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了解英德市钉螺复现区域实施综合灭螺后的钉螺控制效果.方法 收集2019-2020年英德市有螺环境各阶段灭螺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钉螺控制效果.结果 英德市23个有螺环境累计开展药物灭螺189环境次,灭螺面积714340m2,沟渠硬底化14906m,新建沉螺池1座、排水涵洞31座、节制闸5座,土地覆泥平整14001m2,重建塘下陂头l座.累计监测372环境次,三个阶段灭螺后累计查获活钉螺1326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活螺框出现率从灭螺前的16.78%,经第一阶段药物灭螺,第二阶段环境预处理、药物灭螺,第三阶段环境综合整治、药物灭螺后下降至0%;活螺平均密度由灭螺前的3.54只/0.1 m2下降至第三阶段综合整治灭螺后的0.00只/0.1 m2.结论 英德市灭螺效果明显,药物灭螺可以快速降低活螺平均密度,但以环境改造等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钉螺孳生和扩散.由于各有螺环境条件不同、复杂程度各异,环境改造工程维护和药物灭螺等措施仍需持续,以巩固钉螺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湖州市残存钉螺复现原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地区残存钉螺复现原因及防制对策。方法:对湖州市自1996-2005年累计发现的66.8万m^2有螺面积进行分布环境、复现原因分析。结果:残存钉螺大多发现于历史有螺区,个别螺点面积大、钉螺密度高。钉螺分布环境,沟、渠占总数的86%。结论:该市螺情监测的重点是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特别是3年内有螺地段及延伸环境,环境改造是消灭残存钉螺的主要措施,在无阳性钉螺发现的情况下,仍应加强病情监测,重点是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螺情监测,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对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者(畜)进行粪检确认。结果2012年浙江省实际有螺乡镇95个,有螺村343个,实有钉螺面积102.3×104m2,其中新发钉螺面积0.34×104m2;解剖钉螺9128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1288人,阳性率为0.89%(1165/131288),查出输人性血吸虫患者7例(其中1例为急性血吸虫病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畜)。2012年浙江省共有历史晚血病例1171例,实际救助晚血患者1014人。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残存钉螺面积呈上升趋势,输人性病例时有发生,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江夏区是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是我国境内最早报道发现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地区,自1881年德国人Gredler报道湖北钉螺以后,该地区一直都有钉螺分布。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江夏区开展防治血吸虫病工作,采取控制病情和钉螺的综合防治措施,从1989年查清钉螺和针对性的控制、消灭工作,到2007年,全区钉螺分布范围和密度等疫情指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在新防治策略下提供防制钉螺的对策依据,武汉市江夏区血吸虫病防治所对江夏区钉螺疫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螺情调查与疫区人群的检查相结合.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病情监测用血清学筛选阳性者后粪检,检查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人(畜).结果 对浙江省53个县的427个乡(镇)4193个村开展查螺,在22个县的84个乡349个村查到钉螺,面积122.02hm2,捕获并解剖钉螺107 613只,结果均阴性.查病210 989人,未发现本地患者,但查到输入性病例24例.全省共确认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060例,并已展开救助.结论 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残存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广西历年钉螺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历年钉螺的情况分析广西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南宁530021)卢华武,黎学铭,兰春庚,商少明,黄铿凌,韦美壁,谭裕光广西血吸虫病流行于中部偏西的5个地区19个县(市),64个乡(镇),244个村,分布于右江、红水河和柳江支流的区域。疫区全属喀斯特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12年贵州省疟疾疫情处置是否合理规范,总结疟疾疫情处置方面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疟疾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宝贵经验。方法:通过网络疫情报告系统,收集2012年贵州省疟疾病例个案调查、疫点处置等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2002年共计网络报告22例疟疾病例,22例疟疾病例中,镜检确诊的病例为18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2.61%,县疾控复检数为21例,占报告病例数的91.3%;开展完整个案调查17例,个案完整率为77.27%;开展疫点处理病例17例,占总数的77.27%。结论:对比国家的要求,发现贵州省2012年疫情处置情况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动态变化规律,为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村为单位普查、重点环境抽查、乡镇组织复查等方法进行查螺。结果在3个市(区)、8个乡(镇)、18个村查到50处有螺环境,有螺面积89.18hm2。钉螺平均密度0.075 5只/0.1m2,捕捉并解剖活螺2 471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泰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仍要抓好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宜昌县1987年消灭血吸虫病后11年,即1998年在部分原流行村的沟渠、水田发现了钉螺调查发现,其原因是达标前调查是无螺的沟渠的上游已有少数钉春后逐年繁殖并向下游扩散。