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0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美国Chooetal[1]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离鉴定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9.4kb左右,两侧分别为5’和3’非编码区(NCR),中间为单一的开放读码框(ORF),可分为核壳蛋白区(C区)、包膜蛋白区(E区)和非结构蛋白区(NS区).其中,5’NCR区变异较小,内含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在病毒蛋白的翻译中有重要的调控功能.C区与E1/E2区构成结构基因,分别编码衣壳蛋白和包膜糖蛋白,内含重要的中和抗原表位与细胞免疫抗原表位,与HCV的免疫致病及防…  相似文献   

2.
0引言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编码一种多蛋白分子,在病毒和宿主细胞蛋白酶的共同裂解作用下,至少裂解为3种结构蛋白(C、E1和E2)和6种非结构蛋白(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1,2].NS5 A是非结构蛋白的一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NS5A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分子量分别为56 kD和58 kD.HCV NS5A是HCV基因组编码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非结构蛋白质[3-5],是HCV基因组编码的一种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非结构蛋白质.其基因序列的变异,决定部分HCV病毒株对于IFN-α治疗的疗效应答.HCV NS5A蛋白还具有结合双链RNA激酶(PKR)的生物学活性,对于HCV感染的靶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密切相关[6].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与肝癌及肝硬变关系密切。HCV核心区编码蛋白是研究重点之一。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获得大量高效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原。HCV基因组结构与黄病毒或瘟病毒相似,为长约9.4kb的单股正链RNA,含一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FR),编码含3010~301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和病毒蛋白酶作用加工成结构蛋白(C,E1和E2/NS1)和非结构蛋白(NS2,NS3,NS4和NS5)。核心蛋白约含191个氨基酸,大小约19000~22000,其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比较已有的HCV各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5%。其N端三个亲水区的优势抗原表位主要是线性抗原决定簇,在此免疫优势区内出现的变异对免疫识别并没有很大影响。由于人感染HCV后,血清中  相似文献   

4.
赵志海  程云 《传染病信息》2006,19(3):118-120
1HCV新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表达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蛋白)、包膜蛋白1(E1)和2(E2)、p7和非结构蛋白(NS2、3、4A、4B、5A、5B)等。最近Bain等[1]认为HCVRNAC区除编码C蛋白外,还可通过核糖体移码机制编码另一种蛋白,称为F蛋白或选择性读码框蛋白(alternative reading fr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的主要致病因子。它是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400个核苷酸,排列顺序为:5’-UTR-C-E_1-E_2/NS_1-NS_2-NS_3-NS_4-NS_5-UTR-3’。研究发现:HCV基因组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变异,其中非翻译区UTR、编码核心蛋白的C区基因序列相对保守,编码非结构蛋白的NS_2-NS_5区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6.
邵圣文  戚中田 《肝脏》2006,11(5):348-350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长度约9.6kb,仅含有单个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一个由约3010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的多蛋白.在宿主细胞和病毒蛋白酶的作用下,多蛋白被加工成至少10个成熟的HCV蛋白质: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HCV C蛋白由191个aa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3000,称为p23蛋白.p23羧基端aa被蛋白酶降解,就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21000的成熟C蛋白,称为p21蛋白.p21是HCV的重要结构蛋白,它与HCV RNA结合后形成病毒核心.Xu等[1]证实HCV C基因还可以编码产生一个新的蛋白--F蛋白.近年来F蛋白成为HCV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NS5A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0 引言目前全球各国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率为0.5%~4%,平均为3%左右,其中20%左右是急性肝炎,70%~80%转变成慢性肝炎,而慢性丙型肝炎一般经过20a~30a 发展为肝硬变或肝细胞癌(HCC),HCV 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已成为欧美一些国家进行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危害极大.HCV 是正单股 RNA 病毒,包括5′非编码区(5′non-coderegion,5′-NCR),一个长约9400bp 的单一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 frame,ORF)和3′非编码区(3′ non-encode region,3′-NCR),5′-NCR 其间有内源性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entry site,IRES).