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包虫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包虫病常在幼年感染,潜伏寄生,缓慢增长,无自觉症状,甚至发生合并症仍被误诊,引起严重后果,依靠一般诊断方法难以早期诊断。自应用CT扫描诊断方法,发现了各种类型肝包虫病的典型图像,不仅可经CT达早期诊断,而且可检测出各种合并症的特殊病理形态改变。本组作CT扫描检查225例,早期确诊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包虫病是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世界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影像学技术在肝包虫病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包虫病影像诊断缺乏统一共识,不利于影像专业人员学习培训以及临床对于包虫病的规范诊断与治疗,为此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多家医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值)在肝包虫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122个肝脏占位性病灶(22例肝囊肿40个病灶,23例肝癌32个病灶,29例肝细粒棘球蚴病35个病灶,15例肝泡状棘球蚴病15个病灶)的DWI图及ADC图,并测量病灶的ADC值,比较其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肝囊肿、肝癌、肝细粒棘球蚴病及肝泡状棘球蚴病的ADC值分别为(4.33±0.25)×10-3(、1.63±0.08)×10-3(、3.50±0.35)×10-3和(2.22±0.23)×10-3mm2/s,各病变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ADC图上肝细粒棘球蚴病的囊液呈高信号,包膜呈低信号;而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液化坏死区表现不一,部分病灶的液化坏死区呈明显低信号。结论:DWI和ADC图分析及ADC值测量可为不典型肝包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尤其是病灶ADC值的测量对单囊性细粒棘球蚴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0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5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行常规CT或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 50例中单发病灶38例,多发病灶12例,钙化发生率为93%。根据CT表现可分巨块型(包括实性肿块型,肿块液化型,钙化型),结节型和混合型,肿块和结节呐出现直径0.2-0.8cm小囊泡。病灶侵犯肝门6例。4例出现肝外转移。结论 肝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诊断不难,CT分型将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67岁 ,以上腹部不适 ,恶心 ,食欲不振 ,乏力 2 0余天来院就诊。查体 :发育尚正常 ,营养差 ,消瘦 ,呈痛苦面容。全身皮肤粘膜黄染 ,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增粗 ,心尖部搏动无扩大 ,心律齐无杂音。全腹胀满压痛 ,右上腹可扪及约直径 1 4.0cm的包块 ,张力高 ,压痛 ,肝下界移至平脐位 ,质中等。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基本正常。CT诊断 :肝脏多发性囊肿 ,卡索尼试验阳性。临床诊断 :肝棘球蚴病。超声检查 :肝脏形态失常 ,左肝前后径 8.6cm ,右肝斜径1 5.6cm ,肝被膜欠光滑 ,实质回声不均匀 ,可探及数个囊性回声 ,…  相似文献   

6.
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57~1997年诊治4486例包虫病患者中,心脏心包包虫病占0.2%。以后又遇到3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2例,泡状棘球蚴病1例,按寄生虫学分类就其影像学检查所见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均居住本病流行区,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各1例,男1例,女2例,年龄25~48岁,平均36.3岁。3例病程4月~20年不等,全部有心慌气短症状,2例包虫试验为阳性。1.2 检查方法 3例均做了X线、B超检查,1例有MRI与ECT检查,另1例有CT检查。X线机为日本岛津EX500mA机型,后前位(靶片距2m)、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摄影。B超为美…  相似文献   

