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改水水质及水源卫生防护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新疆喀什区农村改水水质及水原防护状况,对该地区改水后的深井水,手压井水与改水前的池塘水水质及水源卫生防护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与改水前比较,水质及水源防护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水质合格率分别是:池塘水3.3%,手压井水40.0%,深水井51.7%,结果还表明有必要加强对改水水源的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掌握九江市农村改水前后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对比改水前后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评价其效果。方法对九江市2010-2011年7个改水项目县(市)工程点的饮水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水质进行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对比改水前的水质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改水前采集水样560份,合格281份,合格率为50.2%;改水后共抽取水样570份,合格314份,合格率为55.1%;改水前后水质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05)。如改水后不计算余氯指标,改水后合格331份,合格率为58.1%,改水前后水质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P<0.01)。结论九江市农村改水后解决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是利民的好事;但改水效果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微生物指标超标,原因是大多数饮水点未消毒处理,有消毒设施的工程后续消毒维护工作不当,九江市部分农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有3亿多农民饮用水不安全,而饮水可导致介水传染病、地方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为了解域内广大农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8~9月,我们对全区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常山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我县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为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打基础,我们于2004年5月在全县范围开展了65个农村生活饮用水源水质卫生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滨州地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饮水问题历来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大难题。贯彻落实我国制定的“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切实提高全区农村饮水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本文从全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出发,对近20年来全区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全区农村今后改水工作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1 地质地貌与水文1·1 滨州地区地质构造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构造单元。小  相似文献   

8.
9.
盘锦市2005年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盘锦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以便对水源水水质方面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建议,现对盘锦市2005年水源水水质情况做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淮阴市农村改水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1985年根据中央爱卫会全国卫生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调查中显示,淮阴市自来水的普及率仅为7.08%,当时全市共有水厂33座,全部分布在城镇。没有一个村级水厂。近年来,农村改水工作已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仅1996\1997两年共花费改水经费6千多万元,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7.77%,不但使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显著提高,而且省效地降低了水性肠道得染病的发病率。本文对改水的防病效益,经济效益及潜在问题进行了浅析。1资料来西1.1农村水厂受益人D情况,根据防疫站,爱卫办改水统计报表和城乡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1.2介水…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农村供水水质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了解湖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方法」对湖北省4个县共47个农村供水点「地面水10个(集中式供水8个,分散式供水2个),地下水37个(集中式供水24个,分散供水13个)」水质进行了监测,根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进行评价。「结果部分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厂季节性投加消毒剂,大部分以地水为水源的水厂全年未投加消毒剂。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村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今后制定农村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以随机的方式从云南省以往的农村饮用水常规监测县中选取30个县(市、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现场察看等,填写统一的农村饮用水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县的基本情况、饮用水基本情况、分项覆盖(代表)人口。确定调查县后,按随机的方式选择水质调查点,每个县不少于10个调查点。于2006年丰水期8—10月,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分析和评价。结果共调查894.00万人,其中,以地面水为水源的人口占48.60%,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人口占51.40%;饮用集中式供水的人口占52.18%,饮用分散式供水的人口占47.82%。本次共采集水样301件,合格111件,合格率为36.88%。以地面水、地下水为水源水样的合格率分别为37.60%和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为41.85%,高于分散式供水(2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耗氧量(86.05%)、总大肠菌群(48.84%)、细菌总数(75.75%)外,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铁、锰、砷、氟化物、硝酸盐、硫酸...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省16 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县( 市)1994 ~1997 年的水质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水源水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中位数值从1995 年分别为130CFU/ml、230 个/L 升至1997 年的900CFU/mL、2380 个/L,亚硝酸盐氮、总硬度、总固体、总碱度等主要指标中位数值也有所升高;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出厂水1997 年、末梢水1996 、1997 年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均在90 % 以上。