其中 OFR 包括结构区(structural region)和非结构区(nonstructural region),在结构区中有 C,E1,E2,P7区,在非结构区中有 NS2,NS3,NS4A,NS5A 和 NS5B 区等.近年来,有关 HCV NS5A 区的结构与功能倍受关注,现就 HCVNS5A 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登革热病毒 (denguevirus,D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长约 11kb ,整个基因的编码顺序为 :5’Ⅰ型帽子结构、非编码区、AUC蛋白 (核衣壳蛋白 )基因、M蛋白 (膜蛋白 )基因、E蛋白 (包膜蛋白 )基因、NS1- 2a- 2b - 3- 4a - 4b - 5基因、非编码区 3’〔1〕。DV分为 4个血清型 (1~ 4 ) ,可引起隐性感染、登革热 (dengue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 (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 ,严重的还可导致登革休克综合征 (dengueshocksyndrome,DSS)。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登革热病例正在迅速增加 ,…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灵敏有效的HCV6a型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5B复合酶切分型方法,探讨NS5B区与5’-端非编码区(5’-noncoding region,5’-NCR)的分型是否一致。方法应用5’-NCR复合酶切分型方法对1093份HCVRNA阳性血清样本进行分型,并筛选基因6a型样本进行NS5B区的扩增,对第2轮PCR产物进行复合酶切分型和测序,并经NCBI Genoty ping证实基因分型。结果 5’-NCR分型法检出10份HCV6a型样品,序列分析显示均存在第145位CA碱基插入和第139位C碱基插入特征。用NS5B分型法检测此10例,均为6a型,序列分析证实存在EaeⅠ酶切位点。结论 NS5B区与5’-NCR区复合酶切分型方法对HCV6a分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以EaeⅠ切点为主的NS5B区复合酶切分型方法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HCV的基因结构及功能 目前从感染HCV的人和黑猩猩的血浆中分离出的病毒颗粒属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基因组为一大约10Kb单股正链RNA分子,含有一个跨越整个基因组,编码3011或3010个氨基酸的单一开放读码框(ORF)。HCV的ORF含有编码核壳蛋白(C),外膜蛋白(E),基质蛋白(M)及五种非结构蛋白(NS_(1-5))的基因,在基因组的5′和3′端分别有非编码区,它可能与基因的异源性和高度易变性有关。 二、血清学诊断方法 特异性抗体检测 1989年Kuo等建立了C_(100-3)抗原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抗-C_(100-3)抗体,由于该法  相似文献   

11.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可能致肝炎病毒,有必要对中国人群中HGV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子生物学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及酶免疫技术:分析了中国人HGV 5′端非编码区、前E1区、NS3区和NS5区部分基因序列;并与HGV美国株序列比较,初步证实HGV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经对不同病人HGV NS5区部分基因序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TV)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其基因组含有一个大约9033个核苷酸构成的大开放读码框(ORF),可编码3010—3033个氨基酸的多蛋白前体,多蛋白N端的1/4依次为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和E2)等结构蛋白,其余依次为NS2、NS3、NS4和NS5等非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组成核酸,膜蛋白分布于病毒表面,NS3蛋白具有蛋白酶的功能,NS5蛋白为一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   总被引:5,自引:34,他引:5  
0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Choo et al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成功的一个RNA病毒,属黄病毒科.可以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其治疗药物,但是疗效不佳[1-9].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其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案.HCV的宿主范围较窄,只能在人及黑猩猩中繁殖,为研究带来困难.目前机制的研究限于体外的细胞模型或转基因动物.HCV是怎样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世界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HCV各蛋白组分(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10]与人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HCV…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1b型丙型肝炎病毒3''非编码区序列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类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9600bp,5’端和3’端各有一非编码区,3’非编码区 (3’UTR)长约220-272bp[1]。自1989年HCV成功克隆以来,已有近百株报告,然而绝大多数是3’末端残缺的克隆,可能已丧失感染能力[2]。我  相似文献   

15.
