按级别、人际交往、文化程度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高原军人SAS、SDS因子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P〈0.01);②高原军人SAS、SDS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级别、人际交往、文化程度特征,表现为:①级别上,军人的焦虑及抑郁水平由低到l高依次:干部、士兵、士官;②人际交往上,军人的焦虑及抑郁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3—5)个朋友、(1—2)个朋友、没有朋友;③文化程度上,军人的焦虑及抑郁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大专以上、高中、初中、小学。结论:高原军人的焦虑及抑郁水平总体较高,并呈现明显的级别、人际交往及文化程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环境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67名高原军人进行测评。结果抑郁检出率51.56%。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自然环境(海拔高度)、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没有影响(P〉0.05);部队环境中部队的管理方式(F=1.61)、部队阅历的长短(F=1.28)、干部的态度(F=0.38)和部队生活适应情况(F=0.91)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也没有影响(P〉0.05),而官兵热爱现在生活的程度从总体上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没有影响(P〉0.05),但事后比较发现3组高于2组(F=3.114,P〈0.05);自我环境因素中的人格(精神质F=3.83,P〈0.05,神经质F=14.47,P〈0.01)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对高原军人抑郁的发生,自我环境中的人格因素有一定的预测力,而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部队环境因素对军人抑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高原军人进行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中国修订版,整群抽取某部高原军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 631例.数据采用SPSS 23统计软件进行录入与处理,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①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为31.6% (95%CI=30.2 ~33.0),其中,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1.3%(95% CI=10.4 ~12.2)、11.4%(95% CI=10.5 ~ 12.3)、8.8% (95% CI=8.0 ~9.6).②高原军人的抑郁总分未发现性别差异(P>0.05).③士官的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列兵(P<0.05).④驻地海拔越高,高原军人抑郁水平越高(P <0.05,P<0.01).⑤单亲家庭出身的高原军人的抑郁水平高于双亲家庭出身者(P<0.01).⑥年龄30岁及以上的高原军人在抑郁总分和各因子的得分上都显著高于30岁以下者(P<0.01),而3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军龄13年及以上的高原军人的抑郁水平高于军龄不足13年者(P<0.01).⑧抑郁水平与海拔高度、年龄、军龄显著相关(P<0.01),与原生家庭结构相关(P<0.05).结论 高原军人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和抑郁水平,其CES-D评分与年龄、军龄、职别、原生家庭类型、海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环境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67名高原军人进行测评.结果 抑郁检出率51.56%.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自然环境(海拔高度)、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没有影响(P>0.05);部队环境中部队的管理方式(F=1.61)、部队阅历的长短(F=1.28)、干部的态度(F=0.38)和部队生活适应情况(F=0.91)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也没有影响(P>0.05),而官兵热爱现在生活的程度从总体上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没有影响(P>0.05),但事后比较发现3组高于2组(F=3.114,P<0.05);自我环境因素中的人格(精神质F=3.83,P<0.05,神经质F=14.47,P<0.01)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 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对高原军人抑郁的发生,自我环境中的人格因素有一定的预测力,而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部队环境因素对军人抑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原军人抑郁、焦虑与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对4691名高原军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为31.60%,均分为(13.27±7.19);状态焦虑均分(39.28 ±8.98),特质焦虑均分(39.28 ±8.43).②4种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 890)=1401.99,P<0.01],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安慰(15.60 ±4.29)、情感求助(13.82 ±4.22)、行为抑制(13.45 ±4.32)、认知重视(11.16 ±3.98).③高原军人的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都与认知重视(r=0.492、r=0.303、r=0.373,P<0.01)、行为抑制(r=0.189、r=0.041、r=0.057,P<0.01)呈正相关,而与情感求助(r=-0.099、r=-0.185、r=-0.161,P<0.01)、自我安慰(r=-0.150、r=-0.221、r=-0.227,P<0.01)呈负相关.③认知重视、行为抑制、情感求助、自我安慰能够有效地预测高原军人抑郁情绪,总解释率为29.40%;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自我安慰能够预测高原军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总解释率分别为17.00%、22.10%.结论 使用不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对高原军人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原军人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高于平均水平(6.51~7.93分);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自测健康各子量表的得分和总分相关显著(r=0.11~0.59,P 〈0.01);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社会支持、人际和工作环境事件因子、积极和消极应对是影响高原军人自测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尚好,保持情绪的稳定、完善个性、寻求社会支持、减轻生活事件的影响、采用积极的应对行为是提高他们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高于平均水平(6.51~7.93分);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自测健康各子量表的得分和总分相关显著(r=0.11~0.59,P <0.01);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社会支持、人际和工作环境事件因子、积极和消极应对是影响高原军人自测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尚好,保持情绪的稳定、完善个性、寻求社会支持、减轻生活事件的影响、采用积极的应对行为是提高他们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打扑克牌对高原军人心理状态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打扑克牌对高原军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更好地为“质量建军”服务,并能为以后的预防和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对西藏某地区部队驻军打扑克牌较多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 研究组:为西藏高原某地区部分驻军随机抽取的军人。采用自编的“打扑克牌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抑郁情绪军人平时军事应激表现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刘俊丽  张俐 《医学争鸣》2005,26(6):551-553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军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教育和部队管理提供依据和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7名高原地区军人进行测评.结果: ①高原地区军人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P<0.01),256名军人中137人 (53.5%)无抑郁,64人 (53.8%)有轻度抑郁,51人(42.9%)有中度,4人(3.4%)重度抑郁;②相关分析表明: 抑郁与自动思维、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r=0.397,r=0.420),与军龄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51,r=-0.324),而与海拔高度无显著相关(r=-0.033);③路径分析表明: 自动思维、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军龄对高原地区军人抑郁水平均有预测性.结论: 高原地区军人有较高的抑郁水平,且高于中国常人.军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负性思维与高原军人的抑郁水平有关,并直接预测其抑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军人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军人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 2 67名高原地区军人进行测评。