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CT对脑室、池内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 6 1例脑室、池内囊虫病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有脑CT平扫 ,其中 13例同时有CT增强扫描。结果 :6 1例脑室、池内囊虫中 ,脑室内囊虫 38例 ,脑池内囊虫 18例 ,脑室、池内囊虫同时存在 5例。 38例脑室内囊虫均呈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单发囊性病灶者 31例 ,多发 7例。 18例脑池内囊虫中 ,有 16例脑膜型囊虫多发 ,呈葡萄串状 ;2例单发 ,呈分叶状。 38例脑室内囊虫共计 5 2个囊性病灶 ,其中 33个病灶内可见到囊虫头节 ,占 6 3.5 % ;18例脑池内囊虫均未见头节显示。结论 :CT对脑室、池内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病CT征象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李惠琴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4):254-255,F0003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CT诊断中少见征象的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脑囊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实质型15例,脑室型2例,脑膜型2例,混合型4例,慢性钙化型7例。结论多发囊状、结节状、环状及囊影、环影内点状高密度影对诊断具有特征性。单发囊泡型及单发环型CT征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25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临床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病例进行分析。CT为西门子欢星+CT机。扫描厚/距5~10mm,大部分病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根据CT分型,检查结果为脑实质型20例。其中急性脑炎型2例,多发、单发囊型(囊泡)单发结节型及环状强化型16例,脑室型1例,脑膜型2例。结论典型的临床症状,CT扫描出现不规则低密度水肿影或囊泡加头节,增强扫描出现点状、结节状、环状及壁结节是诊断脑囊虫病的重要依据,CT检查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囊虫病的MRI诊断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囊虫病的病理演变特点,探讨脑囊虫病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6例脑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并结合12例手术后病理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脑实质型18例,脑室型4例,脑膜型3例,混合型11例,主要MRI特点:①囊虫存活期,病灶呈圆型,多发常见,附壁囊虫头节呈偏心型小点状影,T1WI呈略高信号,T2WI呈中低信号;囊液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FLAIR上脑脊液呈低信号,而囊液呈相对高信号;周围水肿不明显。②囊虫退变坏死期,头节消失,囊腔扩大,周围水肿明显。③病灶钙化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周围水肿消失。④增强扫描,表现为:囊壁环状增强(24/36),或不增强(12/36):囊内小点状影增强(22/36),或不增强(14/36)。⑤脑室型常发生于三、四脑室,其中三脑室1例(1/36),四脑室3例(3/36),均引起阻塞性脑积水。⑥脑膜型因蛛网膜粘连,而引起脑积水(2/36)。结论 脑囊虫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确定脑囊虫病的数目、大小、部位等发病特点及病理演变过程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脑囊虫病的CT表现,常规作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5例脑囊虫病中,单囊型3例,多发小囊型7例,多发结节型和环状强化型7例,脑炎型1例,脑室型4例。慢性钙化型29例及混合型30例,本组诊断的准确率达95%,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及其分型,有利于脑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陈文福 《广西医学》2004,26(10):1483-1484
目的 提高对脑囊虫病的CT影像认识及其CT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36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结果 根据其CT表现把脑囊虫病分为 :(1)脑炎型 ;(2 )多发小囊型 ;(3)单发囊型 ;(4 )多发小钙化型 ;(5 )小脓肿型 ;(6 )多发小结节状强化型 ;(7)脑室型 ;其中脑炎型、多发小囊型、小脓肿型为抗囊治疗效果最好。结论 典型脑囊虫病不仅在CT检查中得到正确诊断而且CT分型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时间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孤立性大囊型脑实质囊虫病MRI误诊原因,探讨实验室诊断在不典型脑囊虫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MRI误诊的7例孤立性大囊型脑实质囊虫病增强前后扫描资料,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全部病灶均位于幕上脑实质内,呈类圆形单发分叶状大囊腔,病灶直径在47—85mm之间,4例病灶内可见头节影。病灶周围无水肿,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幕上无强化的分叶状囊腔,是本病的MRI扫描特征,囊腔内的水样信号不具特征性,水抑制技术有助头节的发现。血及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囊虫特异性抗体、循环抗原、脑脊液嗜酸细胞记数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警惕,重视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脑转移瘤的CT诊断(附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CT影像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近年来本院CT检查诊断的脑转移瘤84例,均经手术或临床其他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原发肿瘤为肺癌60例(占71.5%),其他原发肿瘤18例(占21.5%),不明原发癌6例(占7%)。结果 CT表现单发病灶26例(31%),多发病灶58例(69%)。发病部位高低依次为顶叶、枕叶、额叶、颞叶、小脑、丘脑及脑干。CT影像特点:①CT平扫脑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类圆形结节。②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呈环形或均匀强化。③病灶周围环以指套样低密度水肿区并多具有占位征象。结论 CT检查脑转移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具有定位准确、检查方便、特异性高等优势,是临床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CT诊断应注意与脑梗死、胶质瘤、脑脓肿、结核球及脑囊虫病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不同时期脑囊虫病的MRI表现及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经MRI诊断的脑囊虫病患者。全部病例在常规sE序列L1WI及T2WI扫描基础上,加扫FLAIR序列,其中,26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36例患者中病灶单发13例(36.11%),多发23例(63.89%)。病灶主要分布于皮层及皮层下区,27例位于额、顶叶,其中4例合并有基底节区病灶;5例位于小脑半球;2例位于延髓;2例位于脑室。“头节”、“白靶征”分别是活动期、蜕变死亡期脑囊虫病较有特征性表现,治疗后的转归是病灶钙化。