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道管理、机械通气的监护以及心理护理是吸入性损伤护理的三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将直接影响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本中心近十年来收治吸入性损伤病人共486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呼吸道管理吸入性损伤病人,常需要气管切开,因此,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做好气道的湿化、排痰、畅通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11 湿化气道气管切开后,大量吸入湿化不足的气体,造成气道干燥,分泌物粘结不易排出,导致气道抗感染力明显下降[1]。作者采用以下二法有效地解决了气道的湿化问题:(1)持续气管内滴入。这可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 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 ,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 ,应用头孢哌酮、泰能和重组生长激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 :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被治愈。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应用抗生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1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1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应用头孢哌酮、泰能和重组生长激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被治愈。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5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应用头孢哌酮,泰能和重组生长激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 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被治愈。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畅通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合并有中、重度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实践证明[1],气管切开术是挽救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但气管切开后,由于吸入性损伤后气道坏死黏膜脱落、反复吸痰和气管套管在气管内活动损伤气管壁等均可造成气管内壁糜烂,导致血管破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的病情观察和气道护理要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的64例瓦斯爆炸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无一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结论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的气道护理关键在于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预防气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92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87例,死亡5例;死亡主因:ARDS肺炎、MODF、败血症。结论及时气管切开、湿化气道(雾化、滴入、气道灌洗)、支气管镜应用及其他综合治疗,对吸入性损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批高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急救和综合治疗要点。对象与方法本科2014年1月31日同时收治的5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其中4人超过55岁,最大年龄100岁,全部行气管切开术,应用气管镜诊断吸入性损伤的程度,清除积痰和脱落的坏死黏膜,根据黏膜修复程度指导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的时机;人工湿化气道和防治感染;使用化痰药,并定时翻身,叩背、振动排痰;雾化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黏膜修复。结果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痰培养均为(-),平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为15天,最长49天。结论对于高龄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患者,早期立即行气管切开予以呼吸支持,结合全身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气管镜有助于准确诊断气道的损伤程度,对观察气道修复程度,决定拔管时机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的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烧伤整形科重病区190例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成人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TBSA)、小儿烧伤面积>15%TBSA患者共1 047例,190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占全部入院烧伤整形科重病区患者的18.14%。从气管切开原因分类:单纯为建立机械通气气道需要而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16例(8.42%);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9例(10%);因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55例(81.57%)。从气管切开时机分类,预防性气管切开96例,延迟气管切开94例。96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80例(83.33%);94例患者延迟气管切开,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4例(46.80%)。此外,延迟气管切开患者中,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与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之间延迟气管切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的24~27 h。结论患者吸入性损伤程度仍然是影响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重要因素;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休克期第1个24 h,未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此类患者,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呼吸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情况。结果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加强病情观察,适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保证。结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除出现局部组织瘢痕挛缩畸形,无1例出现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挽救严重烧伤,尤其是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气管切开在吸入性损伤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起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确保各项治疗实施的关键.我院烧伤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有133例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现将术后置管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中重度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抬高头面部减轻肿胀,湿化吸氧,改善缺氧状态。轻度损伤定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损伤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 22例烧伤患者中,有17例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根据病情行气管切开术和保护性治疗,除3例患者在感染期死于败血症外,其余14例患者均已痊愈出院。结论 注重吸入性损伤的观察护理,加强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及早行气管切开,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湿化气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抢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呼吸功能障碍时,气管切开尤为关键。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加之人工气道患者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干燥气体的吸入还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学改变。现选择我院2003年7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0例,以湿化气道的二种方法予以分组对比观察护理,以便为临床探讨气道管理、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及缩短堵管时间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是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传统气道湿化仅注重于气道湿化,而忽视了在气道湿化中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笔者对我院26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氨溴索(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宋宇   《中国医学工程》2011,(9):53-53
目的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120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气道雾化吸入。结果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雾化吸入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儿童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儿气管切开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加强呼吸道管理后,25例患儿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好转出院,3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2例患儿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为83.3%。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对改善儿童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是帮助危重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紧急而有效措施.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这样就失去了鼻腔对空气的加温、湿化和过滤功能, 容易引起痰液结痂,加之患者脱水、咳嗽无力,轻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重者患者气道阻塞,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因此气管导管内吸痰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血氧饱和度.频繁吸痰、刺激性咳嗽,对气道黏膜损伤增加,容易导致气道出血和低氧血症.同时由于刺激性咳嗽还容易将部分湿化液咯出,而不能保证湿化液有效用量,影响湿化效果[1] 给病人造成痛苦.所以掌握好吸痰的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的侵入。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关键。2005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对2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对气道进行持续湿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时机和可行性,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92例面颈部烧伤合并气道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气管切开手术不同时机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5例与紧急气管切开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5例,治疗后死亡2例;延迟气管切开组17例,治疗后死亡13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急性上气道梗阻发生率为0,死亡率2.6%,延迟切开组急性上气道梗阻发生率为70.5%,延迟气管切开组死亡13例,死亡率76.4%。预防切开组无术中窒息发生,肺部感染2例(10.6%),术后无脱管发生。延迟切开组术中窒息出现4例(23.5%),肺部感染7例(41.1),术后脱管3例。结果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食管瘘、气管狭窄两组经1年随访,术后均未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颈部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当机立断,放宽手术指征,尽早、及时地行气管切开术,防止呼吸道梗阻,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