结果高原地区军人的焦虑水平 ( 3 7.2 2± 6.64 )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t =17.92 ,P <0 .0 1) ;焦虑与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 ( r=0 .45 9,0 .2 42 ,0 .5 2 4,0 .2 75 ,0 .5 18,P<0 .0 1) ,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73 ,P <0 .0 1)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R2 =0 .3 67) :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和神经质对高原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均有预测性 ,其中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直接影响焦虑 ,自动思维、消极应、精神质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导致焦虑。结论高原地区军人有较高的焦虑水平 ,对高原地区军人焦虑的发生 ,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和神经质既存在直接影响又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海拔环境下驻训军人情绪特点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高海拔环境下驻训军人的情绪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某进高原训练的部队50名军人进行连续测评,对不同海拔高度、进入高原不同时间和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军人的情绪反应特点进行动态跟踪研究.结果①不同海拔之间,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SAS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得分在2 620、2 800 m和4 308 m的海拔均显示非常显著的差异,SDS得分明显高于SAS(P<0.01).②进入高海拔环境不同时间之间,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S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得分,在进入高海拔环境1~6周均显示非常显著的差异,SDS得分明显高于SAS(P<0.01).③不同军事作业阶段之间,SDS得分显示显著差异(P<0.01),S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得分除进高原前低海拔地区训练阶段外,其它军事作业阶段均显示非常显著的差异,SDS得分明显高于SAS(P<0.01).结论高海拔环境对军人情绪反应产生明显影响,抑郁和焦虑反应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抑郁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焦虑.  相似文献   

14.
高原士兵认知功能对射击训练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士兵的认知功能与射击训练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选择反应时间测试和数字符号、数字跨度、视觉持留记忆和目标追踪等测验,对108名驻高海拔地区的士兵进行评估。结果高原地区士兵的射击训练成绩与选择反应时间(r为-0.391~-0.525,P〈0.01)、目标追踪等测验的结果有显著相关(r为0.229,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士兵的认知功能降低对射击成绩产生不利影响,在高原地区心理运动功能与射击训练之间有密切关系,在高原军人的认知功能对军事活动同样有较好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区不同习服时间士兵体能状况的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不同习服时间士兵的体质、体能状况 ,为加强高原地区值勤士兵的体能训练与卫生保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驻地海拔为 36 0 0 m的西藏某部男性士兵 2 82人 ,按入伍进藏时间 ,分为老兵组 ,143人 ,平均进藏时间 (1.45± 0 .2 2 )年 ;新兵组 ,139人 ,平均进藏时间 (0 .33± 0 .0 0 )年 ,分别进行体质量、胸围、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 0 m跑和30 0 0 m跑等项目的测试 ,以国家军用标准《部队健康综合评价》和《士兵体能的测定和评价》为准 ,对所调查士兵进行体质、体能状况的评估。结果 :所调查的高原地区值勤的新、老士兵群体体质指数基本达到国家军用标准的要求 ,属中等水平。老兵组立定跳远和 10 0 m跑 ,与国家军用标准相比无显著差别 (P>0 .0 5 ) ,引体向上和 30 0 0 m跑显著低于国家军用标准 (P<0 .0 1)。新兵组引体向上、10 0 m跑和 30 0 0 m跑诸项目显著低于国家军用标准 (P<0 .0 1) ,且在引体向上和 30 0 0 m跑 2项目上显著低于老兵组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高原地区值勤新、老士兵体质基本达到国家军用标准的要求 ,属中等水平。入伍 1年以上的士兵有较好的爆发力 ,但需要加强耐力及有氧训练能力 ;新入伍的士兵则需提高机体对高原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 ,尽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军人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67名高原地区军人进行测评.结果高原地区军人的焦虑水平(37.22±6.64)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7.92,P<0.01);焦虑与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r=0.459,0.242,0.524,0.275,0.518,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27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R2=0.367):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和神经质对高原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均有预测性,其中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直接影响焦虑,自动思维、消极应、精神质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导致焦虑.结论高原地区军人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对高原地区军人焦虑的发生,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和神经质既存在直接影响又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原训练期间军人认知功能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高原训练军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选数测验、连续计算测验、符号认知测 验,对某进藏训练部队的50名军人进行连续测评,对不同海拔高度、进入高原不同时间和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军人的各种 认知功能进行动态跟踪研究.结果:①不同海拔各认知作业 完成率均显示显著差异(P<0.05);②除选数测验外,进入高 原不同时间各认知作业完成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 各认知作业完成率,不同军事作业阶段,选数测验有显著差异 (P<0.05),连续计算和符号认知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④各认知任务的作业正确率,不同海拔、进入高原不同 时间、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结论:高原环境对军人认知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与海 拔高度、进入高原时间与军事作业状态均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驻扎在格尔木地区某部汽车团汽车兵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并分析SCL-90军龄、级别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1.76±0.59)分]、阳性项目数[(41.01±21.60)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②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级别上:躯体化、偏执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SCL-90各因子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因子、精神质因子、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因子、掩饰性因子、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条件下汽车兵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和级别特征;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与个性、焦虑、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驻热带和亚热带热区部队1500名基层陆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结果热区部队官兵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而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或P〈0.01)。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多种因素呈显著相关性,前五位相关因素依次是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中的前途问题、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和获得社会支持水平。结论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较好。其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心理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