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海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14-3815
[目的]观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AMI病人5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和阿托伐他汀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口服。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结果]①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TC及LDL-C浓度无明显变化,而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TG、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hs-CRP的下降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AMI患者的血脂水平,进一步降低hs-CRP浓度,抑制AMI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按慢性心力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服用阿托伐他汀,两组治疗前后检查NYHA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TC、hsCRP、LVEDD、LVESD、LVEF。结果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相比,TC(p<0.01)、hsCRP(p<0.01)、LVEDD(p<0.05)、LVESD(p<0.01)均有不同程度降低,NYHA分级(p<0.05)、6分钟步行距离(p<0.01)、LVEF(p<0.01)则有明显提高。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扩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可显著改善左室功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原发性高血压(EH)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的重要因素。EH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为了探讨EH患者CRP水平变化及评价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做了本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 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4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40例)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烟酸等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其他同治疗组.结果 C-反应蛋白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治疗组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良好的降C-反应蛋白作用,同时还有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检测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肌溶解反应。5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hsCRP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调脂效果明显,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并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MI患者65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5周;对照组35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108例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5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月内,观察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控制血脂效果更为理想,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7,(4):521-52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速效救心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控制血脂,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速效救心丸控制血脂。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肝肾功能指标(ALT,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速效救心丸对于血脂的控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疗效。结果表明,氟伐他汀治疗4周后患者血浆CR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12周时CRP较4周时明显下降(P<0.05)。氟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CRP的浓度,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RP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给予阿伐托他汀20 mg/d,阿司匹林100mg/d,治疗组166例给予阿伐托他汀40 mg/d、阿司匹林100mg/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以及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C、LDL-C、TG、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肝、肾反应,治疗期间,两组AST、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的胰岛素抵抗(IR)程度和分析CHD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82例,稳定型心绞痛(SA)85例和对照组127例糖耐量、胰岛素(IS)和C肽(CP)释放试验、空腹血脂等,并以餐后血糖(BG)、IS和CP及血压等10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A组舒张压(D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组D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组CH明显高于SA 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服糖后3 h BG、UA组2 h、3 h B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组1 h I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服糖后2 h 、3 h CP/BG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组(P<0.05);3 h BG和DP被筛选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病人糖耐量减低并存在IR和高IS血症现象,AMI病人IR较SA病人严重;IR与血脂代谢有密切相关性;餐后3 h BG和DP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我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启动子区-717A/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分布以及与CRP水平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冠心病组(111例)和对照组(10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相应目的条带,对-717A/G位点运用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LP)的方法检测基因多态性,再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多态性与CRP水平以及冠心病的相关性,并且运用多元对数回归分析该位点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中的年龄、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糖尿病、吸烟、饮酒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和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汉族人群中-717 A/G多态性的各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A为86.1%,G为13.9%,各基因型频率GG为2.36%,GA为27.83%,AA为69.81%,在各种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研究对象中,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并且该位点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汉族人群中-717 A/G多态性与CRP水平和冠心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118例,常规用抗凝药、硝酸酯类等药外,另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日,疗程15d,有急性心肌梗死者,开始1~3d,参麦24h维持,病情稳定后用法同前。对照组112例,常规用抗凝、硝酸酯类等药治疗。结果:治疗后心率提高,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52·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浆总高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毓明  李明珍 《营养学报》1998,20(3):272-275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别测定了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浆总高半胱氨酸(Hcys)含量,以探讨血浆Hcys与心,脑血管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与脑卒中患者血浆Hcys显著高于健康人。冠心病患者中,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血浆Hcys显著高于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结论:血浆Hcys水平随着冠心病程度加重而增加,但脑梗塞与脑溢血患者血浆总Hcy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黄宇玲  谢芳  刘铁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14-515,521
[目的]动态观察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后病人TC、LDL水平无明显下降,服药1周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2周后病人TC、LDL水平下降,4周后病人TC、LDL水平明显下降,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且改善作用发生在降脂作用发挥前,提示冠心病患者应早期口服阿托伐他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和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绝经女性冠心病组 3 2例 ,对照组 3 0例 ,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 ,检查血中雌激素 2 (E2 )、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纤维蛋白原 (Fg)、凝血因子Ⅷ (Ⅷ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 :Ag)、Ⅷ因子促凝血活性 (Ⅷ :C)的数值并进行比较 ,根据冠脉造影中危险分数与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E2 水平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呈明显的降低现象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对照组的比值为 3 7.97:64.92 ,P <0 .0 1,冠心病TC、TG、Fg及VWF :Ag较非冠心病对照组的水平呈明显的升高现象 (P <0 .0 5)。同时 ,危险分数与射血分数也呈显著负相关 (r =-0 .3 674,P <0 .0 5)。结论 绝经后的女性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 ,血脂谱向着易患冠心病的方向改变。雌激素对凝血功能的调节可能是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危险分数是评价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79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再据冠心病分型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律失常组30例。同时观察30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冠心病组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冠心病患者组和46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内皮素水平,同时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9.70±2.37)mg/L、同型半胱氨酸(20.82±6.61)μmol/L、内皮素(83.51±14.4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0.96±0.44)mg/L、同型半胱氨酸(9.35±2.60)μmol/L、内皮素(48.57±15.64)ng/L(P均﹤0.001),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内皮素呈正相关(r=0.731,P﹤0.01;r=0.532,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水平显著增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观察了高盐饮食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盐饮食组雌性动物血清甘油三酯及雄性动物血清胆固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0.05);高盐饮食组中高血压与非高血压动物的血脂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高盐饮食所导致的血脂升高,其成分可能存在着性别差异,且血脂升高不仅限于血压明显升高者。改变高盐饮食习惯对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防治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培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平均得分从64.58分提高到85.71分,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6~23.076,P< 0.01).培训后在县级单位工作、学历高、职称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西医治疗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高于其他人群(F=2.956~7.546,P<0.05);同时,90%以上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2.129,95%CI=1.527~2.969)、文化程度(OR=2.607,95%CI=2.222~3.064)、技术职称(OR=2.525,95%CI=1.839~3.468)、从事业务(OR=3.182,95%CI=1.458~6.942)和执业类别(OR=0.316,95%CI=0.163~0.615)等.[结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培训模式和方法适宜在农村扩大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