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对96例贲门癌术前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影像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并与85例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MSC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平扫及增强的MSCT表现和术前分期,并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SCT显示结直肠癌的部位敏感性为100%,对肿瘤突破浆膜层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的诊断符合率为96.3%,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84.2%,诊断结直肠癌Dukes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85.45%.结论 MSCT诊断结直肠癌分期具有较高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肾癌的CT诊断及分期与病理对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与影像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肾癌的CT征象,将其术前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CT影像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准确率分别为:I期87.5%,II期85%,IIIa期50%,IIIb期83.3%,IIIc期87.5%,IVa期75%,IVb期100%。结论:螺旋CT为肾癌术前诊断与术前分期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对直肠癌分期与手术病理所见的关系。方法:对37例直肠癌术前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CT确定直肠癌周围侵犯和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4.5%和83.8%(其中Ⅱ见期准确性为81.9%, Ⅲa期为80%, Ⅲ期为87.5%, Ⅳ期为 100%),而确定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仅50%。结论: CT能发现和显示病变,较准确估计病变对周围的侵犯情况及有否远处转移,因此CT对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充气大肠螺旋CT扫描(AESCT)对大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经内窥镜活检证实的大肠癌病人,术前经肠道准备后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术前Duke分期,然后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AESCT显示大肠癌的敏感性达100%;对大肠癌Duke分期的准确率为80%(36/45),较普通CT扫描50%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结论:AESCT扫描对大肠癌的术前分期很有价值,尤其对判断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情况更为准确,是评估大肠癌术前分期的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CT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的错误原因及改正方法。方法: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按TNM法分期。结果:术前CT分期结果:T1期13例,T2期17例,T3a期7例,T3b期5例,T4期6例,漏诊1例,无法评估1例。手术及病理分期结果:P1期16例,P2a期22例,P2b期5例,P3期2例,P4期5例。CT分期与病理符合者34例。16例CT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相符合,其中分期过低者(CT分期低于病理分期)1例;漏诊1例;1例CT不能分期诊断;分期过高者(CT分期高于病理分期)13例。C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41/50)。病理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43/50)。结论:CT对T3b期和T4期膀胱癌的分期诊断准确。膀胱癌临床分期需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充分结合CT等影像资料,综合判断以提高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CT研究开展已久,以往,胃癌术前CT检查主要用于胃癌转移情况的判定。但随着CT技术的进展,尤其是螺旋CT(SCT)的问世及相应的各种后处理功能软件的不断开发,CT对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评估,尤其是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本文就螺旋CT诊断胃癌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癌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三期增强扫描,根据临床资料对43例患者均进行TNM分期。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为97.7%。对于T、N、M及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5.9%、65.1%、78.6%及72.1%。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可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多排螺旋CT特殊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特殊扫描(两次给药三次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胃癌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16排螺旋CT特殊扫描(即两次给药三次扫描),并根据SCT结果作出分期诊断。所有病人手术后,取病理并进一步进行病理TNM(p-TNM)分期。结果:M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总准确度为73.3%,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为78.5%,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73.3%,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58.3%。结论: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方法 分析19例SPTP患者的MSCT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SPTP为胰腺单发外突性生长肿瘤,12例呈分叶状,6例呈卵圆形,1例呈类圆形.10例最大径≥5.0 cm,17例见完整包膜,1例未见包膜,1例包膜破裂、不完整,4例见壁结节.肿瘤呈多囊实性混杂病变,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延迟强化.2例伴出血,7例伴钙化,1例伴胰管扩张.18例镜下可见假乳头状结构以及出血坏死囊变,病理证实1例肠系膜区淋巴结转移,2例脉管浸润,3例胰腺周围正常组织受侵,1例十二指肠受侵.结论 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DCT)在胃癌T分期中CT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方法:37例胃癌患者术前MDCT平扫后双期增强扫描,并对胃及其周围组织进行重建分析,结合原始图片分析T分期强化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静脉期的强化平均范围要大于动脉期,其中T1期病变表现为动静脉期均轻度强化,强化的范围相同。T2期以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为主,且静脉期强化的范围更大。T3期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较多,强化范围两者相同。T4期以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为主。结论:对MD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胃壁强化方式的探讨有助于术前T分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各种征象(包括病灶厚度、大小、强化特点、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与手术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对57例胃癌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螺旋CT表现病灶厚度、大小与手术病理的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相关(P<0.05);螺旋CT的强化特点与手术病理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浆膜侵犯及TNM分期不相关。螺旋CT对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2.46%、78.95%和100%,均与手术病理一致(P<0.05)。结论胃癌螺旋CT征象与手术病理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依据其影像表现特点推测出胃癌的病理学特性,从而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CT虚拟胃镜(VG)与轴位图像对胃癌检出的价值,并与光学胃镜和病理对照。方法 对连续67例经光学胃镜活检证实或高度怀疑胃癌的患者,在服产气粉充分扩张胃后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行VG。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在不知光学胃镜结果的情况下分别评估VG和CT轴位图像,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评价结果与光学胃镜和手术切除大体标本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VG图像和CT平扫轴位图像对胃癌灶的检出率。