7.
肝包虫病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手术证实的8例肝包虫囊肿及5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包虫囊肿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缘光滑的影像,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其特征性表现为病变有光滑均匀的低信号强度的囊壁及呈多房性的子囊,为MRI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泡状棘球蚴呈巨块型,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境界不清,边缘不规整,中心液化坏死,呈溶岩状,偶见颗粒状钙化。还探讨了本病与非寄生虫性占位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MRCP、DWI和LAVA技术在肝泡状棘球蚴病(H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HAE患者的MRI常规平扫、DWI、MRCP及LAVA四期扫描资料,分析HAE在DWI、MRCP及LAVA中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0例共检出17个HAE病灶,其中肝右叶9个(9/17),肝左叶5个(5/17),跨叶生长有3个(3/17)。HAE的MRI表现为:巨块型5例(5/10)、坏死液化型3例(3/10)、混合型2例(2/10)。病灶正反相位和T2WI均为低信号,形态不规则,坏死液化型中心坏死液化区在正反相位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LAVA增强扫描11个(11/17)病灶无强化,6个(6/17)病灶边缘有轻度强化,12个(12/17)病灶内部或边缘出现小囊泡征,病灶侵犯肝门3例(3/10),肝静脉受侵3例(3/10),门脉受侵4例(4/10),肝外转移3例(3/10);DWI示7例为略低信号(7/10),ADC图为略高信号,ADC值=(1.82±0.13)×10-3mm2/s,3例(3/10)坏死液化型病变其边缘实性部分同前表现,而中心坏死液化区在DWI示为高信号,其在ADC图上呈高信号,ADC值=(2.20±0.12)×10-3mm2/s;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6例(6/10),3例(3/10)可见不规则的残腔,12个病灶(12/17)显示小囊泡更为清晰。结论:联合运用LAVA、DWI和MRCP技术对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定性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征象。包括肝脏形态、大小、轮廓、密度、钙化及合并症等。结果:38例中,肝脏增大变形28例,38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结论:肝脏增大、肝内有界限不清、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浸润伴有大量不规则的钙化为肝泡状棘球蚴病的主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10.
肝包虫病112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单纯内囊摘除术 42例 ,内囊摘除 +双套管引流术 65例 ,内囊摘除 +囊腔空肠吻合术 5例。结果 单纯内囊摘除术后并发高热和腹腔脓肿分别为 66 7%,9 5 %;而内囊摘除 +双套管引流术术后并发高热和腹腔脓肿分别为4 6%,3 1%。并且前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2 5 7d ,后者为 18 5d。结论 内囊摘除 +双套管引流术较单纯内囊摘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50岁,平均315岁。主要临床症状:间断性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消瘦,肝区不适有叩击痛,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6个月,CT表现为单发及多发,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多发者病灶常大小不一,病变部位组织密度严重不均匀,内显示斑片状钙化灶。病变中心坏死液化呈水样密度改变,周边见“晕影征”(图1)。  增强后扫描时病灶强化不明显,而正常肝组织显示增强与病灶境界明显(图2)。当病变侵犯肝内胆管或门静脉分支时,可引起胆道梗阻或静脉阻…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9-06~2013-01利用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肝泡球蚴病)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肝泡球蚴病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21~45岁。其中肝泡球蚴病变位于右三  相似文献   

13.
用P_1血型物质与羊包囊液两种抗原分别对78份待测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一致率为83.3%.经用两种抗原分别对经手术证实的21例肺包虫和35例肝包虫进行对比检测,得出P_1血型物质检测肺包虫阳性率较高(86.7%),羊包囊液检测肝包虫阳性率较高(94.3%),说明P_1血型物质可作为肺包虫病的补充诊断抗原.对78例待测血清鉴定了P血型,结果显示P_1型72例,包虫感染率57%(41/72).P_2型6例,包虫感染率17%(1/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从P血型系统的结构可看出,P_1型血清中无抗体,故易感染包虫病,亦能看出抗P_1抗体对包虫感染有保护作用.这提示包虫病的感染虽为后天环境因素所造成,但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9岁。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发作上腹部胀满不适4月,以餐后为著,近日加重入院。查体:T36.4°,腹膨隆,剑突下可触及以7.0 cm×5.0 cm的包块,边界清,无移动,无压痛。患者有牛、羊接触史。超声检查:肝明显增大,形态失常,内见多个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有的相互融合,其中一个大小约10.4 cm×7.0 cm,边界清楚,囊壁不光滑,可见子囊、孙囊反射,囊腔内可见分隔呈“蜂窝样”及点状、簇状强回声沉积,有的呈“洋葱皮”样改变;腹腔内见巨大无回声区,其上界位于剑突下,下界达盆腔,其后壁紧贴髂内血管,无回声内可见多条光带分隔及强光点…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已婚。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疼痛,呈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尿急、尿频,无发热、尿痛,肉眼血尿,排气、排便正常,当地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示:左肾明显增大,约14.9 cm×6.5cm,轮廓尚清,被膜欠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于中上段探及大小约10.6 cm×5.8 cm的囊性包块,界限清,形态尚规则,壁较厚,周边回声略增强,其内见数条光带分隔,呈"车轮状"改变,变换体位观察,无回声内无明显光点漂浮,彩色观察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肾囊性占位性病变,多  相似文献   

