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CT表现.结果: 4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其中1例行腹部CT扫描. 常规胸部CT均可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状影,相应水平HRCT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随病程进展,囊状影数目增多,部分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胸.1例伴右肾错构瘤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随访3年腹部病灶无明显改变.结论: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部改变,CT常规扫描表现为两肺密度减低、体积增大,HRCT能清晰显示呈特征性的两肺广泛分布的囊状影,其出现率100 %,合并肺外表现不少见.  相似文献   

2.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和CT表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CT和HRCT的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常规CT及HRCT表现。结果:2例胸片显示广泛的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常规胸部CT见双肺野磨玻璃样改变,肺实质内多发囊状低密度灶。HRCT特征性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均匀分布的薄壁小囊状阴影。结论:常规CT可显示淋巴管肌瘤病部分肺部改变,而HRCT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熟悉其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淋巴管肌瘤病HR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天华  常静侠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37-1139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总结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4例行支气管镜肺活检,2例经胸腔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结果:常规胸部CT扫描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状影,相应水平HRCT可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随病程进展,囊状影数目增多,部分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胸,也可见乳糜胸水。结论: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判断病变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 T (H RC T )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胸部HR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肺活检前均行胸部 HRCT扫描及腹部B超检查,腹部B超发现异常病例者行腹部C T检查6例。结果17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胸部H RC 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大小不等圆形薄壁囊状影(17/17,100%),2例部分融合成肺大泡(2/17,11.8%),4例合并气胸(4/17,23.5%),2例伴乳糜胸(2/17,11.8%)。腹部C T检查发现2例伴双侧肾错构瘤(2/17,11.8%),1例伴右侧肾错构瘤(1/17,5.9%),1例伴子宫错构瘤(1/17,5.9%),2例伴肝脏错构瘤(2/17,11.8%),3例伴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3/17,17.6%)。结论育龄期女性,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圆形薄壁囊状影,应考虑肺淋巴管肌瘤病可能。应常规行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发现肝肾错构瘤,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LAM胸部X线平片、HRCT,腹部CT和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及DLG后胸腹部CT扫描等影像资料。结果 15例中,X线胸片上未见异常1例,双肺纹理增多3例,弥漫性小蜂窝状影或网格状影11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4例。胸部常规CT和HRCT扫描显示15例均具有典型LAM表现,均可见两肺散在囊状影或广泛密布的囊状影。按Avila等肺部疾病程度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7例。腹部CT显示14例在腹膜后、盆腔可见囊性淋巴管瘤9例,淋巴管肌瘤13例,二者共同存在7例,并发肝脏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小错构瘤及子宫肌瘤各1例。DLG检查,除1例淋巴管梗阻部位在腰3水平外,其余14例均可见胸导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梗阻及颈干和(或)锁骨下干和(或)支气管纵隔干淋巴管反流。DLG术后CT,除3例未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外,其余12例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情况与DLG基本一致。结论 HRCT对肺淋巴管肌瘤(PLAM)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CT可发现腹部LAM,DLG和DLG后MSCT对因LAM引起的胸导管或淋巴管干梗阻部位的显示具有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例肺淋巴管腺肌瘤病的HRCT表现,并随访其中5例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腺肌瘤病患者的HRCT资料,观察并总结其囊变特征;并随访其中5例患者的CT表现及发展预后。结果 12例病例HRC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薄壁囊状影,直径约1~84mm,壁厚2mm以下;9例小叶间隔增厚,3例磨玻璃结节影,3例发现气胸,4例发现胸腔积液;5例CT随访患者均发现的肺实质改变进行性增加。结论 HRCT对肺淋巴管腺肌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例均为女性.胸片示双肺弥漫网状结节影.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边缘清晰,大小不等.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影像检查可提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为其胸部HRCT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6例,均行常规CT和HRCT扫描。结合国内文献病例,对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41岁;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且呈进行性加重。在常规扫描上见两肺广泛分布小透亮影及囊状影,分布均匀,囊壁较模糊。HRCT上表现为均匀清楚薄壁小囊腔,囊腔直径几毫米至20 mm,壁厚1~2 mm,囊气腔被正常肺组织环绕,病变分布无明显上下野、外周或中央差异。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平滑肌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HRCT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是本病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淋巴管肌瘤病的CT诊断(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描述淋巴管肌瘤病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CT表现。结果 2例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两肺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1例伴乳糜胸。腹部CT于2例检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肾脏及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另1例伴腹膜后淋巴管肌瘤。结论 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腹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但最终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出。  相似文献   

10.
