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与前交通动脉(ACOAA)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头颈部CTA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组(50例),余下为正常对照组(50例),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组的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判定结果与手术或DSA结果进行对照;同时观察两组大脑前动脉A1段是否存在变异(发育不良或缺如)。结果 前交通动脉瘤组中显示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者达35例(7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的数目13例(26%)(P<0.05)。结论 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Willis环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前交通动脉瘤与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Willis环变异情况,探讨Willis环变异与颅内动脉瘤之间的关系。结果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A1段纤细或缺如占比分别为34.4%、62.5%、78.1%,与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59.1%、31.8%、50.0%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A1段纤细及缺如有关,后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脑前动脉A1段优势和前交通动脉瘤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大脑前动脉A1段优势征和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20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66例为前交通动脉瘤,选取143例颅内其他部位动脉瘤患者和随机抽取66例颅内动脉瘤阴性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作为对照。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提示,6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A1段优势征41例(62.1%),其中左侧优势征33例(80.5%),右侧优势征8例(19.5%),左侧的发生率是右侧的4约倍;143例颅内其他部位动脉瘤患者中A1段优势征21例(14.7%);66例颅内动脉瘤阴性患者中A1段优势征18例(27.3%)。结论A1段优势多发生在前交通动脉瘤侧,左侧有侧别优势。A1段优势与前交通动脉瘤发生有密切关系,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前交通动脉瘤起源、发生乃至破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的128排CT血管成像的影像表现及其与前交通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行CT颅脑血管成像的患者60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6例(研究组),无交通动脉瘤患者3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前交通动脉及与其相连的A1段的造影表现差异,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病与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的关系。结果①两组A1段形态表现主要为直线型和成窗形,其中直线型共54例(研究组24例,对照组30例),成窗型6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4例),两组A1段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共发生A1段变异21例,其中左侧优势14例(研究组10例,对照组4例),右侧优势7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5例),研究组A1段变异左侧优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本组右侧优势发生率(P〈0.05)。③研究组前交通动脉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排颅脑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变异情况,并且复合体的变异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发病率为0.031%[1].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时,一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增粗并且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同时显示称之为A1优势征.该征象提示另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缺如或发育不良(一侧A1段管径≤对侧的1/2)、狭窄等.本文分析了100余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3D-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资料.  相似文献   

6.
126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影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作者所在医院近15年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26例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随机选取170例非前交通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作为对照。结果126例前交通动脉瘤中,112例为动脉瘤侧大脑前动脉A1段呈优势供血,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或缺如,血管影像出现明显的“三分叉动脉征”;对照组中,162例的大脑前动脉血管影像双侧对称,无以上表现,仅8例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结论双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均衡是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的患者应积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变异的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榆林市星元医院接受颅脑磁共振成像平扫及颅内MRA检查者408例,观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变异的存在、数量及形态特征,并分析大脑前动脉变异与大脑后动脉变异间的关系。结果大脑前动脉变异发育不良42例,缺如34例。一侧后交通动脉显示167例,双侧后交通动脉显示82例。共显示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22例,典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80例,双大脑后动脉20例。1例存在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型沟通,表现为左侧永存三叉动脉。2例存在大脑中动脉变异,分叉点距离大脑中动脉起点分别为8 mm和10 mm。42例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者中,同时伴有同侧后交通动脉增粗10例、同侧胚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2例。34例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者中,同时伴有同侧后交通动脉增粗18例、同侧胚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12例。结论脑动脉变异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其中大脑后动脉变异最多,脑动脉MRA可以对其进行清晰的显示。  相似文献   

8.