大约95%输血后肝炎和50%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该病毒与黄病毒族(flavividae group)有关,具有正链 RNA 基因。覆盖整个糖蛋白基因克隆的完整的核苷酸序列业已搞清。HCV 基因包含大约1万个核苷酸,有短的非翻译的5’和3’区,结构蛋白在5’端,而非结构蛋白在3’端。聚蛋白的主要产物是非糖基化核壳体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①分析HGV5’非编码区的基因序列,为研究HGV调控机制奠定基础;②建立HGV和HBV PCR同步检测法,便于今后快速早期诊断;③以吸毒者为研究对象,探讨HGV与HBV、HCV的重叠感染情况以及HGV的临床意义。 方法与结果 以HGV5’非编码区设计引物,采用半巢式(semi-nest)PCR从湖北地区一肝硬变病人中分离得到HGV-cDNA,用pUC19作载体对HGV5’非编码区进行了克隆和测序,与4株国外和1株中国河北分离株进行序列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为85.1%~99.1%,其部分序列可形成明显的二级结构,少量位点变异对二级结构维护影响不大。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同时制备HGV-RNA和HBV-DNA,通过优化逆转录酶(RT)和Taq酶的比例、Mg~(2 )浓度以及DNA、RNA用量和比例,成功建立省时、省力、省试剂和减少污染的同步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同HGV、HBV单独PCR扩增结果一致。用该方法对武汉市106名吸毒者进行调查,并结合ALT、HBsAg、抗HCV进行统计分析,HGV-RNA、HBV-DNA、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调节基因区结合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7,他引:3  
0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的长度约10千碱基对(kb),其中含有唯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1-4].在其基因组RNA翻译起始点的上游,有一段341个核苷酸(nt),称为5'非翻译区(5'-NTR),控制着HCV基因组的翻译过程[5-7].HCV的3'-非翻译区(3'-NTR)的核苷酸序列自身能够相互结合以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与一系列蛋白质因子结合,形成病毒复制过程所必须的复制酶(replicase)复合物[8-10].HCV3'-NTR结合的蛋白质因子除了其自身编码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NS5B)以外,还能够与感染宿主细胞的某些蛋白进行结合,以决定H…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调节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0 引言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的长度约10千碱基对(kb),其中含有唯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1-4].在其基因组RNA翻译起始点的上游,有一段341个核苷酸(nt),称为5'非翻译区(5'-NTR),控制着HCV基因组的翻译过程[5-7].HCV的3'-非翻译区(3'-NTR)的核苷酸序列自身能够相互结合以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与一系列蛋白质因子结合,形成病毒复制过程所必须的复制酶(replicase)复合物[8-10].HCV 3'-NTR结合的蛋白质因子除了其自身编码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NS5B)以外,还能够与感染宿主细胞的某些蛋白进行结合,以决定HCV的复制过程.HCV还必须借助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的一些蛋白质分子[11-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HGV/GBV-C相关抗原的分布状况,探讨HGV/GBV-C对肝脏的损害机制。方法 以抗HGV/GBV-C NS5单克隆抗体或抗HCV NS3单克隆抗体为试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GV/GBV-C、HCV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56例肝炎病肝组织中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率为26.79%(15/56);HCV NS3抗原表达阳性率为39.29%(22/56)。HGV/GBV-C NS5抗原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染色阳性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肝细胞中存在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诱发免疫病理反应,免疫损伤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非编码区ABC程序酶切分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是否存在HCV 3b基因及1a、2b和6a基因型感染,建立HCV 5′端非编码区(5′ NCR)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库。方法分型方法按ABC程序进行,A应用BHH′(BsrBⅠ、HaeⅡ、HinfⅠ)复介内切酶消化5′NCR cDNA,可将不同基因型划分为5组:1a、1b,6a,2a、2b,3a,3b、4a。B应用BstU Ⅰ内切酶鉴别1a、1b。C应用Hae Ⅲ内切酶鉴别2a、2b、3b、4a及6a。电泳检测片段大小。结果(1)la、1b、2a、2b、3a、3b、4a、6a 8种基因型参比品的ABC分型结果表明,该8种基因型获得良好的分型效果。(2)93份HCV RNA阳性患者ABC分型结果表明,1b型感染率占66.67%,2a型18.28%,1b/2b型、3b型及2b型均为3.23%,2a/2b型和1b/2a型各为2.15%,1a型1.08%。结论结果表明应用HCV 5′-NCR ABC分型技术既保证了HCV RNA检测的灵敏度,又能完成1a-6a型中的8种基因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