葛全序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79-1081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HRCT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见双肺均匀弥漫分布的直径1~55mm薄壁囊状影,囊壁厚度从无法测量至2mm,囊腔间可见正常肺组织。2例伴小叶间隔增厚;1例伴磨玻璃影;2例伴气胸,其中1例为液气胸。结论:HRCT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探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胸片、胸部常规CT和HRCT表现,所有影像均有2位以上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意见一致。结果胸片诊断PLAM的价值有限,PLAM的CT特征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直径2~10mm含气小囊,HRCT对显示气囊优于常规CT,是诊断本病的必要手段。1例伴有自发性气胸,2例伴乳糜胸,l例合并肺大疱形成。结论PLAM具有特征性的HRCT表现,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典型HRCT表现可诊断此病,但确诊需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6例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性表现,结合病理所见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6例PLAM患者选择3个层面(即主动脉弓、右肺门及右膈上2cm层面)对无气胸侧每个病例3个肺野进行重点观察。结果PLAM的HRCT特征为气胸、胸腔积液及两肺弥漫含气小囊。未进展至肺间质纤维化者其含气小囊具有特征性表现;进展至肺间质纤维化者,含气小囊形态不规则。并出现周围肺大泡、泡性肺气肿及网格状蜂窝肺。本组6例均无纵隔淋巴结增大,仅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团。结论PLAM未进展至肺间质纤维化者。其HR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可诊断此病。PLAM进展至肺间质纤维化后,则应与肺间质纤维化终末期(蜂窝肺)、肺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节性硬化症等疾病鉴别,确诊需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3.
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 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2例均为女性 ,胸片示双肺弥漫网状结节影。HRCT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 ,边缘清晰 ,大小不等 ,均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大者约 2 .5cm ,部分融合。 1例伴有右肾血管平滑肌瘤及腹膜后平滑肌瘤 ,呈均匀中等强化。结论 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位于淋巴器官的平滑肌细胞病态增生的疾病。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为其胸部HRCT特征。可同时伴有肾脏及腹膜后血管平滑肌瘤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14.
肺泡微石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泡微石症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 5例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确诊的肺泡微石症X平片、CT、HRCT征象 ,了解病变部位和病变数量。结果 X平片示 ;两肺有弥漫分布的细沙粒状阴影 ,两下肺野较多 ,且内带较外带多 ,显示肺野密度增浓 ;两上肺分布较少 ,肺野透光度尚可 ,但较正常人密度增高。CT表现 :两肺弥漫性对称性分布细小沙粒状结节 ,中下肺较密集。部分融合成较大结节 ,形成大小不等的薄层致密带 ,CT值约 2 5 0~ 70 0HU ,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间质纤维化。纵隔窗呈“火焰征”或“白描征”。HRCT表现 :细小结节是沿支气管血管束和胸膜下分布。结论 此病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 ,胸部平片仍是发现本病的基本手段 ,CT尤其HRCT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随访中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0例PLAM患者的HRCT随访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并讨论随访结果。结果 10例HRCT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于肺中心及周边区域、大小不等的边界清楚的薄壁含气囊腔,以中等大小囊肿为主。在对10例患者随访中,6例肺囊肿数目增多伴随囊肿直径增大,1例在随访过程中先后行左右肺移植术,2例肺部囊肿数目及直径无显著改变,1例连续间隔1年后随访出现进展,再次随访6个月后无改变。伴随征象中间质增生及类结节影无显著改变。并发症3例肺不张中2例复张、1例范围缩小;2例胸腔积液,1例吸收、1例减少;2例气胸,1例吸收、1例吸收后复发;2例液气胸均吸收。合并症有腹腔淋巴管扩张,右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左前纵隔血管平滑肌瘤,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各1例。结论肺部囊肿的数目及直径改变,液、气胸改变是随访过程的主要观察指标,HRCT检查是PLAM有效的诊断及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