结论 脑囊虫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删表现,因此删多种序列的联合应用对脑囊虫病的定性、定位及定量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MRI诊断-附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脑囊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MRI诊断为脑囊虫病及资料完整的23例MRI影像进行分析,并与其中曾行CT检查和囊虫酶联吸附试验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3例中MRI病灶检出率为100%,特异性为17/23(74%),诊断符合率为100%(23/23);23例中有20例曾行CT检查,其病灶检出率为90%(18/20),特异性为10%(2/20),符合率为75%(15/20),有16例做过酶联吸附试验,其中阳性率为38%(6/16)。结论:MRI对脑囊虫病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对非钙化期病灶有强的定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脑实质内单发猪囊虫病的诊断及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多功能CT脑立体定向仪,确定靶点,行开放手术。结果 1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行头颅CT复查,病灶消失,水肿灶减轻或消失。结论 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治疗脑实质内单发猪囊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袁忠武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83-84,89
目的 分析脑囊虫病的MRI影像特点,探讨脑囊虫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98例脑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结果 脑实质型77例,脑室型5例,脑膜型4例,混合型12例,主要MRI特点:脑实质型活动期表现为多发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一致的囊腔,大小2~8 mm;囊腔T1WI呈低信号,内可见偏心或居中的等或较高信号头节影,T2WI呈高信号;慢性期,囊虫呈点状钙化,MRI显示不敏感,T1WI及T2WI呈低信号.脑室型表现为脑室非对称性扩大,脑室内可见结节影,第四脑室多见,第三脑室次之,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脑膜型表现各脑池或脑沟不规则增宽,内可见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大小不一,可呈簇状,常见不到头节.混合型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表现同时存在,多为脑实质型和脑室型混合.结论 脑囊虫病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确定脑囊虫病部位、数目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颅脑室管膜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行CT检查.结果病灶14例发生于第四脑室,1例发生于第三,四和侧脑室,5例发生于脑实质内,多数肿瘤以广基与脑室内表面相连.20例肿瘤均为实质性,其中4例实质内有单发或多发坏死囊变,4例肿瘤内有钙化.病灶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清,CT平扫呈等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一强化,余者强化不均一.多数病例由于肿瘤阻塞脑脊液通路而发生脑积水.结论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肿瘤于四脑室者居多,也可发生于其余脑室或脑实质内.CT平扫多为等或略高密度,部分肿瘤实质内有囊变或钙化.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多数可有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年来在我科诊断为脑囊虫病的46例病历资料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其中癫痫、头痛为最常见症状。CT检查发现囊虫病灶,平扫与增强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脑囊虫病的治疗应根据CT分期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脑室内猪囊虫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1例脑室内猪囊虫,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头痛、呕吐、强迫性头位及后颅窝占位体征。CT均有脑积水。8例位于第四脑室。3例位于三脑室,其中1例因囊虫经室间孔突入一侧侧脑室,呈哑铃状,不仅三脑室扩大,一侧侧脑室体部亦局限性扩大,十分罕见。MRI见脑室内囊虫呈薄壁囊性占位及壁结节-虫头。结论:依据囊虫在脑室内所处部位、大小不同,CT  相似文献   

16.
报告脑囊虫病22例,其中手术治疗16例。认为CT扫描是诊断脑囊虫的可靠方法,脑室内注入碘水造影剂后再行CT扫描,对脑室型囊虫的诊断更为准确。脑室型囊虫病应尽早手术,脑实质型,经系统抗囊虫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完全控制,CT复查仅残留1~2个大囊或小脓肿、肉芽肿者,也适于手术治疗。术前应定位准确,术中应用A型超声诊断仪可协助定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已临床确诊的63例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脑MRI表现特点;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T1WI、T2WI及FLAIR序列扫描,其中16例行增强扫描。结果活动期18例,变性死亡期37例,非活动期(钙化期)2例,混杂期6例,其中活动期均显示囊虫"头节"、变性死亡期均显示"白靶征"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特征性MRI表现。63例患者中多发58例(占92.06%),单发5例(占7.94%),病灶主要位于双侧大小脑半球各叶皮层下。行增强扫描的16例强化程度不一,8例囊壁及头节均强化,7例仅有囊壁强化,1例无强化。结论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能清楚显示病变在脑内的大小、范围、数目和部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50例脑囊虫病的诊治,体会到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以癫痫发作及高颅压多见;CT 见脑实质有单发或多发的圆或椭圆形的低、高密度区及脑脓肿样病灶,强化扫描能增强小病灶效应,有脑室扩大、脑萎缩者应考虑脑室囊虫;脑脊液免疫学阳性率占78%,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升高,偶见单核及嗜酸细胞,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本病应反复长期治疗,有高颅压者先降颅压后抗囊虫,囊虫性小脓肿需抗囊虫及抗感染联合治疗,脑室囊虫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思争 《中原医刊》2004,31(9):52-53
目的:探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CT诊断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CT与临床证实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观察急性期及慢性期的CT表现。结果:急性期脑实质型脑囊虫病79例,其中脑炎型2例,囊泡型35例,环形强化或结节强化型42例,慢性钙化型33例。结论: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表现多样,CT为本病的可靠的诊断方法,CT检查具有定性和定位的价值,对治疗起指导作用,平扫加增强能提高检出和诊断的准确率,对CT表现不典型者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和血、脑脊液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20.
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最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