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内众多研究表明,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既可预防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又可改善脑出血病人的预后。现就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药理机制以及疗效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证脑出血患者并发消化道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将收治的8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成对照组40例,采取稳定血压、抗脑水肿、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滴西咪替丁防止应激性胃肠出血等措施;防治组43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清除血肿,经鼻胃管注入"匀浆膳",行正规营养支持和硫糖铝1 g,每日4次,共2周.统计二组患病后2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病2周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防治组为4.7%(2/43),低于对照组的40%(16/40).随病程进展,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数值下降,而防治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抗酸剂只能部分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严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而及时正确地应用硫糖铝和营养制剂,可有效防止胃肠粘膜屏障受损,降低重症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对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进行比较,比较这二者对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把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把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西咪替丁对照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是24例,治疗组是26例,对这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和病死率进行观察。结果西咪替丁对照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并发应急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是54.2%和11.5%,西咪替丁对照组病死率是25%比奥美拉唑治疗组的7.7%明显要高。结论奥美拉唑对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比西咪替丁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丁兴国  林峰 《首都医药》2003,10(12):39-39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对预后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共收治经头CT证实的高血压脑出血594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62例(10.4%),为探讨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提出防治措施,现将有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临床资料 本组并发消化道出血的62例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在50-80岁,平均63.13岁,汉族50例,维族1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理和治疗原则。方法174例脑出血病人中选择34例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对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时间、部位和出血量进行研究。结果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平均为脑出血后5.4天。4例少量出血;28例中等量出血;2例大量出血。临床采用常规止血、降血压、降颅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9.5%,死亡率为67.6%。结论消化道出血与原发脑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受损是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其死亡率与脑出血相关而与消化道出血不相关。临床应有效治疗脑出血,应用H_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控制血压、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0.6~0.8 g,静脉滴注,连用1周预防消化道出血.结果:对照组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0.0%,治疗组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使用西咪替丁能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及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80例脑出血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7例并发肺部感染,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5例合并其他并发症。因并发症死亡者4例。结论 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对脑出血的病人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病98例患者中,脑出血合并应激上消化道出血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发生消化道出血24例,死亡13例(54.2%),无应激上消化道出血74例,死亡7例(9.5%),两组在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并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应早期防治,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毛静安 《江苏医药》1996,22(3):188-188
急性脑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重症脑出血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作者从1993年以来用治赛克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3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洛赛克组(治疗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50~82岁,平均58岁。西咪智丁组村照组)34例,男30例,女4例,年龄52~78岁,平均60岁。全部病人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肿部位多在基底节区和丘脑,其次是桥脑,蛛网膜下腔。两组病例脑出血量均在20~70ml之间,多属于中、大量脑出血。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应用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静脉滴注以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近年收治的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的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共观察病例98例,其中对照组46例,  相似文献   

11.
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临床分期为Ⅲ-Ⅳ级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在常规脱水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男性 43例,女性 20例;年龄 60 a± s11a)和对照组(男性 46例,女性 17例;年龄 59a±12 a)各63例。西咪替丁组加用西咪替丁 0.4 g, ivgtt, bid × 14 d。结果: 2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6%和 33%,脑出血死亡率为 8%和 32%,西咪替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咪替丁静滴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184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消化道出血组和非消化道出血组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出血组较非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高;并且消化道出血发生越早,脑出血患者死亡率越高。结论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预后差,死亡率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剧,病死率高,合并消化道出血时更难救治,为有效防治这一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我们自1996-2006年应用西咪替丁治疗高血压脑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6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易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病死率较高。在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大大提高病人生存率。我科采用洛塞克治疗脑出血并Cushing溃疡出血,与西米替丁组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康 《贵州医药》2002,26(9):853-854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增加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难度 ,其死亡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死亡率。我院1 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人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材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1~ 76岁 ,平均 6 2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 ,无胃病史 ,其中 7例合并冠心病 ,6例合并慢支炎肺气肿 ,4例出现应激性糖尿病 ,2例合并慢性肾炎。1 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格拉斯哥 (GCS)评分 3~ 5…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5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2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1.3岁。其中脑出血18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78例,分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组(治疗组)98例,给泮托拉唑钠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西咪替丁80例,给予西咪替丁0.8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15d,对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
陈晓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70-2271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3。2%~19.2%^[1],且提示病情严重,并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生命危险^[2]。为了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我们对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死亡率高,但不是脑出血的直接死亡原因.应早期预防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脑出血病人的鼻饲效果,降低脑出血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将102例啮m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营养的方法;研究组采用早插管引流胃液,管内注入胃粘膜保护剂、止血剂,并在鼻饲的温度、速度、量、次数及体位上进行调整。结果研究组并发消化道m血的发生率9.8%,对照组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27.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鼻饲营养可降低脑出血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