16.
泡状棘球蚴病肝外转移灶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肝外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评价CT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患者因新的临床症状,经CT检查发现肝外多脏器合并泡状棘球蚴病。结果 脑泡状棘球蚴病7例,增强后表现为内部有多发蜂窝状低密度的肿块或显示为“靶征”样的强化结节;包状棘球蚴病3例,表现为以肺野外带居多,内部有“小空泡征”或“偏心空洞”的结节灶;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7岁,汉族。因“腰部疼痛5月,腰骶部发现包块,左下肢放射痛10余天”住院。患者有犬亲密接触史。入院查体:腰5骶1椎体棘突左侧可见一大小约7 cm×8 cm的包块隆起于皮肤,色泽、皮温正常,质软,界限不清,无蒂,推之不移动。左跟腱反射、翘拇肌力明显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腰椎X片:腰椎骨质未见异常。腰椎CT:腰5骶1椎旁脓肿可能性大。血沉:17 mm/h。血常规:WBC 5.6×109/L;N 0.728;L 0.197;M 0.075;Hb107 g/L;RBC 3.91×1012/L。穿刺液棕黄色黏稠状,红细胞;白细亍胞B超:于左侧腰背部隆起区探查见大小约7 c m×7.5cm…  相似文献   

18.
俞春梅 《人民军医》2006,49(7):410-411
肝棘球蚴病是流行于畜牧区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绝大多数是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的蚴虫侵入人体肝脏所致。1999年以来,我们对可疑肝棘球蚴病59例进行了动态超声影像观察,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棘球蚴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SCT对肝囊性包虫病血管和(或)胆管受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搜集2008年1月至10月期间实施外囊完整摘除或大部分外囊切除术的44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资料,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进行3D血管重组;怀疑病灶破入胆管的3例患者行阴性法胆管重组.将CT轴面及3D重组图像所显示的血管和(或)胆管与病灶的空间关系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44例患者CT共检出46个病灶,判断病灶破入胆管3例;血管重组图像显示病灶累及门静脉一级血管14例、肝段下腔静脉18例,与术中判断完全相符;血管重组图像显示病灶累及肝动脉一级血管11例、肝动脉二级血管26例、门静脉二级血管35例、肝静脉主干34例与手术(肝动脉一级血管11例、肝动脉二级血管23例、门静脉二级血管33例、肝静脉主干31例)对照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805,0.6087,0.7751,0.7392;3例胆管成像所显示胆管与病灶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相符.结论 MSCT及血管重组图像能够真实反映病灶与肝内血管和(或)胆管的毗邻关系,能为术前掌握肝囊性包虫病灶与邻近肝脏血管和(或)胆管空间关系、客观评估手术风险及决定术式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0.
肝棘球蚴病破入胆系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肝棘球蚴病破入胆系的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肝棘球蚴病破人胆系的CT表现:结果 15例肝棘球蚴病共有囊肿20个,其中单房单囊9个,单房多囊6个,多房多囊5个。囊壁有钙化2例;15例肝棘球蚴病均破入肝内胆管,同时破入胆总管12例,破入胆囊者2例。主要CT表现为:肝棘球蚴病合并胆系扩张。结论 CT检查能明确揭示肝棘球蚴病破入胆系的影像特点,可为术前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