提示,消灭达标后要加强螺情监测,保证查螺质量,一旦查出,要随即采取有效措施消灭,防止漏灭、灭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福建省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综合防治工作成效,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福建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16个国家监测点,3个县(市、区)设立血吸虫病风险监测点,开展人群和引进家畜血吸虫病病情、钉螺分布和野粪感染等监测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累计调查20060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江宁区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变化。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检测区内开展螺情、病情等监测工作。结果 2006-2011年共血检4 629人,阳性341人,阳性率为7.37%,所有血检阳性人员均进行粪检以确诊病人,连续6年未发现粪检阳性,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人。2006-2011年累计查螺面积为2 958.774hm2,调查框数38 962框,捕获活螺375只,解剖钉螺37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2006-2011年南京市江宁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3.
周卫恩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28-1629
江苏省常熟市地处江南水乡,在上世纪50年代,常熟市为全国10个严重流行血吸虫病防治(血防)的重点县市之一,疫区人口达60余万,全市历史有螺面积10427万m^2,患血吸虫病病人达20.8万余人。几十年来,经过全市人民和广大卫生血防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至1990年开始,我市成为传播阻断地区,血防工作全面转入巩固监测阶段。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惠山区是无锡市撤市设区后的一个新区,原锡山市在1993年经省、市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1994年即进入血防监测巩固阶段。2001年撤市设区5年来,每年春季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区各历史流行村开展查螺工作。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6年查出3处历史螺点复现钉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县钉螺分布的变化趋势,探讨控制钉螺的有关措施和对策,我们对2002~2009年全县钉螺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于199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313-314,为了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疫情消长趋势,科学地评价防治效果,根据《苏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吴江市松陵镇八坼社区的虹桥村为连续5 a的疫情监测点,我们现将5 a(2000~2004)的疫情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虹桥村属于太湖流域,是典型的水网型地区,历史上属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全村16个村民小组,382户,总人口1 143人,2000年人均纯收入5 010元,村卫生室1个,自来水受益率92.67%,三格式厕所达40%。历史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1 138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40人,40人中,有6…  相似文献   

17.
开化县原是个山丘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1995年经省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由于地处山区,地形、环境复杂,有的乡镇村曾反复出现残存钉螺。为了巩固和提高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1Q97年对全县历史上有螺区进行了全面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疫情现场应急处置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已延伸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视听传媒技术的综合体[1].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也将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各方面工作,成为疾病预防控制的一大特色.当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服务,将会使现场工作更加先进、高效、科学.在国外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有专门开发的信息系统,如美国CDC开发的OMS系统等[2],但在国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现场调查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较少.现就信息技术在疫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十五”期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个疫情纵向观察点的螺情、居民和耕牛病情。结果20个观察点粪检6 287人,感染率为6.92%;粪检877头家畜,感染率为9.01%。各试点垸内活螺密度为0.0004~2.0284只/0.11 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垸外活螺平均密度为1.3366只/0.11 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34只/0.11 m2。结论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和耕牛感染率仍较高,特别是高度和中度流行区更为明显。提示全省今后防治策略的重点应针对中、高度流行区的居民和耕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