邵奎志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94+96+161-94,96,F000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应用计算机自带后处理软件进行脑血管三维成像(3D—CTA)。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13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右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右后交通动脉瘤2例,左后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CTA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起源以及与周围脑血管的解剖关系。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是一种十分快捷、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13 年1 月-2017 年1 月于该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53 例)与对照组(53 例)。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两组患者结束治疗 出院时对其进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 于开始综合治疗前、综合治疗15 d 以及综合治疗30 d 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并判定两组患者发生脑血管 痉挛的例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GOS、ADL 以及NFD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GOS 及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NFD 评分低于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 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经过治疗15 ~ 30 d 综合治疗后两组患者象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 管痉挛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例数少于对照 组。结论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并能减少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自发性SAH的临床特点和DSA影像资料。结果首次全脑血管DSA检查266例显示异常202例占75.9%,正常64例占24.1%。异常者颅内动脉瘤157例占59.0%,脑动脉畸形29例占10.9%,动脉炎10例占3.8%,烟雾病6例占2.3%,各年龄段都以动脉瘤为最多见。动脉病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及分叉部、基底动脉及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结论颅内动脉瘤是SAH的主要病因,DSA是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资料.结果:前交通动脉瘤,A1优势征多见(P<0.01);后交通动脉瘤,非基底动脉供血与基底动脉供血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前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后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尚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前交通动脉瘤与A1段优势血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与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优势血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5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有34例呈A1优势;34例呈A1优势者中33例前交通动脉瘤发生在A1优势侧,有1例发生在A1优势对侧.结论前交通动脉瘤多发生在A1优势侧.因此,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前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胡海华  叶永强  翁卿吉  黄超  徐冬煜 《浙江医学》2015,37(3):234-235,254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FIA)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FIA 的MRA 表现、好发部位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4 月至2014年12 月共78例FIA 患者的血管畸形好发部位、类型及其合并其它颅内血管性病变的情况。78例患者均行MRA 扫描,再将原始图像经AW4.5 工作站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P)及三维容积重建(VR)两种方法进行血管重组,并对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78例FIA 患者中,单发61 例,多发17 例,共计95 处。其中61 例单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15 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13 例,位于大脑前动脉26 例,位于大脑中动脉5例,位于大脑后动脉2 例;17 例多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及左大脑前动脉6例,位于左椎动脉颅内段及左大脑前动脉7 例,位于基底动脉及前交通动脉4 例。78 例患者中合并其它颅内血管性病变者占83.3%(65/78),双侧动脉对比一侧优势者36 例,伴动静脉畸形(AVM)1 例,永存三叉动脉3例,大脑前动脉A1 段缺失16 例,血管狭窄9例。结论 3.0T MRA 能清楚显示FIA 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它血管病变的情况,是诊断FIA 的首选、有效、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头颈CT血管成像( CTA )技术筛查出单侧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分为变异优势侧组和劣势侧组,再根据前循环是否有变异分为前循环完整组和非完整组,后运用颅脑CT灌注( CTP)技术分别测量两组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 CBV)、脑组织血流量(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达峰时间(TTD)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优势侧和劣势侧进行配对t检验. 90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的患者中右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30例,右侧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5例,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纤细或缺失49例,左侧大脑后动脉缺失6 例. 前循环完整组73例;前循环非完整组17例,其中7例为前交通动脉缺失,10例为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 前循环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CBF、MTT、TTD与劣势侧各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循环非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TTD与劣势侧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T、TTD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在前循环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与优势侧脑血流灌注无明显差异;在前循环非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MTT大于优势侧,CBF小于优势侧,与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可能有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2例,包括基底动脉(BA)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1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3例,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PCA)5例(PCA1-2段1例,PCA2段2例,PCA2-3段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例.6例BA远端动脉瘤及2例PCA1-2段动脉瘤均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3例PCA2-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锁孔入路,1例PICA动脉瘤采用枕下外侧锁孔入路.结果 12例手术中,动脉瘤完全夹闭9例,2例PCA2-3段巨大动脉瘤行孤立术及血栓切除术,术后脑血管造影(DSA)复查发现1例PICA动脉瘤夹闭不全,该动脉瘤呈葫芦形,手术中夹闭了动脉瘤远端大半,随访6个月无再出血.所有患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患者均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等残疾.结论 锁孔入路下,可磨除前床突或后床突骨质,增加对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操作的空间;载瘤血管近端球囊导管控制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神经导航有助于对PCA远端动脉瘤的快速定位.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应用于后循环动脉瘤手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的疗效。【方法】对本院50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48 h内经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结果】50例前交通动脉瘤术中诊断与术前一致,其中多发动脉瘤5例,合并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位于同侧,1次手术夹闭。合并双侧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1例,一次夹闭主侧两动脉瘤,位于对侧C2段动脉瘤,继续观察。出血动脉瘤均为中小型动脉瘤。术后6个月GOS分级Ⅴ级43例,Ⅳ级2例,Ⅲ级1例,Ⅱ级2例,Ⅰ级2例。【结论】前交通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注意细节,个体化处理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早期显微手术清除积血,夹闭动脉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和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M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48例患者,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55枚,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8枚,前交通动脉瘤15枚,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枚,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枚,其他部位动脉瘤5枚,静脉全麻及肝素化后,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从股动脉插管,经微导管内途径将微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诱发血栓形成并最终使动脉瘤闭塞,同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果栓塞55枚动脉瘤,技术成功率100%,41枚完全致密栓塞,14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48例患者,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无术中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3年内追踪45例,41例痊愈,3例残余瘤体、瘤颈扩大,1例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GDC、MDC可有效地闭塞脑动脉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微创、安全并且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和分叉角度与前交通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同时接受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