经水质综合评价,1994 ~1997 年水源水五级水( 严重污染) 所占比例由36-4 % 升至85-4 % ,出厂一级清洁水由65-1 % 升至79-9 % ,末梢水一级清洁水由22 % 升至82-5 % ,显示出厂水及末梢水水质明显改善,但水源水污染严重f,并日趋恶化,结合分散式给水监测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在20 ~40 % 之间,提示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做好饮水常规处理和监测工作,是提高饮水卫生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国家制订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和策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在莱州市农村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结果]10个监测点(村),检测家庭饮用水水样20份,达到一级的3个点、6份,二级的3个点、6份,三级的1个点、2份,超三级的3个点、6份 饮用合格水的5 098人,占监测点人口总数的64.80% 各个检测项目中,单纯细菌总数超标的1个点(丘陵),细菌总数、氯化物和总硬度均超标的2个点(沿海)。[结论]莱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比较好。沿海地区氯化物和总硬度指标超标,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山东省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掌握农村饮水的基本状况及水质污染情况。[方法]2004年,选择山东省部分市、县,调查市、县所辖城区以外的农村人群饮用水情况;采集监测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在11个县(市)调查5 931 472人,饮用自来水的占60.59%,其中饮用完全处理自来水的占9.92%,饮用未处理自来水的占23.12%;检测103个监测点的206份水样,全部合格的监测点37个,饮用人口20642人(占35.41%),水样合格率为39.32%。[结论]山东省农村饮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现状,为政府制订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选择江西省22个县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及饮用人口)调查,每个县设10~11个监测点,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按照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农村人口8726 958人,饮用集中式供水的占16.76%,以江河水为主要水源;饮用分散式供水的占83.24%,以浅井水和深井水为主要水源;饮用未经任何处理水的人口达88.52%。丰、枯水期各采集水样221件,地面水、地下水水样分别占21.27%和78.73%,其水样合格率分别为43.89%和51.58%。丰、枯水期以地面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3.83%和59.57%,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8.51%和49.43%。丰水期地面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0.01)。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分别占40.05%和59.95%。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79%和64.84%,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1.85%和42.31%。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丰水期:x~2=20.42,P<0.01;枯水期:x~2= 10.88,P<0.01)。超标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次为pH值、硝酸盐氮、锰、铁、砷及氟化物。结论江西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较低,供水方式比较落后,饮水卫生状况仍然不佳。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保障吉林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制定本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绿园区为调查点,下发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表,组织专业人员调查;随机选取10个村作为水质检测点,采集双份水样并检测14项水质指标。结果分散式供水覆盖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数的97.17%,集中式供水占2.83%;10个检测点水质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其中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综合评价,一级2个、二级1个、三级1个、超三级6个。结论吉林省(以绿园区为例)农村主要供水方式仍然以分散式供水为主;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总硬度、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超标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现状,掌握影响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部门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在辽宁省14个市64个县(市、区)的1 200处农村饮水工程,每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出厂水、末梢水1份,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检测各种水样各1 200份,水质合格率,枯水期出厂水为66.25%,丰水期出厂水为58.00%(P<0.01);枯水期末梢水为65.50%,丰水期末梢水为54.17%(P<0.01)。检测项目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低,其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6.83%~85.00%,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7.83%~94.50%,余氯合格率仅为5.00%~5.67%。[结论]辽宁省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源水未经消毒处理引起的微生物指标超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诸城市农村集中供水安全工程水质状况,以维护农村饮水安全。方法2008年4—8月,对该市33处农村集中供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采样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枯水期和丰水期样本共132份,合格77份,总合格率为58.3%。其中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72.7%、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P〈0.01)。3类指标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两期超标率分别为15.1%和12.1%,细菌学指标两期超标率分别为19.7%和5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P〈0.01);毒理学指标未有水样超标;不同消毒方式两期合格率分别为67.9%和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P〈0.01)。结论该市农村集中供水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集中供水点的日常性卫生监督,疾病控制部门要加强对集中供水点的技术指导和日常检测,尽快建立水质检测服务长效机制,从而确保农村集中供水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聊城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聊城市所辖8个县(市、区)随机抽取113个供水监测点进行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检测。113处监测点均为地下水,水源为深井水的占83.18%,均未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枯水期、丰水期各检测出厂水、末梢水113份,水样合格率枯水期为22.12%,丰水期为20.35%(P0.05)。检测项目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合格率,出厂水、末梢水均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P0.05);氟化物合格率浅井水高于深井水(P0.05)。[结论]聊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