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采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心内科会诊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开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间、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心内科会诊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和开始PCI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护理应用于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可缩短心内科会诊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和开始PCI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常规急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杜晓谱 《黑龙江医学》2021,45(8):860-861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使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的急救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ACI患者,将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后接诊的4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组,将未接受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的50例ACI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救治等待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救治等待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与溶栓前比较,溶栓24 h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改良Ramkin评分量表(MR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P<0.05).结论:ACI患者使用优化后的院前急诊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救治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效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梁慧 《吉林医学》2014,(9):1971-197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绿色通道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抢救中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60例,按急诊抢救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抢救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时间、休克发生率、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确定治疗方案时间短,休克发生率低,救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家属的满意度高。结论:护理干预在绿色通道急诊创伤性肝脾破裂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有效缩短确定治疗方案时间,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有利改善患者预后,获得患者及家属满意,是保障急诊绿色通道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启用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急诊科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发病4.5h内的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12月收治发病4.5h内的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脑卒中救治分科诊疗的模式,研究组启用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P<0.01);研究组患者启用绿色通道后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率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启用在救治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诊危重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救治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给药以及急救总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高(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儿在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果,促进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进入该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采用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绿色通道.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到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DIT)、完成影像学检查到注射静脉溶栓药物时间(INT)、入院到注射静脉溶栓药物时间(DNT),溶栓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1周NIHSS评分、溶栓后1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出血转化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INT、DN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溶栓后1周NIHSS评分、mRS评分,脑出血转化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应用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能实现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高效,缩短INT、DNT,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急性脑梗死(ACI)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为了提高ACI患者护理质量,本研究应用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其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嵊州市中医院急诊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行急诊溶栓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辅助治疗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溶栓护理时效指标(院前救治时间、入院-医嘱下达用时、检查用时、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的用时及总用时)、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溶栓时效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均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62/63),高于对照组的76.2%(48/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构建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可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时间,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ACI患者86例,按照急诊救治时间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予以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院内抢救时间、溶栓前后的神经功能(MESSS评分)以及自主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病死率及致残率(9.30%与18.60%)低于对照组(25.58%和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院内抢救时间(分诊时间、到院至CT扫查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及总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MESSS量表测评值低于对照组,BI测评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为ACI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自主生活能力相对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模式应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接受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急诊逗留时间、初步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4,P<0.05)。结论 院前急救模式应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5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救治;观察组按照绿色通道抢救及护理流程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急诊留滞时间、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留滞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94.64%、96.43%)高于对照组(82.14%、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开通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就诊效率,改善患者预后,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儿科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患儿予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控制效果、急救及康复指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儿的抽搐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双眼球凝视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发生惊厥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3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能够提高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快速缓解患儿症状,缩短其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降低患儿病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8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记录比较2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医生到位时间、到院至CT检查时间、到院至CT报告时间和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TN),溶栓前和溶栓24 h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以及2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结果 观察组医生到位时间、到院至CT检查时间、到院至CT报告时间和DT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溶栓前,2组的NIHSS评分和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24 h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而2组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对ACI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敏 《中外医疗》2016,(16):159-161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院内急救中与绿色通道畅通相关的护理关键环节,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对62例严重创伤并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以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以2012年3月—2014年2月间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实施改良后的通畅绿色通道﹑常规绿色通道,探讨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自患者入院到进行手术室,对照组所用时间为(56.69±7.49)min,观察组所用时间为(38.53±7.26)min,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急救护理满意度为77.42%,观察组急救护理满意度为96.77%,观察组的急救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关键环节可为绿色通道的畅通提供保障,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HFMEA)模式在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患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预防静脉输液渗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3680例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时间,2021年1月至6月HFMEA干预前的患儿为对照组(n=1835),2021年7月至12月HFMEA干预后的患儿为研究组(n=1845)。对比开展HFMEA前后的患儿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统计开展HFMEA前后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开展HFMEA模式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主要影响因素RPN评分均低于开展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HFMEA模式后,患儿静脉输液渗漏率(1.68%)、家属投诉率(0)分别低于开展前(2.67%、0.33%),而家属护理满意度(89.27%)则高于开展前(8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EA模式干预在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发生风险,继而减少患者家属投诉情况,家属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恢复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尽管在有效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一种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但只有少数患者能使用。目的 探讨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AIS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的影响及对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进行分组,2015年11月-2018年3月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流程为常规组,2018年4-11月患者接受优化静脉溶栓流程为优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病至就诊时间(OTD)、入院至CT检查时间(DTI)、入院至化验检验时间(DTL)、DNT、溶栓距发病时间(TP_WINDOW)、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率,入院时、溶栓24 h及出院时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ΔNIHSS评分≥4分为有效,出院后3个月临床结局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结果 优化组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优化组患者OTD、sICH发生率、有效率、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DTI、DTL、DNT、TP_WINDOW、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低于常规组,DNT<60 min所占比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可以有效缩短AIS患者DNT,并有助于DNT达标控制在60 min内,未增加溶栓出血风险且影响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行肾盂成形术治疗的82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引流管、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引流管、导尿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7%,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依从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家长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在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缩短导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的构建、整改对发病到实施溶栓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院内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通过绿色通道溶栓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以时间为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1例。比较2组OTT、DNT、DNT≤60 min比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 结果观察组OTT、DNT短于对照组,DNT≤60 min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溶栓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BI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以后,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的建立,能够显著缩短OTT、DNT,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残障程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抢救案例分享结合应急预演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常规急诊期,此段时期护理人员以常规的急诊抢救等工作安排,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新管理急诊期,此段时期护理人员在常规急诊期的有关管理安排下,加入抢救案例分享+应急预演新管理内容。观察对比不同阶段的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新管理急诊期的急诊分诊准确率为99.11%、抢救成功率为97.90%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期的95.61%和94.01%,新管理急诊期抢救单元物品缺失率为0.80%显著低于常规急诊期的8.13%,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 < 0.01)。新管理急诊期的帮助角色能力、教育-指导能力、评估判断能力、应对能力、护理干预能力、质量评价能力和工作角色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新管理急诊期的护理总满意率是90.91%,常规急诊期的总满意率是76.36%,新管理急诊期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 < 0.05)。  结论  抢救案例分享+应急预演的急诊管理措施,提高预检分诊的整体正确率,提升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优化护理流程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2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84%VS 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提高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就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