结果 67例患者中,VG检出61例,获得与光学胃镜相似图像,并经大体标本证实,其检出率(61/67,91.04%)与轴位CT的检出率(56/67,8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对于胃癌灶≤3 cm的23例患者,VG检出20例(20/23,86.96%),高于轴位图像的13例(13/23,56.52%,P=0.016)。结论 采用MSCT行VG能检出胃癌,可获得与光学胃镜相似的图像;检出小胃癌病灶优于轴位CT,有望成为检出胃癌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低张力口服水螺旋CT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的价值.方法 109例患者口服水,在低张状态下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判断肿瘤诊断及分期,预测手术可切除性,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病灶检出率94.5%.CT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胃壁多层结构破坏,淋巴结及邻近、远隔脏器的转移.螺旋CT的T、N及TNM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7%、68.3%和72.5%.预测可切除性的准确率92.3%.结论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等方面具较高的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性化调节双源双能CT(DSDE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胃镜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对30例采用常规方式(注射对比后40s及70s扫描,常规组)、30例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testbolus,TB)方法行增强CT扫描(TB组)。对TB组图像进行MIP和VR重建,观察胃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变异情况。将两组术前CT诊断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二者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随机选取30例于16排CT(16排CT组)和27例于64排CT(64排CT组)接受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比较TB组、16排组及64排CT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常规组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66.67%(20/30),N分期准确率为76.67%(23/30);TB组T分期准确率为63.33%(19/30),N分期准确率为70.00%(21/30),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B组中,胃左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显示率均为100%(30/30),胃右动脉显示率为80.00%(24/30),腹腔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变异率为13.33%(4/30)。TB组辐射剂量低于16排组及64排CT组(P均<0.001)。结论 采用TB技术行腹部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准确率,并可清晰显示胃周血管。DSDECT具有低辐射剂量的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NPC)的UICC/AJCC(2002,6th)分期和我国1992年福州分期的影响.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前1周内均有CT和MRI资料.结果 CT不能显示咽颅底筋膜,MRI显示清楚;MRI显示茎突后间隙肿块和鼻窦肿块性质较CT明确;MRI显示颅底骨质肿瘤侵犯较CT敏感.根据UICC/AJCC分期标准,28.2%(11/39)的病例发生分期改变,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35.9%(14/39)发生改变.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的侵犯途径和范围,特别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建议NPC临床分期应考虑以MRI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0T MRI及能谱CT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3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前行3.0T MR及能谱CT检查。MR行常规平扫(T2W、T2W脂肪抑制)、DWI及屏气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LAVA-Flex)平扫+三期增强扫描。CT行常规平扫及能谱模式动、静脉期增强扫描。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双盲法对CT及MRI图像分别进行T、N分期,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照分析T、N分期的结果。结果 MRI和能谱CT诊断T分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42%(13/19)、85.71%(12/14)和78.95%(15/19)、42.86%(6/14)。MRI和能谱CT诊断N分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67%(13/15)、55.56%(10/18)和93.33%(14/15)、61.11%(11/18)。对于识别T3及T4期肿瘤,MRI的准确率(12/14,85.71%)明显高于CT(5/14,35.71%,P=0.02),而二者判断食管癌术前N分期的整体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54.55%(18/33);CT:57.58%(19/33),P=1.00]。结论 3.0T MRI对食管管壁分层结构的显示优于能谱CT,而能谱CT判断N分期准确率有优势,二者结合有助更准确地判断食管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18.
比较MSCT与MRI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比较MSCT与MRI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分别进行MSCT和MR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MR对T1-2分期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SCT(P<0.05);MRI对T3、T4分期的敏感度与MS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常规MRI和DWI三种扫描方法诊断淋巴结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6.60%、58.49%、73.58%。DWI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2.31%和88.24%;与组织病理结果具有中等相关性,Kappa值为13.927(P=0.001)。MSCT和常规MRI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无相关性,Kappa值分别为1.128(P=0.288)和1.585(P=0.208)。结论 在结直肠癌T分期方面,MRI较MSCT具有一定优势;DWI能更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征象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对5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结果①胃癌淋巴结螺旋CT呈融合型、强化明显、不均匀强化及直径≥9 mm者,病理转移的阳性率较高(P<0.05);②胃癌组织呈低分化、Borrmann Ⅲ+Ⅳ、浸润深度T3~4、TNM分期Ⅲ+Ⅳ者,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较高(P<0.05),而与肿块的大小无关. 结论 胃癌淋巴结的螺旋CT征象(淋巴结分布类型、大小、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可反映转移淋巴结的病理特性;胃癌组织的病理学特性(癌组织的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决定螺旋CT判定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综合胃癌组织及淋巴结的各种螺旋CT征象有助于提高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肺部多发肿瘤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N) CT征象与病理结果,探讨CT征象对肺内多发fGG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肿瘤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每例至少包括2个fGGN,根据结节内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将其分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mGGN),分析结节的形状、大小、内部特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血管改变)、外部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9例患者共64个结节,其中pGGN 36个,mGGN 28个。两种结节间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mGGN最大径大于pGGN (P < 0.05)。各种征象中,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pGGN以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多见(12/36,33.33%);mGGN以浸润性腺癌多见(15/28,53.57%)。结论 观察肺内多发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大小以及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改变征象,可判断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有助于帮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